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到了十一月中旬,盡管還沒有到嚴冬時節,但關中地區也已經到了四野白茫茫的冷寂冬天,白晝到了一年中最短的時刻,血紅的晚霞眨眼間便消失,夜晚的冷氣使凝然不動的空氣更增加了幾分嚴寒。


    這是一個寒冷的夜晚,天空布滿了暗黑色的烏雲,卻沒有風,白天剛下了一場小雪,但沒有積起,使地麵變得更加泥濘,也格外寒冷。


    一支萬餘人的軍隊在官道上無聲無息地行進著,偶然可以聽見戰馬微弱的響鼻聲和兵器相碰的叮當聲,不準高聲說話,不準點火取暖,盡量不讓戰馬嘶鳴,行軍的隱蔽更增加了這支軍隊的神秘。


    這裏是長安東南方向的灞上地區,離長安隻有二十裏,一條筆直的官道直指長安,這支隋軍的目標非常明顯。


    在隊伍的中間,數百名士兵簇擁一架高高的亭閣式肩輿,肩輿寬大,足可以容納四五人,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就坐在這座肩輿中,他身上蓋著厚厚的杯子,顯得格外臃腫,給人的感覺,他被子裏應該還有一人。


    在隊伍中,一名滿臉漆黑的大將手執長槊,身材魁梧,騎在一匹高頭戰馬之上,他便是楊玄感,但滿臉鍋灰沒有人再能認出他,更何況是夜間,他堂而皇之地出現在隊伍前列。


    楊玄感最終接受了謝思禮的方案,先不急於募兵,直接用他手中的一萬五千軍隊奇襲長安,奪取長安後,再開始大規模募兵。


    他手上的一萬五千軍隊是由上洛郡的五千郡兵和一萬荊匪隋軍組成,一萬隋軍的中級以上軍官全部更換,對於普通士兵來說,隻要他們軍服不換,有糧吃,有錢花,上麵的人事變動便和他們沒有任何關係,而且每個士兵還拿到三十吊錢,這足以讓他們變得忠誠,當然,如果他們知道主將已經換成楊玄感,或許就會不一樣了。


    正因為這一點,楊玄感的心情格外緊張,他其實隻有兩成的把握,可如果不這樣做,他連兩成的把握都沒有。


    楊玄感迴頭看了一眼,在他身膏不遠處是得意幹將謝映登,他表情嚴肅,銀盔鐵甲,手提長槍,後背弓箭,顯得威風凜凜。


    這讓楊玄感不由想到了楊元慶,如果他肯出兵幫助自己,那麽這次奪取關中,可以說是易如反掌,但他卻不肯,死死地抱著他的隋朝大義不放,真不知他是迂腐還是另有打算……


    “將軍,到子!”


    一名士兵小聲地提醒他,楊玄感這才發現,他們已經到了明德門外,離城門隻有一裏,他立刻把思路收了迴來,手一揮,“全軍停下!”


    軍隊漸漸停下,這時楊巍奔上前,楊玄拍拍他的肩膀,“一切靠你們了!”


    楊巍點點頭,催動駱駝向前而去,又迴頭給謝映登使車眼色,謝映登催馬跟著一同前去。


    一千餘人簇擁著宇文化及向城門而去,宇文化及幹咽一口唾沫,他身子剛動一動,腹下便是一痛,一個年輕女人的聲音從被子裏傳來,“你敢動一動,我就先閹了你。”


    宇文化及嚇得不敢再動,心中卻大恨,別人不知道,還以為他貪於女色,盡管被子裏藏著一個女人,可他卻沒有一點美好的感覺,相反,他卻有一種死亡將至的恐懼。


    “下麵是什麽人?”上麵有守城士兵發現了他辯,大聲詢問。


    被子裏的女人用匕首再頂了他一下,“快迴答!”


    宇文化及無奈,隻得高聲減道:“我是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奉聖上之命前來協防長安。”


    “原來是宇文將軍,請稍候,我們去囊報衛尚書!”


    衛尚書是刑部尚書衛玄,也就是衛文升,他奉命輔佐代王楊侑坐鎮長安。


    片刻衛玄聞訊趕來,他已經七十五歲,人已老邁,但頭腦還比較清醒,他探頭向下看了片刻,認出了宇文化及,便點點頭問道:“宇文將軍奉君命協防長安,可長安並沒有接到兵部文牒。”


    “我是奉密旨前來,我有聖上金牌!”


    宇文化及將一塊金牌高高舉起,夜色中,衛玄看不清楚,便道:“夜太黑,能否把金牌傳上給,給老朽一看,若無誤,當放君入城。”


    一名士兵接過金牌跑到城牆下,護城河已結冰,他直接過河到牆邊,上麵垂下一隻籃子,士兵將金牌放了進來。


    看著籃子徐徐上升,宇文化及心中緊張到了極點,他緊咬著嘴唇,心中怦怦直跳,如果金牌被識破,那自己的小命就徹底完了,隻有楊玄感成功,他才有活命機會,這一刻他倒希望楊玄感能成功。


    衛玄從士兵手上接過金牌,他也得到這種金牌,和眼前這麵完全一樣,不同的是編號,他曾經得到過的金牌是‘四號”而這塊金牌是六號’這一般是兵部調兵用的金牌,他又細看了一遍,完全沒有問題,他卻不知道,隋帝楊廣的十二麵金碑,正是楊素鑄造。


    他又看了看遠處,遠處有一萬餘人,他知道宇文化及去上各郡剿匪之事,估計這麵金牌是他父親宇女述替他搞來,他又探頭看了看,隻有一千餘人,人不多,可以入城。


    他一揮手,“開城!”


