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軒從未想過,自己才受唐緲禮遇,成了他的座上賓,可不過匆匆一宿,自己便被“請”出了天一門。
起初龐軒還不明就裏,直到迴程的途中,聽聞玄門同儕們議論,這才知悉原來一夜之間,唐緲竟殺師害命,成了眾矢之的的孽徒!甚至還有人訛言,說唐緲的不死之能乃是與妖畜私通而練就的邪功!
龐軒聽不過去,為其鳴不平,卻因此橫遭冷眼。
清者自清,唐公子有朝一日一定能重獲清白!龐軒吃了幾迴暗虧之後,這才學了乖,不再與人相爭。
龐軒的修行之地在蜀中,距離天一門有千裏之遙。他一路南行,這日乘船經過洪澤鎮,想著歸途迢迢,便尋了一間逆旅暫且住下。他原想采購一些補給之物便上路,誰料天公不作美,一場瓢潑大雨耽誤了行程,隻得在此地多盤桓一日。
翌日雨過天晴,龐軒整理好行囊正預備出發,忽聽逆旅中有人閑話:
“李仙君又在布道場了,不知道這迴是為何事祈福?”
“自然是祈福保佑咱們洪澤鎮年年風調雨順,人畜興旺。”
“這些年多虧了李仙君,此地才能長治久安……”
龐軒不知誰是李仙君,心中好奇,便隨口向堂倌打聽。那堂倌道:“小的聽說仙君俗名中有個秋字,隻是不知全名是什麽。”
龐軒一聽,立刻明白眾人口中的李仙君所指乃是李硯秋,隻是他心中頗不以為然。玄門之中李硯秋雖然小有名氣,卻也隻不過是一介散修,根本算不上開宗立派的仙師,可是在洪澤鎮上,他卻是人人敬重的一方大能……敢情山中無老虎,猴子便稱大王。
龐軒搖了搖頭,提著包袱出了逆旅。走了百餘步,看到鎮中的廣場上有十幾個道子正忙著插幡設旗,龐軒想起先前聽到的話,心說應該是李硯秋的門下在布道場。可走近一瞧,龐軒卻吃了一驚——這哪是什麽祈福道場,而是奇門陣法!
龐軒在周圍轉了一圈,愈瞧愈是心驚,他雖然對奇門陣法隻是粗通,卻也識得這是一部以五行為基礎的困宥之陣,以廣場上的九頭赤銅犀兕為陣眼,方圓數裏,陣仗甚大,想來是為了捕獲什麽兇神惡煞的妖物而設。
龐軒原不想多管閑事,可躊躇了一番,還是上前問道:“敢問道友,因何設下這奇門之陣?”
幾個道子聞言停下手中的活計,抬眼打量起龐軒來,見他年紀不大,衣著寒酸,便起了輕鄙之心,其中一人口氣不善道:“與你何幹?”
龐軒道:“在下行經此處,隻是隨口一問。”
道子曰:“吾等遵師命在此設陣伏妖。”
龐軒問:“什麽妖呢?”
另一道子口快,脫嘴而出:“就是天一門的那個唐……”可話還未說完,便被同儕狠狠瞪了一眼,這才收聲道:“休要多問,速速離開罷!”
龐軒一聽,頓時明白原來這五行陣法乃是為了困住唐緲,他心如擂鼓,臉上卻不露聲色,尋思了一番,便道:“恕在下多言,隻是這陣法設在此地實有不妥。”
道子問:“哪裏不妥了?”
“五行陣法運行依靠的乃是五行相生相克之法,啟動之時,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五行輪轉,生生不息。而此陣陣眼為銅獸,銅為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犀兕為鎮水靈獸,一旦陣眼被毀,乾坤倒轉,波及洪澤堤堰,屆時碧江之水倒灌,不光是這鎮上的百姓,就連諸位守陣的道友都有性命之虞啊!”
龐軒信口開河,卻說得振振有詞,似模似樣的,意在恫嚇諸道子,教他們知難而退。其中有幾人被他說動,麵麵相覷起來,甚至有一人輕聲道:“要不要去請示一下師父?”
