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澈敏瞪我一眼,嗓音沉硬:“老夫話已至此,該怎麽做,想必你心中有數,天色不早,你可以走了。”
我斂襟福了一福,舉步離開,剛行至門簾處,隻聽他倏然輕歎道:“你與你的姑奶奶脾性一模一樣,她一生遺憾,老夫不希望你也一生遺憾!”
一生遺憾?姑奶奶為何一生遺憾?莫非是與他癡戀無果?姑奶奶從未與我說過年少往事,她臨去之時與流澈敏儼然相知相戀一生的夫妻,未能與所愛之人相守一生,娟美容顏終老寂寂深宮,她的一生也是諸多無奈的吧。或許,還有一些怨與恨的吧!
我靜默須臾,正要邁步,卻又聽他溫聲脈脈:“淨兒的母親很早就過世了,淨兒從小桀驁寡言,難得你與他處得來,你代老夫好好照顧他。”
我迴眸一望,流澈敏麵容寧和,隱於書房暗影與晴光交織出的虛淡裏,雙眼望著窗外的楊樹,目光幽幽渺渺。
我走出大殿,阿綢迎上來,挽過我的手臂,一臉的擔憂。我安慰道:“沒事,迴去吧!今兒之事,勿說出去,迴去後告訴阿緞一聲。”
阿綢雖是不解,卻也應下來。
深藍的天宇仿佛一方通透的琉璃寶石,惹得人直想墮入其中。天際的流雲宛如棉絮飄浮湛藍湖麵,舒卷自如,隨風輕揚,毫無羈絆。
阿綢凝眉細細道:“娘娘,長公主在前麵呢。”
往斜裏望去,隻見前方一抹粉綠的倩影自湖畔盈盈向我走來,身後是貼身侍女。午風拂動她綠意盎然的裙裾,一如水波粼粼泛動。
我兀自前行,輕聲道:“無需理她。”
行將擦身而過,隱隱有蟬聲在日漸西斜的午後陽光裏聒噪著……淩璿執著一柄白絹地繡綠葉扇輕輕搖著,意態嫻雅,卻倏的定在當地,驚乍道:“哦,對了,皇嫂……”
我停住步子,凝眸遠處,靜候她下文。
淩璿巧笑嫣兮:“我突然想起,前幾日陛下晉封的蘭陵王,皇嫂該是熟識的哦。”
不遠處的殿宇琉璃瓦上泛出刺眼的金光,直直刺進我的眼底。
我側眸看她,淡笑道:“長公主究竟想說什麽?”
“皇嫂覺得陛下知曉這事兒嗎?”淩璿滿臉狀似無辜,突又一驚一乍的揚聲道,“哦,就是皇嫂與蘭陵王相熟的事兒啊。要說蘭陵王死而複生,還真是讓人無法相信呢,不過,蘭陵王迴京,皇嫂該是比任何人都欣慰吧。”
“蘭陵王乃陛下皇弟,貴為皇室親王,莫非長公主覺得他該死?”我譏諷一笑。
霸天闕蘭陵王(9)
淩璿翠眉一凝,雙眸斜我一眼:“皇嫂這是哪裏話?我自然欣慰,不過皇嫂該是比我欣慰多了,畢竟蘭陵王與皇嫂交情深呐。”
我寧然一笑:“要說交情,我與長公主的交情那才算深呢,長公主說是也不是?”
淩璿嫣紅臉龐一凜,旋即眉眼嬌笑,白絹地繡綠葉扇款款搖曳:“那倒是,怎麽說也是我與皇嫂的交情深,旁人自是比不過的。”
午風拂過,湖波蕩漾,一潭碧綠漾開無數漩渦,似要將人吸進去。她的粉綠紗裙隨風飄起,仿似湖邊的一片綠荷,潤潤瑩然。
我冷淡道:“長公主若是沒事,我先行一步。”
“皇嫂急什麽?莫不是心虛了?”淩璿冷笑道,轉步站在我跟前,雙頰俏媚,“皇嫂可還記得冰火情蔻?”
