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兩日,方家上下女眷前往淹月庵服用齋飯。原先尋仙不在此列,可最終是大太太去說服了老太太。一大早到了方府大門外,大房的大少奶奶薄氏同尋仙站在一道,帶著淺淺的笑,放柔了聲音:“老太太對娘千叮嚀萬囑咐過,你就同咱們同坐一輛車,也好方便照應。”她自從守寡之後甚至沒有出過方家大門,這次雖隻是去庵裏頭用齋飯,卻也抑製不住的愉悅。
大太太點了頭,道:“正是這話。”
二太太帶著方言葦姍姍來遲,見了大方正拉著方尋仙親親熱熱的不知道在說些什麽。她心思一斜,拉著方言葦上前笑了道:“大嫂今個要怎麽安排馬車?叫我看,不如讓她們幾個小的坐在一處,好自在說話,若是咱們幾個長輩參合在裏頭,倒是讓她們拘束了。”她臉上笑滋滋的,心中卻是怕大房籠絡了方尋仙的心,須知這四丫頭可是如今老太太眼前的第一紅人。
方言葦方聽她娘說這話就曉得她話中的意思,可麵上卻是故做了愁態嘟囔道:“娘怕是自己嫌我鬧,才將我撇出去的。”
幾人遂笑了開來,最終大太太應了這提議,自己同二太太上了第一輛馬車。那二太太上了馬車,又忽然想起一件事情,撩開車簾子望著後頭排列著的幾輛馬車看了一眼道:“去問問四太太,要不要來和我們一塊坐,還有五小姐要不要和姊妹們一塊?”
那丫頭應了話立即往後麵馬車去,而同二太太坐在一輛馬車的大太太卻沉吟不語。二太太見她神情收斂,瞧不出一絲鋒芒,聽自己這樣細致安排也沒半分過問的跡象,也悄悄按下了要顯擺自己當家的身份。那丫頭過了會迴來迴稟道:“迴太太,四太太那邊說已經上車就不再換了,叫奴婢多謝太太的好意。”
二太太點了點頭,應了一聲,放下簾子。且說這車中光線並不明亮,不一會兒車馬轉動,緩緩朝著前頭行進了起來。二太太這連日來不知道聽了多少大房入嗣的消息,可她自從接手了家中中饋之後就再沒有踏進過大房的院子一步,也沒多說過半句話。縱然她現如今要打探大房到底是個什麽心思,也不能隨意親近了去問。不過,眼下卻是極好的機會。這去淹月庵尚有一段路程——
許氏在心中將要說的話從裏至外醞釀了一番,再餘光偷偷打量了大太太,見她正閉目養神著。她清了清嗓子,咳嗽了兩聲後才小聲道:“大嫂那事情怎麽樣了?選了宗氏裏哪家的孩子?”
大太太隔了片刻才慢悠悠的睜開雙眼,目光在許氏臉上掃了一眼。分明是一雙再和善不過的圓眼,可這陡然之間卻叫人覺得帶著睿智了然的光。“事情已經迴稟了老太爺,老太爺還未首肯。再則選哪家的孩子,將來也定是要讓老太爺抉擇的。”
許氏訕訕的笑了兩下,原本是要探摸虛實的,卻不想被大太太不痛不癢的打了個太極。“前些日子還和二爺說了,如是能成事,也得虧了大哥泉下有知。”許氏見這大嫂仍是年輕時候的脾氣,心裏頭越發不是滋味。分明自己現在要比她好上許多,卻仍然覺得在她麵前要遜色得多。
再說尋仙同薄氏與方言葦三人同乘坐一輛馬車,三人年歲相差並不算大。起先薄氏仍然有些矜持,可過了半程的路,倒也是放開了。日子熱了起來,車窗上簾子也換成了竹篾編的。那縫隙又留得大,饒是垂擋著也能從裏頭看清外麵的光景如何。
等出了城,尋仙就將那車簾卷了起來,好叫外頭清新的空氣透進來。她拿著扇子在自己麵前扇了兩下,對著餘下二人說道:“我原先以為這淹月庵不遠的,怎麽走了這麽長時間?”
方言葦是常跟著大太太去的,自然清楚這路程長短,聽了尋仙這話便笑著挪揄道:“這才走到哪,後頭等進了山,雖也有馬車道,也比現在要顛簸崎嶇不少。你不知道,這但凡有些名聲的寺廟道觀總不會建在城中鬧市。”
尋仙歪著身子靠在車廂上,手中的那把扇子漫不經心的扇動著,問道:“那圓通寺也一樣嗎?”