“哼,休要聽他胡說八道!”為首的道子卻不為所動,他忿聲道,一把將龐軒推開,就欲拔劍出來:“快滾,不然要你好看!”
龐軒臉色一變,斥道:“爾等枉顧陰陽之理,天道之數,遲早要闖下大禍!”說罷,便拂袖離去。
★☆
念及這群惡道想用如此兇險的陣法對付唐緲,龐軒心中鬱鬱不樂,不過轉念一想,他們既然在此設陣,唐緲說不定真會路過此地,萬一他被困此處可怎生是好?
龐軒這般念道,一不做二不休,趁著惡道不備,胡亂攪了一通,破了陣局一角的布設,尋思唐緲將來若真的入陣,憑他機巧,應該能自尋生門逃離。
行事完畢,龐軒頗有些得意,此時他有些餓了,想尋點吃食來祭五髒廟,這般便來到一間食肆前,搜出兩文錢準備換一個炊餅,忽然眼睛一瞥,看到個熟稔的背影,好似唐緲!龐軒心頭一跳,急急去追,可那人健步如飛,在巷尾一晃便不見了。
龐軒兜兜轉轉找了許久,始終找不到,這般隻得作罷。
龐軒迴到食肆前,買了一塊炊餅正嚼著,此時一名老叟提著貨擔走過,龐軒正巧要買些物什,便喚他停下。那老叟看了龐軒一眼,道:“你我有緣,這些不值什麽錢,全都就送給你吧。”說罷,不由分說地將貨擔塞給龐軒,爾後頭也不迴地走了。
龐軒愣在當場,旁邊食肆的堂倌見了,嘀咕了一句:“老頭子,瘋癲了,真以為自己撿到寶了。”
龐軒不解其意,堂倌便道:“先前有個人拿著一粒彈子來換吃的,老頭卻說那是無價之寶,平白給了他很多東西……你說這世上怎會有這樣的傻子?”
龐軒未置可否,隻是貨擔累贅,一時間不知該如何處置。他一向節儉,搜羅了一通,將可用之物統統裝進背簍中,這才姍姍離去。
★☆
龐軒行至鎮口,看到幾名村婦正在閑話,一個兩三歲的女童正在地上和泥巴玩兒,起初他不以為意,可是待走近那女童,卻忽然看到了一件意想不到之物。
那是一粒小球,鐵鑄的,上麵鐫著花紋,十分精致。
龐軒心頭狂跳,蹲下身問那女童:“小娃娃,這球給阿叔瞧瞧好不好?”
女童皺著眉頭望了他一眼,連忙起身撲進她娘的懷中。
龐軒隻好又走近村婦,揖了一揖,道:“這位大嫂,敢問令嬡的這隻小球是從哪裏得來的?”
那村婦見龐軒彬彬有禮,不像個壞人,便如實道:“是先前一位年輕公子落下的,小女喜歡,就拿給她玩兒了。”
龐軒又問:“那公子生得什麽模樣?”
聽他這麽問,周圍的村婦又七嘴八舌起來,說那公子年輕俊俏,可惜娘子早逝,還要獨自養活一個未足月的嬰孩,十分可憐。
龐軒聽得一愣一愣的,雖然不知嬰孩是怎麽迴事,但心中也估摸出此人應是唐緲無疑。他打聽完唐緲離去的方向,預備循跡而去,卻又惦記女童手中的那顆小球,於是便衝著她道:“小娃娃,這顆球送給阿叔好不好?”
“不要!”女童虎著臉斬釘截鐵道,惹得周圍的村婦哄笑起來。
龐軒被笑地臉上一紅,忽然靈機一動,忙從背簍裏搜出一隻陀螺,送到女童跟前:“阿叔拿這個和你換。”
女童見了陀螺,眉開眼笑,遂將小球乖乖遞給了龐軒。
離開洪澤鎮,龐軒行至無人之境,輕輕將小球一捏,它頓時起了變化,瞬間變作一隻巴掌大小,栩栩如生的小雀——正是機關鳥!
