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陸嬌嬌的金手指,在作者的另一篇文的第一章寫過,這裏隻簡單介紹一下。


    當她還是個普通宅女,第一次穿越之後還隨身帶著個晉江電子書,在陌生的世界裏,電子書裏頭緩存下的小說陪她度過了漫長的光陰,那是個修仙世界,靈氣充裕,電子書成了精。


    往後,陸嬌嬌不斷穿越,有什麽有意思的東西都讓電子書記下來,好好的一個網文軟件,硬生生被她逼成了個大雜燴文庫。


    收集資料多而雜,偶爾充作金手指用用。


    繼續正文劇情


    鹹陽農業技術學校放學,住校內的孩子結伴迴宿舍,住校外的學生結伴迴家,幾個孩子在路口道別,其中一個迴了家門。


    小女孩叫孟姮,今年十一歲,她自己開了院子門,又關好,先揉了揉拴在門口的大狼狗,又去看了牆根邊上的雞窩,柵欄裏頭一黃一黑兩隻母雞咕咕咕地吃著野菜葉子,才走到窗下就聽著了織布機的聲音。


    孟母在窗下織布,見她進來停了手中的梭子,說道:“作業都寫完了嗎?”


    “我在學校寫完了。”孟姮坐到孟母身邊的凳子上去。


    孟母推著織布機,“昨天和你講的還記得嗎?”


    孟母近來每天都要教一教孟姮織布機怎麽用。


    孟姮笑了笑,露出一顆虎牙,一手蓋住織布機繃緊的經緯線上,擋住孟母的動作,“阿娘,以後就不用織布了。”


    孟母抬頭說:“娘知道你不喜歡織布,以後可以去太後的工坊裏做活掙錢,但織布多少是個收入,過日子用錢的地方多著呢。”


    “我是說,我們都不用織布了。”


    孟母看著女兒,滿眼困惑,孟姮說:“今天我們班去參觀了太後的新工坊,就是前些天渭水邊建造的那個工坊,裏頭有好多紡紗機織布機,上半邊在橋上,下半邊沉到水裏,水流一衝機器自己就會織布紡紗,一天下來就能織三四匹布。”


    “你哄阿娘的吧?誰見過那樣的織布機?”


    孟姮說:“以前誰也沒見過水車和洗衣機,現在也有了,我哄您做什麽。”


    織布機上的布匹才織了一半,孟母漸漸皺起眉頭,孟姮見她神色不似歡喜,問道:“阿娘你不開心嗎?”


    孟母織布很快,兩天一匹,隻是這活計不輕快,常常累得她腰酸背痛,終日坐在這裏小腿漲得發疼。但織布所得的錢也不少,好時候能占家裏三四成的收入,所以即便辛苦些,孟母也不肯歇著。


    她摸摸孟姮的頭頂,露出一絲苦笑,“店家不要阿娘的布,家裏又少一筆收入。”


    “阿娘可以去工坊做事。”


    孟母笑笑,歎一口氣,繼續織布。


    也不止她一戶人家,一個女子織布賺錢,而是家家戶戶都如此,工坊又招幾個女子?


    孟姮說:“阿娘,你別擔心,我們學校裏教了化糞製肥,若是找不到活,我們賣肥也能賺錢。”


    “你還小用不著發愁這個,阿娘隻是先把這匹布織完罷了。水力織布機是好東西,你爹最近接的活就是去給太後的工坊做機器,也賺了不少錢呢。”


