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20章
今天也在努力爬出黑名單 作者:橙橙橙肥錦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這位大書法家、後世稱為書聖的王家家主,郗神殊充滿了欽佩。其實以前也有見過他,畢竟郗家和王家有郗璿這個人物牽連著,郗璿很喜歡郗神殊這個兄弟家的小輩,覺得她和自己的孫女不一樣,機靈漂亮有活力,卻也不失風骨。
王羲之和郗璿是對恩愛夫妻,他們的婚姻佳話還創造了一個成語:妙選東床。郗神殊的曾祖父郗鑒聽說王家家風不錯,就派人到王導家為愛女郗璿選女婿,王導的兒子和侄兒聽說尚書令家將要來提親,都把自己打扮得齊齊整整落落大方,希望被選中。隻有王羲之這個沉迷書法無法自拔的,好像什麽也沒聽到似的,躺在東邊的竹榻上左手吃燒餅,右手筆劃著衣服。也許這位大大對什麽郗家什麽尚書令沒啥想法。
來人迴去後,把看到的情況稟報給郗鑒。郗鑒覺得這個不動聲色的王羲之出場很炫酷很不一般,是個狠人,腦門上閃著“666”,不禁拍手讚歎道: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於是便把女兒嫁給了王羲之。
因為這個選女婿的思路很妙,所以這個故事又叫做“妙選東床”。世人說起女婿,都是“東床快婿”的說法。比如郗恢就是謝奕的東床快婿,王羲之是郗鑒的東床佳婿。
王羲之也早見過郗神殊這個小輩,但多是夫人留她說話比較多。偶爾一次指點她書法,指點了一兩句。郗神殊自三歲習字開始,就練得衛夫人的簪花小楷,貴族女子多習此體。但是王羲之在她六歲時無意中見到她的字體後,覺得她寫行書也大有可為。便教她練起了行書,指點一二。
郗神殊星星眼:天下第一行書耶!我的乖乖,必須得學啊!
於是果斷改行,練起了行書。王羲之本人也是受名師指點,他的師父既是他的師父也是他的姨母,非常有名,出身書法世家,就是前麵提過的衛夫人。衛夫人年輕喪偶,投奔嫁入王家的親妹妹,之後教導外甥王羲之書法。她也沒能想到,王羲之日後能成一代書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王羲之看見郗神殊的字體,覺得有靈氣,就和他姨母當初看見她的字體時,是一樣的心情。於是指點一二,還把親手寫的《蘭亭集序》送給了她。
得益於九年義務教育,《蘭亭集序》郗神殊還是學過的,就是一群出生世家、有閑有錢的人,諸如謝家謝安、王家王羲之、孫家孫綽,幾十個人一起縱情山水,流觴曲水,各抒懷抱,最後王羲之寫下《蘭亭集序》記錄這次玩樂。
真是好生叫人生氣啊。你玩就玩了,知道你們很快樂,還要寫出來告訴大家。這不就跟後世那些忙著為生活奔波的人看見朋友圈裏有人曬去哪玩了去哪吃了去哪嗨了一樣麽。羨慕、嫉妒、恨。
檸檬酸總是代代遺傳。
因郗王微妙,郗神殊許久沒來王家,這次生日宴王羲之特地將到訪的郗神殊叫上,要好好考察考察郗神殊的書法進益。
書房裏,郗神殊睜大眼睛看著一臉和藹的姑祖母郗璿和一臉期待催她下筆的姑祖父王羲之,“姑祖父,不用這麽著急吧。您今日可是主角,不用登場的麽?”
“不打緊,我有那麽多兒孫幫我招唿客人。”這話可不是吹得。王羲之膝下八個兒子,而且全是嫡出,郗璿生的。孫子也不少了。“象兒快些下筆。”
郗神殊隻得執筆寫了一句“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停下筆來,便見王羲之眼裏是欣慰,心知過關了,這幾年的日日勤習不是白費的。
她這一手字完全是仿著王羲之來的,王羲之很滿意:“前年你的字隻見形不見神,今日好多了。字有神,一切都活起來了。”
“謝姑祖父誇。”郗神殊道。
郗璿卻要拆夫君的台:“可別聽你姑祖父胡說,前年你在這寫了一手,他當時說你隻得其形不見其神,但事後卻和我說象兒著實有天賦,他九歲的時候尚且不如你呢。”
郗神殊想笑,硬是憋住了,小臉泛起粉紅,就如春日裏的新桃,豔豔灼目。
“咦,這是誰的字?”郗神殊轉移視線,看到了桌上放的幾張紙,這個不像是王羲之的風格,雖也好看,卻極其飄逸,如在雲端,叫人看著極為舒適閑逸,各有各的好看。
“這是王弘寫的。我叫他幫我翻譯了一段鮮卑語,他抄寫過來方便我看的。”王羲之解釋道。又忍不住吹起了自家小輩:“王弘的字也十分精妙,和象兒有的一比。”
郗神殊暗暗記下,王弘確實是個文科生,還是個搞翻譯、寫字好看的文科生。
王羲之生辰沒過幾天,中國人最愛的過年如期而至。這些日子郗神殊除了在年初二跟著父母迴外祖家以外,其他時間都在家安安分分地練字,偶爾去祖母院裏賣萌,和堂哥堂妹說話。好不容易到了元宵節,郗神殊最期盼的燈會來啦!
