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會過後,禮部與太常寺及太史局開始籌備趙王的大婚。
先是封了李孝義為樂平開國男,又賞賜了許多珍寶到山陰伯爵府,太史局合二人八字定吉日,太常寺造冊司封,婚書送至山陰伯爵府,婚事就此定下。
吉日定在盛春,李孝義摸著赤紅的官袍以及銀魚袋,雙手不禁的顫抖,本朝入仕容易封爵卻極難,即便隻是個虛榮,“這本該是我的,要是沒有十八年前的事,何止是這些!”李孝義仍心有不甘。
“爹爹,我不要嫁給趙王!”一旁的李琳宣從天子的詔書下達至今日禮部送來花冠,一直在府中大鬧,李孝義便關了她禁足。
“胡鬧!”李孝義斥道:“這是天子的旨意,你不嫁就是抗旨,又想我們李家滿門入獄嗎!”
“你住口!”山陰伯撐著拐杖進來,“逆子!”
“趁老夫不在,你竟敢周旋了太子又答應了趙王,你這是要害死我們李家啊!”山陰伯一家自從死牢中獲釋便靠先前剩下的家產從了商。
“爹,當初可是你一心要為綽太子翻案,才讓我們一家丟了烏紗帽。”
“你!”
“大哥是前東宮僚屬,東宮與齊王府勢同水火,你為了大哥,為了一個死人,不惜冒犯當今天子,害我們一家差點死在獄中,害得伊兒難產,琳宣失去了母親,害得妹妹與允言在大內如履薄冰,都是你!固執,偏私!”李孝義緊握著手,將這二十年來不敢說出的怨氣一並。
“你住口!”山陰伯臉色煞白,粗喘大氣,舉起手中的拐杖,“我,我,我打死你…”
為婚事,父子不和,大打出手,這也是李琳宣不忍見到的,“翁翁!”
“你打死我吧,你打死我,李家就絕後了!”
“你!”
——哐當!——山陰伯舉起的拐杖落地,向後倒去。
“翁翁。”李琳宣大驚失色,“爹,你快別說了。”
山陰伯家宅不寧,而丟了良娣的東宮卻祥和一片。
“這是今年蜀中進貢的三春茶——雀舌,翁翁嚐嚐。”
接過工藝精致的茶盞,“大郎的煎茶手藝自然是了得。”
接茶的男子已過花甲,胡須全白,頭戴軟腳襆頭,穿著便服,眼裏毫無喝茶之意,“殿下,臣這次冒私會外臣之嫌來東宮,不是來討茶喝的。”
“翁翁的來意,孫兒知道,可是不急在這兒一時嘛。”
“陛下將山陰伯的孫女冊為了趙王妃,雖然說山陰伯離開朝堂已經十八年了,可他作為前禦史中丞,現今朝堂上與地方都有不少高官是他的學生,趙王這麽做,用意還不明顯嗎!”
“孫兒知道,趙王想利用李家,李家又是楚王的母族,加上一個蕭家,一舉三得。”衛曙端做正,“但這些,都是我送給老三的禮,之後,還有一份大禮!”衛曙勾嘴淺笑,伸手又分了一杯茶出來,極為自信。
聽得此話,他才端杯喝了一口,輕輕放下後語重心長道:“山陰伯舊門生倒是不足為懼,但楚王的同母姊不得不妨。”
“翁翁是想說康寧公主的駙馬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
“三衙已有殿前司是趙王的勢力,且樞密院使是趙王的師父,若這馬軍司也歸了趙王,東宮岌岌可危呀。”
“翁翁請寬心,駙馬的為人孫兒最是了解,老三野心太大,登了位哪有那些武將的好活,他就算是去輔佐老六,也斷不可能選擇老三的。”
老翁低頭凝思,複抬頭提醒,“殿下,怕就怕,楚王爺也有爭心。”
“六哥?”衛曙想了想那日大朝會楚王的怒話,“他是有自知之明的人,從前知道自己沒有能力,便學那李後主隻醉心詩書與玩樂。”
“可現在不一樣了,楚王的背後有蕭家了。”
“下棋乃是一步一步而成,但孫兒掌握棋局,亦能掌控其規則。”
一輛馬車經停山陰伯爵府,車內的官人探出半個頭,開國山陰伯爵府幾個大字的牌匾下,掛有喜慶的紅綢,就連那些燈籠都換了新,車簾旋即放下,馬車便又緩緩向前使動。
“阿郎既然到了,不進去看看山陰伯麽?”
