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六月份,馮望舒似乎活得越發鬧心。[.超多好看小說]
其實讓馮望舒活得鬧心的,總共有三件事情:第一,是兒子馮凱在六月份麵臨高考;第二,是老婆崔小桃在六月份麵臨內退;第三,是馮望舒自己在六月份將要麵臨崗位競聘。
十年寒窗,三日會考,兒子的前途當然是排在第一位的。兒子的成績還不錯,在班級裏的排名是中等偏上,按照班主任老師給馮望舒的說法,說馮凱隻要再努力努力,考上一本應該是沒有問題的。老師的說法正是馮望舒的願望,其實一本也罷,二本也罷,馮望舒倒不是十分看重,因為在馮望舒看來,一本二本隻是一個名聲問題,除了證明自己的兒子有學習能力之外,並不能最終決定兒子的將來。
馮望舒之所以有這種想法,是因為馮望舒的父親是一個傳統的人,對人生向來不是很樂觀。馮望舒的父親是一個老私塾,在教師缺乏的年代,幹過幾年代課老師,教初中語文,語文課本上他最喜歡朗誦的詩歌是戴望舒的《雨巷》,在課堂上喜歡朗誦,迴到家裏也喜歡朗誦,馮望舒就是在他老人家朗誦《雨巷》時出生的,因為崇拜戴望舒,所以兒子的名字自然而然也就定為了馮望舒。馮望舒繼承了父親的血統,天生一副詩人般憂鬱的氣質,對人,對事,對前途,總是缺少信心。
在馮望舒看來,自己的家庭背景很一般,而好的工作是需要過硬的社會關係墊底的,自己的家庭既然沒有過硬的社會關係,兒子就算考上了研究生、博士,又能有什麽用?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所以馮望舒對兒子的要求並不高,隻是希望他將來能夠在嘉信鹽化公司謀一份差事就滿足了。心裏雖然是這樣想的,但是馮望舒還是希望馮凱能夠考上一本,實在不濟考上二本也行,畢竟一本和二本在收費標準上是差不多的,便宜且讓人容易接受。
六月十五日是崔小桃四十五周歲的生日,按照嘉信鹽化公司的規定,女工滿四十五周歲就要勸其內退。內退,即內部退養,內退工人離開公司後,工資仍由嘉信公司發,一直發到員工正式辦理退休手續的那一天為止。內退工人與在崗工人的區別是,福利待遇相同,工資按其在崗時的百分之七十計發,這也體現了多勞多得少勞少得的原則。如果崔小桃在四十五周歲就內退的話,按在職工資的百分之七十測算,每年至少要少收入一萬塊錢。一萬塊錢一年,對於有錢人來說,也許算不了什麽,可是對於在農村土生土長的崔小桃來說,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一年一萬,到了正式退休還有十年時間,加起來就是十萬,隨著社會的發展,每年的工資還將遞增,她想到時候也許還不止這個數字。
崔小桃的文化程度不高,隻有初中畢業,當年如果不是企業征用她家的土地建廠,以她的學曆她根本進不了嘉信鹽化公司。進入嘉信鹽化公司之後,由於文化程度不高,她被分在了包裝車間上班,這一幹就是二十多年。包裝車間是嘉信鹽化公司最髒最累的崗位,鹽塵滿天飛,手腳閑不住,辛苦那是不用說的,盡管如此,崔小桃還是不想內退,馮望舒也不希望她內退,畢竟兒子馮凱還沒有成功,將來考上大學、結婚成家都需要用錢。
四十五歲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正是不中不足的年齡。出去打工吧,人家嫌老,即便找到工作,無外乎是幹幹保潔或者保姆,工資不高不說,勞動強度也不會比包裝車間差;呆在家裏吧,閑著無聊,兒子大學沒上,婚也沒結,帶孫子還要等到猴年馬月。
但是,不內退顯然是不行的。公司裏說的客氣一點兒是勸退,說得動聽一些個是給予員工的巨大福利,但是在執行的時候卻是硬杠子,總公司的領導給分公司的領導下了死命令,如果員工到了內退的年齡不內退,那麽所在單位的領導,就要自己主動提出內推頂上去,誰個領導願意拿自己的飯碗開玩笑呢?
早在一個月前,製鹽分公司的大小領導就提著厚禮到崔小桃家拜訪過了,經理、書記、主管輪番給崔小桃上政治課,希望崔小桃能夠理解公司領導的美意,他們說說內退絕對是公司高層給予員工的巨大福利,目前這項福利隻能在有實力的國企才能享受到;還說在鹽業產能不斷釋放的大背景下,嘉信公司要想生存發展,必須要改變現有的人員臃腫的不利局麵;又說內退工作是為了配合公司上市的需要,隻有減員增效,企業才能有效益。領導的話說得冠冕堂皇,也很透徹明白,目的就是希望崔小桃不要給製鹽分公司的領導添麻煩,該內退時爽快的簽字辦手續走人。
崔小桃當時是滿口答應。她不能不答應,就算她不為自己著想,她也必須要為自己的男人著想。馮望舒和崔小桃同在製鹽分公司上班,馮望舒是運行值長,雖說官兒不大,畢竟也是個帶長的,聽說這次“三定”工作結束後,值長的工資就要向分公司的副職中層看齊了,中層個個可都是拿年薪的,明的工資是普通工人的三到四倍,暗的收入還不知道有多少,工人漲一分錢的工資要吹上半年,領導漲一千塊錢工資跟玩兒似的,說不上什麽時候,人家工資表的數字就竄上去了,誰不願意做領導?如果崔小桃賴著不肯內退,恐怕馮望舒此次連競聘的資格都不會有,那樣的話,豈不是滅了馮望舒的年薪夢麽?