我雙眸驟冷,緊盯著她,眸光流連於她紅紅白白的臉上,清寒成霜。
淩璿不懼的迴瞪著我,咯咯直笑:“原來皇嫂生氣之時如此兇厲!”
我語聲低柔,卻是笑裏藏刀、棉裏藏針:“此生此世我都不會忘,長公主記住了,我定會悉數討迴。”
“那敢情好,”淩璿粉綠的紗裙襯得腰身纖細,柔若無骨一般,仿佛能掐出水來;她玩味的看著我,皓眸浮起晶亮的光,“在這冷寂的龍城,幸而有皇嫂陪我一路走來,不然真是過於寂寞了,不過呢,我們姐妹情深,我還是希望皇嫂能與最初的那個男子雙宿雙棲。”
即便我已有所解釋,她仍是不相信、堅定不移的認為是流澈瀟為我解毒的,並以此要挾我。我笑道:“我當然會與最初的那個男子攜手一生,我隻是憂心長公主心目中的那個男子不解風情、怠慢了佳人。”
淩璿臉色一僵,俏臉薄怒:“皇嫂無需掛懷,隻需睜大眼睛走路便好,小心夜路走多了,會撞見髒東西的。”
我正要開口,她搶先道:“對了,我很是仰慕蘭陵王的詞章文采,前兒聽聞去歲皇嫂與蘭陵王多有詩詞唱和,不知那些詞章可否還在?能否給我瞧瞧?當然,我抄錄一份便是,絕不會奪了皇嫂的心愛之物。”
我清冷道:“長公主若是仰慕蘭陵王詞章,大可向他討要,何須問我呢?”
淩璿粉臉狀似誠懇,笑道:“原該是我向蘭陵王討要才是,不過聽聞皇嫂那裏存有蘭陵王幾首詞章,就鬥膽跟皇嫂討要先睹為快了,不過,若是皇嫂不舍心愛之物,我亦不會強人所難。”
我勾唇冷笑:“給長公主一睹為快也不是什麽要緊之事,要說心愛之物……長公主有所不知,在我心目中,心愛之物從不會說出口,長公主如何得知我的心愛之物乃為何物?”
“我也是略加猜測而已,”淩璿清俏道,輕搖綠扇,悠然有度,“自我們北上洛都,蘭陵王一直對皇嫂多有照拂,而皇嫂並非絕情之人,對蘭陵王該是另眼相待咯!”
“這也隻是長公主妄加猜測而已,”我溫和笑道,心思一轉,緊盯著她,“我是否也可揣度一下,長公主仰慕蘭陵王詞章,是否早已芳心暗許、一腔幽情寄托於明月呢?”
“好!揣度得好!”
突然的,身後傳來一聲沉穩的稱讚,我自然聽得出此種嗓音之人是誰,如此,淩璿隻怕早已看見我身後之人、而故意引出後麵這番話,便是為了陷我於萬劫不複之地。
後背滲出冷汗,遍體生寒,我故作輕鬆,悠然轉身,但見流澈淨從容的踏步走來,笑容朗如中天皎月:“若長公主對朕的皇弟有意,朕即刻下旨賜婚!”