方言葦點頭,將身子也探了過去,伸出手朝著外頭一處指著道:“那圓通寺在那個方向,你瞧見沒,淹月庵在那邊,這一廟一庵也算是隔山對望了。”
尋仙順著她手指所指的方向看了過去,忍不住被她這話逗得咯咯笑了起來,“難怪二太太不原同你一道。”
方言葦也知這言語之中透露出了不妥當,甚少顯露少女的嬌態吐了吐舌頭道:“這話的確不該,這圓通寺和淹月庵早就有過節在裏頭,附近的百姓也都避諱著從不將這兩處地方擱在一塊說。我若是在家裏頭說這話,定要被打死不可。”
尋仙再想追問就見薄氏坐在另外一側,手臂擱在車窗上朝著外頭看。她側臉怡然平靜,目光幽遠綿長。而隨著的車身的晃動,耳上的兩粒水滴形的祖母綠耳環在輕輕撞著白如凝脂一般的臉頰。
薄氏恍惚之間像是察覺到了尋仙的目光,倏然迴過神朝著她看著,微垂首,白皙纖秀的頸項微露在領口外,帶了幾分羞澀道:“怎麽了?”
方言葦也正瞧見了,忍不住開口道:“大嫂這段日子氣色比以前好多了,再不似那般懨懨。”
薄氏垂下眉眼,聲音不自覺的拘謹了起來,“這天氣暖和了起來,自然人也跟著精神了起來。”
尋仙知道她是個謹慎的人,未必肯多說些旁的事情,遂將話題轉到了別處。三人一塊說說笑笑,竟也不覺得花了多少時間,就已經到了淹月庵的門口。
那淹月庵是一座並不多大的庵廟,不過是周遭青山碧樹掩映,遠遠看過去隻能看得見簷牙飛翹,黑瓦白牆的上方繚繞著一圈淡淡的白氣升騰不散,不知道是山間嵐靄還是香燭煙霧。
庵前有些濕漉漉的,應當是先前就有了庵堂內的小尼姑掃水清掃。等尋仙幾人下馬車之時,早有人去通稟了裏頭一個年歲頗大的姑子出來親迎。
二太太是認得此人的,立即上前合十作禮道:“靜靈師父。”
那姑子生得慈眉善目,也朝她還禮,又對著眾人道:“各位施主,庵內早備下了粗茶,還請各位先入內歇息片刻再去大殿。”
尋仙被方言葦挽著手臂,點著腳尖朝著山門裏頭看了一眼。隻見光潤的石階蜿蜒而上,不過兩人寬,兩側又滿是竹木,一眼看過去,也看不到個盡頭。她才輕輕歎了口氣,就被方言葦笑道:“放心,這石階看起來長得很,其實也隻一段,並不多遠。”
方言葦說完這話,又扭頭朝著四周打量了一圈,見到帶了方不顯下車的四太太賀氏後就立即走了去。尋仙不經意往那看了眼,她這三姐長袖善舞正不知道在同賀氏說什麽。
薄氏三兩步走到她跟前,輕聲道:“四妹,咱們一道上去吧。”
等到了偏室,眾人一道用著茶。大太太忽然出聲詢問道:“靜文師父現在可好?”那先前來迎眾人的靜靈師父道:“師姐這段日子身子不好,不便出來見客。”大太太點了下頭,不再說話。
二太太擱下茶盞:“今個咱們來,都半是為了老太太的這個心肝寶貝孫女。”她一麵說,一麵笑著指了指方尋仙,“勞煩靜靈師父千萬賜個開過光的靈符,好叫咱們家四姑娘以後事事都平安順遂。”她是看不得大太太這些日子多親近方尋仙,又怕自己落了下乘。
方言葦見她娘這樣說,心中一沉,下意識的朝著四太太賀氏看了眼,卻見那賀氏低眉順眼的喝著茶,也不好說什麽。
大太太是親眼瞧著這個弟媳入門的,相處下來十幾二十年的光景了,雖沒有日日夜夜的相對著,聽了這話又怎麽會琢磨不到她的那心思。
尋仙嬌嬌一笑,隻道:“二太太這話要是叫老太太聽見了,怕也要覺得二太太是吃味了。可又哪裏有做嬸嬸的和侄女吃味的?”