年薪是誘惑人的,在這個世界上,誰會願意跟錢過不去呢?馮望舒當然不會跟錢過不去,他差錢,應該說是很差錢。[]眼瞅著村裏的人家家都在城裏買了房子,眼瞅著房價一年高過一年,為了兒子的將來著想,全家人商量之後一狠心,去年也在城裏買了一套房子。房子不大,八、九十平米的樣子;價錢不高,也就四十幾萬。四十幾萬對有錢人來說,根本算不了什麽,可是對於馮望舒這樣的家庭來說,拿出這麽多錢來卻有些個勉為其難,雙職工的名聲比較好聽,夫妻二人上了十幾年的班,省吃儉用也就節餘了幾萬塊錢,而買房子的首付是二十萬,剩下的十多萬是跟兩房姊妹借的。付完了首付,還有二十五萬的缺口,夫妻二人辦了住房公積金貸款,僅靠兩個人繳存的公積金是遠遠不夠還房貸的,必須要加上崔小桃的工資,因此,一家人每個月的日常開銷,隻能用馮望舒的工資對付。
日子過得是緊巴了些,但也還勉強過得下去。可是今年不同了,馮望舒父母的身體一直不好,常年吃藥,屋漏偏遭連陰雨,馮望舒的父親年初又開了一個心髒搭橋手術,花去了十幾萬。這十幾萬的支出是出乎意料之外的,但是老子有病總不能不看吧?於是老債未還完,馮望舒夫婦又厚著臉皮借了新債,全家的日子過得更艱難了。
如今,兒子考上大學需要花錢,崔小桃內退又麵臨著少拿錢,馮望舒的六月活得能不鬧心麽?
今年,馮望舒唯一的願望就是能夠競聘上值長的位置。
這件事情對馮望舒說起來,很有些個可笑。幹了二十多年的值長,如今還要為保住值長的位置而犯愁,想想都感到糾結。無論是從業務技術,還是從管理能力,馮望舒在工人當中的口碑都是最強的,這一點從他所帶領的那個值的製鹽產量上也能體現出來。以馮望舒的潛力和能力,他是完全能夠在嘉信公司爬得更高的,但是他的官運中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是沒錢。
在當今的國企,能夠決定人升遷命運的,不是你技術如何如何,也不是你管理怎樣給力,要的就是錢。隻要你的財力雄厚,你的官途就會坦蕩許多,因為錢是編織人際關係的最好媒介。有了錢做誘餌,就會有大魚上鉤,有了大魚可乘,你還愁躍不上龍門麽?
馮望舒沒有錢,這就注定了他在這個位置上隻能徘徊不前。當然,值長這個位置也不是堅如磐石,在嘉信公司這樣的企業,但凡是好的位置,就會有人覬覦。盡管值長的薪水跟普通員工相比,也多拿不了幾百塊錢,但它大小算個幹部,手裏管著幾十號人,撇開威風不說,工作也是很輕鬆的。為了保住值長的位置,馮望舒每年都要孝敬兩隻豬後腿,一個是孝敬給製鹽分公司的經理,一個是孝敬給莊來福副總經理。
跟莊來福扯上關係,還是莊來福在製鹽分公司幹副經理時候的事。莊來福喜歡受禮,大小通吃,但是莊來福有著莊來福的行事風格,那就是看人辦事,收多重的財物,辦多大的事情。馮望舒當年從運行班長爬到值長,就是兩隻豬後腿的功勞。
後來,莊來福從製鹽分公司副經理升到股份公司做副總,還時不時的打電話給馮望舒,誇他送的豬後腿肉好吃。說者有心,聽者有意,馮望舒就恨自己手中沒錢,或者說是恨自己在家中沒權。要是馮望舒手中有錢的話,他一定會狠狠砸上一筆,因為以莊來福的能力,把他往上提拔提拔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其實在沒買房子之前,馮望舒的家裏也是有著幾萬塊錢積蓄的,但是崔小桃不願意交把他去送禮,女人忒小氣,眼睛裏隻有錢,她害怕馮望舒將錢送了人之後,會肉包子打狗。
因此,馮望舒每年隻能給領導送豬後腿。當地的農村人有殺豬過年的習俗,在馮望舒的家鄉,幾乎家家都養豬。按理說,馮望舒家的土地被嘉信公司征用辦了企業,沒有了土地種糧食,養豬的飼料也就成了問題,他家是不應該再養豬的,因為用飼料養豬成本太高,不劃算,但是他家還是堅持年年養豬。買飼料、買糧食喂豬,不為別的,目的就是為了等著過年時,宰了豬剁了後退好去孝敬公司領導。
幹了二十多年值長,送了四十多隻豬後腿,每年送的都很順利,唯有今年,馮望舒的豬後腿一隻都沒有送出去。馮望舒很納悶,想著領導是不是常年吃葷吃膩了,如今想改當和尚吃素了?後來從有關“三定”的風聲中,他才隱約猜測出是怎麽一迴事,原來是工人級別的值長,在這次“三定”工作搞完之後,就要改拿年薪了!聽說新值長的年薪,是自己現在工資的三到四倍,這也難怪自己的豬後腿送不出去了。
啊!漲了三到四倍的工資,年薪十多萬,簡直讓人想都不敢想的數字,豈能是自己的一兩隻豬後腿所能搞定的麽?