淩璿燦爛的笑靨凝固在粉臉上,唇角幽咽:“陛下見笑了,我突感不適,先行告退。”
霸天闕雨霖鈴(1)
東南沿海八百裏急報,寧州、台州颶風1侵襲、暴雨連日,積水及膝,屋舍、街巷皆被淹沒,大樹連根拔起,災情嚴重,滿城瘡痍;受困災民數不勝數,死亡、失蹤更是不計其數,沿海鎮守將士與當地府衙同心協力、竭力解救,救下大批受災百姓。然而兩州財物損失慘重,災民饑寒交迫,當地府衙奏請朝廷撥款賑災。
翌日,流澈淨下旨,籌撥十萬白銀賑濟災民,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從附近州郡抽調糧食、運送衣物救濟兩州,命蘭陵王前往兩州巡視,代帝王撫恤災民。
不幾日,蘭陵王上奏,寧州、台州受災情況大為減輕,災民皆已妥善安置。寧州、台州百姓對新朝帝王無不感恩戴德,言道蒼生之幸、百姓之福。
災情雖已緩解,流澈淨仍是愁眉不展,憂心當地府衙的官員克扣銀兩、中飽私囊,憂心災後瘟疫流行,憂心重建家園無法順利進行……
連續幾日,他日夜待在澄心殿,寢食難安,我亦不敢前往打擾。
阿緞似在內殿左右張望,倏然行至我跟前,從袖子裏拿出一封書函,垂首道:“娘娘,這是蘭陵王讓奴婢交給您的。”
眼神一滯,我久久愣住,既而將書擱在錦榻旁的矮幾上,疑惑道:“蘭陵王?他何時讓你交給我的?”
阿緞看我一眼,卻又慌張的垂眸,眼中似有閃躲之色:“王爺說,他南下一月之後交給娘娘。”
心下疑雲大起,卻隻能接過書函,阿緞輕聲退出內殿,身形微有緊澀之感。
是一張素雅的芙蓉箋,筆致風流、灑脫,是再熟悉不過的字體:
彤霞久絕飛瓊字,人在誰邊。人在誰邊,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消被冷殘燈滅,靜數秋天。靜數秋天,又誤心期到下弦2。
為何?為何會這樣?流澈瀟,你究竟在想什麽?你的淡定從容呢?你的明晰落朗呢?行宮偶遇,你明明已經表明了心誌,卻又為何令我難堪?
這闕《采桑子》,字字流情,句句念想,怎能不令我——心亂如麻!不是搖擺不定,不是心生感動,而是——他若放開胸懷、我便心安理得的自覺沒有傷害於他;他若諸多糾纏,我勢必會傷害於他,然而我最不願的就是傷害他……
此乃我的一己私念!
他可以選擇隱忍,默默守護自己的一腔思情,我毫不知情,便可從容;他選擇告知於我,或許他期待著我的迴應,然而我隻能置之不理。
我斂襟福了一福,舉步離開,剛行至門簾處,隻聽他倏然輕歎道:“你與你的姑奶奶脾性一模一樣,她一生遺憾,老夫不希望你也一生遺憾!”
一生遺憾?姑奶奶為何一生遺憾?莫非是與他癡戀無果?姑奶奶從未與我說過年少往事,她臨去之時與流澈敏儼然相知相戀一生的夫妻,未能與所愛之人相守一生,娟美容顏終老寂寂深宮,她的一生也是諸多無奈的吧。或許,還有一些怨與恨的吧!
我靜默須臾,正要邁步,卻又聽他溫聲脈脈:“淨兒的母親很早就過世了,淨兒從小桀驁寡言,難得你與他處得來,你代老夫好好照顧他。”
我迴眸一望,流澈敏麵容寧和,隱於書房暗影與晴光交織出的虛淡裏,雙眼望著窗外的楊樹,目光幽幽渺渺。
我走出大殿,阿綢迎上來,挽過我的手臂,一臉的擔憂。我安慰道:“沒事,迴去吧!今兒之事,勿說出去,迴去後告訴阿緞一聲。”
阿綢雖是不解,卻也應下來。
深藍的天宇仿佛一方通透的琉璃寶石,惹得人直想墮入其中。天際的流雲宛如棉絮飄浮湛藍湖麵,舒卷自如,隨風輕揚,毫無羈絆。
阿綢凝眉細細道:“娘娘,長公主在前麵呢。”
往斜裏望去,隻見前方一抹粉綠的倩影自湖畔盈盈向我走來,身後是貼身侍女。午風拂動她綠意盎然的裙裾,一如水波粼粼泛動。
我兀自前行,輕聲道:“無需理她。”
行將擦身而過,隱隱有蟬聲在日漸西斜的午後陽光裏聒噪著……淩璿執著一柄白絹地繡綠葉扇輕輕搖著,意態嫻雅,卻倏的定在當地,驚乍道:“哦,對了,皇嫂……”
我停住步子,凝眸遠處,靜候她下文。
淩璿巧笑嫣兮:“我突然想起,前幾日陛下晉封的蘭陵王,皇嫂該是熟識的哦。”
不遠處的殿宇琉璃瓦上泛出刺眼的金光,直直刺進我的眼底。
我側眸看她,淡笑道:“長公主究竟想說什麽?”
