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什麽叛亂不叛亂的,造反不造反的就憑這巴掌之數都不到的幾位準聖東嶽聖帝還真有些不放在眼裏,若非人界需要維持秩序好此方此世界的天道運轉,容不得東嶽聖帝對這些妖靈精怪的餘孽趕盡殺絕的話,東嶽聖帝又豈會讓這些妖靈精怪繼續在人界苟延殘喘?
豈不知自己如今已半隻腳邁入天道之中,一旦出手又豈是這些妖靈精怪所能抗衡的?
與五嶽聖帝躍躍欲試相反,張子恆幾位金仙掌權者卻是麵麵相覷,一臉的迷茫。這之前不是都還好好的嗎?不是都還在討論著有關人界仙官的問題嗎?怎麽這畫風說變就變了?一下子竟跳躍到了聖人之間的層次問題了?
一時間,張子恆等人完全傻在了原地,卻是不知如何是好。
沒辦法,如果說是仙官的問題,那麽張子恆等人還可以據理力爭一下,畢竟這種問題在張子恆等人看來很重要,但在聖人們看來就顯得有些無關緊要。可一旦問題涉及到了三界根基、聖人層次的時候,什麽仙官什麽正神的都一邊去吧!
王德會心一笑,直接當著張子恆等人的麵朝著呂孝投去感激的目光,光明正大的好似故意讓張子恆等人看到一樣。
若果說張子恆等人之前是在千方百計的讓五嶽聖帝專注仙官所引發的種種後果的話,那麽呂孝一開口無疑就是在轉移五嶽聖帝的注意力了。
前者不過一個區區人界仙官的小問題,後者卻是關乎三界即將麵臨天地量劫、諸天萬界大戰的大問題,甚至於還牽扯到了聖人本身的問題,兩者之間孰輕孰重簡直是一目了然!
“此法倒是可行,隻是我等幾位聖人卻是不便動手。”南嶽聖帝像是想通了什麽,驀然開口。
南嶽聖帝的意思很明顯,繼續養著這群準聖的妖靈精怪也不是不行,甚至於暗中助其蛻仙成聖也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我等聖人卻是不會出手幹預的,雖大道認可代人受過這種擋劫的方式,但也不是隨隨便便的方法就行得通的。
要真能這麽隨便,這些聖人們早就去奴役、捕捉準聖級別的存在了,然後再千方百計助其成聖,最後隻要等天地量劫一到再讓其為自己擋劫不就可以了?
這裏麵東嶽聖帝最有發言權,因其在第二次天地量劫的時候就做過這等行徑,結果不僅是毫無效果,甚至於好像還讓大道記恨上了一樣,竟是在那一次天地量劫中落下了道咒,時至今日依舊不曾愈合。
說起來東嶽聖帝之所以遲遲不能身合天道也是因為體內這一個道咒所為,有這麽一個大道刑罰而下的道咒存在,你說這忝沃界的天道怎麽可能隨隨便便就讓你身合天道?