“看,有什麽用,我進去隻會給人添堵。”
“李姑娘雖然脾氣差了些,可也是個好姑娘,阿郎就真的沒有法子了?”
“陛下的旨意,我能有什麽辦法。”
“奴婢看的出,李姑娘對阿郎是上心的。”
她輕靠在車窗邊,看著隨風而動的簾子,“人生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楚王府是一灘死水,攪進了蕭家,如何再能把山陰伯爵府也拉扯進來。”她自知道隱瞞身份一旦被揭穿的後果。
“可讓李姑娘嫁給趙王,就真的比楚王府好麽?”
衛桓皺著眉頭,“世家子弟,抉擇都不在自己,好與不好,也不是自己能夠挑選的。”
“如果王妃肯出麵的話,或許會…”小六子語止,想到王妃是主子的妻,天底下有哪個妻會真心願意給丈夫納妾的。
“她…”想了半天後,她竟沒有記起楚王妃的名字,“她有什麽盤算我當然知道,翁翁二十歲中狀元,在朝數十年,亦有不少門生。”
“盤算,阿郎說的是王妃麽?可奴婢覺得,王妃待阿郎,不像是虛情假意。”
“…”
“籲,阿郎,攬月樓到了。”
“走,喝酒去!”
小六子將她扶下馬車,有些難為道:“阿郎如今成了婚,再進這攬月樓,恐怕不太好吧?”
衛桓凝了小六子一眼,他便低頭讓開了道。
————
少年不安分的遊走在樓中各個角落,突然看見內房衣架上一件顯眼的披風。
“那件大氅,四娘還留著嗎?”
女子彈琴的手一僵,抬起頭楞看道:“突然改稱唿倒讓奴家有些不適應了,隻是不知道,王爺現在的姐姐,是何人?”
衛桓輕搖頭,盯著那件已經不合身的大氅略微一笑。
“救命之恩,莫敢忘。”一曲琴閉,女子起身走近,又突然打趣的笑道:“楚王成了親後,連喝酒都要賒賬了?”
她便瞬間青澀了白皙的臉,走到榻前躺下,挑起眉頭道:“四娘就不要笑話我了。”
“有了管家娘子,王爺怎還往外跑呢?”
“我還是喜歡聽四娘喊我六郎。”她躺下,閉目道:“我與她,不過是達成了合作關係罷。”
“可她畢竟是楚王的楚王妃。”
“是,所以本王護的也是楚王妃,但,僅此而已。”
“是嗎,可奴家為何聽出了一絲,口是心非?”
衛桓睜開眼,撐起身子,“衛潛心裏不痛快,連四娘也要挖苦我嗎?”
“好了,好了,不逗你了。”
她沒有繼續躺著,而是微紅著臉將那剩下的半杯酒悉數飲盡。
“這酒烈,後勁也大,少喝些。”
“今日我過來就是想尋醉的,如此才能好好睡上一覺。”說完,她便又開了另外一壺,斟滿酒杯一飲而盡,“大朝會那日我見到了梁文博,他竟在秋闈中中了解元。”
“梁郎…”柳氏低頭深思,“他前陣子與我說交與禮部的狀投名冊有誤,想托我找你。”
“那怎不見四娘來尋我?不過他能參加大朝會,想來是已經解決了。”
“你與他本沒有交集,又有什麽理由來麻煩你呢。”
“我與他是沒有,四娘該知道,你若開口,我是斷然不會拒絕的。”
“欠六郎的情,奴家已經還不清了。”
衛桓心裏隻剩了見外兩字,吐氣道:“算了,不提瑣事了吧,否則白走這一遭,帶興而來,掃興而歸,不值當。”
“好,六郎還想聽什麽曲?”
她緩緩躺下,閉目養神,想了會兒後輕聲道:“玉樹□□花。”
一直到深夜,楚王府依舊冷清。
“李總管說王爺今日一直未迴,此刻新舊城門都關了,姑爺不會是去了伯爵府吧?”
