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一層我冷汗立刻就下來了,自己弄不好會闖出大禍來。
“你先別急,事還沒到那一步,牛頭擅自騙取供奉,它不可能在陰司那邊主動留下什麽痕跡。或許能不了了之也不一定,天大地大,能滅殺他的地方多的是。”皮衣客聽出了我的緊張,又安慰道。
我鬆了一口氣,就問:“還能臨時補救嗎?”
“這樣。你把燒廟那一段仔細跟我說一遍,不要落下任何細節。”皮衣客道。
我點點頭,於是詳詳細細將在佬山廟如何燒廟,又如何遇到掃地中年人的事全部詳詳細細說了一遍,包括那塊鐵牌。
皮衣客聽完便說:“你抹鍋底灰是對的。問題應該不大,這樣,你今晚哪都不要去,就呆在店子裏,我和小瓜哥去廟裏和派出所看看。找機會把那些留下的首尾全部處理幹淨。”
我急忙點頭,然後和皮衣客道了一聲謝。
之後掛掉了電話。
我心裏很不安,沒過多久苗苗也來電話了,接通後就關心的問我:“阿春,你沒事吧。”
我說沒事。然就把之前的事提了一下。
苗苗說皮衣客已經跟她說了,又說:“阿春,你記住一點,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對付地府的鬼差一定要謀定而後動,決不能留下任何指向自己的證據,否則就跟捅了馬蜂窩一樣,會後患無窮,等待的定然是地府無休無止的追殺!”
“這麽嚴重?”
我聽的冷汗冽冽,又問:“如果地府要報複的話,第一個跳出來會是誰?”
“牛頭的首領,牛統領!”苗苗肯定的道。
我頭皮發麻,也不知道該說什麽了,牛統領得有多厲害,村裏的那隻贔屭能幹得過它嗎?這些東西已經超出了我的想象和理解能力,反正肯定不是省油的燈就對了。
頓了一下,苗苗又說:“阿春,你明天一早你去祠堂祭祖,燒點香,然後把那些香灰帶迴來,每天晚上取一點敷在閻王印上麵,這樣可以掩蓋住暫時閻王印的氣息。就算地府找上門來也有村裏那個東西頂著,你隻要不被發現身上有閻王印就暫時安全,牛統領來了洪村,也不敢濫殺無辜。”
“好!”我急忙應下。
之後苗苗怕我不理解,還和我解釋說閻王印是陰間的東西,馬家先祖也在陰間,隻要向他們祈禱,他們就應該會幫忙,畢竟是馬家子孫。
……
第一百五十七章:馬家祠堂
於是,第二天我帶上香、紙、油燭,還有三牲酒食就去了馬家祖祠。
馬姓在洪村是大姓,祖祠修的很不錯,高梁大棟,門口還放著一對守祠的石獅。
這裏我逢年過節祭祖基本都來,門清路熟。進了祠堂之後,擺上三牲,敬了酒,燒香點蠟,還燒了紙錢,就向馬家的先祖們禱告。說被鬼差下了閻王印,請求先祖們賜香灰庇佑渡過難關。
不知道怎麽的,我一禱告完,就感覺祠堂好像跟平時有些不太一樣了。點燃的燭火也開始搖搖曳曳,然而此時並沒有風。
我心裏一突,燭火無風搖曳,肯定是因為有東西出現或者靠近燭火才會發生。
而且。往往是那些比較陰晦的東西,比如鬼魅邪祟,還有亡魂一類的。我本能的想到是不是馬家先祖顯靈了?於是急忙跪下給祖先的祠牌磕頭,行了九叩大禮。
叩完之後我就發現那燭火不搖了。這才舒了一口氣,起身彎腰拍了拍膝蓋上的灰。
可等我再抬頭一看,卻嚇的兩腿一軟,差點沒一屁股坐到地上。
三牲不見了!
剛才明明還在,我不過是拍了幾下膝蓋上的灰就不見了,而且詭異的是燭火也滅了!
“什麽情況?”
我驚的連連後退幾步,拜碑的時候三牲不見了我能理解,因為自己拜的那隻贔屭是活的。但馬家先祖總不可能還活著吧?那不成詐屍了?可詐起來的屍體也不會吃東西!