當然,有失敗的的例子自然也有成功的例子。東嶽聖帝行代人受過之舉確實失敗無疑,但天庭那位玉皇大帝同樣也行過這等行徑不僅不遭大道記恨,更是安然無恙的度過了那一次天地量劫,不可謂是英明神武。
可以毫不留情的說,玉皇大帝以東嶽聖帝的失敗奠基了自己的成功,用對方活生生的一次失敗、一份恥辱來換取自己的手段超然、英明神武。
當然,南嶽聖帝自然知曉這一段隱秘之事,故而從一開口就未曾看向東嶽聖帝,也不曾向對方問及代人受過的種種步驟、程序。卻是不願在這時候去揭東嶽聖帝的傷疤,將心比心這要是將那失敗之人換成是自己肯定也不願別人在自己麵前提及此事的。
此時,有另一位地尊開口了,卻是東嶽聖帝的另一位碩果僅存的家臣李城。他先是意味深長的看了眼王德,隨後繼續說道:“下一次就是元會,對此天界不可能不知道。既然知道下一次就是元會,那麽不管是天庭還是佛國其重心都會向即將到來的天地量劫側重,如此再加上現有的各靈山妖靈精怪作亂、叛亂,相信我五嶽劫道省可以抽出更多的精力去監視、防範這些準聖。”
五嶽聖帝紛紛點了點頭表示認可,五嶽劫道省這個部門有些特殊,這個部門可是有著三位準聖任職掌權的,有這三位準聖親自出手監察那些同為準聖的妖靈精怪倒也沒有任何問題。
既然想要利用這些準聖的妖靈精怪成為自己的傀儡替身用以即將到來的天地量劫擋劫,那麽五嶽聖帝肯定就不會對這些準聖動手,卻是要將其圈養起來的。
隻是如此一來誰也保不準五嶽劫道省的準聖掌權們會不會和盤踞在各靈山的各準聖妖靈精怪發生什麽摩擦衝突,甚至於雙方一言不合大打出手也不是沒有這種情況發生。
“再者,以往我五嶽府對這些妖靈精怪招安所授仙官卻是有些不入流,不若讓五嶽府另設府、院、司掌權仙官之位對其招安,想必有掌權這個噱頭,那些妖靈精怪必將是爭先恐後。”李城言語清晰,幾乎是一字一頓的將這些話慢慢說出。
要知道人家也不傻,雖是妖靈精怪出身,一直被人族輕視,但堂堂金仙甚至是準聖的事實卻是毋庸置疑的,五嶽府每一次詔安總是拿芝麻大小的仙官就想糊弄他們,還真以為他們不韻世事,靈智未開不成?
再者而言,人界輕視妖靈精怪們由來已久,人家妖靈精怪難道就不曾排斥人族?
答案是否定的,自忝沃界演化之初,有先天真靈感悟大道之音而快速修煉,這一批隨天地世界孕育而出的先天真靈其修煉速度非是現在這些仙人所能想象的。就在這些先天真靈蛻仙成聖之後,有少數幾位成就至聖,於身合天道有感,開始在忝沃界三界之中開立禦統正統,依托天道運轉定下種種天條、地規與冥律。
也就在那時候,忝沃界各族開始為三界禦統正統鋒相對起來,於第一次量劫之前可以說天界牢牢被實力強悍、天賦異稟的妖族給把持了,人界亦被山川草木所化精怪一族一統了,就是冥界那時候也都還是被靈族操控著。
簡單點說,那時候三界各禦統正統完全沒人族什麽事。
若非十一次天地大劫下來三界各自征戰不斷,得以讓人族有足夠的時間厚積待發,繼而趁著一百二十萬年一次的元會所產生的天地量劫之東風,人族不可能一下子將妖靈精怪掀下神壇,將之取而代之的。
也就是那時候,妖靈精怪算是徹底和人族不合了,反正人族見了妖靈精怪無一不是高喊什麽斬妖除魔,要麽就是高喝什麽除魔衛道的。反觀妖靈精怪這邊也是如此,見了人族一個個眼眸發紅,生吞人肉的時候還會高唿什麽複我正統,血食修士金丹元神的時候高喚天道不公。
當然,這種事情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但卻沒有任何一人敢於開口挑明的,也就南嶽聖帝敢於直言這幫妖靈精怪一聲‘孽畜’,這要換成是別人來開這個口的話先不說盤踞在人界靈山的這幫妖靈精怪會不會對其張榜截殺,就是現在東嶽神玄殿裏有那麽幾位同是妖靈精怪出身的準聖、金仙們都會記恨對方。
不得不說這個世界的人族很奇怪,一邊輕視著妖靈精怪,頗有種不屑為伍的樣子,但另一邊卻還是需要這些妖靈精怪的,至少這些妖靈精怪的確天賦異稟,每每諸天萬界大戰之時總能看見這些被天界、人界、冥界正統完全收複的妖靈精怪身先士卒,表現異常彪悍。
不過話又說迴來了,要不是五嶽聖帝需要利用這幫妖靈精怪去磨礪人界修士,需要一批在諸天萬界大戰之時敢於身先士卒的‘振奮大軍’,五嶽聖帝根本不會讓這幫妖靈精怪們安然無恙的逍遙至今?又豈能讓其一次次拒絕五嶽府的招安之後安然無事?要知道拒絕招安可是等同於在打五嶽府的臉麵!