“以她性子,就算經過了伯爵府也是不會進去的。”蕭幼清起身,看了看屋外的天色,月滿星河。
“今夜的月色真好。”喜春拿了一件大氅,跟隨蕭幼清出了屋。
“我知道她在哪兒了。”蕭幼清迴頭道:“備車。”
“可是城門已經閉了。”
“今日是月中,我想去新城,還不難。”
“是。”
幾朵烏雲慢慢飄過,夜色暗下,隨著移動而慢慢變亮。
直到烏雲全部剝開,見到月明,攬月樓門口迎了一輛不曾見過的馬車。
幾個姑娘們站著也不敢迎,“這夜深之時,怎麽還有女子到咱們這兒?”
“看打扮,像個勳貴娘子,莫不是好這口?”
“我看,八成是來捉奸的。”
“嚷嚷什麽,還不去接客堵在前院做什麽?”
“媽媽,來了位姑娘。”
攬月的媽媽旋即朝門口瞧去,見著似乎有些眼熟,又看其衣著顏色與用料都是上等,“這位娘子,您是?”
“柳四娘在哪兒?”
“哎喲,您是來找四娘的呀,她在招唿客人,這客人身份不一般,咱也不敢打擾,要不,您改日…”
“什麽客人身份這般尊貴?”蕭幼清冷下臉。
那媽媽隻好走近一步,小聲道:“是官家的六王,我這小樓也得罪不起,這不喝酒沒有銀子付賬,我們也不敢說什麽,誰讓人家是皇子呢,娘子要是找四娘…”
蕭幼清朝喜春瞥了一眼,喜春便上前給了媽媽一錠金子。
“酒錢我替她付了,現在帶我過去。”
“這…”媽媽看著金子心裏癢癢,可是一想到樓裏貴人的身份便猶豫的不敢接,“您就算給了,奴家也不敢呀,萬一打攪了貴人的興致,我這攬月樓…”
“媽媽就寬心吧,隻管帶我家姑娘過去,出不了事。”喜春將金錠塞到媽媽手裏。
沉甸甸的金子讓媽媽不舍得再還迴,於是笑著圓潤的臉將其收迴了袖子裏,“那說好了,出了什麽事,奴家可不管。”
先是封了李孝義為樂平開國男,又賞賜了許多珍寶到山陰伯爵府,太史局合二人八字定吉日,太常寺造冊司封,婚書送至山陰伯爵府,婚事就此定下。
吉日定在盛春,李孝義摸著赤紅的官袍以及銀魚袋,雙手不禁的顫抖,本朝入仕容易封爵卻極難,即便隻是個虛榮,“這本該是我的,要是沒有十八年前的事,何止是這些!”李孝義仍心有不甘。
“爹爹,我不要嫁給趙王!”一旁的李琳宣從天子的詔書下達至今日禮部送來花冠,一直在府中大鬧,李孝義便關了她禁足。
“胡鬧!”李孝義斥道:“這是天子的旨意,你不嫁就是抗旨,又想我們李家滿門入獄嗎!”
“你住口!”山陰伯撐著拐杖進來,“逆子!”
“趁老夫不在,你竟敢周旋了太子又答應了趙王,你這是要害死我們李家啊!”山陰伯一家自從死牢中獲釋便靠先前剩下的家產從了商。
“爹,當初可是你一心要為綽太子翻案,才讓我們一家丟了烏紗帽。”
“你!”
“大哥是前東宮僚屬,東宮與齊王府勢同水火,你為了大哥,為了一個死人,不惜冒犯當今天子,害我們一家差點死在獄中,害得伊兒難產,琳宣失去了母親,害得妹妹與允言在大內如履薄冰,都是你!固執,偏私!”李孝義緊握著手,將這二十年來不敢說出的怨氣一並。
“你住口!”山陰伯臉色煞白,粗喘大氣,舉起手中的拐杖,“我,我,我打死你…”
為婚事,父子不和,大打出手,這也是李琳宣不忍見到的,“翁翁!”
“你打死我吧,你打死我,李家就絕後了!”
“你!”
