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悱怪罪馮家不曾幫扶他,可他忘了明正帝可不是那種能讓外戚幹權,受人掣肘的皇帝,不然他也不會扶持在前朝已經式微的司禮監,磨煉出程英這把所向披靡,狠辣噬人的刀。
明正初年被司禮監構陷殺害的大臣沒有上百也有幾十,忠心於朱宸太子的老臣,盡皆沒什麽好下場。
他們馮家的女兒做了皇後,又是太子的外家,看上去是手握重兵的皇親國戚、簪纓世家,盛極一時。
可花團錦簇的表麵下,是烈火烹油,如履薄冰。
若非馮錚警醒,手握兵權駐守平涼府十幾年不還京,馮家這些年小心翼翼從未出過錯處,馮家怕是早就不存在了。
“而今說這些為時已晚,外麵的情況娘娘可都清楚?劉子期應當是朱宸太子遺孤無疑。”馮元琦這趟進宮主要是為了與馮鶯商議外麵的局勢,二皇子朱悱的下落倒是其次。
馮鶯點點頭,握著佛珠輕歎一聲:“宮裏現在就是四處漏風的篩子,外麵的事兒早就傳的沸沸揚揚,我怎麽會不知曉,劉子期當真是宸哥……宸太子和鳳雪的孩子?我記得他原來是叫阿肆對吧?”
馮元琦頷首,憂心忡忡道:“現在武將們在肖寧的鼓動下已盡皆表態,隻差我們馮家,父親遠在涼州,消息閉塞,我們恐怕來不及等父親那邊的迴信了,小妹,你還是盡快做下決定,否則等劉子期代位稱帝,我等的立場就會十分尷尬。”
馮鶯也想到了這個,所以今日才會叫江昉去請兄長入宮一敘。
“可聖上……”馮鶯很是拿不準,她對明正帝自然是沒剩什麽感情,可她到底是一國之後,兒子也曾是太子,馮鶯總覺得明正帝不可能毫無準備的就去鹹陽服丹,拋下他最為看重的皇權,她猜度道,“說不得聖上還有什麽後手?”
馮元琦則十分清醒,他道:“即便聖上留了什麽後手,但眼下的情形絕不是聖上去鹹陽前麵就能預料到的,他此番是大勢已去,宸太子遺孤才是文武百官心中的嫡係正統和民心所向,劉閣老的老家就在平涼府,父親在涼州多年,未必不曾察覺劉次輔救護了宸太子遺孤。”
馮鶯沒想到這一層,若父親早就知道劉次輔救下了宸太子遺孤,並遮掩這些年,那父親極有可能是支持宸哥哥的阿肆登基的。
從前父親便頗為欣賞宸太子,曾言若宸太子繼位,太晏可保百年繁榮,知道她心悅朱宸,也十分讚同。
誰知後來她被朱匡算計失身,不得不嫁給朱匡,父親對朱匡十分不喜,說朱匡是個偽君子,精於算計,日後說不得會有爭位之心,看透了他算計馮鶯就是為了馮家的兵權。
結果一語成讖,朱匡弑父殺兄,還真坐上了皇位。
馮鶯這些年吃齋念佛未嚐不是在贖罪,當初朱匡意圖奪權的時候,身為他的妻子,她是隱隱知曉的,她也曾勸說過朱匡,但朱匡怎會因她的三言兩語就打消念頭。
待字閨中時她愛慕宸太子,便與淮陽公主也十分交好,朱匡殺了宸太子,又滅了淮陽公主府滿門,她當時若能提前透露一二,這等慘事就還有餘地。
可人心都是偏的,她年少愛慕朱宸,嫁給朱匡後,朱匡滿嘴的甜言蜜語,哄得她一顆心慢慢的就偏向了自己的丈夫。
“那我們接下來該怎麽做呢?”馮鶯沒有主意,她看向自己的兄長,甚至問道,“薛家那邊是什麽動向?”
