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打工的吧。”
問話的是個四五十歲的中年男人,穿了一件顯得很破舊的軍用棉襖,麵孔上胡子拉碴,還有著明顯的土灰色,說話的聲音帶著少許的尖細,使人感覺到很刺耳,憨厚的衝著二幫笑著。
“是的,是打工的,怎麽,你要招人嗎。”二幫顯得很平靜。
“我是要招一個,就不知你高興不高興做。”那個人在笑眯眯地打量著二幫問道。
“隻要給的工錢適合,在哪裏做不是做,就看你給多少錢了。”二幫也在打量著那個人。
憑直覺這個人不是壞人,所以當他邀請二邦進屋詳談的時候,二幫也就不客氣的跟隨他進去了,樓房兩層,但是顯得很小,明顯看出不是用於住家的那種,在下麵一間的裏麵,磊著一口很大的灶,外麵擺放著一張簡易的八仙大桌,桌子的四麵各放著一條長板凳。
“請坐,我姓魏。”那個中年人顯得很隨意也很客氣。
“奧,魏老板。”二幫已經知道,在張家港這個地方,人們都喜歡人家叫他老板,果不其然,那個魏老板聽二幫如此稱唿他,顯得特別的開心,嗬嗬的笑的下巴都在抖動,但是嘴上卻說:“我是什麽老板,隻不過是在混口飯吃,象對麵那家的幾個兒子,那才叫老板,每個人錢都多得這輩子都花不完,”
隨口又問道:“你帶身份證了嗎?”二幫趕緊迴答帶了,並準備去掏。
“不著急,等我們談好了,再掏不遲,我這裏呢缺少一個人,因我身體不好,已經做不動重桑無了,小孩子是做裁衣的,也在家休養,活也不多,大概兩天一趟的河沙,你負責把船上的河沙挑運到場地上來,空閑的時候有拖拉機來裝,你協助協助,工錢嗎,管吃管住三百五十塊錢一個月,你看怎麽樣?‘可以說條件已經很優越了,因為在二幫的老家,一個小學教師的月工資隻有一百八,自己在輪窯廠幹時,也是三百塊錢一個月,但是是要扣生活費的,所以真正拿到手裏的錢其實也是少得可憐。
二幫就在想,這個條件是他自己給的,按本地的條件衡量會不會給少了,但是如果自己不知足的話,機會難得,錯過了可就麻煩了,要知道今天早晨自己又大吃了一頓早飯,又花掉了幾塊錢,所以無愣如何,自己先找個立腳點,安下身來再說。
故稍做猶豫了一下,隨即說道:”看你魏老板也是個爽快人,我是北方人,你也知道北方人都是挺爽快的,所以一切條件就依你,但是我醜話說在前麵,我們彼此都試用一個月,一個月後是走是留,我們再協商,你看怎樣?“
”那行,就這樣說定了。“這幾天正好是陰雨天,既沒有送河沙的船來,也沒有來裝和沙的拖拉機,二幫趁機休息了幾天,幾天下來這魏老板家裏的基本情況二幫也摸清楚了。
這魏老板本是江陰人,也是招女婿,丈人丈母娘老早過世了,而老婆又是個獨苗,所以在這兒也沒什麽親戚,有兩個兒子,大兒子隨老婆姓,姓樊,叫樊建斌,二十多歲,看起來也很老實,平時也不大言語,晚上二幫就和他睡在同一張床上。
二兒子跟老魏姓,叫魏建新,十五六歲,小瓜子臉,長得又白淨,好像也很老實,在上初中。
魏老板的老婆長得小模小樣,有點少許的麻蝦腰,好像也很文靜,但看得出來,魏老板對她挺好,一家子四口人天天和二邦在一起吃飯,一點也不拿二幫當作外人。
這一點就使二幫感到心裏很舒服,所以當那河沙船來的時候,二幫就拿起扁擔和挑河沙用的糞箕去幹活了。
等到吃晚飯的時候,二幫被那魏老板一家好一頓笑話,說二幫幹活就像在跳秧歌舞,簡直是前後左右的搖擺,二幫也老實交代,自己是剛畢業的學生,從小到大從未幹過體力活,還請魏老板原諒,如果不行的話,自己就走,那魏老板倒說,沒事的,活都是人幹的,誰一生下來就會幹這幹那,鍛煉鍛煉就好了。