——哐當!——山陰伯舉起的拐杖落地,向後倒去。
“翁翁。”李琳宣大驚失色,“爹,你快別說了。”
山陰伯家宅不寧,而丟了良娣的東宮卻祥和一片。
“這是今年蜀中進貢的三春茶——雀舌,翁翁嚐嚐。”
接過工藝精致的茶盞,“大郎的煎茶手藝自然是了得。”
接茶的男子已過花甲,胡須全白,頭戴軟腳襆頭,穿著便服,眼裏毫無喝茶之意,“殿下,臣這次冒私會外臣之嫌來東宮,不是來討茶喝的。”
“翁翁的來意,孫兒知道,可是不急在這兒一時嘛。”
“陛下將山陰伯的孫女冊為了趙王妃,雖然說山陰伯離開朝堂已經十八年了,可他作為前禦史中丞,現今朝堂上與地方都有不少高官是他的學生,趙王這麽做,用意還不明顯嗎!”
“孫兒知道,趙王想利用李家,李家又是楚王的母族,加上一個蕭家,一舉三得。”衛曙端做正,“但這些,都是我送給老三的禮,之後,還有一份大禮!”衛曙勾嘴淺笑,伸手又分了一杯茶出來,極為自信。
聽得此話,他才端杯喝了一口,輕輕放下後語重心長道:“山陰伯舊門生倒是不足為懼,但楚王的同母姊不得不妨。”
“翁翁是想說康寧公主的駙馬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
“三衙已有殿前司是趙王的勢力,且樞密院使是趙王的師父,若這馬軍司也歸了趙王,東宮岌岌可危呀。”
“翁翁請寬心,駙馬的為人孫兒最是了解,老三野心太大,登了位哪有那些武將的好活,他就算是去輔佐老六,也斷不可能選擇老三的。”
老翁低頭凝思,複抬頭提醒,“殿下,怕就怕,楚王爺也有爭心。”
“六哥?”衛曙想了想那日大朝會楚王的怒話,“他是有自知之明的人,從前知道自己沒有能力,便學那李後主隻醉心詩書與玩樂。”
“可現在不一樣了,楚王的背後有蕭家了。”
“下棋乃是一步一步而成,但孫兒掌握棋局,亦能掌控其規則。”
一輛馬車經停山陰伯爵府,車內的官人探出半個頭,開國山陰伯爵府幾個大字的牌匾下,掛有喜慶的紅綢,就連那些燈籠都換了新,車簾旋即放下,馬車便又緩緩向前使動。
“阿郎既然到了,不進去看看山陰伯麽?”
“看,有什麽用,我進去隻會給人添堵。”
“李姑娘雖然脾氣差了些,可也是個好姑娘,阿郎就真的沒有法子了?”
“陛下的旨意,我能有什麽辦法。”
“奴婢看的出,李姑娘對阿郎是上心的。”
她輕靠在車窗邊,看著隨風而動的簾子,“人生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楚王府是一灘死水,攪進了蕭家,如何再能把山陰伯爵府也拉扯進來。”她自知道隱瞞身份一旦被揭穿的後果。
“可讓李姑娘嫁給趙王,就真的比楚王府好麽?”
衛桓皺著眉頭,“世家子弟,抉擇都不在自己,好與不好,也不是自己能夠挑選的。”
“如果王妃肯出麵的話,或許會…”小六子語止,想到王妃是主子的妻,天底下有哪個妻會真心願意給丈夫納妾的。
“她…”想了半天後,她竟沒有記起楚王妃的名字,“她有什麽盤算我當然知道,翁翁二十歲中狀元,在朝數十年,亦有不少門生。”
“盤算,阿郎說的是王妃麽?可奴婢覺得,王妃待阿郎,不像是虛情假意。”
“…”
“籲,阿郎,攬月樓到了。”
“走,喝酒去!”
小六子將她扶下馬車,有些難為道:“阿郎如今成了婚,再進這攬月樓,恐怕不太好吧?”
衛桓凝了小六子一眼,他便低頭讓開了道。
————
少年不安分的遊走在樓中各個角落,突然看見內房衣架上一件顯眼的披風。
“那件大氅,四娘還留著嗎?”
女子彈琴的手一僵,抬起頭楞看道:“突然改稱唿倒讓奴家有些不適應了,隻是不知道,王爺現在的姐姐,是何人?”
衛桓輕搖頭,盯著那件已經不合身的大氅略微一笑。
“救命之恩,莫敢忘。”一曲琴閉,女子起身走近,又突然打趣的笑道:“楚王成了親後,連喝酒都要賒賬了?”
