鵪鶉榮撐著他家裏的小艇一路沿著沙基湧向西而去,打仔洪等人全部伏在後蓬內大氣都不敢透一口。<strong>.</strong>對岸的沙麵街上人聲罕寂,燈光全無,偶然隻看見有依稀的人影提著汽燈經過,想必就是深夜巡邏的英軍崗哨。
鵪鶉榮是船戶世家,年紀雖小,沙基湧一帶的河道早就爛熟於胸,撐艇技巧高超,雖然夜色深沉,但是卻通行無礙,無驚無險就繞到了沙麵的西區。
湯姐帶低聲道:“英軍軍營現在已經遷到了這裏,希望待會白鵝潭那裏沒有英國的鉄甲船。”
龔千擔知道他所說的是英國軍艦。英國皇家海軍獨步天下,號稱“日不落帝國”之由來,若然白鵝潭江麵上停泊著英國的軍艦,他們這條小小的河艇簡直就是蚊子遇到大象,九死一生。
他早就聽說過英國海軍的厲害,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都吃過不知多少的苦頭,心下不禁緊張得撲通撲通直跳。
奇怪的是沙麵西區的英國軍營營區此時卻寂靜無聲,他們安然通過,順利地來到了白鵝潭的江麵。
白鵝潭就是沙麵南麵的珠江水域,相傳是明朝時黃蕭養起義被官軍最後圍困於此,江麵突然現出一隻白鵝,黃蕭養騎白鵝飛天。後人為了紀念此事,故此命名。白鵝潭對開的沙麵上就是今天白天鵝賓館,早年享譽全國的五星級酒店。
此時的江麵上卻黑沉沉一片,也沒有什麽英國軍艦,眾人都舒了口氣。鵪鶉榮終於開口道:“現在總算過了第一關,隻要從這裏偷偷上岸,就可以向東北到達聖母堂了。”說完指了指堤岸。
打仔洪仔細看了過去,看到岸上依稀有些建築物,當下月光稀疏,看不清楚,就問道:“上麵那些就是廢棄的軍營嗎?”
鵪鶉榮點點頭道:“不錯,那裏就是以前的沙麵軍營。後來搬去了西區,往日那些英國佬要叫大寨的姑娘就是要我偷偷從這裏送上岸的,聽說是怕讓值日的軍官知道。”
陳久如道:“這裏大概有多少英軍?”鵪鶉榮搔了搔頭,道:“這個我倒不太清楚,總有一百來人吧。”
陳久如道:“你確實是一百來人?”鵪鶉榮道:“我阿公是這樣說的,他說軍營帶兵的叫上尉,管一百來個兵,聽說還有炮兵、軍醫什麽的。他還跟我說帶兵的那個官叫什麽鄧傑森,是個大壞蛋。”
打仔洪笑道:“你阿公是何方高人?居然知道如此詳細?”
鵪鶉榮自豪道:“我阿公就是沙基疍家的黃天來。”打仔洪“哦”了一聲,竟然有些驚訝,道:“原來是他?”
湯姐帶插口道:“帶妹哥,你也認識鵪鶉榮的阿公?”打仔洪點點頭,道:“我早就聽聞沙基疍家船戶有位好漢,綽號‘兩腳黃鱔’,本領高強,想必就是小榮的阿公黃天來吧?”
鵪鶉榮不停地點頭,十分興奮和高興,道:“原來洪大哥也知道我阿公?不錯,他就是‘兩腳黃鱔’,沙基荔灣這裏的河道省城之內無人比他更熟悉。(.無彈窗廣告)所有疍家人都對他很尊敬的。”
打仔洪沒有再答話,隻是不停地看著岸上。龔千擔低聲道:“帶妹哥,你認為怎樣?”打仔洪側耳聽了聽,隻說了聲道:“奇怪,真是奇怪。”
眾人忙問究竟,打仔洪道:“我用耳力聽過,軍營內應該是空無一人,但是我總是覺得有些不對勁。”龔千擔道:“若然不對勁,不如我們撐船往前去,從東邊那邊上岸。”
鵪鶉榮搖搖頭道:“前麵不能走,再走就到法租界的地頭,那邊的法國兵雖然少,但是對江麵巡邏的更嚴,連那些英國兵都叫我不要過去。你們要去聖母堂,隻能從這裏穿過去,趁著夜晚走到沙麵大街,再到聖母堂。”
打仔洪點點頭,道:“不錯,從東邊饒過去太費時間,鵪鶉榮,撐我們過去。”
但是鵪鶉榮卻沒有出聲,隻是神情緊張地看著江麵。眾人都不明所以,湯姐帶就怒道:“鵪鶉榮,你在幹什麽?還不撐船靠岸?”