況且這幫桀驁不馴、冥頑不靈,不接受三界正統詔安的妖靈精怪確實也是一個隱患,畢竟對方時時刻刻都還在做著重新禦統三界的美夢。
“我五嶽府自世界演化之後就存在了,七府三省一院一司亦是受天道認可的,若是擅自新設掌權部門誰也不知道會有什麽後果,此事萬不可開先河之例。”這一次不等五嶽聖帝表態,黃中嶽率先站出來反對了,至於之前那什麽仙官的問題也隻能是先丟到一邊去了。
“若新設掌權部門恐天道有變,屆時於東嶽聖帝身合天道卻是不利,還請東嶽聖帝三思。”有張子恆開口,給出的理由讓東嶽聖帝也不得不謹慎對待。
“望諸位聖帝三思後行,此舉太過驚世駭然,卻是無先例可循。”湯子成同樣開口了,一副老臣誓死不依的態度。
“請諸位聖帝以我人界根基著想,萬萬不可行那無法估量的舉動啊…”又有衛元極出聲了,反正就是無論如何也要阻止五嶽聖帝同意李城的這一個諫言。
“若是新設五嶽府掌權仙官的話,先不說人界會如何,我本土世界天道會如何,隻怕到時候必將引來天庭與佛國的重視。若此舉處理不當,下官恐天庭與佛國會兵伐我人界。”相比於前麵幾位,五嶽判府推判姬無命一開口就是一場戰爭論,讓五嶽聖帝們大感無語。
這話說了等於白說,如果天庭和佛國真想要征伐人界的話,什麽借口不能找?難道硬要人界五嶽府自己送上一個完美的借口人家才會對你動手不成?
豈不知自己如今已半隻腳邁入天道之中,一旦出手又豈是這些妖靈精怪所能抗衡的?
與五嶽聖帝躍躍欲試相反,張子恆幾位金仙掌權者卻是麵麵相覷,一臉的迷茫。這之前不是都還好好的嗎?不是都還在討論著有關人界仙官的問題嗎?怎麽這畫風說變就變了?一下子竟跳躍到了聖人之間的層次問題了?
一時間,張子恆等人完全傻在了原地,卻是不知如何是好。
沒辦法,如果說是仙官的問題,那麽張子恆等人還可以據理力爭一下,畢竟這種問題在張子恆等人看來很重要,但在聖人們看來就顯得有些無關緊要。可一旦問題涉及到了三界根基、聖人層次的時候,什麽仙官什麽正神的都一邊去吧!
王德會心一笑,直接當著張子恆等人的麵朝著呂孝投去感激的目光,光明正大的好似故意讓張子恆等人看到一樣。
若果說張子恆等人之前是在千方百計的讓五嶽聖帝專注仙官所引發的種種後果的話,那麽呂孝一開口無疑就是在轉移五嶽聖帝的注意力了。
前者不過一個區區人界仙官的小問題,後者卻是關乎三界即將麵臨天地量劫、諸天萬界大戰的大問題,甚至於還牽扯到了聖人本身的問題,兩者之間孰輕孰重簡直是一目了然!
“此法倒是可行,隻是我等幾位聖人卻是不便動手。”南嶽聖帝像是想通了什麽,驀然開口。
南嶽聖帝的意思很明顯,繼續養著這群準聖的妖靈精怪也不是不行,甚至於暗中助其蛻仙成聖也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我等聖人卻是不會出手幹預的,雖大道認可代人受過這種擋劫的方式,但也不是隨隨便便的方法就行得通的。
要真能這麽隨便,這些聖人們早就去奴役、捕捉準聖級別的存在了,然後再千方百計助其成聖,最後隻要等天地量劫一到再讓其為自己擋劫不就可以了?