聽到“三定”的消息後,馮望舒有些後悔自己去年心血來潮買了房子。要是沒買房子的話,他一定會說服崔小桃拿出家底為自己堵上一把的,畢竟付出的錢,用不了一年就能收迴成本。可惜這個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可買,房子買了,貸款貸了,父親看病還欠了一屁股的債,現在哪裏有錢去送禮呢?看來這次競聘隻能憑運氣了,但願主管競聘的高層們能夠一碗水端平,不要昧著良心裁判,隻要是比真本事,無論是業務能力,還是管理能力,馮望舒覺得自己都是有實力與人一搏的。
製鹽分公司共有四個運行值,原有五個值長,平日裏是四個輪班,一個機動。這次定編之後,隻保留四個編製,這還不是最可怕的,聽人力資源部的柳如玉副部長說,目前到她那裏遞交申請表格準備參與競聘的,已經不下十五人,並且這個數字還在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增長著。
在報名的人當中,有幾個是分公司的運行班長和技術員,這些人報名參與競聘,馮望舒認為還比較靠譜,畢竟他們都在一線幹著具體實際的工作,對生產工藝、設備狀況、人員素質都有著大致的了解。有幾個是從公司機關下來的,也就是前些日子股份公司的“三定”工作中,精簡下來的富餘人員,對於這些人來參加競聘,馮望舒是有著自己的想法的,一個對生產工藝不甚了了的人,一個從來沒有上過三班且毫無生產一線管理經驗的人,想要吃下這份苦,挑起這份擔子,談何容易!
想到這些,馮望舒就覺得這些人很可笑,僅僅就因為值長要拿年薪了,也不問自己的能力能夠勝任與否,就想著去競聘,這些人的眼裏豈不是隻剩錢了?笑著笑著,馮望舒就笑不起來了,想著參與競聘的這些人雖然是從機關裏精簡下來的,但他們也不乏自己的競爭的優勢,因為競聘小組的成員都是由機關部門的頭頭組成的,精簡下來的這些人雖然眼前有些落魄,但他們長期混跡於機關部門,與領導們臉子熟,交情必然也差不了,如果不是省鹽業公司對嘉信鹽化公司的三定工作有著硬性的規定,這些人一定還在公司機關過著優哉遊哉的幸福生活。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盞茗茶,幾份報紙,挖八卦以佐談資,品時事虛演廟略,蹭到月底,拿上旱澇保收的工資迴去向老婆大人交差。自己跟這些人相比就不一樣了,每天埋頭在基層苦幹,經常接觸的最高領導也就是分公司的正副經理,雖說自己當值時,偶爾也能碰到機關部門的頭頭腦腦下來檢查工作,但也輪不到自己說話的地,隻是漫長的隊伍中尾隨的陪員而已。
一想到部門領導下來檢查工作,馮望舒就是滿肚子的氣。因為這個,他沒少挨分公司領導批評,機關部門的頭頭們名義上是下來檢查指導,實際上都是下來挑刺的,個中原因,完全是因為在辦公室呆得久了,或是屁股坐麻了,下基層來活動活動筋骨,順便再耍一耍做領導的威風。一線員工在他們眼裏向來低人一等,他們表情嚴肅,鼻孔朝天,指手畫腳,感慨頻發,哪怕是發現一台小小的水泵因為填料函處有少許的滴水,也要煞有介事的教訓一番,大談節約資源對於嘉信公司這樣的企業來說,是如何如何的重要。
這樣的事情,確實發生過那麽一次。
那次恰巧是馮望舒當值,生產技術部的姚部長大概是在辦公室嫌悶了,出腳到製鹽分公司轉了一圈。部門領導有人下來走動,馬上就會有人通知分公司的領導,於是分公司的凡是有烏紗帽的小領導們,紛紛圍攏過來簇擁著姚部長,陪著他老人家到製鹽分公司的各個崗位溜達一圈。
轉了幾個車間,一直沒發現什麽問題,姚部長覺得很鬱悶。來到製鹽一號線,姚部長發現循環泵的填料函處在不時有水滴下來,當時便板著臉把分公司的經理、副經理訓斥一通,說製鹽分公司的領導在管理上存在漏洞,員工的巡迴檢查不到位,有關職能部門要加強工藝紀律、勞動紀律的考核力度雲雲。
分公司的正、副經理聽了不敢怠慢,因為分公司每個月的績效考核工資,掌握在機關各部門頭頭的筆下,到時候這些頭頭們眼一瞪,牙一咬,大筆一揮,把製鹽分公司的績效考核這一塊分數打低了,製鹽分公司的績效工資就會比兄弟單位低,績效工資低了,手下的員工們收入就會減少,他們難免要罵自己的領導無能,這是分公司的領導們不願意看到的。因此,製鹽分公司的大小領導除了在姚部長麵前唯唯諾諾之外,所能做的隻有火速整改。
分公司的領導吃了批評,當班的值長少不了要做替罪羊。馮望舒被兩位領導叫到跟前罵過之後,當即打電話叫來了檢修工處理這件事情。檢修工是王大鵬,這小子拎著扳手站在循環泵前遲疑了半天,也沒有下手去緊螺絲。
一群人都圍在那裏看著,馮望舒有些看不下去,便湊上前去嘀咕道:大鵬,怎麽還不動手?