“皇嫂覺得陛下知曉這事兒嗎?”淩璿滿臉狀似無辜,突又一驚一乍的揚聲道,“哦,就是皇嫂與蘭陵王相熟的事兒啊。要說蘭陵王死而複生,還真是讓人無法相信呢,不過,蘭陵王迴京,皇嫂該是比任何人都欣慰吧。”
“蘭陵王乃陛下皇弟,貴為皇室親王,莫非長公主覺得他該死?”我譏諷一笑。
霸天闕蘭陵王(9)
淩璿翠眉一凝,雙眸斜我一眼:“皇嫂這是哪裏話?我自然欣慰,不過皇嫂該是比我欣慰多了,畢竟蘭陵王與皇嫂交情深呐。”
我寧然一笑:“要說交情,我與長公主的交情那才算深呢,長公主說是也不是?”
淩璿嫣紅臉龐一凜,旋即眉眼嬌笑,白絹地繡綠葉扇款款搖曳:“那倒是,怎麽說也是我與皇嫂的交情深,旁人自是比不過的。”
午風拂過,湖波蕩漾,一潭碧綠漾開無數漩渦,似要將人吸進去。她的粉綠紗裙隨風飄起,仿似湖邊的一片綠荷,潤潤瑩然。
我冷淡道:“長公主若是沒事,我先行一步。”
“皇嫂急什麽?莫不是心虛了?”淩璿冷笑道,轉步站在我跟前,雙頰俏媚,“皇嫂可還記得冰火情蔻?”
我雙眸驟冷,緊盯著她,眸光流連於她紅紅白白的臉上,清寒成霜。
淩璿不懼的迴瞪著我,咯咯直笑:“原來皇嫂生氣之時如此兇厲!”
我語聲低柔,卻是笑裏藏刀、棉裏藏針:“此生此世我都不會忘,長公主記住了,我定會悉數討迴。”
“那敢情好,”淩璿粉綠的紗裙襯得腰身纖細,柔若無骨一般,仿佛能掐出水來;她玩味的看著我,皓眸浮起晶亮的光,“在這冷寂的龍城,幸而有皇嫂陪我一路走來,不然真是過於寂寞了,不過呢,我們姐妹情深,我還是希望皇嫂能與最初的那個男子雙宿雙棲。”
即便我已有所解釋,她仍是不相信、堅定不移的認為是流澈瀟為我解毒的,並以此要挾我。我笑道:“我當然會與最初的那個男子攜手一生,我隻是憂心長公主心目中的那個男子不解風情、怠慢了佳人。”
淩璿臉色一僵,俏臉薄怒:“皇嫂無需掛懷,隻需睜大眼睛走路便好,小心夜路走多了,會撞見髒東西的。”
我正要開口,她搶先道:“對了,我很是仰慕蘭陵王的詞章文采,前兒聽聞去歲皇嫂與蘭陵王多有詩詞唱和,不知那些詞章可否還在?能否給我瞧瞧?當然,我抄錄一份便是,絕不會奪了皇嫂的心愛之物。”
我清冷道:“長公主若是仰慕蘭陵王詞章,大可向他討要,何須問我呢?”
淩璿粉臉狀似誠懇,笑道:“原該是我向蘭陵王討要才是,不過聽聞皇嫂那裏存有蘭陵王幾首詞章,就鬥膽跟皇嫂討要先睹為快了,不過,若是皇嫂不舍心愛之物,我亦不會強人所難。”
我勾唇冷笑:“給長公主一睹為快也不是什麽要緊之事,要說心愛之物……長公主有所不知,在我心目中,心愛之物從不會說出口,長公主如何得知我的心愛之物乃為何物?”
