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不愧是西北第一大城,真是大大的厲害。


    因為陝甘總督衙門、陝西巡撫衙門、西安將軍衙門全集中在此城。


    天下之大,隻有兩廣總督駐地、廣東巡撫駐地、廣州將軍衙門所在的廣州城能與其一比。


    縱是江寧城都差了些。


    此城隻有兩江總督和江寧將軍,江蘇巡撫衙門在蘇州。


    不過最近漢軍機大臣袁守侗上書朝廷,提請將陝甘總督衙門遷往蘭州。


    原因是蘭州左近迴民時常叛亂,近來又有河州迴黃國其、王伏林為亂,且新老教皆不安份守己,易釀成教亂。


    “若新老教眾皆亂,則蘭州、寧夏必亂,恐隔斷歸化、尹梨,重現唐時西域孤懸之景。”


    袁守侗的奏折得到了主政的首席軍機富勒渾支持,富中堂也認為僅憑甘肅一省之力難以承擔大規模平亂所需,畢竟甘肅名為一省,實則寧夏、蘭州、河州三府之力。


    於是“奏請”皇帝後,重設甘肅巡撫一職,由現任布政使王廷讚接任。


    同時不斷吹風,要將陝甘總督衙門從西安移到蘭州,如此不僅能使蘭州成為西北軍政中心,也能集中資源開發蘭州、寧夏二府,鞏固朝廷在那裏的統治。


    這個做法其實是對的。


    自古想要發展一個地方,最好的辦法就是將行政中心遷到這個地方。


    蘭州真要成為陝甘總督駐地,最多二十年,此地就能興盛起來,不敢說能和西安比,起碼比現在要強數倍。


    可陝甘總督勒爾謹對此堅決反對,因為跟西安比起來,蘭州那地方真就能稱得上苦寒之地,不僅繁華不及,氣侯也是不及。


    因此,就算朝廷真要遷總督衙門到蘭州,勒爾謹也希望是他的繼任者過去,而不是自己。


    可他又不便出麵上書反對,便授意親密戰友陝西巡撫畢沅上書,又密告甘肅巡撫王廷讚速速鎮壓河州迴,將亂事壓下來。


    如此朝廷多半就不急著遷移總督衙門了。


    忙於平定河州迴同時,勒總督也在大力支持湖廣前線的平亂。


    除調撥陝甘萬餘綠營精兵交陝甘提督王德用入湖廣剿匪外,還承擔了前線不少錢糧開支。


    部分是照朝廷調度劃撥,部分則是應互助會主持睿親王要求。


    這也是“督撫互保”條約內容之一。


    就是一方有難,八方來助。


    今天總主持在湖廣討賊差點錢,你勒總督積極支持,他日你勒總督有什麽事,總主持也必定帶領全會同僚與你肝膽相照。


    了不起,提著西瓜刀過來替你撐個場子!


    “大夥抱成團,誰有事咱們就幫誰出頭!上奏折沒用,就用刀槍同朝廷說話!”


    總主持的餘音隔了幾個月,還始終在勒製台耳畔迴繞。


    別說,這話白天想,夜裏迴味,就一個字——得勁!


    能跟朝廷亮亮胸大肌,爭奪話語權,是多少當官的畢生夙願啊。


    為了落實“督撫互保”理念,勒總督即刻開始對陝甘官場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改革主要內容就是將瞧著怪礙眼的官員或調離,或貶撤,從上到下有組織、有計劃的換成靠得住的人。


    什麽人靠得住?


    當然是肯花錢孝敬總督大人的人。


    你連錢都舍不得給總督大人花,總督大人憑什麽相信你?


    道理就是這麽個道理。


    幾個月下來,陝甘官場那叫一個烏煙瘴氣。


    百分之八十官員都叫總督大人拿捏得死死,餘下百分之二十基本靠邊站。


    不是沒有官員想往上反應情況,可天殺的總督大人串連各級官員把驛道關卡給卡得死死。


    甚至連有密奏權的官員都安排人七十二小時緊盯。


    隔三叉五就有越級尚訪的官員被總督府工作人員解到總督大人麵前。


    好在總督大人也是講究人,對這些想進京告他黑狀的官員留了點情麵,不是一昧要給人家定罪名,扣帽子,而是先關他個三五天,餓他個七八頓。


    迴頭再提來問話。


    結果多半就老實了。


    刁民安份,刁官也老實,陝甘官場吏治自是一片清明。


    上下和諧的很。


    尤其甘肅那邊,全省官員都唯總督大人馬首是瞻,那官場和諧勁放眼全國,你愣是找不到第二個來!