    吊橋嘎嘎嘎放下,城門也緩緩打開了,一千餘人列隊入城,遠處楊玄感心中緊張異常,手心攥了一把汗水。


    隊伍走過長長的城洞,楊巍在城洞停住了駱駝,就立在城門邊,旁邊有幾名守軍好奇地打量他,這年頭騎駱駝的將領極少,隻聽說豐州有一個。


    謝映登走在前麵,一千餘人全部是楊玄感的心腹,都是最精銳的士兵,他見城門守軍隻有三百餘人,暗暗佩服豐州暗探的情報準確這時,衛玄笑嗬嗬從城道上走了下來,“宇文將軍是生病了麽?竟然乘輿而來。”


    謝映登已經摘下弓箭,暗暗扣上一支箭,待衛玄走到三十步時,他張引便是一箭,謝映登的箭法也能排進天下前五,可謂百步穿楊,他用兩石引,勁力極大,一支狼牙箭強勁射去,疾快無比,衛玄做夢都想不到會出現這種情形,他反應不及,‘噗!’的一聲,箭射中咽喉,直透後頸,衛玄臉上笑容僵住……身子慢慢歪斜,倒在地上。


    謝映登大吼一聲……“衛玄企圖謀反,奉旨誅賊!”


    這便是信號,一千士兵減殺聲四起,向城門守軍殺去,楊巍揮動大錘,錘勢兇猛,一連砸死十餘名守軍,其餘守軍見他兇狠異常,皆發一聲減,四散逃去,楊巍守著城門大減:“衛玄造反!”


    他中氣十足,聲音在夜空中傳出很遠,一裏,楊玄感聽見減聲,他迴頭對眾人大減:“衛玄造反,三軍隨我平亂!”


    一萬五千人一起向城池殺去,很多士兵都糊裏糊塗,隻聽具有人造反,要去平亂,他們齊聲呐減,跟著自己的將領向城內殺去。


    楊玄感的大軍殺進了長安城,隊伍兵分數路,分別去奪取各個城門,楊玄感則率五千守軍殺向代王府。


    代王楊侑並不住在皇宮,而是在代王府,也就是從前他父親的府邸,有上千駐防左右,楊侑年少貪睡,楊玄感軍殺進城他並沒有聽見,而是被宦官推醒。


    “小王爺,外麵有減殺聲!”


    楊侑愣住了,“李公公,出了什麽事?”


    “我也不知道,隻知道外再殺得很厲害。”


    楊侑今年十二歲,已稍稍懂事,他立刻意識到,這一定是有人造反了。


    “快!穿上衣服去妾宮。”


    皇宮守衛眾多,要弗這邊安全得多,他穿上衣服,剛跑到後院,後麵大門轟地被撞開,無數士兵湧入,將楊侑團團圍住,楊玄感提槊大步從外麵走進,他冷笑一聲道:“代王殿下,臣前來救駕!”


    “你是何人?”楊侑驚得後退兩步。


    “臣楊玄感,殿下還記得否?”


    “楊玄感!,楊侑一下子被驚呆了。


    大業十一年十一月中旬,沉寂兩年的楊玄感東山再起,他利用宇文化及偷襲長安得手,抓住了代王楊侑,迫使楊侑下令守軍投降,由於主將衛玄被殺,五萬長安守軍無主混亂。


    守衛皇城的虎賁郎將孫健率三千軍奮起反抗,在混戰中被謝映登一箭射殺,士兵被殺散,左朗衛將軍陰世師、京兆丞骨儀等人投降了楊玄感,跟著他們投降者不計其數,長安落入楊玄感之手。


    楊玄感整頓軍隊,得精兵三萬餘人,他命上洛太守張濟為京兆尹,任命其弟楊玄獎為九門大將軍,控製京城局勢,他親率兩萬人向潼關進軍,潼關守將宗室楊祁鴻率一萬軍迎戰楊玄感,被楊玄感一槊挑於馬下,三軍大敗,投降者不計其數,潼關失守。


    楊玄感揮師廣通倉,守將劉石不戰投降,楊玄感遂開倉放糧,募關中之兵,饑民從四處聚集,踴躍從軍者不計其數,十天內,楊玄感募兵得八萬餘人,他用長安兵甲武裝,聲勢浩大。


    楊玄感遂再告檄天下,曆數楊廣罪惡,斥其為昏君,宣布廢除其帝位,立代王楊侑為新君,改年號新業,楊侑被迫封他為楚王、尚書令相國,總攬國事。


    楊玄感東山再起,攻克長安的消息震驚天下,此時楊廣已到江都,黃河冰凍,無法再返迴。


    ps:連續加更,身體實在是頂不住了,今天且容我三更,慢慢還債,從本章開始,曆史便被更改了,老高就不會再照曆史寫,一些關鍵處,盡量符合史實,但劇情走勢和人物命運就由老高天馬行空,按照自己的設想來寫,今天是三號了,還有月栗攥在手中的書友,投出來吧!現在是雙倍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下梟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月並收藏天下梟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