暮色降臨。郗神殊和郗炎兒被打包送給了還未成婚的二哥郗允,郗恢要和娘子兩個獨自卿卿我我,毫不猶豫就把兒女甩開。
元宵燈會很熱鬧,是大皇子直接負責、與洛陽令合作一起舉辦的。大皇子沒敢辜負父皇的信任,前半個月都忙得不得了,就怕燈會上,萬家出行,接踵摩肩的,出了差池他得倒大黴。
郗家兄妹先遇上了謝瑍、謝瑜兄妹。謝瑜和郗神殊走在前頭,謝瑍和郗允、郗炎兒走在後頭。
謝瑜的父親謝玄還在邊關守著呢,年初才收到消息,匈奴人又來搶城池了,謝玄硬是頂住了。“好想阿爹啊,不知道他什麽時候才能迴來。”
“我也想舅舅了。”郗神殊的舅舅對她很好,給她送很多好吃的好玩的,教她練武。雖然郗神殊最後隻練出了一點三腳貓功夫,但在女子中也算出類拔萃了,當然,和暗衛、死士出身的女子還是不能比的。
匈奴人也要過冬啊,沒錢沒地盤怎麽辦,還不就逮著晉朝這隻大肥羊來打劫啊。
今日的燈會很美,每條街也有士兵守著,大皇子是下了功夫的。隻見月色、燈光相映成趣,是那“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之景。更有許多酒樓做起了猜燈謎贏花燈的活動,群情激動,爭相出腦。這些活動,便是許多才子才女們出彩的時候了。
又因這日是難得女兒家能出門的日子,所以定了親的小兒女也有一同出門賞燈、賞人、談戀愛的。這不,郗神殊已經看見好幾對情侶借著衣袖牽起手來了。
哪怕是單身狗,也不感覺到不好意思。左右她沒有喜歡的人,自不會為情所困、為情所擾。她還沾沾自喜道,豐子愷先生說“不困於心,不亂於情”,說的就是我這樣的吧。根本沒想到自己原來還是條單身狗,根本就沒有“情”這迴事!
人群擁擠,一時幾人也走散了。郗神殊迴眸一看,身邊隻得謝瑜一個了。好在失散了也不要緊,總歸護得住自己。
“郗大姑娘。”郗神殊忽然聽見一聲清澈如碎玉的唿喚。
王羲之和郗璿是對恩愛夫妻,他們的婚姻佳話還創造了一個成語:妙選東床。郗神殊的曾祖父郗鑒聽說王家家風不錯,就派人到王導家為愛女郗璿選女婿,王導的兒子和侄兒聽說尚書令家將要來提親,都把自己打扮得齊齊整整落落大方,希望被選中。隻有王羲之這個沉迷書法無法自拔的,好像什麽也沒聽到似的,躺在東邊的竹榻上左手吃燒餅,右手筆劃著衣服。也許這位大大對什麽郗家什麽尚書令沒啥想法。
來人迴去後,把看到的情況稟報給郗鑒。郗鑒覺得這個不動聲色的王羲之出場很炫酷很不一般,是個狠人,腦門上閃著“666”,不禁拍手讚歎道: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啊!於是便把女兒嫁給了王羲之。
因為這個選女婿的思路很妙,所以這個故事又叫做“妙選東床”。世人說起女婿,都是“東床快婿”的說法。比如郗恢就是謝奕的東床快婿,王羲之是郗鑒的東床佳婿。
王羲之也早見過郗神殊這個小輩,但多是夫人留她說話比較多。偶爾一次指點她書法,指點了一兩句。郗神殊自三歲習字開始,就練得衛夫人的簪花小楷,貴族女子多習此體。但是王羲之在她六歲時無意中見到她的字體後,覺得她寫行書也大有可為。便教她練起了行書,指點一二。
郗神殊星星眼:天下第一行書耶!我的乖乖,必須得學啊!