“我也是略加猜測而已,”淩璿清俏道,輕搖綠扇,悠然有度,“自我們北上洛都,蘭陵王一直對皇嫂多有照拂,而皇嫂並非絕情之人,對蘭陵王該是另眼相待咯!”
“這也隻是長公主妄加猜測而已,”我溫和笑道,心思一轉,緊盯著她,“我是否也可揣度一下,長公主仰慕蘭陵王詞章,是否早已芳心暗許、一腔幽情寄托於明月呢?”
“好!揣度得好!”
突然的,身後傳來一聲沉穩的稱讚,我自然聽得出此種嗓音之人是誰,如此,淩璿隻怕早已看見我身後之人、而故意引出後麵這番話,便是為了陷我於萬劫不複之地。
後背滲出冷汗,遍體生寒,我故作輕鬆,悠然轉身,但見流澈淨從容的踏步走來,笑容朗如中天皎月:“若長公主對朕的皇弟有意,朕即刻下旨賜婚!”
淩璿燦爛的笑靨凝固在粉臉上,唇角幽咽:“陛下見笑了,我突感不適,先行告退。”
霸天闕雨霖鈴(1)
東南沿海八百裏急報,寧州、台州颶風1侵襲、暴雨連日,積水及膝,屋舍、街巷皆被淹沒,大樹連根拔起,災情嚴重,滿城瘡痍;受困災民數不勝數,死亡、失蹤更是不計其數,沿海鎮守將士與當地府衙同心協力、竭力解救,救下大批受災百姓。然而兩州財物損失慘重,災民饑寒交迫,當地府衙奏請朝廷撥款賑災。
翌日,流澈淨下旨,籌撥十萬白銀賑濟災民,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從附近州郡抽調糧食、運送衣物救濟兩州,命蘭陵王前往兩州巡視,代帝王撫恤災民。
不幾日,蘭陵王上奏,寧州、台州受災情況大為減輕,災民皆已妥善安置。寧州、台州百姓對新朝帝王無不感恩戴德,言道蒼生之幸、百姓之福。
災情雖已緩解,流澈淨仍是愁眉不展,憂心當地府衙的官員克扣銀兩、中飽私囊,憂心災後瘟疫流行,憂心重建家園無法順利進行……
連續幾日,他日夜待在澄心殿,寢食難安,我亦不敢前往打擾。
阿緞似在內殿左右張望,倏然行至我跟前,從袖子裏拿出一封書函,垂首道:“娘娘,這是蘭陵王讓奴婢交給您的。”
眼神一滯,我久久愣住,既而將書擱在錦榻旁的矮幾上,疑惑道:“蘭陵王?他何時讓你交給我的?”
阿緞看我一眼,卻又慌張的垂眸,眼中似有閃躲之色:“王爺說,他南下一月之後交給娘娘。”
心下疑雲大起,卻隻能接過書函,阿緞輕聲退出內殿,身形微有緊澀之感。
是一張素雅的芙蓉箋,筆致風流、灑脫,是再熟悉不過的字體:
彤霞久絕飛瓊字,人在誰邊。人在誰邊,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消被冷殘燈滅,靜數秋天。靜數秋天,又誤心期到下弦2。
為何?為何會這樣?流澈瀟,你究竟在想什麽?你的淡定從容呢?你的明晰落朗呢?行宮偶遇,你明明已經表明了心誌,卻又為何令我難堪?
這闕《采桑子》,字字流情,句句念想,怎能不令我——心亂如麻!不是搖擺不定,不是心生感動,而是——他若放開胸懷、我便心安理得的自覺沒有傷害於他;他若諸多糾纏,我勢必會傷害於他,然而我最不願的就是傷害他……
此乃我的一己私念!
他可以選擇隱忍,默默守護自己的一腔思情,我毫不知情,便可從容;他選擇告知於我,或許他期待著我的迴應,然而我隻能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