馮元琦暗歎妹妹將自己關在棲梧宮的小佛堂裏吃齋念佛這麽多年,倒是愈發沒有主見了,不像從前待字閨中時,因跟著父親從小習武,反倒英姿颯爽,不拘小節,深宮果然消磨人。
“我打聽到明日餘啟蟄便會帶著萬民書和文武百官去劉府,以國不可一日無君,做足姿態央求劉子期稱帝。”馮元琦道,“我馮家也不必做什麽,明日我隻管過去表態便可,倒是你……”
“我處境尷尬,畢竟仍是朱匡的皇後。”馮鶯接過話道。
“這也無妨,我已替你想過,劉子期稱帝後,你至多是廢後,我會接你出宮迴馮家。”馮元琦道,“劉裕是有文人風骨的大學士,劉子期是他教導長大的,我眼瞧著劉子期行事與宸太子一般,雖更果決了些,但不是那等心狠手辣的人,不然劉裕也不會扶持這樣的人登基來殃害百姓。”
馮鶯聽到可以出宮迴馮家的時候,心中一動,她實在厭惡了這宮裏的生活,若還能做那個馮家的馮鶯,她求之不得。
“就依兄長說的辦。”馮鶯下了決定,隻是她還放心不下朱悱,朝兄長叮囑道,“有勞兄長繼續派人找找悱兒的下落,我實在怕他是與姬無道廝混在一起,最後落個死無全屍的下場,我沒教養好兒子,讓他這般不成器,剛愎自用,又自作聰明……”
哪怕是心寒失望,可終究是自己的孩子,再不成器,也沒人願意看著自己的孩子去死。
“娘娘……”馮元琦欲言又止,他早聽江昉說過那日朱悱將刀架在馮鶯脖子上的事,隻是馮鶯不願提,藏在了心裏,他這個做兄長的再氣惱,心疼妹妹,也沒法子明說。
“好,我會叫人再找找。”馮元琦叫人去查過,姬無道退兵逃竄時,朱悱並未露麵,但也說不準是穿了普通士兵的盔甲混跡其中,可他直覺他那個蠢貨外甥興許已經死了。
若他是落入姬無道手裏,姬無道是會留他一命,好卷土重來,打著扶持他做個傀儡皇帝的念頭。
如果不是落在姬無道手裏,那他不會有什麽好下場,劉子期稱帝後也不會留這麽個後患在。
馮元琦對朱悱這個外甥並沒什麽感情,當年明正帝本就是算計馮鶯才有的這個孩子,以至馮家人對朱悱也連帶有惡感,尤其是朱悱像極了明正帝,心胸狹隘,不務正業,貪圖享樂,還蠢笨自大,心狠手辣,他並未遺傳到馮家人一丁點兒的血性,甚至也沒遺傳到明正帝的蟄伏聰明。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麵,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章節。
epzww3366xs80wxxsxs</p>
yjxs3jwx8pzwxiaohongshu</p>
kanshubahmxswtbiquhe</p>
明正初年被司禮監構陷殺害的大臣沒有上百也有幾十,忠心於朱宸太子的老臣,盡皆沒什麽好下場。
他們馮家的女兒做了皇後,又是太子的外家,看上去是手握重兵的皇親國戚、簪纓世家,盛極一時。
可花團錦簇的表麵下,是烈火烹油,如履薄冰。
若非馮錚警醒,手握兵權駐守平涼府十幾年不還京,馮家這些年小心翼翼從未出過錯處,馮家怕是早就不存在了。
“而今說這些為時已晚,外麵的情況娘娘可都清楚?劉子期應當是朱宸太子遺孤無疑。”馮元琦這趟進宮主要是為了與馮鶯商議外麵的局勢,二皇子朱悱的下落倒是其次。
馮鶯點點頭,握著佛珠輕歎一聲:“宮裏現在就是四處漏風的篩子,外麵的事兒早就傳的沸沸揚揚,我怎麽會不知曉,劉子期當真是宸哥……宸太子和鳳雪的孩子?我記得他原來是叫阿肆對吧?”
馮元琦頷首,憂心忡忡道:“現在武將們在肖寧的鼓動下已盡皆表態,隻差我們馮家,父親遠在涼州,消息閉塞,我們恐怕來不及等父親那邊的迴信了,小妹,你還是盡快做下決定,否則等劉子期代位稱帝,我等的立場就會十分尷尬。”
馮鶯也想到了這個,所以今日才會叫江昉去請兄長入宮一敘。
“可聖上……”馮鶯很是拿不準,她對明正帝自然是沒剩什麽感情,可她到底是一國之後,兒子也曾是太子,馮鶯總覺得明正帝不可能毫無準備的就去鹹陽服丹,拋下他最為看重的皇權,她猜度道,“說不得聖上還有什麽後手?”