龐軒釋然一笑,捧著機關鳥喃喃自語道:“快點帶我去尋你的主人吧!”
★☆
龐軒來到冰夷嶺下,隻見山道口有李硯秋的弟子把守,無法靠近,這教他不禁憂心起唐緲的安危來。
這陣仗,李硯秋勢必已經知道唐緲下落,說不定已經設局將他困在山上……這老道當初賀壽之時殷勤備至,一轉眼卻步步殺招,毫不容情!
龐軒心懷惴惴,他尋思了一會兒,另辟蹊徑,取道密林。可剛走到半山間,忽然耳畔聽到陣陣嬰兒的啼哭聲。
龐軒念及方才村婦所言,料想尋到嬰兒應該就能找到唐緲,但他在林中尋覓良久,隻聞其聲,不見其人。
龐軒心念一動,遂啟動了機關鳥,將它放了出來。機關鳥在上空盤桓了一周,似乎若有所覺,撲棱著翅膀輕盈落下,爾後堪堪降在一個樹洞前。
難怪久覓不著,原來此處竟設了障眼法。
龐軒伸手探入,摸索了一陣兒,須臾便抱出一個嗷嗷叫著的嬰兒來。
這小小的嬰兒此時哭得小臉通紅,滿頭大汗,好似在水裏泡過一般,龐軒見狀,連忙揭開她戴在頭上的虎頭帽,可這一揭卻教他吃驚不小:虎頭帽下竟藏著一對小小的蚩鬼之角,她竟是妖畜之子!
龐軒心中“咯噔”一記,又想起村婦們先前所言,暗道:莫非,她真是唐公子的孩兒?
正不知所措間,聽到一陣腳步聲衝著這裏奔來,龐軒唯恐來人是李硯秋的門人,於是慌忙抱著女嬰隱在樹後。
透過橫柯罅隙,龐軒瞧地分明,來者有兩人,一者他曾在陶陶齋見過,頭上生角,麵上有伏魔印,是那個名為十九的妖畜;而另一人容貌俊逸,此時臉色焦灼……正是唐緲本人!
起初龐軒還不明就裏,直到迴程的途中,聽聞玄門同儕們議論,這才知悉原來一夜之間,唐緲竟殺師害命,成了眾矢之的的孽徒!甚至還有人訛言,說唐緲的不死之能乃是與妖畜私通而練就的邪功!
龐軒聽不過去,為其鳴不平,卻因此橫遭冷眼。
清者自清,唐公子有朝一日一定能重獲清白!龐軒吃了幾迴暗虧之後,這才學了乖,不再與人相爭。
龐軒的修行之地在蜀中,距離天一門有千裏之遙。他一路南行,這日乘船經過洪澤鎮,想著歸途迢迢,便尋了一間逆旅暫且住下。他原想采購一些補給之物便上路,誰料天公不作美,一場瓢潑大雨耽誤了行程,隻得在此地多盤桓一日。
翌日雨過天晴,龐軒整理好行囊正預備出發,忽聽逆旅中有人閑話:
“李仙君又在布道場了,不知道這迴是為何事祈福?”
“自然是祈福保佑咱們洪澤鎮年年風調雨順,人畜興旺。”
“這些年多虧了李仙君,此地才能長治久安……”
龐軒不知誰是李仙君,心中好奇,便隨口向堂倌打聽。那堂倌道:“小的聽說仙君俗名中有個秋字,隻是不知全名是什麽。”
龐軒一聽,立刻明白眾人口中的李仙君所指乃是李硯秋,隻是他心中頗不以為然。玄門之中李硯秋雖然小有名氣,卻也隻不過是一介散修,根本算不上開宗立派的仙師,可是在洪澤鎮上,他卻是人人敬重的一方大能……敢情山中無老虎,猴子便稱大王。
龐軒搖了搖頭,提著包袱出了逆旅。走了百餘步,看到鎮中的廣場上有十幾個道子正忙著插幡設旗,龐軒想起先前聽到的話,心說應該是李硯秋的門下在布道場。可走近一瞧,龐軒卻吃了一驚——這哪是什麽祈福道場,而是奇門陣法!
