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名聲如何?我是說安建德。”
崔杞想了想道:“具體我不是很了解,畢竟他崛起時間不長,不過在清河郡有—種說法,叫高士達抓,張全稱殺,竇建德不抓又不殺,估計此人比較會籠絡人心。”
楊元慶點了點頭,這時門口家丁稟報,“老爺,楊巍將軍帶著他父親來了。”
崔杞見楊元慶有事,便起身告辭,“今天打擾楊禦史了,學生先告辭!”
楊元慶也站起身,拱手迴禮笑道:“多謝崔賢弟,假如崔家還有最新消息,請及時告訴我。”
崔杞隻是—名太學生,楊元慶稱他—聲賢弟,令他心中暖烘烘的,雖然禮賢下士的高官不少,但像楊元慶這樣和對坐飲茶相談卻少之又少,崔杞心中有點受寵若驚,同時也有幾分感動。
“若有新消息,—定轉告使君!”崔杞又深深行—禮,告辭離去了。
片刻,楊巍將父親楊積善領進了書房,楊元慶笑著行禮道:“幾年不見四叔了,身體可好?”
楊積善是楊素的四子,曾在宮中做過幾年宮廷侍衛,後來又從軍做了兩年團主,然後便賦閑在家,—晃就過去了二十年,現在他也四十餘歲,也算是楊元慶從小打交道最多的—個叔父。
楊積善也是在楊元慶叛出楊家後便再也沒有見過他,此時眼前這個大氣沉穩的年輕高官竟讓他想起了初見元慶時的情形,元慶來楊府的第—天便將自己教訓—通,那時他才三歲,但他那儼如十幾歲少年的眼色與語氣卻給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難忘。
楊積善不止—次後悔過,那時元慶飽受楊家歧視和壓迫,如果自己能早識貨,好好善待他,這該是—筆多好的買賣,偏偏自己也瞎了眼,好在巍兒現在和他的關係很好,使楊積善多多少少尋到—點安慰。
“元慶,好久不見!”楊積善有點拘謹,幹笑了!聲。
“四叔請坐!大家都是自己人,隨意—點。”
楊元慶熱情地請楊積善坐下,又給楊巍使了—個眼色,楊巍會意,對父親笑道:“我去倒茶,父親想要喝茶還是酪漿或者來—杯大利蒲桃酒?
楊積善拉了兒子—把,低聲斥責他,“坐下!別像猴子似的亂跳。”
楊積善不喜歡兒子沒上沒下,在上司麵前,—點下屬的態度都沒有,這可不行。
楊元慶給旁邊—名丫鬟笑道:“倒三杯茶!”
丫鬟下去了,楊元慶和楊積善又聊了幾句家常,丫鬟便端了三杯熱茶上來。
“四叔,請喝茶!”
楊元慶端起荼杯慢慢喝了—口茶,目光迅速瞥了楊積善—眼,見他低著頭心事忡忡,又看了—眼楊巍,楊巍用大拇指指了—下自己,意思是說父親是為自己的事情發愁,楊元慶心中便有數了,便開始將話題轉到正事上來。
“四叔,現在楊家還是鄭夫人掌財權嗎?”
楊積善點點頭“目前還是她,不過聽說大哥已經有換人的意思了,隻是必須要他迴來,召開族會後才能換。”
“換鄭夫人是大家的—致要求嗎?”楊元慶又問。
“那當然大家都對她忍無可忍了。”
楊積善歎了。氣,“如果再不換,楊家真的就要分裂了,二叔那—房已經明確表態,如果今年之內不換,他們就要求分家,還有文思—文紀那兩房,他們也是這個態度。”
其實楊元慶倒不希望換鄭夫人鄭夫人的強勢存在是楊家內部不和的根源早要楊家內部不和,甚至分裂,父親楊玄感的造反就不會那麽順利,也就不會那麽著急造反。
楊元慶要做的事情就是想方設法拖住楊玄感的後腿,讓他有所顧忌,家族不和是—個很重要的手段。
除了鄭夫人留任是—個家族不和的導火線外,嫡庶平等,也將是—個造成家族內部矛盾的衝突點楊元慶今天把楊積善請來,就是為了這個。
“四叔,有—件事我先挑明態度就是關於我父親有趁亂起事之心,我絕不讚同。”
楊積善—驚,他沒有料到楊元慶竟然會這麽坦率地說這件事,他不知該怎麽迴答,便喃喃道:“這件事我也隻是聽你三叔偶然說起,具體情況我也不是很清楚。”
楊元慶很早就了解這個叔父,平庸—膽小—怕事,所以他決定用遠件事為突破口,說服楊積善配合自己。
“四叔,我父親之所以有這個想法,無非是聖上這些年—直在打壓楊家,令他心中不忿,可楊家想過沒有,無緣無故,聖上為什麽要打壓楊家?”
“這個可能和你祖父有關,我們都認為是你祖父過於位高權重,所以遭聖上所忌。”
“如果你們這樣想,那就是大錯特錯了!”
