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商人剛迴鹹陽聽說太後辦了學校,一直猶豫要不要讓兒子過去。


    他家請得起先生,不缺讀書的地方,但那畢竟是太後開的學校,太後的風評不太好,兒子才七歲,在學校讀三年實習一年也不耽擱求學。


    左思右想,有些拿不定主意,正好這會兒有筆買賣要去雍和,他就先過去了。等迴來聽說太後舉辦開學典禮滿朝文武都去參加了,據小道消息說貴人們家裏的孩子也報名入學了,他立刻決定讓兒子去報名入學。


    第二天一大早就帶著兒子往學校去。


    鹹陽農業技術學校的門依然開著,不過門口立著一個十分顯眼的木牌,最上頭畫個黑森森的叉,下頭寫著幾個字:非本校師生禁止入內。


    看到這幾個字兒商人是心裏有不妙的預感,他牽著兒子到門房去,門房邊上有個年輕人坐著。


    “勞煩,我想讓孩子報名入學,不知道要怎麽辦。”


    年輕人說:“今年春天已經結束招生了,你們要是想報名要等下次招生。”


    “下次招生是什麽時間?”


    “ 明年三月初,那有通知。”年輕人伸手一指。


    校門口兩旁高牆向外擴,右邊一麵牆上掛了一張竹簡,上頭密密麻麻都是小字。


    商人拱手道謝,帶著兒子過去看。


    上頭寫著,開學典禮結束,今年不再招生,預計下次招生時間在明年三月初,歡迎廣大學子前來入學。


    今天算是白跑一趟,但商人已經決定明年春天讓孩子入學。


    他記下日子,牽著孩子轉身準備離開,就見不遠處有一輛黑色寶車停下,拉車的兩匹駿馬漂亮神異,車子前頭坐著的護衛看上去也與一般人不同。


    一錦衣公子跳下車,袍邊金絲線在陽光下閃光,身形比較高,長得很精神,遠遠看著一身少年氣,說不出的神采飛揚。


    商人按住兒子肩膀,低聲說:“是長安君,我們且等一等。”


    門房迎上來,“見過長安君。”


    成蛟走過去直接問:“學校裏還缺先生嗎?”


    “不缺先生。”


    “學校裏還有什麽缺嗎?”


    “據小人所知什麽都不缺。”


    成蛟望了大門兩眼,自打他吃過學校食堂的飯就很是念念不忘,再迴到家裏吃什麽都不得心意,這才想著來學校找個活幹。


    其實他可以直接找太後,但一想起秦王就頭皮發麻,有點慫。


    他失望轉身,登車而走。


    成蛟不止來過一次,而是三次,這事兒傳到了陸嬌嬌耳朵裏。


    古代讀書人矜貴,肯定不屑教導庶民的孩子,她選老師第一步就是將這些人排除。


    學校用的老師全部是由隸臣妾和宮廷內官培訓上崗。


    沒想到成蛟倒是不重這些,但現在教師培訓結束了,學校也不缺老師,她隻能當不知道了。


    倒是隔兩天,林光宮收到了徐福的奏本。


    對方先是對陸嬌嬌的學校大加讚賞,佩服得五體投地,又說那天見過學校裏的學生很可憐,願意捐獻錢糧幫助他們。還有一個小小的願望希望能得到滿足,他很喜歡學校食堂的飯菜,懇請太後能讓自己家的蠢廚子去做學徒學一段時間。


    他送的東西真不少,語氣很誠懇。


    陸嬌嬌答應了。


    徐福與秦王對弈,中途提起成蛟,說道:“臣聽聞長安君多次在太後所辦學校門前流連,再三表示願為數千學子傳授知識。”


    秦王眉梢微動,轉而說起:“聽說諸位大臣去過農業學校,對裏頭的菜品讚不絕口,可有此事?”


    “確有此事,席間百味取料尋常卻入口不凡,比起流傳已久的珍饈亦不多讓。”


    徐福一下子迴憶起那邊的菜品了,不動聲色咽了口口水,“臣最愛桌上一道菜,是一道雞,非為烤製,皮肉鬆軟,汁香味美,筋骨分離,取醬汁相配,入口難忘。”


    秦王緩緩落下了最後一枚棋子,讓徐福迴家,他要準備工作了。


    等人走了,他和自己身邊的內侍說:“你留意些長安君。”


    “長安君最近都在家裏,並未和友人出門遊獵,隻是昨日前去拜訪太後。”


    秦王抬起頭,眼神掃過去,內侍停下話語,換上一張恭敬諂媚的笑臉。


    “太後見他了?”


    “沒有,聽說當時太後出宮了。”


    秦王笑了笑。


    內侍後背的寒毛豎起來,身姿愈發恭敬,簡直想把自己團成一個球塞到書案底下。


    第二天上朝,說起蒙驁攻趙。


    秦王目光掃過神遊天外的成蛟,忽然說:“不知長安君怎麽看?”


    如果這是學生課堂,abcd直接蒙一個也許還能混過去,但這是個問答題。


    可憐的成蛟現在搜心刮肚目光遊移,旁人一個比一個站得直,沒人看他,他都不知道剛才說的是什麽,連一句蒙混過去的話都找不到,隻能硬著頭皮站在秦王目光下。


    “長安君聽令,寡人命你領五千兵馬,立刻去往慶都,聽大將軍蒙驁指揮。”


    這下完了,以後再也不能吃好吃的東西了……


    “成蛟遵旨。”


    今晚章台宮禦膳格外豐盛,香味濃鬱,看色香味明顯和以前的菜品不同。


    也許美食怡人,秦王吃完一碗米飯之後有心情過問這些小事。


    廚子說:“林光宮的人送來一份食譜,我等鑽研數日,做出了這些美食。”


    秦王夾一筷子水煮雞,“什麽時候送來的?”