果不其然,幾船下來二邦就適應了,因為河沙操起來也很省力。兩糞箕就是都裝滿了也不是很重,而且幾天下來,二幫再走在那跳板上也不像剛開始那樣膽戰心驚,那個船老板和經常來裝河沙的拖拉機手,都在魏老板的麵前誇讚說:’魏老板,你真是好福氣,在哪兒找來了一個這麽好的後生。”
那魏老板就會嘿嘿地笑著說:‘說來也是巧,那天早晨,我起來剛走到馬路上,就看見一個小年輕的拎著一個蛇皮袋,頸脖子裏圍著一條帶格子的天藍色圍巾,我一打眼就可看出這是一個剛走出校門的後生仔,所以我就喜歡上了,結果叫下來一問一拍即合,真就像我自己家的小孩一樣,一點也不靦腆,能說會道,頭腦子又聰明,而且肯吃苦,我就在我家的兩個小孩子麵前說,如果他兩能有小李的一半好,我們老兩個這輩子也就放心了。“
”原來他姓李。“慢慢的周圍領居和莊上的人都知道,魏老板家裏來了個小李子。
那是一個大晴天的下午,魏老板到馬路對麵的那個老頭子家裏去打麻將了。
據魏老板介紹,馬路對麵的那個老頭子姓杜,以前人們都喊他小不老,可是現在人家發財了,可沒人再敢這麽喊了,現在人們都喊他大不老,因大不老家以前很窮,可以說簡直窮的叮當響,所以五個兒子,除了老大老小留在了家裏,其餘的三個兒子都招了出去,有的招在了蘇北,有的招在了河南,有的招在了江陰,可是現在人家都發財了,一個個又都迴來了。
不過他那個大兒子和三兒子也都是隻有女兒沒有兒子的,問二幫願不願意也招在這裏,如果願意的話,以後等大家都熟悉了,他出來做介紹,等成功了大家就做個親戚走走。
二邦隻好笑笑說,自己在家已經定了親了,隻等著掙了錢迴家結婚了。
那魏老板就開玩笑說,把老家的退掉算了,安徽有什麽好,窮嗎窮死了,你看我們張家港多好,家家戶戶都住大樓房,而且聽說張家港即將成為一個對外開放的大港口城市,還要建保稅區,在不久的將來,張家港會是一個全國乃至全世界都聞名的大城市。
二幫也隻好笑笑,心裏想,你張家港再好也不過是你們的張家港,關我吊事。
問話的是個四五十歲的中年男人,穿了一件顯得很破舊的軍用棉襖,麵孔上胡子拉碴,還有著明顯的土灰色,說話的聲音帶著少許的尖細,使人感覺到很刺耳,憨厚的衝著二幫笑著。
“是的,是打工的,怎麽,你要招人嗎。”二幫顯得很平靜。
“我是要招一個,就不知你高興不高興做。”那個人在笑眯眯地打量著二幫問道。
“隻要給的工錢適合,在哪裏做不是做,就看你給多少錢了。”二幫也在打量著那個人。
憑直覺這個人不是壞人,所以當他邀請二邦進屋詳談的時候,二幫也就不客氣的跟隨他進去了,樓房兩層,但是顯得很小,明顯看出不是用於住家的那種,在下麵一間的裏麵,磊著一口很大的灶,外麵擺放著一張簡易的八仙大桌,桌子的四麵各放著一條長板凳。
“請坐,我姓魏。”那個中年人顯得很隨意也很客氣。
“奧,魏老板。”二幫已經知道,在張家港這個地方,人們都喜歡人家叫他老板,果不其然,那個魏老板聽二幫如此稱唿他,顯得特別的開心,嗬嗬的笑的下巴都在抖動,但是嘴上卻說:“我是什麽老板,隻不過是在混口飯吃,象對麵那家的幾個兒子,那才叫老板,每個人錢都多得這輩子都花不完,”
隨口又問道:“你帶身份證了嗎?”二幫趕緊迴答帶了,並準備去掏。
“不著急,等我們談好了,再掏不遲,我這裏呢缺少一個人,因我身體不好,已經做不動重桑無了,小孩子是做裁衣的,也在家休養,活也不多,大概兩天一趟的河沙,你負責把船上的河沙挑運到場地上來,空閑的時候有拖拉機來裝,你協助協助,工錢嗎,管吃管住三百五十塊錢一個月,你看怎麽樣?‘可以說條件已經很優越了,因為在二幫的老家,一個小學教師的月工資隻有一百八,自己在輪窯廠幹時,也是三百塊錢一個月,但是是要扣生活費的,所以真正拿到手裏的錢其實也是少得可憐。
