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軍騎兵已殺到了五百步外,黑壓壓的戰馬如狂濤奔騰……激起的塵土遮天蔽日,黑暗中,隋軍騎兵高高舉起盾牌,雙腿控馬,另一隻手握緊了長矛,矛尖在黑暗中閃爍著冷光,騎兵一旦全速發動,就無法再停下來,他們一往無前,向前方騎兵衝殺而去。


    一萬唐軍已經倉促就位了,前方是三千弓箭手,他們列隊成三排,舉起了弓箭,在後麵是三千刀盾兵和四千長矛兵……


    戰馬劇烈地敲擊著地麵,巨大的撞擊聲令唐軍士兵們心髒都快停止跳動,他們咬緊嘴唇,近似絕望的目光盯著前方掩殺而至的隋軍騎兵。


    “弓箭準備!”


    唐軍大將劉蘭成嘶啞的聲音在夜空中迴蕩,三千把弓箭刷地舉起,呈斜角指向空中,弓箭手的雙腿戰栗,很多人閉上了眼睛,不敢麵對殺氣衝天的隋軍騎兵。


    “射!”


    三千支箭驀地騰空射起,在空中形成一片箭雲,唿嘯著撲向奔騰而至的隋軍騎兵。


    隋軍騎兵高舉盾牌,迎著箭雨疾奔,在奔騰的騎兵大潮中,不斷有騎兵士兵被箭射中栽倒,就儼如海潮中的一朵朵浪huā消失,但並不影響海潮狂湧而至。


    當第二輪箭射至,隋軍騎兵已經衝到了五十步外,騎兵飛馳卷起的殺氣撲麵而來,令人窒息,不少唐軍引兵再也忍受不住內心的驚駭,調頭便向後麵奔逃。


    唐將劉蘭成也發現隋軍騎兵的速度太快,已經來不及射第三輪箭了,隻得下令弓手後撤,命長槍兵和刀盾兵迎戰,霎時間,一萬三千騎兵狂潮奔騰而至,殺進了唐軍隊伍之中,將前排的近千名長槍兵迎頭吞噬……


    戰馬繼續疾奔,橫刀劈砍,長矛疾刺在戰馬鐵蹄的**之下,唐軍士兵哀嚎倒地,人頭被劈飛,長矛刺穿了胸膛。


    盡管唐軍士兵拚死抵抗怎奈他們遇到的是隋軍最精銳的騎兵,身經百戰,意誌比鋼鐵還要堅硬,他們無情殺戮,絕不容情,一萬唐軍瞬間被分割成得數十塊,陣腳被隼擊得七零八落。


    隋軍騎兵隻留下五千人對付一萬唐軍方陣,其餘八千騎兵在主帥楊元慶的率領下繼續向前疾衝鋪天蓋地殺向依舊混亂不堪的唐軍主力。


    這是兩個主帥之間的戰鬥李孝恭企圖讓一萬唐軍牽製住縛軍騎兵,給他爭取時間整頓主力兵馬。


    但楊元慶卻一眼看出了唐軍主力並沒有準備好,他深知一支軍隊沒有經曆過嚴格的夜戰訓練,在夜晚整軍會麵臨怎樣的混亂。


    尤其數萬人倉促逃出大營,在那種極度混亂驚慌的狀態下,要想讓他們在極短的一炷香時間內恢複成隊伍的嚴整,怎麽可能百餘人或許可以,但這是幾萬人的軍隊。


    這就是戰機,格元慶要抓住的就是這個戰機在軍營內,他可以用火燒,用騎兵衝擊,而在軍營外,隻有一午機會,敵軍短時間的混亂。


    八千騎兵衝透了一萬唐軍的攔截,殺向百步外的數萬唐軍,與此同時,後營的五千騎兵在王君廓的率領下也殺來了,兩支騎兵對數萬唐軍形成了前後夾擊之勢。


    對於一支軍隊而言,最可怕的事情就是軍心動搖,這是軍隊的瘟疫,一旦軍心動搖,它就會像真的瘟疫一樣,迅速傳遍全軍,使整個軍隊開始動搖瓦解。


    此時李孝恭已經絕望了,一萬唐軍的攔截沒有能給他爭取到時間,哪怕是短短的一刻鍾時間也沒有爭取到,隋軍騎兵非常清楚他們的薄弱點在哪裏?他們根本就不停留,衝過一萬人的攔截,直接向他們殺來。


    “穩住陣腳,長槍兵結陣!”


    李孝恭在絕望中大聲吼叫,他渴望能發生奇跡,他的軍隊開始結陣抵抗,但奇跡並沒有發生,在黑暗中,兩支隋軍騎兵的殺入,使唐軍開始迅速崩潰了,唐軍士兵驚恐得大喊大叫,在極度驚惶中,開始有士兵逃跑了。


    一人逃跑帶動十人逃跑,十人帶動百人,百人帶動千人,就像滾雪球一樣,逃亡的聲勢越來越浩大,唐軍徹底崩潰,在黑夜的掩護下,數萬士兵們丟盔棄甲,四散奔逃。


    “圍堵敵軍,投降者免死!”


    楊元慶高聲喝喊,黑暗中,圍堵的鼓聲敲響,‘咚咚咚”的鼓聲在四麵八方響起,一隊隊隋兵騎兵向外圍奔去,攔截逃亡的唐軍士兵,隋軍騎兵疾奔大喊:“投降者免死!”


