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朱雀門,一匹馬疾奔而至,馬上是一名二十餘歲的少婦,鼻梁高挺,雙目含威,腰佩一柄長劍,身體十分矯健,她正是李淵的第三女,平陽昭公主李秀寧。


    此時的李秀寧心急如焚,她也得到了丈夫的消息,被困在雲天堡,形勢危急,但朝廷的援軍卻遲遲沒有動靜,李秀寧再也忍不住,進皇宮來麵聖。


    李秀寧也不乘輦,快步向宮城走去,一路上遇到不少官員都向她微微欠身施禮,但李秀寧此時也顧不上迴禮,越走越快,很快便進了宮城,一直向武德殿走去。


    禦書房內,李淵正和太子建成以及秦王世民商量會寧郡局勢,自從丘行恭陣亡的消息傳來後,李淵對奪迴會寧郡也有些動搖了。


    他意識到如果戰敗,會給關隴士氣和民心造成嚴重打擊,會寧郡離長安太近了,唐軍的失敗,會使朝廷上下感受到巨大的威脅。


    李淵坐在禦案後,閉目一眼不發,他現在左右為難,希望從兩個兒子這裏得到一點解決危機的辦法。


    李建成現在也是有點左右為難,他本是奪迴會寧郡的堅定派,他絕不願意失去會寧郡這個戰略之地,但偏偏李神通給他上了眼藥,李神通的綏靖態度令他又是憤怒,又是無可奈何。


    “父皇,現在隋軍有兩萬精銳騎兵在會寧郡,我們隻有三萬軍隊,大部分都是步兵,要擊敗隋軍確實比較困難,也不能完全責怪皇叔,或者我們向延安郡進軍,以圍魏救趙之策逼迫隋軍撤兵。”


    李世民本來一直不吭聲,這件事他從頭都沒有參與,他也不想惹事上身,但今天父皇特地把他召來商議,他便懷疑父皇準備讓他出兵會寧郡。他沉默應對,但太子建成的這個方案終於讓他忍無可忍。


    李世民冷笑一聲“皇兄是想擴大戰爭,將一個礦山之爭擴大為隋唐大戰嗎?居然還稱圍魏救趙。難道隋軍就不會從河東出兵過來救援?”


    其實李建成說完便覺得不妥了,但李世民卻毫不客氣抓住他的話柄,令他處於被動之中,李建成有些惱羞成怒,重重哼道:“你一開始便置身事外,冷眼旁觀,不思給父皇分憂解難。卻隻會在這裏冷嘲熱諷,你不覺得羞愧嗎?”


    李淵微微睜開眼,有些不悅道:“好了,你們兄弟二人不要再爭吵。”


    李建成和李世民都不敢再多說了,李淵又看了一眼李世民,微微笑道:“世民,說說你的看法,這件事。朕相信你也有自己的想法。”


    李世民猶豫一下,躬身到:“恐怕兒臣的想法父皇不願意聽。”


    “不妨,你說就是了。朕想聽一聽。”


    李世民雖然沒有參與此事的決策,但並不代表他沒有想法,他一直在等待機會,現在父皇終於給他開口的機會,李世民深深吸一口氣道:“父皇,就算我們奪迴會寧郡礦山,楊元慶也會在別處找到礦山,我們無法阻擋他大力冶煉銅銀,會寧郡的礦山至少可以開采幾千年,不會因為他的采礦就變枯竭。”


    “你的意思的說。把會寧郡拱手讓給隋朝嗎?”旁邊李建成有些不滿道。


    李世民的嘴唇抿成一條線,一言不發,李淵狠狠瞪了李建成一眼“世民在給朕述政,你不要隨便打斷!”


    “是!”李建成忍下了這口氣。


    “世民,你繼續說。”李淵又柔聲對李世民道。


    李淵已經意識到。強硬的手段解決不了會寧郡的問題,隻會遭遇恥辱和更大的損失,李建成所說的圍魏救趙之策,他根本就不想聽,而次子世民的方案頗有一點退一步海闊天空之感,他很感興趣。


    李世民精神一振,又繼續道:“其實我們現在的問題主要不敢麵對現實,楊元慶占領會寧郡的意誌非常強硬,不惜和我們一戰,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避其鋒芒,但又不能完全退讓,先讓一步,把北麵的礦山給隋軍,我們占領會寧郡南麵,保住河西通道,同時也沒有放棄會寧郡,創造一個對峙的局麵和楊元慶談南陽郡和淅陽郡的問題,一旦時機成熟,我們再奪迴會寧郡礦山,父皇,兒臣的意思是從長計議。”


    李世民的方案其實就是李神通的方案,隻是兩者拋出的時機不同,動機也不同,所以本質都是石墨,一個方案變成黑碳,另一個方案卻變成了鑽石。


    李淵惱恨李神通的臨陣脫逃,卻欣賞李世民的從長計議,他沉思片刻,終於點了點頭“皇兒之言有理!”


