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有人會說夫妻結合不是以愛情為基礎的嗎?有了愛情夫妻間不就會互諒互讓嗎?還有必要把開支和家務分的那麽清嗎?還有必要一家分出兩個姓嗎?這樣是不是太生份了?會不會傷感情呢?是啊,再親密的人也可能會生份,再真摯的感情也可能會受傷,所以婚戀專家們老早就提醒人們:“感情是需要維護的,婚姻是需要經營的”。當男女攜手步入婚姻,當戀愛時的激情漸漸在兩人心頭冷卻,接下來夫妻要共同麵對的是漫長歲月中的蠅營狗苟,和日複一日的柴米油鹽。如何處理好平淡日子中的繁雜瑣事,才是維護好夫妻感情,經營好婚姻的重要基礎。


    曾經看過一位女性作者寫的討論愛情的短文。在文中作者認為:“愛是積累來的,不愛也是。”並教導女性如何通過細節來分辨男性是否是真愛你,如


    “如果一個人說喜歡你,請等到他對你百般照顧的時候再相信”;


    “如果他答應帶你去的地方,等他訂好機票再開心”;


    “如果他說要娶你,等他買好戒指跪在你麵前再感動”。


    接著,作者還舉了兩個具體的事例。事例一:朋友告訴我,那是他們剛住在一起。有天晚上她大姨媽來了,晚上去衛生間迴來再躺下的時候,他翻身把她摟在懷裏邊幫她揉肚子邊輕聲打唿,可是白天他們才剛吵完架。那時候她就想:“嗯,以後就是他了!”


    事例二:我和男朋友是高中同學,有一次同學聚會,他喝多了走路送我迴家。在喝醉到自己走路都搖搖晃晃的時候,過馬路他突然把我拉到一邊。我問他:“幹嘛!”他說:“別動,那邊有車,不安全。”看起來根本刀槍不入的我,感動得一塌糊塗。


    但是從這些描述中我們發現,作者隻教導女性如何通過觀察男性的行為細節,來辨別男性是否真愛女性,卻從沒有教導女性如何在細節上關愛男性。難道男人對女人的愛需要積累,女人對男人的愛就不需要嗎?為什麽是這樣呢?靜下心來想了想才恍然大悟,因為我們現在還是在沿習傳統習慣,女人結婚叫出嫁,男人結婚叫娶媳婦。婚後,女人被視為成了男方家庭的成員。在心理上有女人把自己交給了男人的感覺。既然女人是要付出自己的,男人是要得到女人的。自然就要男人來追女人,因為哪有上趕著把自己追著給人的,那豈不是太掉價了。所以作者似乎傳達給我們這樣一個信息,男人隻要用真愛贏得女人心,就可以幸福一輩子。真是這樣嗎?我們隻能說設想很美好,實際卻做不到。


    既然大家都公認在戀愛中應該男人追女人,現實中的戀愛自然多是從男性主動接近女性開始的。但是由於個人的人格和道德修養上的不完美,男女在戀愛中的行為不能說是完全出於愛意或是合乎情理的。男性為了成功接近女性,就需有意地取悅和討好對方。而女性為了體現在戀愛中被人追的原則,開始總會表現的很矜持,有的女性甚至還會有意給男方設置些障礙,過一下被人追的癮。而男方為了追到女方哪怕是翻山越嶺也不敢叫難。可是人性是經不起誘惑的。男性不畏艱難的表現,使女性的欲望極大地膨脹起來。於是女性要求男性滿足自已更多的願望,而不管自己的意願是否合情理。曾經看到有女性以過來人的口氣告誡其他女性,即使遇到自己心儀的男性,如果對方不來追,寧可錯過也絕不主動示愛。剛看到這戒條讓人覺得有些不可理解,隻要是真心相愛,誰先主動不都一樣嗎?隻要兩人能開心地生活在一起不就行了嗎?後來才明白女人是為了等男人來追時,好隨心所欲地要求男人滿足自己的欲望。可見戀愛從一開始就不隻是有愛,還有各種各樣的算計。


    網上流傳的段子“男人的新三從四德”,就從一個側麵反映了戀愛中男性在追求女性時所遭遇的尷尬境況。


    女朋友出門要跟“從”


    女朋友命令要服“從”


    女朋友講錯要盲“從”


    女朋友化妝要等“得”


    女朋友花錢要舍“得”


    女朋友生氣要忍“得”


    女朋友生日要記“得”


    一個在男朋友麵前飛揚跋扈的女性形活脫脫呈現在了人們麵前,有些女性為了過足被人追的癮,可以說是想方設法為難自己的男朋友,仿佛非此不足以證明自己獲得了“真愛”。而男人在這種戀愛中一但修成正果,兩個人步入婚姻,女性的這種待遇就會從婚前延續到婚後,隻不過主人公從“女朋友”變成了“老婆”。


    老婆出門要跟“從”


    老婆命令要服“從”


    老婆講錯要盲“從”


    老婆化妝要等“得”


    老婆花錢要舍“得”


    老婆生氣要忍“得”


    老婆生日要記“得”


    而且,由於有了婚姻的保障,女人提起要求可以說是更加肆無忌憚。看人們是怎麽在網上吐槽的:


    老師:請用一句話來形容當代男人的婚後生活。


    小明:娶了個祖宗生了個爹!


