春暖花開的時節,總少不了鶯啼燕語,一抹鬱鬱蔥蔥的新綠肆意闖入了朱元璋的眼簾。


    天氣不錯,適宜遊園。剛剛辦了宰相胡惟庸案這個心腹大患,朱元璋的心情也甚好。他信步禦花園中,享受著暖陽撫人的微微瘙癢,順帶瞧著眼前的毛頭小子在滿目的紅情綠意中追蜂弄蝶。


    有意無意轉了轉左手拇指上的玉扳指,朱元璋笑得令人難以琢磨。


    他的皇位不出意外便會傳給他的長子——太子朱標,朱標做的皇上,順理成章便會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也就是他朱元璋的孫子——朱允炆,那正在他眼皮底下無憂無慮追逐蟲鳥的孩子。


    十年前一個劉伯溫飲藥而亡,十年後一個胡惟庸謀逆被斬,下一個十年,也還會有源源不斷的人命前赴後繼任他宰殺。清悍將,誅功臣,他要為子孫後代鋪好錦繡前程,要使大明基業萬世長存,就少不了要做些有違天道的齷蹉血腥事,落井下石,過河拆橋,無中生有,借刀殺人。


    “予本淮右布衣,天下於我和加焉!”


    朱元璋一直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他的意思簡單得不言而喻——天道,朕即是天,朕做的事,皆為順應天命!他是天子,說一不二,他的聖意,無人忤逆,可他的陰狠,卻也人盡皆知。昨日和尚還俗策馬仗劍,今日金鑾殿上百官叩拜。朱元璋笑得深邃,一朝天子一朝臣,無情成就帝王業。


    “老四最近怎麽樣?”他停下神來隨意地望向北方。


    “燕王殿下一月前出征北元,於捕魚兒海大破敵軍,招降蒙古乃兒不花,載勝而歸。”親軍都尉府指揮同知董硯棠隨在朱元璋身後答道。伴君如伴虎,他巧妙地保持著自己與朱元璋之間的距離。


    董硯棠本不時常有機會與聖上交談,他原先隻是從四品僉事,而非從三品同知,然而胡惟庸案中功不可沒的正三品總指揮使卻在結案不久牽連被誅,他竟如此破格得到了晉升。


    “這小子倒是越來越有本事了。”朱元璋的誇獎卻讓人聽來有著別樣的情感。


    近幾年來,朱元璋將眾多兒子分封各地護衛疆土,燕王朱棣是朱元璋的四子,雖然還隻年及弱冠,但到了藩地北平戍守邊域隻一年半載,已做下了幾件轟轟烈烈的大事,引得朱元璋對他尤為關注。文臣武將都在他麵前對朱棣大家讚賞,燕王有勇有謀,大有乃父之風。


    關注有好有壞,可能代表著擔憂,可能代表著忌憚,也可能代表著防患於未然。


    “去,在老四的身邊放一個人,親近的人。”朱元璋拍了一下董硯棠的肩膀,意味深遠。


    遠處的朱允炆為一隻黃雀登上了高處,似是想與那鳥兒一同振翅飛翔,卻又身形不穩一步踏空跌落下來,重重摔了個鼻青臉腫。


    ……


    秋去冬來隻在一瞬,光禿禿的樹枝在怒吼的北風中張牙舞爪,房簷上不知何時已結出了根根尖銳通透的冰淩。這一年的冬天,格外寒冷。


    “三弟,江巒他還好麽?是否有了他的消息?”少婦一張清雅的俏臉有著些許輕微的浮腫,她的眼中滿是殷切的是期盼。


    江巒是少婦的丈夫,董硯棠的異性兄弟,少婦肚中還未出世的孩子的父親,也是朱元璋蓄意放在朱棣身邊的,親近的人。


    他於陽春三月的新婚燕爾離她而去,直至冰天雪地的臘月寒冬音訊全無。她一直獨自等待著他的不期而歸。


    她的寂寞,直指人心。


    “二嫂……”董硯棠將手中提著的大大小小的包裹全部塞給了少婦,而後一陣沉默。包裹中裝滿了他為馬上就要來到人間的小家夥置辦的各種玩耍器具。


    “他走的時候,還不知道我們已經有了孩子。”少婦撫摸著自己高高挺起的腹部,雙眸中噙著淡淡的淚光,“告訴我,他為何會一聲不吭地走掉,他究竟去了哪裏?去做些什麽?”