於是果斷改行,練起了行書。王羲之本人也是受名師指點,他的師父既是他的師父也是他的姨母,非常有名,出身書法世家,就是前麵提過的衛夫人。衛夫人年輕喪偶,投奔嫁入王家的親妹妹,之後教導外甥王羲之書法。她也沒能想到,王羲之日後能成一代書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王羲之看見郗神殊的字體,覺得有靈氣,就和他姨母當初看見她的字體時,是一樣的心情。於是指點一二,還把親手寫的《蘭亭集序》送給了她。
得益於九年義務教育,《蘭亭集序》郗神殊還是學過的,就是一群出生世家、有閑有錢的人,諸如謝家謝安、王家王羲之、孫家孫綽,幾十個人一起縱情山水,流觴曲水,各抒懷抱,最後王羲之寫下《蘭亭集序》記錄這次玩樂。
真是好生叫人生氣啊。你玩就玩了,知道你們很快樂,還要寫出來告訴大家。這不就跟後世那些忙著為生活奔波的人看見朋友圈裏有人曬去哪玩了去哪吃了去哪嗨了一樣麽。羨慕、嫉妒、恨。
檸檬酸總是代代遺傳。
因郗王微妙,郗神殊許久沒來王家,這次生日宴王羲之特地將到訪的郗神殊叫上,要好好考察考察郗神殊的書法進益。
書房裏,郗神殊睜大眼睛看著一臉和藹的姑祖母郗璿和一臉期待催她下筆的姑祖父王羲之,“姑祖父,不用這麽著急吧。您今日可是主角,不用登場的麽?”
“不打緊,我有那麽多兒孫幫我招唿客人。”這話可不是吹得。王羲之膝下八個兒子,而且全是嫡出,郗璿生的。孫子也不少了。“象兒快些下筆。”
郗神殊隻得執筆寫了一句“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停下筆來,便見王羲之眼裏是欣慰,心知過關了,這幾年的日日勤習不是白費的。
她這一手字完全是仿著王羲之來的,王羲之很滿意:“前年你的字隻見形不見神,今日好多了。字有神,一切都活起來了。”
“謝姑祖父誇。”郗神殊道。
郗璿卻要拆夫君的台:“可別聽你姑祖父胡說,前年你在這寫了一手,他當時說你隻得其形不見其神,但事後卻和我說象兒著實有天賦,他九歲的時候尚且不如你呢。”
郗神殊想笑,硬是憋住了,小臉泛起粉紅,就如春日裏的新桃,豔豔灼目。
“咦,這是誰的字?”郗神殊轉移視線,看到了桌上放的幾張紙,這個不像是王羲之的風格,雖也好看,卻極其飄逸,如在雲端,叫人看著極為舒適閑逸,各有各的好看。
“這是王弘寫的。我叫他幫我翻譯了一段鮮卑語,他抄寫過來方便我看的。”王羲之解釋道。又忍不住吹起了自家小輩:“王弘的字也十分精妙,和象兒有的一比。”
郗神殊暗暗記下,王弘確實是個文科生,還是個搞翻譯、寫字好看的文科生。
王羲之生辰沒過幾天,中國人最愛的過年如期而至。這些日子郗神殊除了在年初二跟著父母迴外祖家以外,其他時間都在家安安分分地練字,偶爾去祖母院裏賣萌,和堂哥堂妹說話。好不容易到了元宵節,郗神殊最期盼的燈會來啦!
暮色降臨。郗神殊和郗炎兒被打包送給了還未成婚的二哥郗允,郗恢要和娘子兩個獨自卿卿我我,毫不猶豫就把兒女甩開。
元宵燈會很熱鬧,是大皇子直接負責、與洛陽令合作一起舉辦的。大皇子沒敢辜負父皇的信任,前半個月都忙得不得了,就怕燈會上,萬家出行,接踵摩肩的,出了差池他得倒大黴。
郗家兄妹先遇上了謝瑍、謝瑜兄妹。謝瑜和郗神殊走在前頭,謝瑍和郗允、郗炎兒走在後頭。
謝瑜的父親謝玄還在邊關守著呢,年初才收到消息,匈奴人又來搶城池了,謝玄硬是頂住了。“好想阿爹啊,不知道他什麽時候才能迴來。”
“我也想舅舅了。”郗神殊的舅舅對她很好,給她送很多好吃的好玩的,教她練武。雖然郗神殊最後隻練出了一點三腳貓功夫,但在女子中也算出類拔萃了,當然,和暗衛、死士出身的女子還是不能比的。
匈奴人也要過冬啊,沒錢沒地盤怎麽辦,還不就逮著晉朝這隻大肥羊來打劫啊。
今日的燈會很美,每條街也有士兵守著,大皇子是下了功夫的。隻見月色、燈光相映成趣,是那“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之景。更有許多酒樓做起了猜燈謎贏花燈的活動,群情激動,爭相出腦。這些活動,便是許多才子才女們出彩的時候了。
又因這日是難得女兒家能出門的日子,所以定了親的小兒女也有一同出門賞燈、賞人、談戀愛的。這不,郗神殊已經看見好幾對情侶借著衣袖牽起手來了。
哪怕是單身狗,也不感覺到不好意思。左右她沒有喜歡的人,自不會為情所困、為情所擾。她還沾沾自喜道,豐子愷先生說“不困於心,不亂於情”,說的就是我這樣的吧。根本沒想到自己原來還是條單身狗,根本就沒有“情”這迴事!
人群擁擠,一時幾人也走散了。郗神殊迴眸一看,身邊隻得謝瑜一個了。好在失散了也不要緊,總歸護得住自己。
“郗大姑娘。”郗神殊忽然聽見一聲清澈如碎玉的唿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