二太太笑聲清脆得大笑了起來,好似完全被方尋仙這番話給逗笑了。
而尋仙這檔口沒心思遂她們在這心口不一的說話,一心都轉到另外的事上去了。她當初知道楚雲中住在這時,並不想多為難她。可自從聽了喜婆的那番話,她卻不得不來親自問問楚雲中。
歇了一炷香的時辰,眾人就要往前頭大殿去參拜。尋仙推說身子不舒服,大太太則讓她在這休息,喊了外頭候著的袖袖進來伺候。
待眾人紛紛離開,袖袖才低聲道:“小姐,我先前問了幾個姑子,並沒有人說這段日子收留過人住在這庵裏。”
尋仙心裏頭微有困惑,這楚雲中分明前段時間寄居在這,為何……
大太太點了頭,道:“正是這話。”
二太太帶著方言葦姍姍來遲,見了大方正拉著方尋仙親親熱熱的不知道在說些什麽。她心思一斜,拉著方言葦上前笑了道:“大嫂今個要怎麽安排馬車?叫我看,不如讓她們幾個小的坐在一處,好自在說話,若是咱們幾個長輩參合在裏頭,倒是讓她們拘束了。”她臉上笑滋滋的,心中卻是怕大房籠絡了方尋仙的心,須知這四丫頭可是如今老太太眼前的第一紅人。
方言葦方聽她娘說這話就曉得她話中的意思,可麵上卻是故做了愁態嘟囔道:“娘怕是自己嫌我鬧,才將我撇出去的。”
幾人遂笑了開來,最終大太太應了這提議,自己同二太太上了第一輛馬車。那二太太上了馬車,又忽然想起一件事情,撩開車簾子望著後頭排列著的幾輛馬車看了一眼道:“去問問四太太,要不要來和我們一塊坐,還有五小姐要不要和姊妹們一塊?”
那丫頭應了話立即往後麵馬車去,而同二太太坐在一輛馬車的大太太卻沉吟不語。二太太見她神情收斂,瞧不出一絲鋒芒,聽自己這樣細致安排也沒半分過問的跡象,也悄悄按下了要顯擺自己當家的身份。那丫頭過了會迴來迴稟道:“迴太太,四太太那邊說已經上車就不再換了,叫奴婢多謝太太的好意。”
二太太點了點頭,應了一聲,放下簾子。且說這車中光線並不明亮,不一會兒車馬轉動,緩緩朝著前頭行進了起來。二太太這連日來不知道聽了多少大房入嗣的消息,可她自從接手了家中中饋之後就再沒有踏進過大房的院子一步,也沒多說過半句話。縱然她現如今要打探大房到底是個什麽心思,也不能隨意親近了去問。不過,眼下卻是極好的機會。這去淹月庵尚有一段路程——
許氏在心中將要說的話從裏至外醞釀了一番,再餘光偷偷打量了大太太,見她正閉目養神著。她清了清嗓子,咳嗽了兩聲後才小聲道:“大嫂那事情怎麽樣了?選了宗氏裏哪家的孩子?”
大太太隔了片刻才慢悠悠的睜開雙眼,目光在許氏臉上掃了一眼。分明是一雙再和善不過的圓眼,可這陡然之間卻叫人覺得帶著睿智了然的光。“事情已經迴稟了老太爺,老太爺還未首肯。再則選哪家的孩子,將來也定是要讓老太爺抉擇的。”
許氏訕訕的笑了兩下,原本是要探摸虛實的,卻不想被大太太不痛不癢的打了個太極。“前些日子還和二爺說了,如是能成事,也得虧了大哥泉下有知。”許氏見這大嫂仍是年輕時候的脾氣,心裏頭越發不是滋味。分明自己現在要比她好上許多,卻仍然覺得在她麵前要遜色得多。
再說尋仙同薄氏與方言葦三人同乘坐一輛馬車,三人年歲相差並不算大。起先薄氏仍然有些矜持,可過了半程的路,倒也是放開了。日子熱了起來,車窗上簾子也換成了竹篾編的。那縫隙又留得大,饒是垂擋著也能從裏頭看清外麵的光景如何。
等出了城,尋仙就將那車簾卷了起來,好叫外頭清新的空氣透進來。她拿著扇子在自己麵前扇了兩下,對著餘下二人說道:“我原先以為這淹月庵不遠的,怎麽走了這麽長時間?”
方言葦是常跟著大太太去的,自然清楚這路程長短,聽了尋仙這話便笑著挪揄道:“這才走到哪,後頭等進了山,雖也有馬車道,也比現在要顛簸崎嶇不少。你不知道,這但凡有些名聲的寺廟道觀總不會建在城中鬧市。”
尋仙歪著身子靠在車廂上,手中的那把扇子漫不經心的扇動著,問道:“那圓通寺也一樣嗎?”