    “二哥他……”董硯棠的眼神複雜而躊躇,似是有些話難以啟齒。


    朱元璋生了計謀,董硯棠便來策劃,江巒就是那個暗中的執行者。對於這些絕高的機密,董硯棠與江巒守口如瓶,少婦以前從不過問,她知道他們的身份成謎,可她向來不曾介意,她寧願一無所知。她從來就隻認定一點,他們赤誠熱血,為國盡忠。然而現在,她卻已有了江巒的骨肉,她再不能裝作毫不知情,所以她開始介意,開始擔心他們的未來。


    “還是不能說麽……隻可憐了孩子出生卻見不到爹爹。”少婦垂下了晶瑩的眼眸,微微歎了口氣,可她卻不再哀怨,而是挽起了笑容轉換了話題,“孩子就要出世了,可還沒有名字。”


    “二嫂可有什麽中意的字眼麽?”董硯棠抹掉額前的虛汗急忙結果了話茬。


    “我與江巒於此地相識,此地成婚,我們的孩子也將於此地出生,也算是與這座城池的緣分,所以我在想,無論孩子是男是女,都叫江陵可好?”少婦抬眼望著窗外紛飛的雪花,迴憶著前塵過往。


    “千裏江陵,一日飛還……如此,也好。”董硯棠頜首凝神。他明白孩子的名字帶著少婦的心意,二嫂終究還是念著二哥不日歸來。


    一個月前,一隻折翅的信鴿墜落於董硯棠眼前,哀鳴一聲斃命中庭,激起一地落葉染血四散。入冬以後,董硯棠便徹底失去了江巒的消息。


    事實總是冷酷殘忍,江巒或已被朱棣識破身份遭遇不測。可生不見人死不見屍,董硯棠不敢妄下定論。他強迫自己堅信他還活著,正在蟄伏中伺機而動,就像她堅信他會迴來,終有一日與她合家團聚。


    屋內的桌子上還散落著少婦未做完的針線,小小的肚兜,小小的棉襖,樸實無華的外表,卻傾注了母親全部的心血。


    “今夜怕是會有一場大風雪,三弟不要走了,一起吃個晚飯,留在這裏過夜吧。”少婦廢力撐直了身子,推門走入了紛揚的雪色。


    是夜,大雪漫漫,天地間一片銀裝素裹,隻映得莽莽夜色亮如白晝。


    屋外的風仍在咆哮,屋內的人卻已停止了一陣陣撕心裂肺的痛吼。少婦的青絲淩亂糊在麵上,慘白的臉,赤紅的眼,紫青的唇,顫抖的手,屬於血泊中的人。


    她用僅餘的最後一絲氣力割斷了孩子與自己母體鏈接的紐帶,就在不久之前,也是手中的這把匕首,她將自己開膛破肚。


    這不是一把普通的匕首,而是一柄玲瓏精巧的劍,與匕首一般大小的削鐵如泥的利劍。江巒將小劍贈予她的時候,她也將終身托付於他。


    他們曾經愛如潮水,熾熱,濃烈,可這愛戀卻也短暫得猶如曇花一現。她的期盼眼看成空,她比他提前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她就要見不到他了。