王大鵬麵露難色:馮值,您看填料函的壓蓋鬆緊適度,根本不需要處理的。
馮望舒說:我知道!緊吧,姚部長在後邊看著呢!
王大鵬說:我沒法緊,再緊填料會燒毀的!
姚部長見自己的命令沒有得到不折不扣的執行,臉色有些不太好看,問製鹽分公司的經理:你的手下怎麽迴事?
製鹽分公司經理衝王大鵬吼道:“王大鵬,你小子磨磨唧唧幹啥呢?”
王大鵬哭喪著臉迴答:“經理,按照設備的維修規定,填料函處就應該有滴水的,每分鍾至少三滴,目前這個樣子是正好,如果再緊的話,很可能會燒毀填料!燒毀填料不要緊,嚴重的話有可能會燒毀泵軸、燒毀電機,從而影響生產的!影響了生產誰負責?”
“就你狗東西懂得多!”製鹽分公司經理罵道:“廢那麽多話幹嘛!快緊!”
聽了王大鵬的話,姚部長感覺到自己的指揮可能有些失當,但他又不願意糾正自己的錯誤,依舊振振有詞的替製鹽分公司經理幫腔道:“同誌,是誰規定水泵的填料要一分鍾滴三滴水的?為什麽不能三分鍾滴一滴水呢?難道你不知道浪費是一件可恥的事情嗎?”
兩個領導一致對著自己,王大鵬很無奈,隻得委委屈屈的蹲下身子去緊填料。
馮望舒把這一切是看在眼裏的,但他又不能為王大鵬辯白,盡管姚部長前腳走後,泵的填料很快因為壓得過緊而燒毀了,馮望舒領著手下又是換泵,又是調整運行參數,著實大忙了一番,仍然免不了職能部門工藝紀律的考核。
在領導的眼裏,水泵的填料漏一滴水都是浪費;同樣是水,換了地方浪費了就是合理。在緊填料的事情發生後不久,公司工會組織員工提有關降本增效的合理化建議,馮望舒想著公司領導這麽注重節約,便積極地提了一些生產方麵的合理化建議,末了想起公司大大小小的廁所十多座,都配有自動衝洗水箱,水箱容積大,且衝洗頻繁,每天要浪費數十噸的水,建議調整水箱,減少衝洗頻率。結果提案交上去之後,被姚部長當著笑柄在生產例會上廣而告之,他罵馮望舒是“不務正業”。
真理和權力之間,從來就難分清孰是孰非。所以說,領導愛在哪兒較真,那是領導的事情,作為下屬,還是少說多幹,無條件的執行為妙。因為領導的旨意,永遠都是最高指示,錯了也得執行,這是馮望舒多年來總結出的工作經驗。
眼前正是這幫自以為是的領導們,在決定著底層員工升遷、調資的命運。因為大權在握,所以高高在上。這也讓馮望舒不得不為自己接下來的競聘擔憂。幹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會操蛋的,嘉信公司裏屍位素餐的領導還少麽?
擺在馮望舒麵前有兩條路,一條是知難而退,為“賢者”讓路;一條是迎難而上,為保住值長位置而賭上一把。明知道前麵的道路比較曲折,但是就這樣放棄,顯然是讓人不太甘心,畢竟自己已經幹了二十多年的值長,如果說這次自己連競聘的勇氣都沒有,讓工人知道了笑話不說,在領導的眼裏,自己的前途也算是徹底的交代了。再說了,在最終的結果沒有出來之前,一切都有可能存在變數,假如自己運氣夠好的話,順利保位也不是沒有可能,領導難道就一點都不考慮自己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業務能力麽?因此,不管是鮮花也罷,綠葉也罷,自己這次是無論如何都要選一個做的,至於最終自己會成為什麽,那就不是自己所能決定的事情了。
競聘的程序依舊是三關:筆試、麵試、測評。再過十多天就要筆試了,說心裏一點兒都不緊張,那是假的。馮望舒明白,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句話很符合他的行事風格,細節決定成敗,唯有成竹在胸,方能穩操勝券。
自從報過名之後,馮望舒便開始收集與製鹽相關的書籍加以揣摩,他是上班看,下班看,有時鑽進被窩裏,還在想著製鹽的工藝流程和生產上的運行參數。
製鹽的工藝流程和生產上的運行參數,其實都在馮望舒的心裏裝著。二十多年的值長幹下來,在國內的製鹽雜誌上,他的論文也已經發表過十多篇,是嘉信公司公認的的才子,發表論文的數量和質量,皆堪稱是嘉信公司的唯一。那些質量指標、設備概況、工藝要求什麽的,不能了然於胸,還能寫出文章來麽?他現在之所以還要如此的努力,就是擔心筆試時,被那些教條主義者鑽空子,怕自己所答的數字與書本上的或是單位規定的不符而丟了分。
晚上,兒子馮凱趴在書桌上發奮,馮望舒就借著兒子台燈的餘光在那裏用功。兒子見馮望舒兩鬢斑白,還如此的刻苦努力,常常跟馮望舒開玩笑說,爸,我都搞不清咱倆今年是誰要考大學了?對此,馮望舒的迴答倒是很坦然,他總是苦笑著拍著兒子的後背說,兒啊,我們父子倆要一起努力!你呢?爭取考上好的一本;我呢?爭取衛冕值長成功!