鵪鶉榮突然顫聲道:“是‘烏龍太歲’!”
打仔洪愕然道:“什麽‘烏龍太歲’?”龔千擔腦海中靈光一閃,想起那晚在大戲學堂所見,對著鵪鶉榮道:“你說的是那隻烏魚怪?在哪裏?”
鵪鶉榮指著江麵道:“我方才好像看見在水裏麵閃了一下,但是看的不太清楚!”聲音發抖,似乎極度害怕。
打仔洪見他如此窩囊,有些生氣,道:“什麽烏龍烏魚的?白鵝潭這裏會有水怪嗎?我怎麽從來未聽過?”
鵪鶉榮迴過神來,道:“洪大哥,沙基荔灣這裏真的有‘烏龍太歲’,我阿公說有,我也親眼見過!”
鵪鶉榮的外公黃天來是沙基荔灣船戶中的老行尊,地位超然,疍家船戶凡是靠水為生的都對他頗為尊敬,因為他對河道熟悉,而且無論行船水性都經驗豐富,又急
公好義,所以人送外號“兩腳黃鱔”,隻不過跟所有疍家人一樣不能上岸生活,因為老廣俗話“黃鱔上沙灘,不死也一身潺”。
黃天來很早就帶著鵪鶉榮走船運貨,從小就教曉他沙基河道的路線和水係。
自唐以來,省城沙基荔灣一帶是河道縱橫,水係豐富,但曆經歲月,很多河道湮沒。而曆史上的荔枝灣兩岸紅雲風光卻是當年的一大勝景,五代十國的南漢國建都於省城,還大力建造開發荔枝灣河道,正是“一灣清水綠,兩岸荔枝紅”,不知為多少文人墨客提供了美妙的意境。
明清時的荔灣晚色是一大名勝。
當年西關有兩大河湧,一條是上西關,一條是下西關,都是最後匯聚於泮塘荔灣,然後流出珠江。而另外還有一條分流,從西濠湧,也就是省城西城牆外的護城河流出江麵,匯通白鵝潭。
還有很多小河道,發達縱橫,既可通荔灣,也通江麵,但是早為曆史湮沒。但是黃天來卻相信這些河道並未消失,真正的沙基荔枝灣河道還是存在,隻是現在看不到而已。
而沙基疍家船戶百年來傳聞的“烏龍太歲”就是鎮守在這一大片的古河道中,守護著珠江的一大秘密-----“鎮海珠”,也就是今天的海珠區的和珠江裏麵這
兩個“珠”字的由來。這個“烏龍太歲”必定還知道古時荔枝灣舊河湧道,在上下西關、荔枝灣、白鵝潭和珠江上來去自如,馳騁縱橫。
這個不知是神還是怪之物在黃天來所言,真名叫“烏龍太歲”而非湯姐帶所說的“黑龍太歲”,是當年南漢國國王的鎮物,負責看守那顆陽燧寶珠。而這顆寶珠就是
保佑著珠江太平的寶物,至於真實的埋藏點,有傳說是在今天龍津西路匯集於荔枝灣的地方,也就是沙基疍家船戶每年的大慶典“起龍頭”的由來。
另有一說就是埋藏在海珠石內,沉於珠江水底,也就是今天的海珠區和對開的江麵下。現代有枯水的時候,曾顯露過海珠石於江底。
這些傳說已經都是太過久遠,誰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這個所謂“烏龍太歲”卻在船戶中傳說得真真切切,曆代都有人說親眼見過。
黃天來曾對鵪鶉榮說過,他們祖上就是南漢國宮廷荔枝灣的船工,為南漢王室撐龍船遊玩兩岸紅雲的美景,所以知之甚詳,一直傳承到後輩。