二幫就在想,這個條件是他自己給的,按本地的條件衡量會不會給少了,但是如果自己不知足的話,機會難得,錯過了可就麻煩了,要知道今天早晨自己又大吃了一頓早飯,又花掉了幾塊錢,所以無愣如何,自己先找個立腳點,安下身來再說。
故稍做猶豫了一下,隨即說道:”看你魏老板也是個爽快人,我是北方人,你也知道北方人都是挺爽快的,所以一切條件就依你,但是我醜話說在前麵,我們彼此都試用一個月,一個月後是走是留,我們再協商,你看怎樣?“
”那行,就這樣說定了。“這幾天正好是陰雨天,既沒有送河沙的船來,也沒有來裝和沙的拖拉機,二幫趁機休息了幾天,幾天下來這魏老板家裏的基本情況二幫也摸清楚了。
這魏老板本是江陰人,也是招女婿,丈人丈母娘老早過世了,而老婆又是個獨苗,所以在這兒也沒什麽親戚,有兩個兒子,大兒子隨老婆姓,姓樊,叫樊建斌,二十多歲,看起來也很老實,平時也不大言語,晚上二幫就和他睡在同一張床上。
二兒子跟老魏姓,叫魏建新,十五六歲,小瓜子臉,長得又白淨,好像也很老實,在上初中。
魏老板的老婆長得小模小樣,有點少許的麻蝦腰,好像也很文靜,但看得出來,魏老板對她挺好,一家子四口人天天和二邦在一起吃飯,一點也不拿二幫當作外人。
這一點就使二幫感到心裏很舒服,所以當那河沙船來的時候,二幫就拿起扁擔和挑河沙用的糞箕去幹活了。
等到吃晚飯的時候,二幫被那魏老板一家好一頓笑話,說二幫幹活就像在跳秧歌舞,簡直是前後左右的搖擺,二幫也老實交代,自己是剛畢業的學生,從小到大從未幹過體力活,還請魏老板原諒,如果不行的話,自己就走,那魏老板倒說,沒事的,活都是人幹的,誰一生下來就會幹這幹那,鍛煉鍛煉就好了。
果不其然,幾船下來二邦就適應了,因為河沙操起來也很省力。兩糞箕就是都裝滿了也不是很重,而且幾天下來,二幫再走在那跳板上也不像剛開始那樣膽戰心驚,那個船老板和經常來裝河沙的拖拉機手,都在魏老板的麵前誇讚說:’魏老板,你真是好福氣,在哪兒找來了一個這麽好的後生。”
那魏老板就會嘿嘿地笑著說:‘說來也是巧,那天早晨,我起來剛走到馬路上,就看見一個小年輕的拎著一個蛇皮袋,頸脖子裏圍著一條帶格子的天藍色圍巾,我一打眼就可看出這是一個剛走出校門的後生仔,所以我就喜歡上了,結果叫下來一問一拍即合,真就像我自己家的小孩一樣,一點也不靦腆,能說會道,頭腦子又聰明,而且肯吃苦,我就在我家的兩個小孩子麵前說,如果他兩能有小李的一半好,我們老兩個這輩子也就放心了。“
”原來他姓李。“慢慢的周圍領居和莊上的人都知道,魏老板家裏來了個小李子。
那是一個大晴天的下午,魏老板到馬路對麵的那個老頭子家裏去打麻將了。
據魏老板介紹,馬路對麵的那個老頭子姓杜,以前人們都喊他小不老,可是現在人家發財了,可沒人再敢這麽喊了,現在人們都喊他大不老,因大不老家以前很窮,可以說簡直窮的叮當響,所以五個兒子,除了老大老小留在了家裏,其餘的三個兒子都招了出去,有的招在了蘇北,有的招在了河南,有的招在了江陰,可是現在人家都發財了,一個個又都迴來了。
不過他那個大兒子和三兒子也都是隻有女兒沒有兒子的,問二幫願不願意也招在這裏,如果願意的話,以後等大家都熟悉了,他出來做介紹,等成功了大家就做個親戚走走。
二邦隻好笑笑說,自己在家已經定了親了,隻等著掙了錢迴家結婚了。
那魏老板就開玩笑說,把老家的退掉算了,安徽有什麽好,窮嗎窮死了,你看我們張家港多好,家家戶戶都住大樓房,而且聽說張家港即將成為一個對外開放的大港口城市,還要建保稅區,在不久的將來,張家港會是一個全國乃至全世界都聞名的大城市。
二幫也隻好笑笑,心裏想,你張家港再好也不過是你們的張家港,關我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