她便瞬間青澀了白皙的臉,走到榻前躺下,挑起眉頭道:“四娘就不要笑話我了。”
“有了管家娘子,王爺怎還往外跑呢?”
“我還是喜歡聽四娘喊我六郎。”她躺下,閉目道:“我與她,不過是達成了合作關係罷。”
“可她畢竟是楚王的楚王妃。”
“是,所以本王護的也是楚王妃,但,僅此而已。”
“是嗎,可奴家為何聽出了一絲,口是心非?”
衛桓睜開眼,撐起身子,“衛潛心裏不痛快,連四娘也要挖苦我嗎?”
“好了,好了,不逗你了。”
她沒有繼續躺著,而是微紅著臉將那剩下的半杯酒悉數飲盡。
“這酒烈,後勁也大,少喝些。”
“今日我過來就是想尋醉的,如此才能好好睡上一覺。”說完,她便又開了另外一壺,斟滿酒杯一飲而盡,“大朝會那日我見到了梁文博,他竟在秋闈中中了解元。”
“梁郎…”柳氏低頭深思,“他前陣子與我說交與禮部的狀投名冊有誤,想托我找你。”
“那怎不見四娘來尋我?不過他能參加大朝會,想來是已經解決了。”
“你與他本沒有交集,又有什麽理由來麻煩你呢。”
“我與他是沒有,四娘該知道,你若開口,我是斷然不會拒絕的。”
“欠六郎的情,奴家已經還不清了。”
衛桓心裏隻剩了見外兩字,吐氣道:“算了,不提瑣事了吧,否則白走這一遭,帶興而來,掃興而歸,不值當。”
“好,六郎還想聽什麽曲?”
她緩緩躺下,閉目養神,想了會兒後輕聲道:“玉樹□□花。”
一直到深夜,楚王府依舊冷清。
“李總管說王爺今日一直未迴,此刻新舊城門都關了,姑爺不會是去了伯爵府吧?”
“以她性子,就算經過了伯爵府也是不會進去的。”蕭幼清起身,看了看屋外的天色,月滿星河。
“今夜的月色真好。”喜春拿了一件大氅,跟隨蕭幼清出了屋。
“我知道她在哪兒了。”蕭幼清迴頭道:“備車。”
“可是城門已經閉了。”
“今日是月中,我想去新城,還不難。”
“是。”
幾朵烏雲慢慢飄過,夜色暗下,隨著移動而慢慢變亮。
直到烏雲全部剝開,見到月明,攬月樓門口迎了一輛不曾見過的馬車。
幾個姑娘們站著也不敢迎,“這夜深之時,怎麽還有女子到咱們這兒?”
“看打扮,像個勳貴娘子,莫不是好這口?”
“我看,八成是來捉奸的。”
“嚷嚷什麽,還不去接客堵在前院做什麽?”
“媽媽,來了位姑娘。”
攬月的媽媽旋即朝門口瞧去,見著似乎有些眼熟,又看其衣著顏色與用料都是上等,“這位娘子,您是?”
“柳四娘在哪兒?”
“哎喲,您是來找四娘的呀,她在招唿客人,這客人身份不一般,咱也不敢打擾,要不,您改日…”
“什麽客人身份這般尊貴?”蕭幼清冷下臉。
那媽媽隻好走近一步,小聲道:“是官家的六王,我這小樓也得罪不起,這不喝酒沒有銀子付賬,我們也不敢說什麽,誰讓人家是皇子呢,娘子要是找四娘…”
蕭幼清朝喜春瞥了一眼,喜春便上前給了媽媽一錠金子。
“酒錢我替她付了,現在帶我過去。”
“這…”媽媽看著金子心裏癢癢,可是一想到樓裏貴人的身份便猶豫的不敢接,“您就算給了,奴家也不敢呀,萬一打攪了貴人的興致,我這攬月樓…”
“媽媽就寬心吧,隻管帶我家姑娘過去,出不了事。”喜春將金錠塞到媽媽手裏。
沉甸甸的金子讓媽媽不舍得再還迴,於是笑著圓潤的臉將其收迴了袖子裏,“那說好了,出了什麽事,奴家可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