祖上曾說,這“烏龍太歲”是一條巨大烏魚成精,能幻化人形,而且在荔灣河道和江水上縱橫無敵。但是天性喜淫,最中意女子精水。後來南漢國為宋所滅,這條
“烏龍太歲”就不知所蹤,有人也傳言為朝廷所請的三山道盟高人所誅。也有人傳說它的克星就是那顆鎮海珠---“陽燧寶珠”。
但是鵪鶉榮卻聽過黃天來所說,真正能克製這東西的就是當年荔枝灣上的荔枝樹王所做的“荔枝柴龍頭”,因此西關疍家船戶才有每年的“起龍頭”慶典,但是這個秘密也隻有黃天來的祖輩傳了下來,從無其他人知道這個慶典的真正由來。
而黃天來年輕時曾經兩次在夜晚河道上目睹過“烏龍太歲”的真身出現,隻不過鵪鶉榮天生膽小,不敢追問究竟。黃天來還說過無數次陳塘南的風月大寨遭遇了這位“烏龍太歲”的傳聞。
卻也不恐怖,反而旖旎無邊。因為“烏龍太歲”天性喜淫,自從陳塘南成為風月場所之地後,不斷有大寨傳聞它幻化變換之後,上岸勾引大寨姑娘合歡,其中最聳動的傳聞就是陳塘南最氣派最有名的“南唐夜月樓”。(至於這些旖旎故事則會在其後介紹)。
鵪鶉榮一直不相信,直到他後來真的有一次在泮塘的河道上看到過疑似“烏龍太歲”的東西,才開始相信他外公的說話,從此心裏就有了陰影,變得更加膽小怕事。
當下鵪鶉榮也沒有時間把這一切道出,全部他外公所言之傳說都是事後才跟龔千擔等人提及,氣得眾人差點暴揍了他一頓。
他對著打仔洪反複地道,他真是親眼看過“烏龍太歲”,打仔洪被他說得沒辦法,隻好
眼睛盯著江麵,但是看了良久也沒看到什麽異樣。
陳久如是堂堂嶺南大學進步學生,剛剛才接受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洗禮,這個時候鵪鶉榮跟他說這些東西簡直是豈有此理,十分之無厘頭,所以他馬上道:“鵪鶉榮,你如果沒膽子撐我們靠岸,就不要說出這麽無稽的借口。”
龔千擔和湯姐帶經過了那晚在大戲學堂的經曆,卻有大半相信,何況湯姐帶所知的傳聞都是從鵪鶉榮這裏所來,因此兩人站在船尾,絲毫不敢大意,牢牢地注意這白鵝潭水麵。
打仔洪等了一會,怒道:“丟那媽,難道我們還怕了條什麽爛魚不成。鵪鶉榮,**
的馬上給我撐船靠岸!我們要上沙麵!”
鵪鶉榮最敬畏的就是打仔洪,簡直是敬若天神,雖然還是害怕,連忙就撐起艇來。
突然湯姐帶低聲喝道:“那邊的是什麽?”
眾人抬頭一看,卻沒看見什麽。打仔洪卻一手扯過鵪鶉榮,“嘩啦”一陣水聲濺上了小艇,潑了陳久如和鵪鶉榮一身。大家都嚇了一大跳,尤其是鵪鶉榮更是哆嗦個不停。
陳久如呆在原地、作聲不得,湯姐帶因為在船尾,看不清楚,就拍拍他肩膀,道:“陳少爺,你方才看到了什麽?”
陳久如想了一會兒,道:“我好像看到了一條黑影從艇旁躍過,想撲向鵪鶉榮。幸虧洪大哥手快!”
眾人都看了看鵪鶉榮,都又是心驚,又是佩服打仔洪的身手。
湯姐帶這個家夥卻唯恐天下不亂,興奮道:“那你看到那個黑影真的是條大魚嗎?”
