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前塵舊事知多少


    江遙一大早爬起來去給雲氏請安,在崔家的湖心亭上吹了半天的風,又被林婉心拉著進行了“親切的會談”,等迴了自己屋就有點頭疼,原也沒當迴事,跟銀杏說了幾句話就先去補覺了,等一覺醒來,看外頭已經天色擦黑了,腦子反而更是沉沉的發暈,一摸額頭,才知道居然發燒了。


    她身體一貫很好,一兩年下來都沒請過一迴大夫,偏偏到了京城反而病倒了,可把銀杏嚇得不輕,一個人忙進忙出,又是煮薑湯又是要去請大夫的,愁得不知如何是好。


    江遙自己感受了一下,覺得也就是吹了風感冒了,喝點薑湯裹上被子發個汗就得了,看她著急忙慌的,反倒安慰起她來:“這麽晚了,就別請大夫了,要是明天還不見好再去。就是著涼了而已,犯不上這麽興師動眾的。”


    這不是在雲南,家裏並沒有大夫天天候著,請個大夫還得先去雲氏那兒迴報一聲,再讓家丁去外頭藥堂裏請,現在天都黑了,不是什麽緊急的症候,人家也不願意出診。


    銀杏先是不肯,但看她頭腦清醒,喝完薑湯之後看起來好了許多,才惴惴地答應了,守在床邊問她想吃點什麽。


    江遙好笑地衝她擺手:“不用了,你也去歇著吧,別離我這麽近,綾子她們又不在,迴頭你要是被我傳染了,咱們倆誰照顧誰啊?”


    “大小姐……”銀杏無奈:“大小姐還有精神打趣我,那我就放心了。您都沒吃晚飯,我去廚房看看,給您煮點粥,免得您半夜餓了。”


    江遙不覺得餓,但怕她又多想,還是同意了。她以前一感冒就愛犯困,換了個身體,這個毛病似乎也還是跟了過來,靠坐著等了銀杏一會兒又睡著了,隻是不多久就聽到外頭有人嘀嘀咕咕地說話,雖然壓低了聲音,還是吵得人心煩,悶哼了一聲,迷迷糊糊地問了句“誰啊?”


    銀杏趕緊掀了簾子進來,扶她坐起來:“是秦驍過來了,說有事迴稟大小姐。”


    “秦驍?大半夜的有什麽事?”江遙撐著腦袋晃了下,感覺熱度已經退了一點,便披了衣服:“又沒外人在,你直接讓他進來吧。”


    銀杏略一遲疑,雖覺得讓秦驍進內室不好,但秦驍說有要緊事要和江遙說,再看看江遙疲憊的樣子,還是“哎”了一聲,引了秦驍進去,自己去外頭幫他守著了。


    秦驍方才在外頭聽銀杏說她病了,就一直提著心,看到她臉頰微紅,唇色卻泛白,更是又著急又難受,一時竟不知該說什麽。


    江遙就先和他說了林婉心挑撥的事,嗤笑了一聲,關照他:“迴頭你看到她,別愛搭不理的,客氣地跟人道個謝。”


    “嗯,我聽大小姐的,”秦驍聽她聲音都是沙啞的,趕緊倒了杯水,單膝跪下了,捧到她手邊:“大小姐喝點水吧?”


    江遙發著熱,確實覺得喉嚨口熱得快要冒火了,接過來喝了一口:“杏兒說你找我有事?”


    “是……”秦驍想了一下,不知是在猶豫,還是在組織措辭,隔了一會兒,終於開口:“今天崔家三夫人說您和四少爺有娃娃親,四少爺說這是不可能的事,還和我解說了原委……”


    江遙“嗯”了一聲,等著他的下文。


    秦驍便把崔致遠的分析對她說了,又說了崔離得知此事的反應。


    江遙對崔家父子這態度並不意外,她看得出來,崔離和江浩成的關係,可以說得上是親而不密,親是心裏親近,從他待顧寧和秦驍就可見一斑,不密,則是往來並不多,更像是君子之交淡如水,這也正印證了秦驍的這個說法。


