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幾個姑娘年紀還小,王幼雨九歲,謝瑜九歲,郗神殊八歲,哥哥們也是十三四歲左右,男女之防還不到時候。其實晉初還是相當注重男女之防的,但是開國皇帝(某種意義的開國,因為其實是從曹魏手裏偷來的)晉武帝司馬炎沒有像曆史上那樣把位置傳給了嫡長子,也就是傻瓜太子司馬衷,而是傳給了文武全才司馬乂。


    為何能脫離曆史?蓋因這個晉武帝是後世穿來的,有先知,知道如果傳給嫡長子必然會導致一係列的悲劇——不僅讓他好不容易開創的太康之治毀於一旦,而且還引發了後麵的八王之亂、五胡亂華、中華大地再次分裂割據、經曆了長達三百年的動蕩混亂,百姓何辜?


    因此這位穿越者放棄了嫡長子,挑選了一個最佳的繼承人司馬乂接班。這個司馬乂沒有辜負父皇的厚愛,果然勤勤懇懇辦事,隻一點——權力,永遠掌握在皇帝和士族手裏。不是皇帝獨一人的。這也是穿越帝的規定:“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因此士族的地位十分高。


    穿越帝死的快活,以為一切安排妥當。誰知八王之亂還是發生了,因為穿越帝並不是一個特別高明的人,他隻記得要換接班人,卻忘了八王之亂的根源——大肆分封姓司馬的皇族,所以司馬家的自相殘殺起來,並沒有因為換了皇帝就解決了。所幸穿越帝選的這個繼任司馬乂十分靠譜,關鍵時候知道借助士族的力量抗衡,保住了洛陽,保住了正統,也保住了自己的身家性命。這也是郗神殊的祖母說起“要是沒有士族撐著,大晉的天下早亡了!”的原因。按照原有的曆史,大晉確實保不住了,很可能就走了原來的路子。


    保住了洛陽,就沒有南渡建康的後來了。士族和皇族依然生活在繁榮的洛陽。郗神殊是個曆史渣,知道的就隻有這麽句順口溜“夏商周秦西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又十國,遼宋夏金元明清。”她記得晉朝分西晉和東晉,這會子卻隻有晉朝了,搞半天甚至冒了暴露的風險才知道原來曆史已經悄然改變了。


    但是,王家和郗家和新安公主這段公案倒是原曆史上真有的,郗神殊她大學舍友有提起過,一副替郗道茂不值的亞子,痛斥“渣男賤女湊一對”,這又是怎麽迴事呢?她就偷偷溜進祖父的書房,翻找了史書。(外頭不讓賣這類史書。)原是晉朝的第二位皇帝司馬乂雖保住了洛陽,沒有叫後續的生靈塗炭發生,但在戰爭中受了傷痛和折磨,一病不起,又沒有兒子,隻好傳位給後輩。因為八王之亂是近親、司馬嫡係搞出來的混亂,司馬乂信不過他們了,這迴特意往遠親裏找,巧合的是,他指定的繼承人司馬睿正好是原曆史東晉第一個皇帝晉元帝。所以曆史似乎又迴到了原來。


    一言以蔽之,現在的曆史變成了從開國的司馬炎傳位給最棒棒噠的兒子司馬乂,司馬乂因八王之亂被整怕了,所以傳給了遠親——司馬懿的曾孫、一直在江南安安分分踏踏實實的琅琊王後裔司馬睿。後麵的曆史大同小異。因此才有郗家和王家的失敗婚姻再次發生。


    當然,郗神殊不可能未卜先知地知道司馬炎是穿來的,她隻要曉得現在的曆史如何就好了。起碼不會出錯。


    一時扯得有點遠。問題就在於這第二位皇帝司馬乂,司馬乂雖然不是穿的,但異常開明,男女大防沒有看得那麽重,上行下效,世人對女子的寬容度也高了許多,因此如今的洛陽依然是一個包容、開放的洛陽。1。


    郗神殊很喜歡這個城市。


    王偃雖也是王家人,但和王獻之的關係遠了去了。郗允沒有把王家一網打盡的想法,那不現實,這種朋友是可以結交的,當然,分寸在哪也是可以克製的。


    王偃早派人預定了個包間,雖男女之防不大要緊,但在場的可有三個親哥哥,自然還是講點規矩,男的和女的各坐一邊,也正好免得妹子們無聊,正可結交些朋友,彼此熟悉,說些閨蜜話呢。