    當然,這主要是前甘肅布政使王亶望經營有方的緣故。


    總督大人這邊不過是前人栽樹,他坐著乘蔭而矣。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臘月,離過年沒幾天了。


    這段時間總督大人也沒怎麽閑著,主要忙於一件事,那就是打算過完年跟陝甘全境士紳、富戶借錢。


    為什麽要借錢?


    因為要發展當地經濟,活躍市場,提高百姓收入水平,改善百姓生活,同時加強軍隊訓練,提高軍隊戰鬥力...


    借多少?


    先期借款是五百萬兩。


    這是總督大人結合全省實際情況做出的數據。


    數目不算多,因為遠在浙江的王亶望書信中說他一上任就開始向富戶借錢,三個月不到就借了九百多萬兩。


    錢不是白借的,有利息。


    你說好端端的巡撫大人借什麽錢呢?


    這就是互助會總主持睿親王的經濟頭腦了。


    前番在京師吃散夥飯時,睿親王無意跟王巡撫提到浙江是個風調雨順的地方,沒什麽大的災害,所以你老王過去在甘肅謊報災情的手段肯定不靈,且容易被人發現,必須換個法子撈錢。


    老王一想也對,知道睿親王有經濟頭腦,便虛心討教。


    睿親王也沒藏著噎著,醉熏熏的將自己在京裏搞的“保龍工程”換了個包裝方式兜售給了老王。


    說白了,就是讓王亶望到浙江後厚著臉皮用各種名目,許以高額利息跟當地士紳借錢。


    “你是巡撫,代表的是朝廷,隻要你借,那幫有錢人他就不敢不借!”


    睿親王對此十分篤定。


    “錢借來之後,本金留下,每年給他們利息便是,別擔心還不上錢,你隻要年年借,就能年年拿後麵人的借款還前麵人的利息...隻要咱大清不亡,隻要你老王還是浙江巡撫,你就甭怕這買賣黃了。”


    “王爺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當官就是為了撈錢的王亶望將此辦法當作至寶,上任後就開始運作,許的利息還嚇人,直接年息百分之二十。


    由於王亶望是浙江巡撫,士紳們不敢得罪他,加上不怕朝廷還不上這錢,就大把大把往外借銀子。


    三個月不到,王亶望在浙江就借到了九百多萬兩。


    相當於浙江全省兩年財政收入。


    騙局還在繼續運作。


    老王的最終借款數目是五千萬兩,最低也得四千萬兩。


    浙江有錢人多,不怕他們沒有。


    誠如睿親王所言隻要大清一日不亡,隻要他王亶望一日還是浙江巡撫,這個業務就能幹到死。


    】


    可王亶望不知道,睿親王教他的這個辦法壓根就沒安好心。


    因為他這樣幹法,看上去賺得盆滿缽滿,沒有任何損失,但大清的信譽卻被他無形之中敗的光光。


    真借個幾千萬兩出來,那利息就會高到他根本還不上的地步。


    最後拿不出錢來還,怎麽辦?


    借錢的士紳從你王亶望這裏拿不到錢,他們就會把怨意撒在朝廷頭上,無形之中會讓大清在浙江的人心盡失。


    勒爾謹其實也知道這種借錢法不好,壓根是拿大清的將來做抵押,可架不住誘惑太大。


    陝甘不及浙江肥,全省借一圈下來千萬兩銀子還是有的吧。


    當年王亶望用三千兩就把他買得死死的,況千萬兩巨資誘惑。


    所以一咬牙,還是把ppt給做了出來,並交由心腹陝西巡撫畢沅落實。


    畢大人總歸是狀元郎出身,貪是貪了點,可也沒貪千萬兩的膽子,再者這種借錢法得罪的是全省士紳,萬一惹出民變來怕是不好收場。


    “怕個吊,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勒製台一臉貪婪,“甭想太多,先把銀子弄來再說,真還不上讓他們跟朝廷要去。”


    這就是將來打官腔了。


    畢巡撫一臉擔憂:“朝廷能認這賬?”


    “朝廷要不認這賬,咱們就不認朝廷...誰願意替咱們還這錢,咱們就擁戴他。反之,咱們就反對他!”


    嗯,製台大人這小九九打的還挺不錯。


    有理有據。


    看上去,似乎在算計某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人,得加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傲骨鐵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傲骨鐵心並收藏大人,得加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