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神殊不方便出門, 羊洛自然代勞了,幫她把婚約解除的好消息告訴了王弘。


    王弘這時候並不知道在未來嶽母心裏他已經占據了“女婿”的一席之地, 聽說這個消息高興也是高興的, 但並沒有達到羊洛想象中的高興等級。他以為王兄至少會高興得蹦躂一下的。


    他哪裏知道,王弘最大的難題並不是他這個郗神殊的未婚夫,而是未來嶽父這座泰山。


    郗恢之威力, 羊洛這輩子是領會不到的了。


    但王弘何其滴水不漏,哪怕在羊洛這個好兄弟麵前,也絕對不會吐槽自己的未來嶽父。即使羊洛不會往外說, 他也絕對三緘其口。


    羊洛道:“剛剛郗叔叔還拉著我切磋切磋, 沒想到他老人家真是老當益壯,和我隻差了十招。”


    (郗恢:我才三十五qaq)


    王弘臉色一僵。羊洛你真是名勇士。郗恢顯然是女兒被解除婚約了、心裏有氣難發, 這才拉著羊洛美其名曰切磋一二, 實際上就想揍他呢。結果就被羊洛毫不客氣地打了迴去。現在郗恢的氣沒有發出去, 不知道他以後求親之路還有多少波折。


    羊洛真是心有戚戚然:“做郗家的女婿真是不容易的, 郗家寵女如命在洛陽可是出了名的。王兄, 你日後有的受了。”同情的目光投往王弘,哪裏知道自己日後會和王弘成了連襟呢。


    *


    王家自從權力交替, 家主之位被傳到了王弘的父親王珣手裏之後,就受到了好一番爭議。雖然王羲之沒有一個有本事的兒子,都隻會舞文弄墨,肆意風流,但內部也頗有些聲音。雖然族人也知道王珣有本事,人家還有個日後必有大出息的兒子, 但到底意難平。王珣為了證明自己,也軟硬兼施,使了好些手段,才樹立起了威信。


    王弘的手裏有一千部曲,比起郗神殊的五百部曲還要多。郗神殊注意到了東平郡王,王弘比她的目光還要敏銳,自然早早就派了人手潛伏在東平郡王門下,盯著他。不然,就這麽個能“大義滅親”、頗有手段的姓司馬的人,整日裏在燕州門戶蘭郡杵著,誰知道能弄出什麽事來?


    謝玄到底是怎麽被彈劾的、怎麽離開燕州的大家都心知肚明,郗神殊現在算是緩過來了,並不是有人針對舅舅,而是因為有人想要那個位置,隻有把舅舅拉下馬了,才能把位置騰出來。這又給了她一個思路,一個人針對另一個人,不是看另一個人倒黴了對他有什麽好處,而是這一整件事能帶來的影響,得利者有誰,失利者又有誰,是多少勢力背後的角力……這些,都是玩政治的人心裏要一清二楚的。


    郗神殊和王弘不約而同地懷疑起了東平郡王。他從前根本不顯山不露水的,看起來樣樣都平平,在他那個嫡長兄司馬元顯的陰影下長大。可最近都發生了什麽,他的未婚妻是河東裴氏嫡長女,比起所有姓司馬的皇室子弟娶的妃子還強!他又得了皇伯父的寵愛,派他前來北疆,名為安定,實則領了和王弘一樣的任務——都是監視郗恢。再後來,他大義滅親,舉報了自己的父兄,乍一看不劃算,實際上卻得到了孝武帝的絕對信任。連朝中說他“子不子”的聲音都小了。


    這一樁算是巧合,這麽多樁……忽悠誰呢。


    如果說他沒有對皇位有意思,郗神殊和王弘都是不信的。他費了這樣多的心力,先將父兄搞下馬,乍一看是騷操作,實際上卻對自己的後續發展大為有利。本來,會稽王和會稽王世子在民間的名聲就不好,大家說起他們都要罵的。現在他們直接發配去了皇陵,等於沒有給東平郡王拖後腿的人了。他又是個大義滅親的好名聲。百姓對他自然隻有讚沒有罵的。


    隻是,東平郡王再怎麽樣也不過是今上的親侄子,而不是親兒子,要上位,非得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他一定還有後招,不然……隻要大皇子和二皇子還在,東平郡王再怎麽名聲好也是名不正言不順。孝武帝再怎麽信任他也不可能跳過自己的兩個兒子而考慮他的。


    郗神殊和王弘越想越覺得他心機深沉。不可不防。


    二皇子“不行”,雖然孝武帝嚴令不許傳播此事,但是……該知道的人都已經知道了。給二皇子瞧“病”的太醫也說不出個二五六來,故二皇子的勢力越來越不行了……若說對東平郡王威脅最大的,當屬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大皇子。


    東平郡王會怎麽對大皇子下手呢。


    就在郗神殊和王弘都在關注大皇子的時候,一封信打破了燕州郗家的寧靜。


    這是一封東平郡王寫給吏部尚書李文朗的信。李文朗到底是誰的人,之前大家一直很困惑。他彈劾謝玄也一度被人以為是為的和謝家的私仇。後來大家都默認應該是大皇子搞的鬼。因為大皇子的母家楚家嫁了一個女兒給李文朗的兒子。