我心裏七上八下的,直覺告訴我不對勁,肯定不是什麽馬家先祖顯靈了把三牲給吃掉了,絕對不可能。
自己從七八歲開始祭拜祖先,十幾年了,哪一迴不是帶著三牲來又帶著三牲走的?按照村裏老人的說法,祖先隻吃三牲的食氣,絕不會直接把三牲給吃了。能吃東西的,必定是活的東西!!
這點毋庸置疑!
“難道這祠堂裏麵還有別的東西?”我腦子裏劃過一道亮光。
肯定是這樣!
於是我開始忐忑不安往四處看,看看有沒有活東西的痕跡。稍稍看了一下我就確定後麵和兩邊不可能有,因為是祠堂格局是不會讓兩旁開門窗之類的壞了風水。
那就隻有後堂了。
一般的小祠堂就是一個小屋子,但馬家祠堂不是,前後兩進,後麵還有一個天井和一個房間。
想了想,我從旁邊拿起一根掃把棍往後麵走去,能在幾乎一瞬的時間內將盤子裏的三牲全部帶走的東西絕對小不了,自己必須小心再小心。
慢慢的我走到後麵的天井處。看了一下沒發現異常。接著又找了一陣,最後我將目光投向了後堂的停棺房。
停棺房,顧名思義就是放置棺材的地方,不同的是這裏放的棺材都是沒用過的新棺材。
這是農村的一個習俗,叫備棺。
稍微傳統一點的村子都有這種習俗,說簡單點就是家裏有超過花甲的老人,兒孫們就會給老人備一口棺材,以備不時之需。
因為對老人來說。百年之後那口棺材就是他的房子,而且年過花甲的老人隨時說去世就去世的,所以兒孫們必須提早給老人建百年之後的“房子”,也就是棺材。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備棺又叫“背棺”,就是背著棺材的意思,有祈求老人健康長壽的寓意在裏麵。
綜上所述,村裏麵但凡孝順一點的人,家裏又有超過六十的老人的,他們都會備一口棺材給老人去世之後用。
但棺材那玩意放在家裏就不免有些滲人,所以棺材一般都是一姓歸一姓的放在祖祠裏麵。
馬家祠堂後麵的停棺房,就是馬姓人集中停放新棺的地方。
“你先別急,事還沒到那一步,牛頭擅自騙取供奉,它不可能在陰司那邊主動留下什麽痕跡。或許能不了了之也不一定,天大地大,能滅殺他的地方多的是。”皮衣客聽出了我的緊張,又安慰道。
我鬆了一口氣,就問:“還能臨時補救嗎?”
“這樣。你把燒廟那一段仔細跟我說一遍,不要落下任何細節。”皮衣客道。
我點點頭,於是詳詳細細將在佬山廟如何燒廟,又如何遇到掃地中年人的事全部詳詳細細說了一遍,包括那塊鐵牌。
皮衣客聽完便說:“你抹鍋底灰是對的。問題應該不大,這樣,你今晚哪都不要去,就呆在店子裏,我和小瓜哥去廟裏和派出所看看。找機會把那些留下的首尾全部處理幹淨。”
我急忙點頭,然後和皮衣客道了一聲謝。
之後掛掉了電話。
我心裏很不安,沒過多久苗苗也來電話了,接通後就關心的問我:“阿春,你沒事吧。”
我說沒事。然就把之前的事提了一下。
苗苗說皮衣客已經跟她說了,又說:“阿春,你記住一點,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對付地府的鬼差一定要謀定而後動,決不能留下任何指向自己的證據,否則就跟捅了馬蜂窩一樣,會後患無窮,等待的定然是地府無休無止的追殺!”
“這麽嚴重?”
我聽的冷汗冽冽,又問:“如果地府要報複的話,第一個跳出來會是誰?”