在壓抑與凝重的氛圍中,父子倆終於迎來了考試的日子。
兩個人考試的目標雖然不同,但是對考試結果的渴望卻是一致的。(未完待續。)
其實讓馮望舒活得鬧心的,總共有三件事情:第一,是兒子馮凱在六月份麵臨高考;第二,是老婆崔小桃在六月份麵臨內退;第三,是馮望舒自己在六月份將要麵臨崗位競聘。
十年寒窗,三日會考,兒子的前途當然是排在第一位的。兒子的成績還不錯,在班級裏的排名是中等偏上,按照班主任老師給馮望舒的說法,說馮凱隻要再努力努力,考上一本應該是沒有問題的。老師的說法正是馮望舒的願望,其實一本也罷,二本也罷,馮望舒倒不是十分看重,因為在馮望舒看來,一本二本隻是一個名聲問題,除了證明自己的兒子有學習能力之外,並不能最終決定兒子的將來。
馮望舒之所以有這種想法,是因為馮望舒的父親是一個傳統的人,對人生向來不是很樂觀。馮望舒的父親是一個老私塾,在教師缺乏的年代,幹過幾年代課老師,教初中語文,語文課本上他最喜歡朗誦的詩歌是戴望舒的《雨巷》,在課堂上喜歡朗誦,迴到家裏也喜歡朗誦,馮望舒就是在他老人家朗誦《雨巷》時出生的,因為崇拜戴望舒,所以兒子的名字自然而然也就定為了馮望舒。馮望舒繼承了父親的血統,天生一副詩人般憂鬱的氣質,對人,對事,對前途,總是缺少信心。
在馮望舒看來,自己的家庭背景很一般,而好的工作是需要過硬的社會關係墊底的,自己的家庭既然沒有過硬的社會關係,兒子就算考上了研究生、博士,又能有什麽用?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所以馮望舒對兒子的要求並不高,隻是希望他將來能夠在嘉信鹽化公司謀一份差事就滿足了。心裏雖然是這樣想的,但是馮望舒還是希望馮凱能夠考上一本,實在不濟考上二本也行,畢竟一本和二本在收費標準上是差不多的,便宜且讓人容易接受。
六月十五日是崔小桃四十五周歲的生日,按照嘉信鹽化公司的規定,女工滿四十五周歲就要勸其內退。內退,即內部退養,內退工人離開公司後,工資仍由嘉信公司發,一直發到員工正式辦理退休手續的那一天為止。內退工人與在崗工人的區別是,福利待遇相同,工資按其在崗時的百分之七十計發,這也體現了多勞多得少勞少得的原則。如果崔小桃在四十五周歲就內退的話,按在職工資的百分之七十測算,每年至少要少收入一萬塊錢。一萬塊錢一年,對於有錢人來說,也許算不了什麽,可是對於在農村土生土長的崔小桃來說,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一年一萬,到了正式退休還有十年時間,加起來就是十萬,隨著社會的發展,每年的工資還將遞增,她想到時候也許還不止這個數字。
崔小桃的文化程度不高,隻有初中畢業,當年如果不是企業征用她家的土地建廠,以她的學曆她根本進不了嘉信鹽化公司。進入嘉信鹽化公司之後,由於文化程度不高,她被分在了包裝車間上班,這一幹就是二十多年。包裝車間是嘉信鹽化公司最髒最累的崗位,鹽塵滿天飛,手腳閑不住,辛苦那是不用說的,盡管如此,崔小桃還是不想內退,馮望舒也不希望她內退,畢竟兒子馮凱還沒有成功,將來考上大學、結婚成家都需要用錢。
四十五歲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正是不中不足的年齡。出去打工吧,人家嫌老,即便找到工作,無外乎是幹幹保潔或者保姆,工資不高不說,勞動強度也不會比包裝車間差;呆在家裏吧,閑著無聊,兒子大學沒上,婚也沒結,帶孫子還要等到猴年馬月。
但是,不內退顯然是不行的。公司裏說的客氣一點兒是勸退,說得動聽一些個是給予員工的巨大福利,但是在執行的時候卻是硬杠子,總公司的領導給分公司的領導下了死命令,如果員工到了內退的年齡不內退,那麽所在單位的領導,就要自己主動提出內推頂上去,誰個領導願意拿自己的飯碗開玩笑呢?
早在一個月前,製鹽分公司的大小領導就提著厚禮到崔小桃家拜訪過了,經理、書記、主管輪番給崔小桃上政治課,希望崔小桃能夠理解公司領導的美意,他們說說內退絕對是公司高層給予員工的巨大福利,目前這項福利隻能在有實力的國企才能享受到;還說在鹽業產能不斷釋放的大背景下,嘉信公司要想生存發展,必須要改變現有的人員臃腫的不利局麵;又說內退工作是為了配合公司上市的需要,隻有減員增效,企業才能有效益。領導的話說得冠冕堂皇,也很透徹明白,目的就是希望崔小桃不要給製鹽分公司的領導添麻煩,該內退時爽快的簽字辦手續走人。
崔小桃當時是滿口答應。她不能不答應,就算她不為自己著想,她也必須要為自己的男人著想。馮望舒和崔小桃同在製鹽分公司上班,馮望舒是運行值長,雖說官兒不大,畢竟也是個帶長的,聽說這次“三定”工作結束後,值長的工資就要向分公司的副職中層看齊了,中層個個可都是拿年薪的,明的工資是普通工人的三到四倍,暗的收入還不知道有多少,工人漲一分錢的工資要吹上半年,領導漲一千塊錢工資跟玩兒似的,說不上什麽時候,人家工資表的數字就竄上去了,誰不願意做領導?如果崔小桃賴著不肯內退,恐怕馮望舒此次連競聘的資格都不會有,那樣的話,豈不是滅了馮望舒的年薪夢麽?