馮元琦則十分清醒,他道:“即便聖上留了什麽後手,但眼下的情形絕不是聖上去鹹陽前麵就能預料到的,他此番是大勢已去,宸太子遺孤才是文武百官心中的嫡係正統和民心所向,劉閣老的老家就在平涼府,父親在涼州多年,未必不曾察覺劉次輔救護了宸太子遺孤。”
馮鶯沒想到這一層,若父親早就知道劉次輔救下了宸太子遺孤,並遮掩這些年,那父親極有可能是支持宸哥哥的阿肆登基的。
從前父親便頗為欣賞宸太子,曾言若宸太子繼位,太晏可保百年繁榮,知道她心悅朱宸,也十分讚同。
誰知後來她被朱匡算計失身,不得不嫁給朱匡,父親對朱匡十分不喜,說朱匡是個偽君子,精於算計,日後說不得會有爭位之心,看透了他算計馮鶯就是為了馮家的兵權。
結果一語成讖,朱匡弑父殺兄,還真坐上了皇位。
馮鶯這些年吃齋念佛未嚐不是在贖罪,當初朱匡意圖奪權的時候,身為他的妻子,她是隱隱知曉的,她也曾勸說過朱匡,但朱匡怎會因她的三言兩語就打消念頭。
待字閨中時她愛慕宸太子,便與淮陽公主也十分交好,朱匡殺了宸太子,又滅了淮陽公主府滿門,她當時若能提前透露一二,這等慘事就還有餘地。
可人心都是偏的,她年少愛慕朱宸,嫁給朱匡後,朱匡滿嘴的甜言蜜語,哄得她一顆心慢慢的就偏向了自己的丈夫。
“那我們接下來該怎麽做呢?”馮鶯沒有主意,她看向自己的兄長,甚至問道,“薛家那邊是什麽動向?”
馮元琦暗歎妹妹將自己關在棲梧宮的小佛堂裏吃齋念佛這麽多年,倒是愈發沒有主見了,不像從前待字閨中時,因跟著父親從小習武,反倒英姿颯爽,不拘小節,深宮果然消磨人。
“我打聽到明日餘啟蟄便會帶著萬民書和文武百官去劉府,以國不可一日無君,做足姿態央求劉子期稱帝。”馮元琦道,“我馮家也不必做什麽,明日我隻管過去表態便可,倒是你……”
“我處境尷尬,畢竟仍是朱匡的皇後。”馮鶯接過話道。
“這也無妨,我已替你想過,劉子期稱帝後,你至多是廢後,我會接你出宮迴馮家。”馮元琦道,“劉裕是有文人風骨的大學士,劉子期是他教導長大的,我眼瞧著劉子期行事與宸太子一般,雖更果決了些,但不是那等心狠手辣的人,不然劉裕也不會扶持這樣的人登基來殃害百姓。”
馮鶯聽到可以出宮迴馮家的時候,心中一動,她實在厭惡了這宮裏的生活,若還能做那個馮家的馮鶯,她求之不得。
“就依兄長說的辦。”馮鶯下了決定,隻是她還放心不下朱悱,朝兄長叮囑道,“有勞兄長繼續派人找找悱兒的下落,我實在怕他是與姬無道廝混在一起,最後落個死無全屍的下場,我沒教養好兒子,讓他這般不成器,剛愎自用,又自作聰明……”
哪怕是心寒失望,可終究是自己的孩子,再不成器,也沒人願意看著自己的孩子去死。
“娘娘……”馮元琦欲言又止,他早聽江昉說過那日朱悱將刀架在馮鶯脖子上的事,隻是馮鶯不願提,藏在了心裏,他這個做兄長的再氣惱,心疼妹妹,也沒法子明說。
“好,我會叫人再找找。”馮元琦叫人去查過,姬無道退兵逃竄時,朱悱並未露麵,但也說不準是穿了普通士兵的盔甲混跡其中,可他直覺他那個蠢貨外甥興許已經死了。
若他是落入姬無道手裏,姬無道是會留他一命,好卷土重來,打著扶持他做個傀儡皇帝的念頭。
如果不是落在姬無道手裏,那他不會有什麽好下場,劉子期稱帝後也不會留這麽個後患在。
馮元琦對朱悱這個外甥並沒什麽感情,當年明正帝本就是算計馮鶯才有的這個孩子,以至馮家人對朱悱也連帶有惡感,尤其是朱悱像極了明正帝,心胸狹隘,不務正業,貪圖享樂,還蠢笨自大,心狠手辣,他並未遺傳到馮家人一丁點兒的血性,甚至也沒遺傳到明正帝的蟄伏聰明。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麵,請下載好閱小說app閱讀最新章節。
epzww3366xs80wxxsxs</p>
yjxs3jwx8pzwxiaohongshu</p>
kanshubahmxswtbiquh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