    “我隻希望他能活得平和安穩,有一顆赤子之心。”少婦將孩子與小劍一同交到了董硯棠懷中,帶著無限的愛意凝望了孩子最後一眼,終於永久地合上了雙目。


    ……


    錦衣衛衙內烈火熊熊劈啪作響,湧動的氣流旋出騰騰熱浪,似是讓人產生了海市蜃樓般的漂移幻象。


    焚了夾棍,毀了指釘,砸了腦箍,廢了攔馬棍,錦衣衛的刑具被燒得幹幹淨淨渣都不剩。總有言官彈劾錦衣衛招搖暴行,朱元璋這次是當真下定了狠心,廢除錦衣衛,他勢在必行。


    司禮監的總管太監吊著嗓子幸災樂禍:“董大人,您常在陛下身邊走動,有什麽風吹草動自然是您頭一個聽見,咱們做奴才的,不過是奉旨行事呀。這陛下都說了,錦衣衛衙內囚犯移交刑部,內外獄統歸三法司,您就別攔著了,您再攔著,就是抗旨啦,那雜家可就沒法和陛下交代了。董大人,您看開點吧,錦衣衛,沒啦!”


    朱元璋改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而設錦衣衛,到如今時日,已是五年光景。五年之中,錦衣衛牢內亡魂,已不下萬人。至於這萬人有罪與否,倒不是錦衣衛該關心的事了。君要臣死,臣豈有不死之理。況且君要臣死,時常不需要任何理由,即使有理由,聖上也不會有閑情逸致大發慈悲告訴你。


    “董大人,您知足吧,好說歹說,您和手下眾人也已威風了這麽些年,這作踐人命不要錢的癮也該過夠了!”老太監捂著鼻子在衙門內兜轉了一周,斜睨了董硯棠一眼,末了在臨行前又補上了一句。


    董硯棠凝視著那正*燒的火光,一時間無語凝噎。五年,依皇命而行,遵聖令而動,卻落得被罷黜官銜手足四散,然而朱元璋畢竟留得了他的性命,他發誓效忠一生的聖上當真對他不薄。


    走出承天門,董硯棠最後一次望向那鐫刻著“錦衣親軍都指揮使司”的牌匾,為了這幾個字,不知有多少人失去了活著的機會,認識的不認識的,相熟的不相熟的,親近的陌生的,他已有太多的得不償失。所以,在此時遠離這是非之地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他也剛好趁此機會去琉璃穀看一看那兩個孩子,兩個家破人亡命運淒苦的孩子。說起來,這些時日他一直焦頭爛額忙於公務,似是已有數月不曾去過穀內探視。不過好在琉璃穀雖然隱蔽,卻離京城不遠。


    卸了官服的董硯棠兩袖清風,沒了總指揮使這個頭銜的禁錮他如釋重負,尚未行至千步廊,卻見一個兜帽身影匆匆向自己走來。


    “董大人……”來人徑直尋到了目標,可即使聲音壓得再沉也能聽出是個娘裏娘氣的太監。


    董硯棠無可奈何地止住了腳步,今天是個好日子,總能和太監打上交道。和太監打交道,免不了要粘上一身臊。


    來人是朱元璋近身內侍,大內總管趙公公。


    “大人,聖上有請。”趙公公扯低了帽簷,指向了停靠在遠處的華麗車輦。


    “董卿,上車說話。”朱元璋的聲音從車輦之內傳出。


    董硯棠心裏一沉,登上了車輦。看來聖上廢除錦衣衛一事,遠沒有他想象得那般簡單。聖上的心思若是如此容易便被臣下看穿,那他的皇位,便也坐不了太久。


    坐在車輦之內的朱元璋一身便服:“難為卿家,知朕之心。日後若無卿家相隨,朕寢食難安。”


    董硯棠叩首行禮,心知天算不如人算,隻等朱元璋說出真實目的。


    “卿家可知朕為何要廢了錦衣衛?朕是要做給那些人看!朕不能不讓他們講話,可朕也不喜歡他們搬弄是非!朕要賭住他們的嘴,不得不出此下策!”朱元璋一連數聲慨歎。


    這是冠冕堂皇訴諸於世的理由,其中道理董硯棠自然明白,但這絕非是朱元璋的初衷。


    “董卿,言官之論雖然迂腐,但卻也不無道理,你手下眾人行事,有時確實太過明目張膽了些。”朱元璋話裏有話,老謀深算如他,不擇手段如他,任何決定的背後都會牽扯出不計其數的因由目的。