年薪是誘惑人的,在這個世界上,誰會願意跟錢過不去呢?馮望舒當然不會跟錢過不去,他差錢,應該說是很差錢。[]眼瞅著村裏的人家家都在城裏買了房子,眼瞅著房價一年高過一年,為了兒子的將來著想,全家人商量之後一狠心,去年也在城裏買了一套房子。房子不大,八、九十平米的樣子;價錢不高,也就四十幾萬。四十幾萬對有錢人來說,根本算不了什麽,可是對於馮望舒這樣的家庭來說,拿出這麽多錢來卻有些個勉為其難,雙職工的名聲比較好聽,夫妻二人上了十幾年的班,省吃儉用也就節餘了幾萬塊錢,而買房子的首付是二十萬,剩下的十多萬是跟兩房姊妹借的。付完了首付,還有二十五萬的缺口,夫妻二人辦了住房公積金貸款,僅靠兩個人繳存的公積金是遠遠不夠還房貸的,必須要加上崔小桃的工資,因此,一家人每個月的日常開銷,隻能用馮望舒的工資對付。
日子過得是緊巴了些,但也還勉強過得下去。可是今年不同了,馮望舒父母的身體一直不好,常年吃藥,屋漏偏遭連陰雨,馮望舒的父親年初又開了一個心髒搭橋手術,花去了十幾萬。這十幾萬的支出是出乎意料之外的,但是老子有病總不能不看吧?於是老債未還完,馮望舒夫婦又厚著臉皮借了新債,全家的日子過得更艱難了。
如今,兒子考上大學需要花錢,崔小桃內退又麵臨著少拿錢,馮望舒的六月活得能不鬧心麽?
今年,馮望舒唯一的願望就是能夠競聘上值長的位置。
這件事情對馮望舒說起來,很有些個可笑。幹了二十多年的值長,如今還要為保住值長的位置而犯愁,想想都感到糾結。無論是從業務技術,還是從管理能力,馮望舒在工人當中的口碑都是最強的,這一點從他所帶領的那個值的製鹽產量上也能體現出來。以馮望舒的潛力和能力,他是完全能夠在嘉信公司爬得更高的,但是他的官運中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是沒錢。
在當今的國企,能夠決定人升遷命運的,不是你技術如何如何,也不是你管理怎樣給力,要的就是錢。隻要你的財力雄厚,你的官途就會坦蕩許多,因為錢是編織人際關係的最好媒介。有了錢做誘餌,就會有大魚上鉤,有了大魚可乘,你還愁躍不上龍門麽?
馮望舒沒有錢,這就注定了他在這個位置上隻能徘徊不前。當然,值長這個位置也不是堅如磐石,在嘉信公司這樣的企業,但凡是好的位置,就會有人覬覦。盡管值長的薪水跟普通員工相比,也多拿不了幾百塊錢,但它大小算個幹部,手裏管著幾十號人,撇開威風不說,工作也是很輕鬆的。為了保住值長的位置,馮望舒每年都要孝敬兩隻豬後腿,一個是孝敬給製鹽分公司的經理,一個是孝敬給莊來福副總經理。
跟莊來福扯上關係,還是莊來福在製鹽分公司幹副經理時候的事。莊來福喜歡受禮,大小通吃,但是莊來福有著莊來福的行事風格,那就是看人辦事,收多重的財物,辦多大的事情。馮望舒當年從運行班長爬到值長,就是兩隻豬後腿的功勞。
後來,莊來福從製鹽分公司副經理升到股份公司做副總,還時不時的打電話給馮望舒,誇他送的豬後腿肉好吃。說者有心,聽者有意,馮望舒就恨自己手中沒錢,或者說是恨自己在家中沒權。要是馮望舒手中有錢的話,他一定會狠狠砸上一筆,因為以莊來福的能力,把他往上提拔提拔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其實在沒買房子之前,馮望舒的家裏也是有著幾萬塊錢積蓄的,但是崔小桃不願意交把他去送禮,女人忒小氣,眼睛裏隻有錢,她害怕馮望舒將錢送了人之後,會肉包子打狗。
因此,馮望舒每年隻能給領導送豬後腿。當地的農村人有殺豬過年的習俗,在馮望舒的家鄉,幾乎家家都養豬。按理說,馮望舒家的土地被嘉信公司征用辦了企業,沒有了土地種糧食,養豬的飼料也就成了問題,他家是不應該再養豬的,因為用飼料養豬成本太高,不劃算,但是他家還是堅持年年養豬。買飼料、買糧食喂豬,不為別的,目的就是為了等著過年時,宰了豬剁了後退好去孝敬公司領導。
幹了二十多年值長,送了四十多隻豬後腿,每年送的都很順利,唯有今年,馮望舒的豬後腿一隻都沒有送出去。馮望舒很納悶,想著領導是不是常年吃葷吃膩了,如今想改當和尚吃素了?後來從有關“三定”的風聲中,他才隱約猜測出是怎麽一迴事,原來是工人級別的值長,在這次“三定”工作搞完之後,就要改拿年薪了!聽說新值長的年薪,是自己現在工資的三到四倍,這也難怪自己的豬後腿送不出去了。
啊!漲了三到四倍的工資,年薪十多萬,簡直讓人想都不敢想的數字,豈能是自己的一兩隻豬後腿所能搞定的麽?