陳久如這個大學生口齒也開始有些哆嗦,道:“如果是條魚還好,我看到的好像不是魚!”
鵪鶉榮是船戶世家,年紀雖小,沙基湧一帶的河道早就爛熟於胸,撐艇技巧高超,雖然夜色深沉,但是卻通行無礙,無驚無險就繞到了沙麵的西區。
湯姐帶低聲道:“英軍軍營現在已經遷到了這裏,希望待會白鵝潭那裏沒有英國的鉄甲船。”
龔千擔知道他所說的是英國軍艦。英國皇家海軍獨步天下,號稱“日不落帝國”之由來,若然白鵝潭江麵上停泊著英國的軍艦,他們這條小小的河艇簡直就是蚊子遇到大象,九死一生。
他早就聽說過英國海軍的厲害,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都吃過不知多少的苦頭,心下不禁緊張得撲通撲通直跳。
奇怪的是沙麵西區的英國軍營營區此時卻寂靜無聲,他們安然通過,順利地來到了白鵝潭的江麵。
白鵝潭就是沙麵南麵的珠江水域,相傳是明朝時黃蕭養起義被官軍最後圍困於此,江麵突然現出一隻白鵝,黃蕭養騎白鵝飛天。後人為了紀念此事,故此命名。白鵝潭對開的沙麵上就是今天白天鵝賓館,早年享譽全國的五星級酒店。
此時的江麵上卻黑沉沉一片,也沒有什麽英國軍艦,眾人都舒了口氣。鵪鶉榮終於開口道:“現在總算過了第一關,隻要從這裏偷偷上岸,就可以向東北到達聖母堂了。”說完指了指堤岸。
打仔洪仔細看了過去,看到岸上依稀有些建築物,當下月光稀疏,看不清楚,就問道:“上麵那些就是廢棄的軍營嗎?”
鵪鶉榮點點頭道:“不錯,那裏就是以前的沙麵軍營。後來搬去了西區,往日那些英國佬要叫大寨的姑娘就是要我偷偷從這裏送上岸的,聽說是怕讓值日的軍官知道。”
陳久如道:“這裏大概有多少英軍?”鵪鶉榮搔了搔頭,道:“這個我倒不太清楚,總有一百來人吧。”
陳久如道:“你確實是一百來人?”鵪鶉榮道:“我阿公是這樣說的,他說軍營帶兵的叫上尉,管一百來個兵,聽說還有炮兵、軍醫什麽的。他還跟我說帶兵的那個官叫什麽鄧傑森,是個大壞蛋。”
打仔洪笑道:“你阿公是何方高人?居然知道如此詳細?”
鵪鶉榮自豪道:“我阿公就是沙基疍家的黃天來。”打仔洪“哦”了一聲,竟然有些驚訝,道:“原來是他?”
湯姐帶插口道:“帶妹哥,你也認識鵪鶉榮的阿公?”打仔洪點點頭,道:“我早就聽聞沙基疍家船戶有位好漢,綽號‘兩腳黃鱔’,本領高強,想必就是小榮的阿公黃天來吧?”
鵪鶉榮不停地點頭,十分興奮和高興,道:“原來洪大哥也知道我阿公?不錯,他就是‘兩腳黃鱔’,沙基荔灣這裏的河道省城之內無人比他更熟悉。(.無彈窗廣告)所有疍家人都對他很尊敬的。”
打仔洪沒有再答話,隻是不停地看著岸上。龔千擔低聲道:“帶妹哥,你認為怎樣?”打仔洪側耳聽了聽,隻說了聲道:“奇怪,真是奇怪。”
眾人忙問究竟,打仔洪道:“我用耳力聽過,軍營內應該是空無一人,但是我總是覺得有些不對勁。”龔千擔道:“若然不對勁,不如我們撐船往前去,從東邊那邊上岸。”
鵪鶉榮搖搖頭道:“前麵不能走,再走就到法租界的地頭,那邊的法國兵雖然少,但是對江麵巡邏的更嚴,連那些英國兵都叫我不要過去。你們要去聖母堂,隻能從這裏穿過去,趁著夜晚走到沙麵大街,再到聖母堂。”
打仔洪點點頭,道:“不錯,從東邊饒過去太費時間,鵪鶉榮,撐我們過去。”
但是鵪鶉榮卻沒有出聲,隻是神情緊張地看著江麵。眾人都不明所以,湯姐帶就怒道:“鵪鶉榮,你在幹什麽?還不撐船靠岸?”
