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帝登基後,欽天監便形同虛設,當年李斯那一卦令明正帝芥蒂,欽天監很是受了明正帝的厭惡,那時明正帝並不親近術士,相反,可謂是深惡痛絕。


    勤政幾年朝局穩定之後,明正帝貪於享樂,倚重執掌東廠權柄漸重的程英,自此便一發不可收拾,朱筆批紅都交由程英代勞。


    餘啟蟄查到程英在明正三年帶了一位道士入京,自此明正帝才癡迷上了崇道齋醮,長生之術,那老道在宮中待了三年,隻有宮裏一些老人才知道此事。


    奉天齋一個灑掃的老宮人對此事尚有印象,餘啟蟄是從他那處打聽來的,奉天齋最早是明正帝因那位老道修建的,那老道與李斯關係匪淺,似乎就是收養李斯之人,那老道在宮中待了兩年,爾後如人間蒸發一般不知所蹤。


    明正帝因此事罕見的朝程英發了幾次怒火,卻被程英不知以什麽手段安撫,並未派人再追查那老道的蹤跡。


    再之後,便是程英幾次離京為明正帝網羅大江南北的奇人術士,隻那些民間道士多是會些唬人的騙術,那些小把戲騙騙鄉野無知的百姓倒還夠用,進宮陪聖就顯得捉襟見肘。


    據那灑掃的老宮人說,奉天齋裏那幾年常要擦地,血濺香殿的事時有發生,後來唯有以善於扶乩製丹而聞名的太虛得以留下,因給明正帝煉製了有奇效的健身丹,才漸漸被明正帝看重,奉為座上賓。


    坊間關於程英的奇聞異事不知凡幾,都言程英行事隨性而為,喜怒無常,毫無緣由。這點餘啟蟄也甚是認同,觀程英所做過的事,實在如同一團亂麻,叫人根本縷不出頭緒來,可細數京中發生的事似乎都有他的手筆,甚至令人不敢深想。


    奉天齋中,青煙繚繞。


    明正帝攜餘啟蟄進入殿內,瞥見太虛雙目緊閉,口中念念有詞,明正帝忙給了餘啟蟄一個眼神,示意他噤聲,明正帝自己也放輕了腳步聲,似乎生怕驚擾了太虛,走到蒲團旁兀自坐下打坐。


    餘啟蟄也坐在蒲團上,抬眼看向太虛。


    這位因得明正帝賞識的道長,年紀並不算老,不過才到中年,隻是蓄了須,麵相自帶老成,身著道袍冠宇,倒真有幾分出塵的高人氣息。


    他身前的地麵上擺著一方矮案,矮案上是帶著細沙的迷盤,約莫半刻鍾後,雙目經閉的太虛驟然睜開雙目,手持乩筆不停地在沙盤上寫字,口中高深莫測的道,“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潔齋三月,與神為誓,道清德極,蒞請眾聖之祖,真神之尊,道德天尊下為師,化育天地。”


    明正帝聽聞此言,忙正襟危坐,麵帶正色,雙眼變得虔誠而又敬畏,雙手合十,不住的朝太虛的方向俯首拜去。


    太虛的扶乩誦詞不知念了幾遍,他周身氣勢忽地一變,人還是原來的模樣,但緊閉的的點殿忽地平地起風,他寬闊的道袍迎風鼓動,整個人似乎都要乘著這股風飄然而去。


    明正帝見此情形忙垂手叩拜,還不忘示意餘啟蟄照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奸臣之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安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安年並收藏奸臣之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