    老師:啥也不說了,直接鼓掌吧!


    在這種模式下,人們甚至認為男人有責任讓女人過的好!從很早以前的“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到現在的“男人負責掙錢,女人負責花錢”。都反映了人們心中的這種觀念。


    我們且不說婚後男人是不是就應該負責女人的全部生活,我們先來探究一下男人都已經對女人的生活負責了,女人是不是應該對男人表示一下感激?可是人們往往習慣了得到,就忘記了感恩。而且隨著親密程度的增加,要求反倒越來越多。女人聽到這話也許會覺得很委屈:“我都跟了他了,還憑什麽要感激他?”但是我們站在男人的角度想一想,男人這麽辛苦地為女人付出是為了什麽呢?難道就是為了請個祖宗迴來供著嗎?肯定不是的,男人他也是為了自己的幸福。如果男人辛苦一番卻發現隻是找了一個累贅,背了一個包袱,他還怎麽愛的起來。


    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許多婚戀專家一再告誡女性,即使結了婚也不能以為就是得到了長期飯票,可以躺下來享受勝利成果。還要懂得理解和支持丈夫,還要關心丈夫的父母,另外還要打理和充實自己。


    說到這裏還會有許多女性大倒苦水,什麽男人掙錢女人花?我們不但掙錢養家,家裏的事也全靠我們,男人根本指不上。也有人撰文為承擔了太多家庭責人的女性鳴不平:


    有人問妻子:你是職業女性或家庭主婦?


    她迴答說:


    我是一個全職妻子。


    我的工作每天24小時……


    我是一個“媽媽”...


    我是一個妻子...


    我是一個女兒...


    我是一個媳婦...


    我是一個鬧鍾...


    我是一個廚師...


    我是一個女傭...


    我是一名教師...


    我是一名侍應...


    我是一個保姆...


    我是一名護士...


    我是一個雜工...


    我是一名護衛...


    我是一個顧問...


    我沒有周休假...


    我沒有病假...


    我沒有年假......


    我的工作不分晝夜.....


    我必須“隨時候命”,


    但得到的酬勞是:


    “你整天在做什麽?”


    評心而論,這種現象也是存在的。由於人格的缺陷或是有的男人還保留著“男主外,女主內”的舊觀念,使這類男人的妻子因承擔了過多的家庭責任而不堪重負。婚戀專家們也一再提醒這類男人要關心妻子,感激妻子,妻子和家人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可是如何才能讓這些在婚姻中沒有盡到責任的男人和女人做好呢?一般認為就是男女一定要找到“真愛”,因為真正愛你的人就會關心你體貼你,就不會讓你一個人操勞,就會自覺承擔應盡的責任。但是在這個婚姻自主的年代,包辦婚姻可以說已是個別現象,絕大多數男女的配偶都是自己選擇的,在步入婚姻前都是有一定感情基礎的。然而絕大多數男女對婚後配偶的表現都很難滿意。這是因為我們都寄希望於我們的配偶在承擔家庭責任上能自覺和自律。可是自覺和自律是需要有很高的個人修養才能做好的,無論男人還是女人,在個人修養不足時都不會做的很好。這就導致誰在婚姻中更自覺自律,誰就會承擔更多的家庭責任和義務。時間長了,多承擔的人難勉會感到心理不平衡。這主要是因為當另一半習慣了你一個人多承擔時,便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因而心中沒有一點感激。有一天你不願承擔了,便認為是你變了,便會對你產生不滿。而有時不是你不願承擔了,而是另一半要求又增多了。然而沒有人願意長期毫無迴報地承擔過多的責任和義務,於是矛盾便出現了。


    另外還需說明的是,隻要夫妻雙方感情沒有破裂,雙方都對婚姻還抱有希望,任何一方都不會完全不承擔家庭責任,而是或多或少地會承擔一些。所以少承擔的一方隻是承擔的少了,而不是不承擔家庭責任。但是由於人格素養的欠缺,人往往總是對人嚴,對己寬。自己明明承擔的不多,卻會自以為承擔了很不少。由於自己的私心和惰性逃避責任了,自己卻會找出一大堆理由為自己辯解。另外由於沒有一個明確的評判理念和標準,婚姻中的男女往往也分不清什麽是自己的事,什麽是共同的事。反正覺得自己很忙,就是對家庭盡責了。這樣少承擔的一方往往認識不到自己問題的嚴重性,對另一方造成了侵犯和傷害還不知道,結果在不知不覺中傷了夫妻感情,給自己的婚姻埋下了隱患。


    由此可見,通過aa製的方式明確劃分夫妻在家庭中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實在是維護好婚姻和夫妻感情的好方法。因為最生份的是一家人離心離德,真正傷感情的是對他人不尊重和侵犯他人的權益。承擔家庭責任少的一方,可通過aa製向承擔責任多的一方表達尊重和感激。承擔責任多的一方可通過aa製提醒和激勵承擔少的一方,擔負起自己應盡的責任。因為婚姻的本質是雙飛,aa製也是為了激勵另一半上進,不被拉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走在通往幸福的路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學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學真並收藏走在通往幸福的路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