“牛頭的首領,牛統領!”苗苗肯定的道。
我頭皮發麻,也不知道該說什麽了,牛統領得有多厲害,村裏的那隻贔屭能幹得過它嗎?這些東西已經超出了我的想象和理解能力,反正肯定不是省油的燈就對了。
頓了一下,苗苗又說:“阿春,你明天一早你去祠堂祭祖,燒點香,然後把那些香灰帶迴來,每天晚上取一點敷在閻王印上麵,這樣可以掩蓋住暫時閻王印的氣息。就算地府找上門來也有村裏那個東西頂著,你隻要不被發現身上有閻王印就暫時安全,牛統領來了洪村,也不敢濫殺無辜。”
“好!”我急忙應下。
之後苗苗怕我不理解,還和我解釋說閻王印是陰間的東西,馬家先祖也在陰間,隻要向他們祈禱,他們就應該會幫忙,畢竟是馬家子孫。
……
第一百五十七章:馬家祠堂
於是,第二天我帶上香、紙、油燭,還有三牲酒食就去了馬家祖祠。
馬姓在洪村是大姓,祖祠修的很不錯,高梁大棟,門口還放著一對守祠的石獅。
這裏我逢年過節祭祖基本都來,門清路熟。進了祠堂之後,擺上三牲,敬了酒,燒香點蠟,還燒了紙錢,就向馬家的先祖們禱告。說被鬼差下了閻王印,請求先祖們賜香灰庇佑渡過難關。
不知道怎麽的,我一禱告完,就感覺祠堂好像跟平時有些不太一樣了。點燃的燭火也開始搖搖曳曳,然而此時並沒有風。
我心裏一突,燭火無風搖曳,肯定是因為有東西出現或者靠近燭火才會發生。
而且。往往是那些比較陰晦的東西,比如鬼魅邪祟,還有亡魂一類的。我本能的想到是不是馬家先祖顯靈了?於是急忙跪下給祖先的祠牌磕頭,行了九叩大禮。
叩完之後我就發現那燭火不搖了。這才舒了一口氣,起身彎腰拍了拍膝蓋上的灰。
可等我再抬頭一看,卻嚇的兩腿一軟,差點沒一屁股坐到地上。
三牲不見了!
剛才明明還在,我不過是拍了幾下膝蓋上的灰就不見了,而且詭異的是燭火也滅了!
“什麽情況?”
我驚的連連後退幾步,拜碑的時候三牲不見了我能理解,因為自己拜的那隻贔屭是活的。但馬家先祖總不可能還活著吧?那不成詐屍了?可詐起來的屍體也不會吃東西!
我心裏七上八下的,直覺告訴我不對勁,肯定不是什麽馬家先祖顯靈了把三牲給吃掉了,絕對不可能。
自己從七八歲開始祭拜祖先,十幾年了,哪一迴不是帶著三牲來又帶著三牲走的?按照村裏老人的說法,祖先隻吃三牲的食氣,絕不會直接把三牲給吃了。能吃東西的,必定是活的東西!!
這點毋庸置疑!
“難道這祠堂裏麵還有別的東西?”我腦子裏劃過一道亮光。
肯定是這樣!
於是我開始忐忑不安往四處看,看看有沒有活東西的痕跡。稍稍看了一下我就確定後麵和兩邊不可能有,因為是祠堂格局是不會讓兩旁開門窗之類的壞了風水。
那就隻有後堂了。
一般的小祠堂就是一個小屋子,但馬家祠堂不是,前後兩進,後麵還有一個天井和一個房間。
想了想,我從旁邊拿起一根掃把棍往後麵走去,能在幾乎一瞬的時間內將盤子裏的三牲全部帶走的東西絕對小不了,自己必須小心再小心。
慢慢的我走到後麵的天井處。看了一下沒發現異常。接著又找了一陣,最後我將目光投向了後堂的停棺房。
停棺房,顧名思義就是放置棺材的地方,不同的是這裏放的棺材都是沒用過的新棺材。
這是農村的一個習俗,叫備棺。
稍微傳統一點的村子都有這種習俗,說簡單點就是家裏有超過花甲的老人,兒孫們就會給老人備一口棺材,以備不時之需。
因為對老人來說。百年之後那口棺材就是他的房子,而且年過花甲的老人隨時說去世就去世的,所以兒孫們必須提早給老人建百年之後的“房子”,也就是棺材。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備棺又叫“背棺”,就是背著棺材的意思,有祈求老人健康長壽的寓意在裏麵。
綜上所述,村裏麵但凡孝順一點的人,家裏又有超過六十的老人的,他們都會備一口棺材給老人去世之後用。
但棺材那玩意放在家裏就不免有些滲人,所以棺材一般都是一姓歸一姓的放在祖祠裏麵。
馬家祠堂後麵的停棺房,就是馬姓人集中停放新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