    測試過幾台水力織布機紡紗機之後,陸嬌嬌便給一些有名的商人下了邀請函,請他們參觀新機器。


    玻璃、飯館、紙,自這三樣東西開始,凡是經商的人沒有不知道太後姓名的。


    她的幾個工坊一直都頗為神秘,這次下了請柬,無人爽約,就連呂不韋門下的商客也過去了。


    卻說這人知道呂不韋近來和太後斷了關係,生意上自然聯係不上,隻能眼睜睜看著旁的商人跟著太後賺得盆滿缽滿。


    這次過去,也就想滿足一下好奇心。


    但這人迴來之後好一個輾轉反側,喜歡吃的東西不香了,喜歡的姬妾不美了,腦袋裏惦記著隨著水流吱吱吱運動的機器。


    一天能織三匹布,晚上要是不歇息能織六匹,還不是一尺來寬的小布匹,而是三四尺寬的大寬布匹。


    等太後的工坊運轉起來,一天就得有將近百十來匹布,光這麽一想他就渾身戰栗。


    一家布店,一個月也就收個幾百匹布,而這些布價格都不低。


    當太後的工坊布匹產得多之後,國中布價必定要降下來,但其他諸國布料價格還沒變,慢慢肯定也會降低,但趁著這個關隘,隻要走一遭就能掙個盆滿缽滿。


    這人見天的打聽哪個商人去找織布坊管事買布,自己卻隻能在家裏躺屍,急出了滿口燎泡,茶飯不思地忍了三天終於忍不下去了。


    去找呂不韋。


    呂不韋早年是大商人,秦國的許多商人都和他有交際,隨他身份變化,自然有一批商人投在了他門下,這商人也是其中之一。


    多了個大人物做靠山好是極好,但有時候卻是個阻礙,做個什麽事兒都得看人臉色心意。


    商人到了呂不韋家,得知呂不韋正在與門客議事便喝了兩杯茶冷靜冷靜。


    送走門客,呂不韋其實不想見商人,也不是每個看過水力織布機的人都坐得住,這幾天來了好些商人明裏暗裏試探,他不用動腦就知道今天來的這個是為了什麽。


    二人見麵,商人照舊吹了一番彩虹屁,接下來說到水力紡織機,眼睛都亮了,又是一通瘋狂讚美,眼睛裏全是對金山銀山的未來美好暢想。


    呂不韋心動嗎?


    他看上去是一分都沒動搖。


    等那商人說完,呂不韋說:“諸國亂象已耗盡呂某心緒,實在無力經商,且太後寡居,臣子當避嫌,不可與之結交。”


    商人極為失望。


    “前程所係,呂某不好擋人財路。”


    商人眼睛一亮。


    呂不韋繼續說:“隻要兄台出了這道門不提呂某半句,買賣租賃自隨心意。”


    呂不韋這座靠山,這是多少人求也求不得的。


    一旦答應了這番話,就意味著徹底放棄這座靠山。


    商人皺眉擼了幾遍胡須,心下做出決斷,離了呂不韋,他也不是不能自保,但若是眼睜睜看著別人發財自己連根毛都撈不到他得活活被氣死。


    辭別呂不韋,他趕車去了太後娘娘的織布工坊。


    找到織布工坊的管事兒,卻得知那暫時不賣布料。


    商人差點崩潰:“工坊每日織就布料疊山填海,既不出賣難道用來養老鼠嗎?”


    管事的表情很平淡, “我們最近沒得多餘布料,你若是要機器倒是可以買一些。”


    商人大驚:“能買機器?”


    “能啊!”


    “你要不要?”


    商人:“當然要!”


    “紡織機、紡紗機、縫紉機,你要哪種?”


    “我都要!”


    下了一個大單子,離開了紡織工坊,商人十分滿意,今天這波絕對虧不了!


    怎麽也沒想到工坊願意賣機器。


    太後造頗黎造紙的機器可沒一個能買賣的。


    越想越是滿意,這商人決定去飯館搓一頓。


    陸嬌嬌不公布玻璃的製作方法和紙張的製作方法是為了利益最大化,而現在之所以把水力紡織機售賣也有所考量。


    紡織工坊建立起來,大量生產布匹之後,布的價格必定下降。這就意味著女子家庭織布再難賺到錢,普通家庭會失去將近一半的收入。


    如果想讓普通人的家庭經濟不受影響,就得給他們找另一份收入。


    創造工作機會最簡單的方法莫過於建立工廠。


    陸嬌嬌已計劃開紡織工廠、縫紉工廠。


    但她一個人建造出的工廠可裝不下那麽多人,這就需要有更多的工廠,所以她也賣機器。


    做賣雞蛋的二道販子不如開個養雞場,一定有很多人願意開工廠。


    而製造出來的布匹,總會有銷路的。


    況且,對女人來說,走出家門掙錢,也是好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始皇親媽的種田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點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點之並收藏秦始皇親媽的種田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