龐軒在周圍轉了一圈,愈瞧愈是心驚,他雖然對奇門陣法隻是粗通,卻也識得這是一部以五行為基礎的困宥之陣,以廣場上的九頭赤銅犀兕為陣眼,方圓數裏,陣仗甚大,想來是為了捕獲什麽兇神惡煞的妖物而設。
龐軒原不想多管閑事,可躊躇了一番,還是上前問道:“敢問道友,因何設下這奇門之陣?”
幾個道子聞言停下手中的活計,抬眼打量起龐軒來,見他年紀不大,衣著寒酸,便起了輕鄙之心,其中一人口氣不善道:“與你何幹?”
龐軒道:“在下行經此處,隻是隨口一問。”
道子曰:“吾等遵師命在此設陣伏妖。”
龐軒問:“什麽妖呢?”
另一道子口快,脫嘴而出:“就是天一門的那個唐……”可話還未說完,便被同儕狠狠瞪了一眼,這才收聲道:“休要多問,速速離開罷!”
龐軒一聽,頓時明白原來這五行陣法乃是為了困住唐緲,他心如擂鼓,臉上卻不露聲色,尋思了一番,便道:“恕在下多言,隻是這陣法設在此地實有不妥。”
道子問:“哪裏不妥了?”
“五行陣法運行依靠的乃是五行相生相克之法,啟動之時,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五行輪轉,生生不息。而此陣陣眼為銅獸,銅為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犀兕為鎮水靈獸,一旦陣眼被毀,乾坤倒轉,波及洪澤堤堰,屆時碧江之水倒灌,不光是這鎮上的百姓,就連諸位守陣的道友都有性命之虞啊!”
龐軒信口開河,卻說得振振有詞,似模似樣的,意在恫嚇諸道子,教他們知難而退。其中有幾人被他說動,麵麵相覷起來,甚至有一人輕聲道:“要不要去請示一下師父?”
“哼,休要聽他胡說八道!”為首的道子卻不為所動,他忿聲道,一把將龐軒推開,就欲拔劍出來:“快滾,不然要你好看!”
龐軒臉色一變,斥道:“爾等枉顧陰陽之理,天道之數,遲早要闖下大禍!”說罷,便拂袖離去。
★☆
念及這群惡道想用如此兇險的陣法對付唐緲,龐軒心中鬱鬱不樂,不過轉念一想,他們既然在此設陣,唐緲說不定真會路過此地,萬一他被困此處可怎生是好?
龐軒這般念道,一不做二不休,趁著惡道不備,胡亂攪了一通,破了陣局一角的布設,尋思唐緲將來若真的入陣,憑他機巧,應該能自尋生門逃離。
行事完畢,龐軒頗有些得意,此時他有些餓了,想尋點吃食來祭五髒廟,這般便來到一間食肆前,搜出兩文錢準備換一個炊餅,忽然眼睛一瞥,看到個熟稔的背影,好似唐緲!龐軒心頭一跳,急急去追,可那人健步如飛,在巷尾一晃便不見了。
龐軒兜兜轉轉找了許久,始終找不到,這般隻得作罷。
龐軒迴到食肆前,買了一塊炊餅正嚼著,此時一名老叟提著貨擔走過,龐軒正巧要買些物什,便喚他停下。那老叟看了龐軒一眼,道:“你我有緣,這些不值什麽錢,全都就送給你吧。”說罷,不由分說地將貨擔塞給龐軒,爾後頭也不迴地走了。
龐軒愣在當場,旁邊食肆的堂倌見了,嘀咕了一句:“老頭子,瘋癲了,真以為自己撿到寶了。”
龐軒不解其意,堂倌便道:“先前有個人拿著一粒彈子來換吃的,老頭卻說那是無價之寶,平白給了他很多東西……你說這世上怎會有這樣的傻子?”