方言葦點頭,將身子也探了過去,伸出手朝著外頭一處指著道:“那圓通寺在那個方向,你瞧見沒,淹月庵在那邊,這一廟一庵也算是隔山對望了。”
尋仙順著她手指所指的方向看了過去,忍不住被她這話逗得咯咯笑了起來,“難怪二太太不原同你一道。”
方言葦也知這言語之中透露出了不妥當,甚少顯露少女的嬌態吐了吐舌頭道:“這話的確不該,這圓通寺和淹月庵早就有過節在裏頭,附近的百姓也都避諱著從不將這兩處地方擱在一塊說。我若是在家裏頭說這話,定要被打死不可。”
尋仙再想追問就見薄氏坐在另外一側,手臂擱在車窗上朝著外頭看。她側臉怡然平靜,目光幽遠綿長。而隨著的車身的晃動,耳上的兩粒水滴形的祖母綠耳環在輕輕撞著白如凝脂一般的臉頰。
薄氏恍惚之間像是察覺到了尋仙的目光,倏然迴過神朝著她看著,微垂首,白皙纖秀的頸項微露在領口外,帶了幾分羞澀道:“怎麽了?”
方言葦也正瞧見了,忍不住開口道:“大嫂這段日子氣色比以前好多了,再不似那般懨懨。”
薄氏垂下眉眼,聲音不自覺的拘謹了起來,“這天氣暖和了起來,自然人也跟著精神了起來。”
尋仙知道她是個謹慎的人,未必肯多說些旁的事情,遂將話題轉到了別處。三人一塊說說笑笑,竟也不覺得花了多少時間,就已經到了淹月庵的門口。
那淹月庵是一座並不多大的庵廟,不過是周遭青山碧樹掩映,遠遠看過去隻能看得見簷牙飛翹,黑瓦白牆的上方繚繞著一圈淡淡的白氣升騰不散,不知道是山間嵐靄還是香燭煙霧。
庵前有些濕漉漉的,應當是先前就有了庵堂內的小尼姑掃水清掃。等尋仙幾人下馬車之時,早有人去通稟了裏頭一個年歲頗大的姑子出來親迎。
二太太是認得此人的,立即上前合十作禮道:“靜靈師父。”
那姑子生得慈眉善目,也朝她還禮,又對著眾人道:“各位施主,庵內早備下了粗茶,還請各位先入內歇息片刻再去大殿。”
尋仙被方言葦挽著手臂,點著腳尖朝著山門裏頭看了一眼。隻見光潤的石階蜿蜒而上,不過兩人寬,兩側又滿是竹木,一眼看過去,也看不到個盡頭。她才輕輕歎了口氣,就被方言葦笑道:“放心,這石階看起來長得很,其實也隻一段,並不多遠。”
方言葦說完這話,又扭頭朝著四周打量了一圈,見到帶了方不顯下車的四太太賀氏後就立即走了去。尋仙不經意往那看了眼,她這三姐長袖善舞正不知道在同賀氏說什麽。
薄氏三兩步走到她跟前,輕聲道:“四妹,咱們一道上去吧。”
等到了偏室,眾人一道用著茶。大太太忽然出聲詢問道:“靜文師父現在可好?”那先前來迎眾人的靜靈師父道:“師姐這段日子身子不好,不便出來見客。”大太太點了下頭,不再說話。
二太太擱下茶盞:“今個咱們來,都半是為了老太太的這個心肝寶貝孫女。”她一麵說,一麵笑著指了指方尋仙,“勞煩靜靈師父千萬賜個開過光的靈符,好叫咱們家四姑娘以後事事都平安順遂。”她是看不得大太太這些日子多親近方尋仙,又怕自己落了下乘。
方言葦見她娘這樣說,心中一沉,下意識的朝著四太太賀氏看了眼,卻見那賀氏低眉順眼的喝著茶,也不好說什麽。
大太太是親眼瞧著這個弟媳入門的,相處下來十幾二十年的光景了,雖沒有日日夜夜的相對著,聽了這話又怎麽會琢磨不到她的那心思。
尋仙嬌嬌一笑,隻道:“二太太這話要是叫老太太聽見了,怕也要覺得二太太是吃味了。可又哪裏有做嬸嬸的和侄女吃味的?”
二太太笑聲清脆得大笑了起來,好似完全被方尋仙這番話給逗笑了。
而尋仙這檔口沒心思遂她們在這心口不一的說話,一心都轉到另外的事上去了。她當初知道楚雲中住在這時,並不想多為難她。可自從聽了喜婆的那番話,她卻不得不來親自問問楚雲中。
歇了一炷香的時辰,眾人就要往前頭大殿去參拜。尋仙推說身子不舒服,大太太則讓她在這休息,喊了外頭候著的袖袖進來伺候。
待眾人紛紛離開,袖袖才低聲道:“小姐,我先前問了幾個姑子,並沒有人說這段日子收留過人住在這庵裏。”
尋仙心裏頭微有困惑,這楚雲中分明前段時間寄居在這,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