    “你也知道,朕不能沒有錦衣衛。所以,朕要錦衣衛化明為暗。”朱元璋一字一頓,“從今往後,朝堂之上再無錦衣衛一說,江湖之中卻仍有朕之諸卿。”


    他伸手扶起了仍自跪拜的董硯棠,煞有介事地拍了拍董硯棠的肩膀:“董卿,你仍是統帥。朕之指令,隻傳於你一人知。”


    董硯棠的背脊一陣發涼,上一次朱元璋拍他的肩膀,已在七年以前,那時候,他還不是錦衣衛總指揮使,世上甚至還無錦衣衛一職,可也正是因為朱元璋那時的一句話,他失去了這輩子最好的兄弟。


    不知這一次,朱元璋又要有何隱秘指令。無論朱元璋有何指令,皇命難違,董硯棠也隻有洗耳恭聽。


    “朕瞧那李善長恃寵而驕,藍玉也是屢立奇功,朕當真需要你的幫助。對了,還有朕家的老四,也是個不安分的孩子,所以也請你替朕看好了他。”朱元璋語重心長。


    董硯棠又再叩首行禮退出了車輦,朱元璋的心思與七年前並無十分差別,他提到的李善長和藍玉,依舊是朱元璋子孫千秋大業中的重重阻礙,所以這些人的身邊,都需要安置朱元璋的眼線。隻不過燕王朱棣卻隻令他心有餘悸,上一次,他已令他一敗塗地,這一次,他必須做仔細考量。


    ……


    落英繽紛,又是一年春光無限。


    韓國公李善長氅不檢下自掘了墳墓,為一連十年的胡惟庸案劃下句點。至此開國功臣被朱元璋誅殺殆盡。


    一路肅清了異己碾平了道路,朱元璋本以為從此可以高枕無憂,太子朱標也可安心即位,可這宅心仁厚的太子偏偏身子欠佳,自洪武二十四年巡撫陝西歸來便一病不起,次年薨。


    於此,朱元璋欲哭無淚,於是他開始盡心盡力扶植自己的孫兒朱允炆。繼續為他肅清異己掃除障礙,這一次,朱元璋的眼睛盯上了藍玉,名動天下的常勝將軍終於因恃功驕縱恣意爆很橫被安上了謀反之罪,於洪武二十六年魂歸西天。


    朱元璋在幕後暗中操控著這一件件的因果循環,董硯棠便在江湖之中為聖上抹淨了這些事件的蛛絲馬跡,於是一切人為的毀滅都變得合情合理。


    聖上還是那個坐擁天下的聖上,可遠離廟堂之爭的這些歲月,董硯棠儼然已成為了一個地地道道的江湖人。他本就是江湖出身,迴歸之際自是如魚得水。於是朱元璋運籌帷幄之中,他便為朱元璋決勝千裏之外。


    此時的朱元璋年事已高,可他的孫兒仍舊十分年輕,年輕到尚無擔當一國之君重任的能力。而他的其他兒子們卻都已開始摩拳擦掌對他的皇位垂涎欲滴。


    一幹人等虎視眈眈,尤以燕王朱棣最為盛氣淩人,軍隊財力,在朱元璋眾多子孫之中,當屬首屈一指。


    董硯棠又一次登上了那華麗的車輦,這些年來,他麵聖的機會還是不多,且每一次麵聖,皆需掩人耳目。


    “董卿,朕乏了,孫兒允炆,也不知還能照看多少時日。”朱元璋的眼眸確實不如前些年看來精銳淩厲,“老四,老四是允炆最大的阻礙。”


    這些年來遊走於朱元璋與朱棣的父子周旋,董硯棠折損在燕王手中的臥底死的死傷的傷,他與朱元璋都深有所感燕王的強大,遲早足以睥睨天下,與皇太孫一爭高低。


    “董卿,老四的身邊,不能沒有朕的人。”朱元璋撩起簾幕盯著北方,不嚴而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將功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風白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風白馬並收藏一將功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