龐軒未置可否,隻是貨擔累贅,一時間不知該如何處置。他一向節儉,搜羅了一通,將可用之物統統裝進背簍中,這才姍姍離去。
★☆
龐軒行至鎮口,看到幾名村婦正在閑話,一個兩三歲的女童正在地上和泥巴玩兒,起初他不以為意,可是待走近那女童,卻忽然看到了一件意想不到之物。
那是一粒小球,鐵鑄的,上麵鐫著花紋,十分精致。
龐軒心頭狂跳,蹲下身問那女童:“小娃娃,這球給阿叔瞧瞧好不好?”
女童皺著眉頭望了他一眼,連忙起身撲進她娘的懷中。
龐軒隻好又走近村婦,揖了一揖,道:“這位大嫂,敢問令嬡的這隻小球是從哪裏得來的?”
那村婦見龐軒彬彬有禮,不像個壞人,便如實道:“是先前一位年輕公子落下的,小女喜歡,就拿給她玩兒了。”
龐軒又問:“那公子生得什麽模樣?”
聽他這麽問,周圍的村婦又七嘴八舌起來,說那公子年輕俊俏,可惜娘子早逝,還要獨自養活一個未足月的嬰孩,十分可憐。
龐軒聽得一愣一愣的,雖然不知嬰孩是怎麽迴事,但心中也估摸出此人應是唐緲無疑。他打聽完唐緲離去的方向,預備循跡而去,卻又惦記女童手中的那顆小球,於是便衝著她道:“小娃娃,這顆球送給阿叔好不好?”
“不要!”女童虎著臉斬釘截鐵道,惹得周圍的村婦哄笑起來。
龐軒被笑地臉上一紅,忽然靈機一動,忙從背簍裏搜出一隻陀螺,送到女童跟前:“阿叔拿這個和你換。”
女童見了陀螺,眉開眼笑,遂將小球乖乖遞給了龐軒。
離開洪澤鎮,龐軒行至無人之境,輕輕將小球一捏,它頓時起了變化,瞬間變作一隻巴掌大小,栩栩如生的小雀——正是機關鳥!
龐軒釋然一笑,捧著機關鳥喃喃自語道:“快點帶我去尋你的主人吧!”
★☆
龐軒來到冰夷嶺下,隻見山道口有李硯秋的弟子把守,無法靠近,這教他不禁憂心起唐緲的安危來。
這陣仗,李硯秋勢必已經知道唐緲下落,說不定已經設局將他困在山上……這老道當初賀壽之時殷勤備至,一轉眼卻步步殺招,毫不容情!
龐軒心懷惴惴,他尋思了一會兒,另辟蹊徑,取道密林。可剛走到半山間,忽然耳畔聽到陣陣嬰兒的啼哭聲。
龐軒念及方才村婦所言,料想尋到嬰兒應該就能找到唐緲,但他在林中尋覓良久,隻聞其聲,不見其人。
龐軒心念一動,遂啟動了機關鳥,將它放了出來。機關鳥在上空盤桓了一周,似乎若有所覺,撲棱著翅膀輕盈落下,爾後堪堪降在一個樹洞前。
難怪久覓不著,原來此處竟設了障眼法。
龐軒伸手探入,摸索了一陣兒,須臾便抱出一個嗷嗷叫著的嬰兒來。
這小小的嬰兒此時哭得小臉通紅,滿頭大汗,好似在水裏泡過一般,龐軒見狀,連忙揭開她戴在頭上的虎頭帽,可這一揭卻教他吃驚不小:虎頭帽下竟藏著一對小小的蚩鬼之角,她竟是妖畜之子!
龐軒心中“咯噔”一記,又想起村婦們先前所言,暗道:莫非,她真是唐公子的孩兒?
正不知所措間,聽到一陣腳步聲衝著這裏奔來,龐軒唯恐來人是李硯秋的門人,於是慌忙抱著女嬰隱在樹後。
透過橫柯罅隙,龐軒瞧地分明,來者有兩人,一者他曾在陶陶齋見過,頭上生角,麵上有伏魔印,是那個名為十九的妖畜;而另一人容貌俊逸,此時臉色焦灼……正是唐緲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