這裏麵東嶽聖帝最有發言權,因其在第二次天地量劫的時候就做過這等行徑,結果不僅是毫無效果,甚至於好像還讓大道記恨上了一樣,竟是在那一次天地量劫中落下了道咒,時至今日依舊不曾愈合。
說起來東嶽聖帝之所以遲遲不能身合天道也是因為體內這一個道咒所為,有這麽一個大道刑罰而下的道咒存在,你說這忝沃界的天道怎麽可能隨隨便便就讓你身合天道?
當然,有失敗的的例子自然也有成功的例子。東嶽聖帝行代人受過之舉確實失敗無疑,但天庭那位玉皇大帝同樣也行過這等行徑不僅不遭大道記恨,更是安然無恙的度過了那一次天地量劫,不可謂是英明神武。
可以毫不留情的說,玉皇大帝以東嶽聖帝的失敗奠基了自己的成功,用對方活生生的一次失敗、一份恥辱來換取自己的手段超然、英明神武。
當然,南嶽聖帝自然知曉這一段隱秘之事,故而從一開口就未曾看向東嶽聖帝,也不曾向對方問及代人受過的種種步驟、程序。卻是不願在這時候去揭東嶽聖帝的傷疤,將心比心這要是將那失敗之人換成是自己肯定也不願別人在自己麵前提及此事的。
此時,有另一位地尊開口了,卻是東嶽聖帝的另一位碩果僅存的家臣李城。他先是意味深長的看了眼王德,隨後繼續說道:“下一次就是元會,對此天界不可能不知道。既然知道下一次就是元會,那麽不管是天庭還是佛國其重心都會向即將到來的天地量劫側重,如此再加上現有的各靈山妖靈精怪作亂、叛亂,相信我五嶽劫道省可以抽出更多的精力去監視、防範這些準聖。”
五嶽聖帝紛紛點了點頭表示認可,五嶽劫道省這個部門有些特殊,這個部門可是有著三位準聖任職掌權的,有這三位準聖親自出手監察那些同為準聖的妖靈精怪倒也沒有任何問題。
既然想要利用這些準聖的妖靈精怪成為自己的傀儡替身用以即將到來的天地量劫擋劫,那麽五嶽聖帝肯定就不會對這些準聖動手,卻是要將其圈養起來的。
隻是如此一來誰也保不準五嶽劫道省的準聖掌權們會不會和盤踞在各靈山的各準聖妖靈精怪發生什麽摩擦衝突,甚至於雙方一言不合大打出手也不是沒有這種情況發生。
“再者,以往我五嶽府對這些妖靈精怪招安所授仙官卻是有些不入流,不若讓五嶽府另設府、院、司掌權仙官之位對其招安,想必有掌權這個噱頭,那些妖靈精怪必將是爭先恐後。”李城言語清晰,幾乎是一字一頓的將這些話慢慢說出。
要知道人家也不傻,雖是妖靈精怪出身,一直被人族輕視,但堂堂金仙甚至是準聖的事實卻是毋庸置疑的,五嶽府每一次詔安總是拿芝麻大小的仙官就想糊弄他們,還真以為他們不韻世事,靈智未開不成?
再者而言,人界輕視妖靈精怪們由來已久,人家妖靈精怪難道就不曾排斥人族?