鵪鶉榮突然顫聲道:“是‘烏龍太歲’!”
打仔洪愕然道:“什麽‘烏龍太歲’?”龔千擔腦海中靈光一閃,想起那晚在大戲學堂所見,對著鵪鶉榮道:“你說的是那隻烏魚怪?在哪裏?”
鵪鶉榮指著江麵道:“我方才好像看見在水裏麵閃了一下,但是看的不太清楚!”聲音發抖,似乎極度害怕。
打仔洪見他如此窩囊,有些生氣,道:“什麽烏龍烏魚的?白鵝潭這裏會有水怪嗎?我怎麽從來未聽過?”
鵪鶉榮迴過神來,道:“洪大哥,沙基荔灣這裏真的有‘烏龍太歲’,我阿公說有,我也親眼見過!”
鵪鶉榮的外公黃天來是沙基荔灣船戶中的老行尊,地位超然,疍家船戶凡是靠水為生的都對他頗為尊敬,因為他對河道熟悉,而且無論行船水性都經驗豐富,又急
公好義,所以人送外號“兩腳黃鱔”,隻不過跟所有疍家人一樣不能上岸生活,因為老廣俗話“黃鱔上沙灘,不死也一身潺”。
黃天來很早就帶著鵪鶉榮走船運貨,從小就教曉他沙基河道的路線和水係。
自唐以來,省城沙基荔灣一帶是河道縱橫,水係豐富,但曆經歲月,很多河道湮沒。而曆史上的荔枝灣兩岸紅雲風光卻是當年的一大勝景,五代十國的南漢國建都於省城,還大力建造開發荔枝灣河道,正是“一灣清水綠,兩岸荔枝紅”,不知為多少文人墨客提供了美妙的意境。
明清時的荔灣晚色是一大名勝。
當年西關有兩大河湧,一條是上西關,一條是下西關,都是最後匯聚於泮塘荔灣,然後流出珠江。而另外還有一條分流,從西濠湧,也就是省城西城牆外的護城河流出江麵,匯通白鵝潭。
還有很多小河道,發達縱橫,既可通荔灣,也通江麵,但是早為曆史湮沒。但是黃天來卻相信這些河道並未消失,真正的沙基荔枝灣河道還是存在,隻是現在看不到而已。
而沙基疍家船戶百年來傳聞的“烏龍太歲”就是鎮守在這一大片的古河道中,守護著珠江的一大秘密-----“鎮海珠”,也就是今天的海珠區的和珠江裏麵這
兩個“珠”字的由來。這個“烏龍太歲”必定還知道古時荔枝灣舊河湧道,在上下西關、荔枝灣、白鵝潭和珠江上來去自如,馳騁縱橫。
這個不知是神還是怪之物在黃天來所言,真名叫“烏龍太歲”而非湯姐帶所說的“黑龍太歲”,是當年南漢國國王的鎮物,負責看守那顆陽燧寶珠。而這顆寶珠就是
保佑著珠江太平的寶物,至於真實的埋藏點,有傳說是在今天龍津西路匯集於荔枝灣的地方,也就是沙基疍家船戶每年的大慶典“起龍頭”的由來。
另有一說就是埋藏在海珠石內,沉於珠江水底,也就是今天的海珠區和對開的江麵下。現代有枯水的時候,曾顯露過海珠石於江底。
這些傳說已經都是太過久遠,誰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這個所謂“烏龍太歲”卻在船戶中傳說得真真切切,曆代都有人說親眼見過。
黃天來曾對鵪鶉榮說過,他們祖上就是南漢國宮廷荔枝灣的船工,為南漢王室撐龍船遊玩兩岸紅雲的美景,所以知之甚詳,一直傳承到後輩。
祖上曾說,這“烏龍太歲”是一條巨大烏魚成精,能幻化人形,而且在荔灣河道和江水上縱橫無敵。但是天性喜淫,最中意女子精水。後來南漢國為宋所滅,這條