    秦驍看她對這事漫不經心的樣子,一直壓著的心情莫名地就變好了許多,甚至有些飛揚的雀躍了。忍不住勾了唇笑了下,愉悅都漫進了眼底,低聲笑道:“師父要我明日跟他去京畿巡防營看他練兵,在城外住一段時日。”


    “嗯,去吧,”江遙覺得自己這會兒隻有一半腦子能思考,好一會才反應過來他說的“師父”就是崔離,點頭答應:“好好跟著崔大人學。”


    “是,”秦驍難得看她這樣遲緩迷糊的樣子,也覺得好看到耀眼,站起來為她收走了茶盞,低聲道:“那大小姐早些休息吧。”


    他從她手裏取茶盞的時候,江遙眼尖地看到他手上全是細小的血口子,一道一道交錯著,不由皺了皺眉:“崔大人還搞體罰啊?”


    秦驍疑惑地“嗯?”了一聲。


    江遙指了指他的手,既有點不滿,又無可奈何,想著或許是嚴師出高徒,崔離一個軍人,可能法子有些簡單粗暴,隻道:“記得上點藥。”


    秦驍笑了笑,答應了一句,似是又想到了什麽,輕聲道:“明天去軍營,太子也會去。今日四少爺和我說了一些太子和九皇子的舊事,大小姐不困的話,我說給大小姐聽聽?”


    這些事不算是秘密,在朝為官有些年頭的人多半都知道,但江浩成多半沒有把這些“外邊”的事對夫人和女兒提過,秦驍怕江遙萬一又被帶去什麽應酬的場合,不知內情會吃了虧,才有此一問。


    江遙顯然是有興趣的,點了頭看著他。


    “太子和九皇子之間的糾葛要從十五年前說起,當時皇上還沒登基,為了皇位與皇長子明爭暗鬥,皇上一時疏忽被皇長子陷害,千鈞一發之際,是太子急智,為皇上頂了罪名,連夜逃出京城,還要皇上做出‘大義滅親’的樣子,皇上明裏派人追捕太子,暗裏派人保護太子,忍辱負重,終於扳倒了皇長子繼任大統,洗雪了太子的冤名。但在太子一家逃亡的過程中,太子的妻子和孩子卻沒有躲過追殺,慘死他鄉。”秦驍言簡意賅地講完了十五年前的事,又繼續道:“當時太子還不到二十歲,嬌妻愛子一夕之間慘死,即使皇上即位後,他立刻被立為太子,也消沉了很長一段時間。而且太子專情,後來雖然續娶了一位側妃,卻始終沒有把她扶正,也一直沒有孩子。”


    江遙隻聽江浩成提過,說太子什麽都好,就隻年過三十五還沒有子嗣這一條,叫皇上日夜憂慮,卻不知其中還有這樣的舊事隱情,歎道:“看來這位太子爺是個長情的人?”


    秦驍點頭:“是,四少爺說,皇上用了快十年的功夫,勸他續弦娶一位太子妃,早日生下嫡子,太子都不願意,皇上念著當年的事,到底不忍心怪罪,還是任由了他。最近這幾年,才不再勸了。”


    江遙聽得認真,腦子也開始恢複了運轉,猜道:“因為九皇子?”


    “是,這位九皇子的母親是個身份低微的宮女,在當年的宮變中也受牽連而死,當時九皇子還不到三歲,太子不知是憐惜他,還是因為他而想到了自己死去的孩子,就向皇上懇請,把九皇子抱到東宮撫養了。因此,他是從小跟著太子和太子側妃長大的。”


    本是個不起眼的小皇子,卻因為太子的“移情”作用,常常能入皇帝的眼,成了最受矚目的小皇子,看來這位九皇子的運氣還是不錯的,這身世的時髦值也對得起他第一配角的身份了,江遙暗自感慨了一句,想了想這次進京之後的所見所聞,又疑道:“但目前看起來,太子和九皇子似乎關係並沒有那麽親近?”