    無數唐軍士兵仿佛如夢方醒一般,紛紛跪地投降,求降聲響徹了錢場。


    在唐軍崩潰的同時,李孝恭被數百騎兵緊密護衛著向東奔逃,但跑了不到五百步,一隊千餘人的隋軍騎兵斜殺而至,一起張引放箭,千餘支箭撲射而來,迅烈如暴風疾雨,親兵隊措不及防,紛紛慘叫著從馬上栽下。


    連李孝恭的右肩也中一箭,盡管他控製住了身體,但他的戰馬卻被射中,一聲長嘶,向前奔了兩步,重重摔倒,將李孝恭掀出一丈多遠,這時不等親兵們上前保護,隋軍騎兵隊已經衝殺而至,十幾名親兵被長矛刺倒,數百隋軍騎兵將李孝恭團團包圍。


    李孝恭掙紮著站了起來,拔劍在手,這時他的臉色刷地變得慘白,在他前麵不遠處,楊元慶目光冷冷地注視著他,李孝恭慘然一笑“元慶,別來無恙乎?”


    這一聲‘元慶”使楊元慶目光中的冷意消退了幾分,淡淡道:“你投降吧!我不殺你。”


    李孝恭搖了搖頭“我若投降,是大唐宗室的恥辱,我絕不會投降你。”


    在他身後,幾名隋軍士兵正要撲上,李孝恭忽然發現,他劍一揮,大喝:“給我後退!”


    楊元慶擺了擺手,讓士兵們退下,他能理解李孝恭的尊嚴“你還有什麽話,請說吧!”


    李孝恭微微歎了口氣,沉聲道:“我有一個女兒,名叫李貞,年方五歲,望你能饒她一命。”


    楊元慶注視他良久,緩緩點頭“我會視她為女,將來給她找一個好歸宿。


    李孝恭拱手施一禮“多謝了!”


    楊元慶最後看了他一眼,慢慢調轉馬頭,向外麵走去,走到不遠處,他停位了韁繩,目光凝視著黑暗中沉沉的夜空,片刻,一名親兵上前,低聲稟報:“他自盡了!”


    楊元慶長長歎息一聲,吩咐親兵道:“保留他的全屍,告訴韋雲起,江陵城破後,以國王之禮將他葬於荊州,以成全其荊王之名。”


    ……


    發生在當陽縣白馬坡的攔截之戰,在第二天中午便隨著逃兵傳到江陵城,江陵城城頭上,唐軍士兵們默默地望著城外的一幕,每個人的眼睛裏都充滿了震驚之色。


    江陵城外,一隊隊隋軍騎兵押解著成群結隊的唐軍戰俘從城下走過,唐軍士兵五人一排,在隋軍騎兵的監視下緩緩地走過江陵城,一眼望不見邊際,從中午一直走到黃昏,足足有四萬餘人。


    這一幕使城頭上的唐軍士兵被深深震撼了,整整一個下午,沒有一個人說話,原本高昂的士氣,在經曆了碼頭唐軍被全殲的沉重打擊後,又一次遭到了重大挫折。


    唐軍士兵們情緒低落,他們蹲在牆根下,三三兩兩聚在一起,低聲議論著,這些士兵大部分都是荊襄籍,他們開始思念家鄉,思念家中的親人,一種深深的厭戰情緒在唐軍士兵中蔓延。


    就在這時,忽然有人指著城外大喊:“快看!”


    士兵們紛紛站起身,向城外婆去,隻見在城東兩百步外,不知何時出現了四架巨大的投石機,百餘名隋兵士兵正奮力向後拉拽,在投兜裏裝著一顆巨大的黑色物品,隨著一聲大喊,圓球狀的黑色物體被投擲而出,拋集一條弧線,向城牆上飛來,城上士兵們嚇得紛紛蹲下。


    “砰”黑色球體在空中破裂了,一堆紙片從球體中脫落,被東風一吹,向城內四散飄去。


    士兵們紛紛在空中抓搶,上麵是用木刻雕版印刷的一句話,數百名士兵圍住一名識字的民夫,命他念出來……


    民夫高聲對眾人念道:“五萬襄陽援軍在當陽白馬坡被隋軍全殲,荊王李孝恭陣亡,襄陽城守軍已向隋軍投降。”


    這個消息引起唐軍士兵一片嘩然,荊王李孝恭陣亡,襄陽城已投降,無疑兩記重錘狠狠地砸在他們心中,將所有人的驚呆了,一個下午,數萬唐軍降兵的預演已深深銘刻在他們心中,使城上所有士兵對這兩個消息深信無疑。


    “兄弟們,我們該怎麽辦?”一名旅帥大聲叫喊。


    “該怎麽辦?”


    數千名唐軍士兵議論紛紛,這時,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劉將軍來了。”


    眾人迴頭,隻見副帥劉方智帶領數百親兵正快步向東城走來,數千士兵一擁而上,將劉方智團團圍住,眾人七嘴八舌問:“將軍,我們該怎麽辦?”


    劉方智臉色陰沉,他跳上一座高台對眾人高聲道:“消息是真是假尚不得而知,大將軍有令,膽敢胡亂傳言,動搖軍心者,立斬不赦!”


    東城上守軍頓時安靜下來,劉方智看了一眼滿地的傳單紙片,又令道:“大將軍有令,所有隋軍投射來的紙片一律收繳,膽敢藏匿者,以通敵罪論處。”


    ……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下梟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月並收藏天下梟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