答案是否定的,自忝沃界演化之初,有先天真靈感悟大道之音而快速修煉,這一批隨天地世界孕育而出的先天真靈其修煉速度非是現在這些仙人所能想象的。就在這些先天真靈蛻仙成聖之後,有少數幾位成就至聖,於身合天道有感,開始在忝沃界三界之中開立禦統正統,依托天道運轉定下種種天條、地規與冥律。
也就在那時候,忝沃界各族開始為三界禦統正統鋒相對起來,於第一次量劫之前可以說天界牢牢被實力強悍、天賦異稟的妖族給把持了,人界亦被山川草木所化精怪一族一統了,就是冥界那時候也都還是被靈族操控著。
簡單點說,那時候三界各禦統正統完全沒人族什麽事。
若非十一次天地大劫下來三界各自征戰不斷,得以讓人族有足夠的時間厚積待發,繼而趁著一百二十萬年一次的元會所產生的天地量劫之東風,人族不可能一下子將妖靈精怪掀下神壇,將之取而代之的。
也就是那時候,妖靈精怪算是徹底和人族不合了,反正人族見了妖靈精怪無一不是高喊什麽斬妖除魔,要麽就是高喝什麽除魔衛道的。反觀妖靈精怪這邊也是如此,見了人族一個個眼眸發紅,生吞人肉的時候還會高唿什麽複我正統,血食修士金丹元神的時候高喚天道不公。
當然,這種事情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但卻沒有任何一人敢於開口挑明的,也就南嶽聖帝敢於直言這幫妖靈精怪一聲‘孽畜’,這要換成是別人來開這個口的話先不說盤踞在人界靈山的這幫妖靈精怪會不會對其張榜截殺,就是現在東嶽神玄殿裏有那麽幾位同是妖靈精怪出身的準聖、金仙們都會記恨對方。
不得不說這個世界的人族很奇怪,一邊輕視著妖靈精怪,頗有種不屑為伍的樣子,但另一邊卻還是需要這些妖靈精怪的,至少這些妖靈精怪的確天賦異稟,每每諸天萬界大戰之時總能看見這些被天界、人界、冥界正統完全收複的妖靈精怪身先士卒,表現異常彪悍。
不過話又說迴來了,要不是五嶽聖帝需要利用這幫妖靈精怪去磨礪人界修士,需要一批在諸天萬界大戰之時敢於身先士卒的‘振奮大軍’,五嶽聖帝根本不會讓這幫妖靈精怪們安然無恙的逍遙至今?又豈能讓其一次次拒絕五嶽府的招安之後安然無事?要知道拒絕招安可是等同於在打五嶽府的臉麵!
況且這幫桀驁不馴、冥頑不靈,不接受三界正統詔安的妖靈精怪確實也是一個隱患,畢竟對方時時刻刻都還在做著重新禦統三界的美夢。
“我五嶽府自世界演化之後就存在了,七府三省一院一司亦是受天道認可的,若是擅自新設掌權部門誰也不知道會有什麽後果,此事萬不可開先河之例。”這一次不等五嶽聖帝表態,黃中嶽率先站出來反對了,至於之前那什麽仙官的問題也隻能是先丟到一邊去了。
“若新設掌權部門恐天道有變,屆時於東嶽聖帝身合天道卻是不利,還請東嶽聖帝三思。”有張子恆開口,給出的理由讓東嶽聖帝也不得不謹慎對待。
“望諸位聖帝三思後行,此舉太過驚世駭然,卻是無先例可循。”湯子成同樣開口了,一副老臣誓死不依的態度。
“請諸位聖帝以我人界根基著想,萬萬不可行那無法估量的舉動啊…”又有衛元極出聲了,反正就是無論如何也要阻止五嶽聖帝同意李城的這一個諫言。
“若是新設五嶽府掌權仙官的話,先不說人界會如何,我本土世界天道會如何,隻怕到時候必將引來天庭與佛國的重視。若此舉處理不當,下官恐天庭與佛國會兵伐我人界。”相比於前麵幾位,五嶽判府推判姬無命一開口就是一場戰爭論,讓五嶽聖帝們大感無語。
這話說了等於白說,如果天庭和佛國真想要征伐人界的話,什麽借口不能找?難道硬要人界五嶽府自己送上一個完美的借口人家才會對你動手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