聽到“三定”的消息後,馮望舒有些後悔自己去年心血來潮買了房子。要是沒買房子的話,他一定會說服崔小桃拿出家底為自己堵上一把的,畢竟付出的錢,用不了一年就能收迴成本。可惜這個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可買,房子買了,貸款貸了,父親看病還欠了一屁股的債,現在哪裏有錢去送禮呢?看來這次競聘隻能憑運氣了,但願主管競聘的高層們能夠一碗水端平,不要昧著良心裁判,隻要是比真本事,無論是業務能力,還是管理能力,馮望舒覺得自己都是有實力與人一搏的。
製鹽分公司共有四個運行值,原有五個值長,平日裏是四個輪班,一個機動。這次定編之後,隻保留四個編製,這還不是最可怕的,聽人力資源部的柳如玉副部長說,目前到她那裏遞交申請表格準備參與競聘的,已經不下十五人,並且這個數字還在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增長著。
在報名的人當中,有幾個是分公司的運行班長和技術員,這些人報名參與競聘,馮望舒認為還比較靠譜,畢竟他們都在一線幹著具體實際的工作,對生產工藝、設備狀況、人員素質都有著大致的了解。有幾個是從公司機關下來的,也就是前些日子股份公司的“三定”工作中,精簡下來的富餘人員,對於這些人來參加競聘,馮望舒是有著自己的想法的,一個對生產工藝不甚了了的人,一個從來沒有上過三班且毫無生產一線管理經驗的人,想要吃下這份苦,挑起這份擔子,談何容易!
想到這些,馮望舒就覺得這些人很可笑,僅僅就因為值長要拿年薪了,也不問自己的能力能夠勝任與否,就想著去競聘,這些人的眼裏豈不是隻剩錢了?笑著笑著,馮望舒就笑不起來了,想著參與競聘的這些人雖然是從機關裏精簡下來的,但他們也不乏自己的競爭的優勢,因為競聘小組的成員都是由機關部門的頭頭組成的,精簡下來的這些人雖然眼前有些落魄,但他們長期混跡於機關部門,與領導們臉子熟,交情必然也差不了,如果不是省鹽業公司對嘉信鹽化公司的三定工作有著硬性的規定,這些人一定還在公司機關過著優哉遊哉的幸福生活。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盞茗茶,幾份報紙,挖八卦以佐談資,品時事虛演廟略,蹭到月底,拿上旱澇保收的工資迴去向老婆大人交差。自己跟這些人相比就不一樣了,每天埋頭在基層苦幹,經常接觸的最高領導也就是分公司的正副經理,雖說自己當值時,偶爾也能碰到機關部門的頭頭腦腦下來檢查工作,但也輪不到自己說話的地,隻是漫長的隊伍中尾隨的陪員而已。
一想到部門領導下來檢查工作,馮望舒就是滿肚子的氣。因為這個,他沒少挨分公司領導批評,機關部門的頭頭們名義上是下來檢查指導,實際上都是下來挑刺的,個中原因,完全是因為在辦公室呆得久了,或是屁股坐麻了,下基層來活動活動筋骨,順便再耍一耍做領導的威風。一線員工在他們眼裏向來低人一等,他們表情嚴肅,鼻孔朝天,指手畫腳,感慨頻發,哪怕是發現一台小小的水泵因為填料函處有少許的滴水,也要煞有介事的教訓一番,大談節約資源對於嘉信公司這樣的企業來說,是如何如何的重要。
這樣的事情,確實發生過那麽一次。
那次恰巧是馮望舒當值,生產技術部的姚部長大概是在辦公室嫌悶了,出腳到製鹽分公司轉了一圈。部門領導有人下來走動,馬上就會有人通知分公司的領導,於是分公司的凡是有烏紗帽的小領導們,紛紛圍攏過來簇擁著姚部長,陪著他老人家到製鹽分公司的各個崗位溜達一圈。
轉了幾個車間,一直沒發現什麽問題,姚部長覺得很鬱悶。來到製鹽一號線,姚部長發現循環泵的填料函處在不時有水滴下來,當時便板著臉把分公司的經理、副經理訓斥一通,說製鹽分公司的領導在管理上存在漏洞,員工的巡迴檢查不到位,有關職能部門要加強工藝紀律、勞動紀律的考核力度雲雲。
分公司的正、副經理聽了不敢怠慢,因為分公司每個月的績效考核工資,掌握在機關各部門頭頭的筆下,到時候這些頭頭們眼一瞪,牙一咬,大筆一揮,把製鹽分公司的績效考核這一塊分數打低了,製鹽分公司的績效工資就會比兄弟單位低,績效工資低了,手下的員工們收入就會減少,他們難免要罵自己的領導無能,這是分公司的領導們不願意看到的。因此,製鹽分公司的大小領導除了在姚部長麵前唯唯諾諾之外,所能做的隻有火速整改。
分公司的領導吃了批評,當班的值長少不了要做替罪羊。馮望舒被兩位領導叫到跟前罵過之後,當即打電話叫來了檢修工處理這件事情。檢修工是王大鵬,這小子拎著扳手站在循環泵前遲疑了半天,也沒有下手去緊螺絲。
一群人都圍在那裏看著,馮望舒有些看不下去,便湊上前去嘀咕道:大鵬,怎麽還不動手?