    這封信是一個潛伏在東平郡王身邊的王家密探給截取的。截取之後直接送到了吳郡薊縣王家。


    這是一封極其富有政治水平的信。


    先前郗神殊出現在匈奴,又帶了部曲,這些事跡並不是無人知曉的。這世間,凡是你做了,就會有人知道,沒有百分百的消滅蹤跡。這封信裏保留了一堆證據和彈劾之詞,彈劾郗家與匈奴大王子有關聯,郗家大姑娘甚至曾出入匈奴,助元善奪位。若說不是要送女兒做大王子妃,何必將女兒送到匈奴冒險呢?


    這封信是東平郡王寫給李文朗的,交代他進言給大皇子,讓他將這些證據捅出來,直指郗家通敵叛國。這件事對大皇子的好處是,為他父皇除掉了一個隱患,立下大功,說不定孝武帝還要誇他呢。以大皇子的頭腦簡單一定會聽信的。隻要大皇子幹了這事,孝武帝一氣之下將郗家連根拔起了,之後東平郡王再證明大皇子是“誣陷忠良”,“為郗家平反洗冤”,大皇子的政治生涯就能徹底玩完。到時候,就是東平郡王這顆政治新星冉冉升起的時候了。


    如果沒有這封信,隻怕李文朗的背後到底站著誰還是個謎題。大皇子還要為此背好久的黑鍋。


    王弘思前想後,還是拿著這封密信,前往郗家,求見郗恢。


    郗恢一開始還對王弘橫鼻子豎眼睛的,以為這小子又是借機來尋寶貝蛋子說話,但是眼睛看完這封信以後,麵色都嚴肅了起來。他不敢自專,將郗衝、謝道粲、郗神殊、郗神思、郗躍都叫了過來,一起商量這件事。


    郗家的智多星郗允不在本地,哪怕是送信奔赴洛陽也來不及,一來一返的,耽誤時間。那就隻好集眾人之智,共同想法子了。


    這件事可大可小,可以說,郗家的命脈如今,或者說這一刻,是把握在他們手裏,而不是洛陽的本家手裏。一個搞不好,全家都得玩完。勾結外敵這種事,就算沒當時就弄死,以後君王翻起舊賬來,那都是一翻一個準!


    哪怕呢,就是日後平反了,又能如何,人都全家死光了,追封都是蒙騙世人的罷了,終歸是活著才有用啊。再說了,平反那也是為人家東平郡王攢政治資本!憑什麽啊,郗家就得為你東平郡王一人的野心做了墊腳石?咱也沒欠你的啊。


    王弘對眾人說了他派在東平郡王身邊的人是如何躲避風險、悄悄截取下這封密信、又偷偷連夜加急送到他手裏的過程,以保證這封信的可靠性。他知道自己在郗家人心裏的原始印象很不好,蓋因掛了這個姓。但此事實在太大,攸關郗神殊全家,他隻能拿著這封信來找上門。


    他不能讓殊殊以後沒有娘家,也不能看她以後日日落淚。


    從眾人的臉色和表情來看,都是相信這封信的真實性的。王弘心下微鬆。“實不相瞞,此信能剛好截下來也是巧合。”但他得感謝這個巧合,若不是這巧合,還不知道會有怎樣的驚變。他也要好好獎勵那個潛伏的暗探,立下此大功。


    謝道粲最是有禮的,連忙對王弘道:“弘哥兒,真多虧了你了,今日是我們郗家承你大恩。”若不是王弘來報,誰能知道一直不聲不響的東平郡王背地裏起了這樣的心思?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可是我們郗家憑什麽要做你東平郡王的魚肉呢?但此事卻是與王弘、王家都無關的,王弘能不置身事外、提前來通知他們,實在是太難得了。


    若沒有王弘,他們郗家隻怕是在劫難逃了。大皇子那人,智商與年齡毫無關係,聽風就是雨,從他之前將二皇子不舉的事情四處宣揚、自己親自去辦就能看得出來。若他得了郗家的這個“把柄”,不鬧的滿城風雨才怪呢!甚至為了誇大自己的功勞,隻怕添油加醋都是有的。


    多得是人人自掃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王家與郗家有的是恩怨,但弘哥兒這孩子卻實打實的真心誠意對待他們家,又怎麽不叫謝道粲感動和驚喜?


    郗家眾人都感謝起了王弘,哪怕是郗恢,看著王弘的眼神也微微帶著暖意。


    直到王弘這小子的下一句話。


    他朝著郗神殊看了一眼,鄭重其事道:“不敢受謝姨的謝。實不相瞞,晚輩也有私心。晚輩心儀郗大姑娘已久,是絕不肯看她家出事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今天也在努力爬出黑名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橙橙橙肥錦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橙橙橙肥錦鯉並收藏今天也在努力爬出黑名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