    照秦驍剛才所說的,太子和九皇子的關係應該是很好的,畢竟太子沒有子嗣,九皇子既然是太子一手養大的,其實也就和兒子差不多了。如果皇帝傳位給九皇子,太子想必不會去爭,就算是皇帝傳位給太子,太子也很有可能在百年之後傳位給九皇子。


    無論怎樣,九皇子都會是最終的贏家。


    但事實似乎並不是這樣的。如今九皇子在朝政還是軍隊上,都在拚命刷存在感,顯然是有取太子而代之的意思了。


    秦驍也點頭肯定了她的話:“聽師父和四少爺的意思,朝廷裏如今是風雲變幻,難測晴雨。”


    一個將軍想要立於不敗之地,不止要能上陣殺敵,還要能擺得平後方,看得清朝局。他能關注這些事,江遙還是挺高興的,邊聽邊分析了這麽一會兒,感覺自己也清醒了,笑道:“我知道了。沒關係,就算天塌下來了,現在還有高個子的人頂著呢,輪不到咱們糾結站隊,崔家一貫隻忠君護國,不參與黨爭,你跟著崔大人,隻管努力上進,少說多學就是了。”


    說到這些費腦子的事,她反而不再像開始時那麽萎靡不振,反而精神奕奕的,秦驍看著也高興,抿著唇笑了笑,點頭答應了,這才小聲道:“那我迴去了,大小姐,保重。”


    ******************


    這裏不比肅陽,有個風吹草動的,整個江宅幾乎都能知道,秦驍不敢多留,對她道了安後,就在銀杏的指引下悄悄走了。


    他功夫越發純熟,並沒驚動任何人,江遙聽著外頭風平浪靜的,又坐著想了一會兒事情,倒真是覺得肚子空空的餓了,索性起身到外間,打算把銀杏煮的粥喝了。


    銀杏一邊給她盛粥,一邊小聲念了句阿彌陀佛,笑道:“大小姐可算是好了,您都不知道,剛才秦驍一聽我說您病了,急的跟什麽似的,差點沒把我給吃了。”


    江遙仿佛沒聽到,埋頭喝粥。


    平常她聽到這種話,多數時候都會笑笑,隨便接兩句的,銀杏看她一直沉默著,有點不安地低了頭,喊了句“大小姐”。


    江遙隻笑道:“粥熬得不錯,天越來越熱了,以後咱們屋裏要弄個紗窗,不然關著窗子睡覺太熱了。”


    銀杏遲疑了一下,見她看了過來,便指了指一邊牆角。


    江遙順著她的手指看過去,發現那裏放了一隻圓滾滾的竹簍子,半人多高,一臂環繞的粗細,中間鏤空,編得倒是很好看,但看不出是做什麽用途的。不解地迴頭問她:“什麽東西?”


    “秦驍送過來的竹夫人,說給您消暑的,”銀杏笑著把東西捧了過來遞給她:“咱們雲南天兒沒那麽悶熱,不怎麽用得上這東西,聽人說京城的夏日悶熱得很,抱著這個睡覺涼快。”


    江遙到這裏還不到兩年,當真沒見過這東西,接過來之後摸索了一下,才明白這東西的原理,多半就是一個夏涼枕,這才收下了,讓她直接搬到屋裏去。


    銀杏答應了一句,又提醒道:“這是竹篾編的,剛做好的可能沒磨滑,大小姐當心手。”


    江遙聞言,小心地上手摸了一把,觸手潤和細膩,滿是涼意,並沒有一點不平滑的地方。想到九皇子大張旗鼓送來的玉席,再憶起秦驍手上那些細細的劃痕,江遙微微歎了口氣,將這竹夫人抱在手裏,無聲地笑了笑。


    ****************


    太子和崔離去了城外後,大約是因為漩渦中心的太子和九皇子都出了京,皇城仿佛也就忽然安靜了下來,雲氏先前各種帖子收到手軟,如今也都消停了。


    雲氏樂得自在,幹脆帶著兩個女兒到城中有名的出雲寺拜會慧嫻師太,隻是有些事大約注定避不開,她前腳進了寺裏,太子側妃居然也緊跟著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反派注定倒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意忘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意忘言並收藏反派注定倒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