王大鵬麵露難色:馮值,您看填料函的壓蓋鬆緊適度,根本不需要處理的。
馮望舒說:我知道!緊吧,姚部長在後邊看著呢!
王大鵬說:我沒法緊,再緊填料會燒毀的!
姚部長見自己的命令沒有得到不折不扣的執行,臉色有些不太好看,問製鹽分公司的經理:你的手下怎麽迴事?
製鹽分公司經理衝王大鵬吼道:“王大鵬,你小子磨磨唧唧幹啥呢?”
王大鵬哭喪著臉迴答:“經理,按照設備的維修規定,填料函處就應該有滴水的,每分鍾至少三滴,目前這個樣子是正好,如果再緊的話,很可能會燒毀填料!燒毀填料不要緊,嚴重的話有可能會燒毀泵軸、燒毀電機,從而影響生產的!影響了生產誰負責?”
“就你狗東西懂得多!”製鹽分公司經理罵道:“廢那麽多話幹嘛!快緊!”
聽了王大鵬的話,姚部長感覺到自己的指揮可能有些失當,但他又不願意糾正自己的錯誤,依舊振振有詞的替製鹽分公司經理幫腔道:“同誌,是誰規定水泵的填料要一分鍾滴三滴水的?為什麽不能三分鍾滴一滴水呢?難道你不知道浪費是一件可恥的事情嗎?”
兩個領導一致對著自己,王大鵬很無奈,隻得委委屈屈的蹲下身子去緊填料。
馮望舒把這一切是看在眼裏的,但他又不能為王大鵬辯白,盡管姚部長前腳走後,泵的填料很快因為壓得過緊而燒毀了,馮望舒領著手下又是換泵,又是調整運行參數,著實大忙了一番,仍然免不了職能部門工藝紀律的考核。
在領導的眼裏,水泵的填料漏一滴水都是浪費;同樣是水,換了地方浪費了就是合理。在緊填料的事情發生後不久,公司工會組織員工提有關降本增效的合理化建議,馮望舒想著公司領導這麽注重節約,便積極地提了一些生產方麵的合理化建議,末了想起公司大大小小的廁所十多座,都配有自動衝洗水箱,水箱容積大,且衝洗頻繁,每天要浪費數十噸的水,建議調整水箱,減少衝洗頻率。結果提案交上去之後,被姚部長當著笑柄在生產例會上廣而告之,他罵馮望舒是“不務正業”。
真理和權力之間,從來就難分清孰是孰非。所以說,領導愛在哪兒較真,那是領導的事情,作為下屬,還是少說多幹,無條件的執行為妙。因為領導的旨意,永遠都是最高指示,錯了也得執行,這是馮望舒多年來總結出的工作經驗。
眼前正是這幫自以為是的領導們,在決定著底層員工升遷、調資的命運。因為大權在握,所以高高在上。這也讓馮望舒不得不為自己接下來的競聘擔憂。幹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會操蛋的,嘉信公司裏屍位素餐的領導還少麽?
擺在馮望舒麵前有兩條路,一條是知難而退,為“賢者”讓路;一條是迎難而上,為保住值長位置而賭上一把。明知道前麵的道路比較曲折,但是就這樣放棄,顯然是讓人不太甘心,畢竟自己已經幹了二十多年的值長,如果說這次自己連競聘的勇氣都沒有,讓工人知道了笑話不說,在領導的眼裏,自己的前途也算是徹底的交代了。再說了,在最終的結果沒有出來之前,一切都有可能存在變數,假如自己運氣夠好的話,順利保位也不是沒有可能,領導難道就一點都不考慮自己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業務能力麽?因此,不管是鮮花也罷,綠葉也罷,自己這次是無論如何都要選一個做的,至於最終自己會成為什麽,那就不是自己所能決定的事情了。
競聘的程序依舊是三關:筆試、麵試、測評。再過十多天就要筆試了,說心裏一點兒都不緊張,那是假的。馮望舒明白,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句話很符合他的行事風格,細節決定成敗,唯有成竹在胸,方能穩操勝券。
自從報過名之後,馮望舒便開始收集與製鹽相關的書籍加以揣摩,他是上班看,下班看,有時鑽進被窩裏,還在想著製鹽的工藝流程和生產上的運行參數。
製鹽的工藝流程和生產上的運行參數,其實都在馮望舒的心裏裝著。二十多年的值長幹下來,在國內的製鹽雜誌上,他的論文也已經發表過十多篇,是嘉信公司公認的的才子,發表論文的數量和質量,皆堪稱是嘉信公司的唯一。那些質量指標、設備概況、工藝要求什麽的,不能了然於胸,還能寫出文章來麽?他現在之所以還要如此的努力,就是擔心筆試時,被那些教條主義者鑽空子,怕自己所答的數字與書本上的或是單位規定的不符而丟了分。
晚上,兒子馮凱趴在書桌上發奮,馮望舒就借著兒子台燈的餘光在那裏用功。兒子見馮望舒兩鬢斑白,還如此的刻苦努力,常常跟馮望舒開玩笑說,爸,我都搞不清咱倆今年是誰要考大學了?對此,馮望舒的迴答倒是很坦然,他總是苦笑著拍著兒子的後背說,兒啊,我們父子倆要一起努力!你呢?爭取考上好的一本;我呢?爭取衛冕值長成功!
在壓抑與凝重的氛圍中,父子倆終於迎來了考試的日子。
兩個人考試的目標雖然不同,但是對考試結果的渴望卻是一致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