    郗神殊是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昌平縣主王幼雨。但見是個標致小美人,為人處世落落大方,說話極其周全,倒似了她母親鄱陽長公主。


    察言觀色,王家這個王偃和王幼雨都不是草包,進退有度,知書達理。郗神殊和王幼雨聊了幾句就慢慢熟了起來。


    殊不知王幼雨心裏也有幾番計較:昔日聽說這位郗家女有風骨為妹伸冤,不惜對上姨母新安公主,今日看來確實是個不錯的人。又覺得十分投契,雖二人性格十分不同,她自是樣樣從容、麵麵俱到,郗神殊卻是有幾分淘氣、幾分狡黠、幾分靈慧、幾分得體,生機勃勃地像迎風飛舞的斷線風箏。


    王幼雨很願意和她做朋友。既投的來,何必辜負?更何況,姨母新安公主雖是長輩,她卻是不親的,父親和母親都從小教她做人,像姨母那樣的行為,王幼雨看不慣,不能指責卻也心裏留個標記。


    聊著聊著就變成了華容道的問題。


    王幼雨也有段時間很喜歡玩:“神殊你可真厲害,我那會子玩了好半天都不成,問哥哥哥哥卻沒心幫我,我隻好去找了小叔叔,小叔叔也很厲害,還玩出了好多玩法呢。”說小叔叔還一會反應不過來,但說到好多玩法,郗神殊第一個想到王弘。王家的佼佼者,靈慧異常,連二哥都這麽評價,想必是他了。


    王弘年紀小,輩分高,和王幼雨的父親王嘏是堂兄弟的關係,因為王弘的母親蕭氏和鄱陽長公主相處得好,王弘父親和王嘏的關係也好,他們這兩家倒是來往甚密。故王幼雨不會玩就找了同齡不同輩的小叔叔求教去了。小叔叔果然天賦異稟,表現出了極高的智商。她這個小侄女也與有榮焉嘛。


    “我也聽說過你這個小叔叔的名聲,真的有這麽厲害麽?”謝瑜也是道聽途說。見有當事人在,自然要問個透底的。


    王幼雨輕輕笑道:“這可不是我王婆賣瓜,小叔叔確實厲害得很,小小年紀就能精通梵文、匈奴語、鮮卑語、還有各種胡人的語言,我是不清楚的了,但小叔叔就很感興趣,我家沒有懂這些的,他就自己跑去市集去聽、派人去搜集書籍。”五胡亂華雖然沒有發生,但是洛陽是個開放包容的大城市,包含了小部分的胡人,大多是來往行商,也有定居在此做生意的胡人,少數是奴隸。胡人的自稱部分很複雜,很多個部族,語言自然也不一樣,王弘四處打聽,無師自通了各族語言。


    這是個語言天才啊。郗神殊暗讚。她知道她二哥也通梵文,能看佛經,但胡人的語言也不過略知道一二罷了。


    這個王弘放到後世應該是個文科生,考了大學讀外語係、畢業以後成為國家的外交人才的那種!


    兄長們那邊也在說話,今日大家表現都辣麽好,商業互吹吹起來。郗允是郗家小輩最拿得出手的,謝瑍也是。他們卻無意中也說到了王弘。原因是商業互吹中謝瑍誇王偃“王家英才當如是”,王偃謙虛地說:“我卻不敢當這幾字,我小叔叔才是文武全才樣樣兼通呢。”


    二人便知他說的是王弘,但也隻以為他謙虛。


    王偃是個老實人,不該他拿的名聲他才不想拿呢,“真不是我自謙,你們要是見著他就知道了。”旁的沒再多提。


    謝瑍和郗允都記了下來。


    郗允又想的多一些:他厲害倒是不錯,但我們郗家和王家是老對頭了,我也隻把他當對手看。橫豎我們郗家不會和王家結親,要是王家行事沒有那麽……,這個王弘倒也可配我家象兒。現在倒也不需顧慮這個了。


    郗神殊幾個姑娘談天說地,哪知道哥哥心裏把她的未來親事轉了一迴,然後把王弘給踢了出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今天也在努力爬出黑名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橙橙橙肥錦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橙橙橙肥錦鯉並收藏今天也在努力爬出黑名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