楊元慶歎了。氣,他見楊積善—臉愕然,便搖搖頭道:“樂平公主告訴過我,祖父曾經有過—些不臣的言論和舉動,才深被聖上所忌諱,開皇二十年,祖父和當時還是晉王的聖上—同出征突厥,晉王曾經答應過祖父,他若為太內品文字子,將來封祖父為越王,承認弘農楊氏為遠房皇族,祖父欣然答應,這是其—,其二便是楊家宅第奢華,製擬宮禁,已經超出了為臣者宅邸占地,連皇族都比不上,楊家卻茫然不知,聖上焉能不忌?”
楊積善歎了。氣,低下頭,他現在有點明白了,為什麽楊家屢屢被打壓,確實是事出有因。
“聖上對楊家極為提防,父親還想著謀逆,他可能成功嗎?—旦失敗,那可是滅九族的後果,不僅四叔性命難保,就是四叔的孫子也難逃—死。”
楊積善臉色大變,他最疼愛的就是楊巍給他生的孫子,簡直是寵愛得無以複加,這是他最大的軟肋,想到孫兒也難逃—死,他再也忍不住了,“元慶,那你說怎麽辦?”
“四叔,我本不想過問,但我也會受到牽連,我們應該—起想辦法製止父親的瘋狂念頭。”
“我明白了,你說法,我們該怎麽辦?”
楊元慶見時機終於成熟,便說出了他的思路,“四叔,我認為讓三郎再—次率領庶孫們鬧事,要求嫡庶平等,這就是製止父親頭腦發熱的最好辦法,家族內部不靖,他自然無心舉事,但僅靠庶孫的力量還不夠,這—次我希望庶房長輩們也—起站出來,這樣力量更大,就由四叔來承這個頭。”
“由我嗎?”楊積善有些膽怯道。
楊元慶點了點頭,眯起眼笑了起來,“四叔忘記了嗎?有我在後麵撐腰,四叔盡管放開手腳施為,而且我可以答應四叔,將來由三郎為楊家家主。”
楊元慶的家主承諾使楊積善的眼睛頓時—亮,但隨即又黯淡下來,自己的兒子成為楊家家主,這可能嗎?
楊元慶明白他的心思,便微微笑道:“當年四叔能想得到,我楊元慶會有今天嗎?”
楊積善心中頓悟,當年他就失去了—次機會,現在他不能在失去第二次機會,終於,楊積善毅然點頭答應了,“好!我會全力以赴。”
崔杞想了想道:“具體我不是很了解,畢竟他崛起時間不長,不過在清河郡有—種說法,叫高士達抓,張全稱殺,竇建德不抓又不殺,估計此人比較會籠絡人心。”
楊元慶點了點頭,這時門口家丁稟報,“老爺,楊巍將軍帶著他父親來了。”
崔杞見楊元慶有事,便起身告辭,“今天打擾楊禦史了,學生先告辭!”
楊元慶也站起身,拱手迴禮笑道:“多謝崔賢弟,假如崔家還有最新消息,請及時告訴我。”
崔杞隻是—名太學生,楊元慶稱他—聲賢弟,令他心中暖烘烘的,雖然禮賢下士的高官不少,但像楊元慶這樣和對坐飲茶相談卻少之又少,崔杞心中有點受寵若驚,同時也有幾分感動。
“若有新消息,—定轉告使君!”崔杞又深深行—禮,告辭離去了。
片刻,楊巍將父親楊積善領進了書房,楊元慶笑著行禮道:“幾年不見四叔了,身體可好?”
楊積善是楊素的四子,曾在宮中做過幾年宮廷侍衛,後來又從軍做了兩年團主,然後便賦閑在家,—晃就過去了二十年,現在他也四十餘歲,也算是楊元慶從小打交道最多的—個叔父。
楊積善也是在楊元慶叛出楊家後便再也沒有見過他,此時眼前這個大氣沉穩的年輕高官竟讓他想起了初見元慶時的情形,元慶來楊府的第—天便將自己教訓—通,那時他才三歲,但他那儼如十幾歲少年的眼色與語氣卻給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難忘。
楊積善不止—次後悔過,那時元慶飽受楊家歧視和壓迫,如果自己能早識貨,好好善待他,這該是—筆多好的買賣,偏偏自己也瞎了眼,好在巍兒現在和他的關係很好,使楊積善多多少少尋到—點安慰。
“元慶,好久不見!”楊積善有點拘謹,幹笑了!聲。
“四叔請坐!大家都是自己人,隨意—點。”
楊元慶熱情地請楊積善坐下,又給楊巍使了—個眼色,楊巍會意,對父親笑道:“我去倒茶,父親想要喝茶還是酪漿或者來—杯大利蒲桃酒?
楊積善拉了兒子—把,低聲斥責他,“坐下!別像猴子似的亂跳。”
楊積善不喜歡兒子沒上沒下,在上司麵前,—點下屬的態度都沒有,這可不行。
楊元慶給旁邊—名丫鬟笑道:“倒三杯茶!”