“烏龍太歲”就不知所蹤,有人也傳言為朝廷所請的三山道盟高人所誅。也有人傳說它的克星就是那顆鎮海珠---“陽燧寶珠”。
但是鵪鶉榮卻聽過黃天來所說,真正能克製這東西的就是當年荔枝灣上的荔枝樹王所做的“荔枝柴龍頭”,因此西關疍家船戶才有每年的“起龍頭”慶典,但是這個秘密也隻有黃天來的祖輩傳了下來,從無其他人知道這個慶典的真正由來。
而黃天來年輕時曾經兩次在夜晚河道上目睹過“烏龍太歲”的真身出現,隻不過鵪鶉榮天生膽小,不敢追問究竟。黃天來還說過無數次陳塘南的風月大寨遭遇了這位“烏龍太歲”的傳聞。
卻也不恐怖,反而旖旎無邊。因為“烏龍太歲”天性喜淫,自從陳塘南成為風月場所之地後,不斷有大寨傳聞它幻化變換之後,上岸勾引大寨姑娘合歡,其中最聳動的傳聞就是陳塘南最氣派最有名的“南唐夜月樓”。(至於這些旖旎故事則會在其後介紹)。
鵪鶉榮一直不相信,直到他後來真的有一次在泮塘的河道上看到過疑似“烏龍太歲”的東西,才開始相信他外公的說話,從此心裏就有了陰影,變得更加膽小怕事。
當下鵪鶉榮也沒有時間把這一切道出,全部他外公所言之傳說都是事後才跟龔千擔等人提及,氣得眾人差點暴揍了他一頓。
他對著打仔洪反複地道,他真是親眼看過“烏龍太歲”,打仔洪被他說得沒辦法,隻好
眼睛盯著江麵,但是看了良久也沒看到什麽異樣。
陳久如是堂堂嶺南大學進步學生,剛剛才接受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洗禮,這個時候鵪鶉榮跟他說這些東西簡直是豈有此理,十分之無厘頭,所以他馬上道:“鵪鶉榮,你如果沒膽子撐我們靠岸,就不要說出這麽無稽的借口。”
龔千擔和湯姐帶經過了那晚在大戲學堂的經曆,卻有大半相信,何況湯姐帶所知的傳聞都是從鵪鶉榮這裏所來,因此兩人站在船尾,絲毫不敢大意,牢牢地注意這白鵝潭水麵。
打仔洪等了一會,怒道:“丟那媽,難道我們還怕了條什麽爛魚不成。鵪鶉榮,**
的馬上給我撐船靠岸!我們要上沙麵!”
鵪鶉榮最敬畏的就是打仔洪,簡直是敬若天神,雖然還是害怕,連忙就撐起艇來。
突然湯姐帶低聲喝道:“那邊的是什麽?”
眾人抬頭一看,卻沒看見什麽。打仔洪卻一手扯過鵪鶉榮,“嘩啦”一陣水聲濺上了小艇,潑了陳久如和鵪鶉榮一身。大家都嚇了一大跳,尤其是鵪鶉榮更是哆嗦個不停。
陳久如呆在原地、作聲不得,湯姐帶因為在船尾,看不清楚,就拍拍他肩膀,道:“陳少爺,你方才看到了什麽?”
陳久如想了一會兒,道:“我好像看到了一條黑影從艇旁躍過,想撲向鵪鶉榮。幸虧洪大哥手快!”
眾人都看了看鵪鶉榮,都又是心驚,又是佩服打仔洪的身手。
湯姐帶這個家夥卻唯恐天下不亂,興奮道:“那你看到那個黑影真的是條大魚嗎?”
陳久如這個大學生口齒也開始有些哆嗦,道:“如果是條魚還好,我看到的好像不是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