    這時,一名宦官在門口稟報“啟稟陛下,平陽昭公主求見!”


    李淵一怔,他立刻明白過來,這是女兒為柴紹之事而來,他隻覺一陣頭疼,談了半天,怎麽解柴紹之危卻沒有好的方案,他求援似地向李世民望去。


    此時李世民信心十足,既然父皇聽從了他的方案,那麽後續措施他就不能置身事外了,解柴紹之危,奪取關內道的軍權,他後發製人,最後當成為贏家。


    “父皇,讓兒臣去和三姐談,隻希望父皇能給兒臣解決會寧郡之權。”


    李淵點了點頭,取出一麵金牌遞給李世民“朕準你調動關西之軍,解決會寧郡的危機。”


    雖然關中的軍隊勢力屬於李世民,但調動天下軍隊的權力卻牢牢掌握在李淵的手中,沒有這麵調兵金牌,李世民也隻能調動他的三千親衛。


    “謝父皇,兒臣不會讓父皇失望!”


    李世民深施一禮,接過金牌退下去了,房間裏隻剩下李建成和李淵父子二人,李淵看了李建成一眼,淡淡道:“打虎要靠父子兵,上陣還須親兄弟,世民全力救援會寧郡之危,你則負責太原的談判,你們兄弟一文一武,各施其責。”


    李建成知道已經無可挽迴了,二弟奪走了會寧郡主導權,他很清楚二弟的用意,無利不起早,沒有足夠的利益,世民是絕不會接手這個爛攤子。


    這個利益是什麽?幾乎想都不用想,肯定是關內道的勢力範圍,李世民想把關中和關內連為一片。


    這次皇叔所為觸怒了父皇,從父皇的態度看得出,他已經準備嚴懲皇叔,皇叔在關內道的勢力範圍肯定保不住了。


    但若把關內道的勢力範圍拱手讓給秦王,李建成又決不願意,他隻得小心翼翼問道:“父皇準備怎樣處置皇叔?”


    李淵明白建成的意思,他肯定是想力保李神通,但李淵卻對李神通很失望,這個失望並不是李神通的策略有問題,而是他的動機。


    他不肯進攻涼川縣礦山,反而率軍南下,遠遠和隋軍對峙,這顯然是避戰,害怕自己的軍隊被殲。


    而隋唐之間在關內道的勢力犬牙交錯,遲早會為了爭奪關內道有一場大戰,以這次李神通表現出的怯戰,也就注定將來他將來保不住關內道,若不是看在他是自己族弟的份上,連河西道也不給他。


    想到這,李淵冷冷道:“你皇叔違背朕的旨意,拋下駙馬南逃,以至於我們遭遇極大被動,丘行恭陣亡,他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朕已決定讓他迴河西,不要再管關內道軍務。”


    李淵的語氣很堅決,不給李建成求情的機會,李建成很無奈,父皇既已決定,就很難再挽救皇叔,他隻得拋出第二套方案。


    “父皇,這次柴紹堅決執行父皇旨意,寧死不退,力保大唐尊嚴,兒臣認為,讓柴紹來守關內道更加明智,不知父皇以為如何?”


    李淵其實也是這個意思,他不可能把關中和關內道全部給次子世民,那樣太危險,權力平衡才是王道,柴紹是從龍派,交給他最為合適。


    隻是這話不能說得太早,說得太早,世民就無心替他去解決會寧郡危機,李淵心中跟明鏡一樣,他知道該怎麽辦?


    “這件事讓朕再考慮考慮,從長計議。”


    。。。。。。。。。


    “二弟,你趕去隴西至少要兩天,點兵出發到會寧郡還要兩三天,時間來不及了,不行!我要問父皇要一支兵馬,我親自領兵去救援。”


    李秀寧比李世民大兩歲,他們是同父同母姐弟,感情深厚,此時她急於去救自己夫君,執意要見父皇。


    “三姊,父皇已做出安排,就是讓我去援救姊夫,而且朝中軍權自有製度,父皇不可能給你軍隊,要不然這樣……”


    李世民沉吟一下道:“我把我的三千護衛軍交給你,你可先去援助姊夫,我隨後從隴西郡出兵北上。”


    李秀寧大喜,她知道二弟的三千玄甲軍是精銳中的精銳,由大將尉遲恭統帥,戰鬥力極強,有這支騎兵,再加上公主府的五百親兵,足以救援夫君。


    她深深施一禮“二弟之情,姊姊記住了,他日一定還你這個人情。”


    李世民苦笑一聲,為了拉攏柴紹,他已經付出大將丘行恭的性命,現在又把最精銳的三千玄甲軍給三姐,這個人情真的不小,但願柴紹能領這個人情,慢慢偏向於自己。


    一個時辰後,李秀寧率領三千玄甲騎兵賀若五百親衛離開了城外軍營,風馳電掣般向西北方向奔去,趕去會寧郡救援自己夫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下梟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月並收藏天下梟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