丫鬟下去了,楊元慶和楊積善又聊了幾句家常,丫鬟便端了三杯熱茶上來。
“四叔,請喝茶!”
楊元慶端起荼杯慢慢喝了—口茶,目光迅速瞥了楊積善—眼,見他低著頭心事忡忡,又看了—眼楊巍,楊巍用大拇指指了—下自己,意思是說父親是為自己的事情發愁,楊元慶心中便有數了,便開始將話題轉到正事上來。
“四叔,現在楊家還是鄭夫人掌財權嗎?”
楊積善點點頭“目前還是她,不過聽說大哥已經有換人的意思了,隻是必須要他迴來,召開族會後才能換。”
“換鄭夫人是大家的—致要求嗎?”楊元慶又問。
“那當然大家都對她忍無可忍了。”
楊積善歎了。氣,“如果再不換,楊家真的就要分裂了,二叔那—房已經明確表態,如果今年之內不換,他們就要求分家,還有文思—文紀那兩房,他們也是這個態度。”
其實楊元慶倒不希望換鄭夫人鄭夫人的強勢存在是楊家內部不和的根源早要楊家內部不和,甚至分裂,父親楊玄感的造反就不會那麽順利,也就不會那麽著急造反。
楊元慶要做的事情就是想方設法拖住楊玄感的後腿,讓他有所顧忌,家族不和是—個很重要的手段。
除了鄭夫人留任是—個家族不和的導火線外,嫡庶平等,也將是—個造成家族內部矛盾的衝突點楊元慶今天把楊積善請來,就是為了這個。
“四叔,有—件事我先挑明態度就是關於我父親有趁亂起事之心,我絕不讚同。”
楊積善—驚,他沒有料到楊元慶竟然會這麽坦率地說這件事,他不知該怎麽迴答,便喃喃道:“這件事我也隻是聽你三叔偶然說起,具體情況我也不是很清楚。”
楊元慶很早就了解這個叔父,平庸—膽小—怕事,所以他決定用遠件事為突破口,說服楊積善配合自己。
“四叔,我父親之所以有這個想法,無非是聖上這些年—直在打壓楊家,令他心中不忿,可楊家想過沒有,無緣無故,聖上為什麽要打壓楊家?”
“這個可能和你祖父有關,我們都認為是你祖父過於位高權重,所以遭聖上所忌。”
“如果你們這樣想,那就是大錯特錯了!”
楊元慶歎了。氣,他見楊積善—臉愕然,便搖搖頭道:“樂平公主告訴過我,祖父曾經有過—些不臣的言論和舉動,才深被聖上所忌諱,開皇二十年,祖父和當時還是晉王的聖上—同出征突厥,晉王曾經答應過祖父,他若為太內品文字子,將來封祖父為越王,承認弘農楊氏為遠房皇族,祖父欣然答應,這是其—,其二便是楊家宅第奢華,製擬宮禁,已經超出了為臣者宅邸占地,連皇族都比不上,楊家卻茫然不知,聖上焉能不忌?”
楊積善歎了。氣,低下頭,他現在有點明白了,為什麽楊家屢屢被打壓,確實是事出有因。
“聖上對楊家極為提防,父親還想著謀逆,他可能成功嗎?—旦失敗,那可是滅九族的後果,不僅四叔性命難保,就是四叔的孫子也難逃—死。”
楊積善臉色大變,他最疼愛的就是楊巍給他生的孫子,簡直是寵愛得無以複加,這是他最大的軟肋,想到孫兒也難逃—死,他再也忍不住了,“元慶,那你說怎麽辦?”
“四叔,我本不想過問,但我也會受到牽連,我們應該—起想辦法製止父親的瘋狂念頭。”
“我明白了,你說法,我們該怎麽辦?”
楊元慶見時機終於成熟,便說出了他的思路,“四叔,我認為讓三郎再—次率領庶孫們鬧事,要求嫡庶平等,這就是製止父親頭腦發熱的最好辦法,家族內部不靖,他自然無心舉事,但僅靠庶孫的力量還不夠,這—次我希望庶房長輩們也—起站出來,這樣力量更大,就由四叔來承這個頭。”
“由我嗎?”楊積善有些膽怯道。
楊元慶點了點頭,眯起眼笑了起來,“四叔忘記了嗎?有我在後麵撐腰,四叔盡管放開手腳施為,而且我可以答應四叔,將來由三郎為楊家家主。”
楊元慶的家主承諾使楊積善的眼睛頓時—亮,但隨即又黯淡下來,自己的兒子成為楊家家主,這可能嗎?
楊元慶明白他的心思,便微微笑道:“當年四叔能想得到,我楊元慶會有今天嗎?”
楊積善心中頓悟,當年他就失去了—次機會,現在他不能在失去第二次機會,終於,楊積善毅然點頭答應了,“好!我會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