    此人迴憶一番。


    “是四月二十日。”


    秦王幾不可見地點了點頭。


    四月二十是什麽日子呢?


    他什麽都不是,再往後數兩天是鹹陽農業大學的開學典禮。


    無關於其他任何東西任何情感,被重視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


    秦始皇嬴政究竟是什麽樣的人,陸嬌嬌不清楚,曆朝曆代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野史不足為信。


    人往是往前走的,絕大多數人不關心他究竟是什麽樣的人,若是看到有意思的野史趣談也不介意一笑。


    過去,陸嬌嬌也是其中一員。


    她在時光裏往複穿越,現在陰差陽錯成了趙姬,隻好盡量將他當做平常人,自己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兒。


    種種田,養幾個孩子。


    學校已經建起來了,培養學生這件事兒急不得,農業學校的學生大多數是貧苦出身,他們的父母都不認識字,也就是通俗意義上的文盲。


    現代社會科技文化飛速發展,隨著義務教育的普及,影視文化的發展,現代社會很多人都沒見過文盲。


    但陸嬌嬌見過。


    她穿到所有的古代社會最常見到的就是文盲。


    畢竟現代人習慣用文字交流,有事沒事兒發個博客,朋友圈空間發發心情,大街上的人不管認不認識發個宣傳海報,有什麽通知發個短信貼個通知,等等。


    到了古代,大部分文字交流隻能變成語言交流,給人感覺還是挺明顯的。


    她得習慣多數人不會寫字,不會數數,十以內加減法掰手指,甚至有人不會掰手指。


    一口氣吃不成個胖子,學校裏的學生得從最基本的的算數識字學起,不過從現在看來教育也上了正軌。


    陸嬌嬌準備了兩個副校長,按照現代學校搞了一套行政班子,她自己這個校長暫時做著甩手掌櫃。


    現在人在官府的煉鐵營。


    這個煉鐵營建在鹹陽郊區。


    她穿一身淺色窄袖衣衫,站在鐵府院子的柳樹前頭,放下手裏的鐵劍,手指拂過剛剛砍下的印子。


    冶鐵官站在她後頭說:“這些都是目前能打出最好的刀,比不上銅。”


    “如果有一天有和銅一樣銳利堅硬的鐵會怎麽樣?”


    這不是不可能,因為冶煉出的鐵越來越好,但冶鐵官對自己有生之年能出現和銅一樣好的鐵不抱希望。


    他十分平靜的想來想,說:“鐵礦多餘銅礦,若有精鐵,戰將兵甲皆換與鐵,也可多造鐵箭。”


    冶鐵官說完就見陸嬌嬌看著他。


    這人打了幾十年的兵器,滿腦子刀槍劍戟。


    “你沒種過地罷?”


    “迴太後,微臣家裏幾代兒孫均做采鐵,未曾種過地。”


    “罷了,帶我去鐵營看看。”


    將近鐵營,遠遠見上方鉛雲堆積,錯雜隆隆聲傳來,地麵仿佛在震顫。


    仿佛是馬蹄聲和人聲。


    他們從一個小樓進去,順著樓梯一路往上,走到頂處視野寬廣,可見上空是交錯的橋梁,而下麵是個極大的廣場,最中間是一個五米來高燒得通紅的爐子,周圍空氣已經被烤得變形,人馬奔騰唿嘯。


    陸嬌嬌離著還遠,隻覺得熱浪一陣一陣的撲過來,她抬起袖子擦擦鬢角,看著下頭。


    幾百匹馬一起拉動繩子,後麵連接排橐[駝]鼓起來,隨著馬兒後退,又縮迴去,不斷重複,像一台規律的機器。


    橐,就是古代風箱,鼓風機,由獸皮製作,被拉起,空氣通過氣閥進入橐內,其縮,空氣又通過管道進入冶煉爐內[1]。


    火法煉鐵需要達到一千二百度,僅用一個橐顯然不夠,於是將若幹橐連在一起,用馬來拉動,像這樣的橐,也被叫做馬排。


    有人在下麵推車添火,也有人在半空的橋上推車來往於各個爐口,投料取漿。


    馬如奔雲,人如行蟻。


    “這裏有多少馬?多少趕馬的人?”


    “下頭有六百匹馬,一天換六次,一共是三千六百匹。人數相同,但一天換三次,一千八百人。”


    陸嬌嬌看著下方即將奔向田野的勞動力,微笑著問冶鐵官:“你說要是煉鐵營不需要這些人馬他們會去哪?”


    馬是能吃苦力的馬,牽著馬的人都是些筋骨強健的兒郎,秦國有十來個冶煉工營,就按照一個營兩個冶煉爐算,保守估計得有馬七萬二,趕馬的人三萬六。


    既然要搞高爐煉鐵,不如先把水排搞出來。


    高爐煉鐵,升級農具,解放生產力,大搞農業。


    她真的是棒棒噠!


    “你說如果將這些人馬從這些重複工作中解放出來會怎麽樣?”


    冶鐵官覺得太後想的太多,他順著對方思路想下去,說道:“我國可又添騎兵一支。”


    她和這冶鐵官果然聊不到一起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始皇親媽的種田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點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點之並收藏秦始皇親媽的種田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