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陛下既然已經開了口,那幫大匠就算再不理解,也隻能點頭答應,等迴到王恭廠後再進行研究。


    朱宸濠在迴去的路上,則一直都在思考大明火器容易炸膛的問題。


    而且,不光是容易炸膛。


    就拿這批新弗朗機火炮來說吧,雖然在射程和威力上已不比葡萄牙和西班牙人的差,可在炮身的耐久度上,卻還是不如人家。


    容易炸膛和耐久度不夠,其實都是因為一個問題。


    那便是,大明雖然在冶鐵煉鋼的技術上,已屬於當時世界最頂尖的水平,可卻受到了原料限製,生產出來的鋼鐵質量反而各方麵都不如那些歐洲國家。


    甚至,連日本都比不上。


    這也是日本倭刀在明朝大受歡迎的原因。


    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國內開采的鐵礦石和用作燃料的煤,所含的磷和硫比例都比較高。


    用它們冶煉出來的鑄鐵,也就更脆。


    用這種鐵所鑄造的火炮或者火槍,當然壽命更短也更容易炸膛。


    而為了防止炸膛,隻能加大管壁的厚度和整體的重量。


    或者以好些鐵箍將炮身緊緊箍住。


    再有,就是降低火藥的裝填量。


    可無論是哪一種,都會讓火器的性能下降。


    在朱宸濠的這個時代,其實鑄造槍炮的最好原料,是銅。


    可銅,在國內也是稀缺之物。


    根本不可能用來大規模鑄槍鑄炮。


    大明的屬國朝鮮倒是有大銅礦,可是此時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甚至一直都在抱怨國內少銅,連鑄造銅錢的原料都不夠。


    很長一段時間,朝鮮都是靠著從日本輸入銅,來鑄造本國貨幣的。


    因此,要想利用朝鮮的銅,那還得先派人前去勘探,再開礦挖掘,不知道得等到多久之後了。


    而在亞洲,還有菲律賓也盛產銅。


    可就算出兵占領了菲律賓,但以這個時代的運輸水平,等銅迴到國內,隻怕成本比黃金都要高許多了。


    所以,朱宸濠目前還是隻能跟鐵礦石較勁。


    這裏就不得不提一下其他那些國家。


    比如日本,其所冶煉的鋼鐵,之所以比大明的更好,那是因為他們在當時根本不用煤炭來作為煉鋼的燃料。


    <a href="http://m.beqege.cc" id="wzsy">beqege.cc</a>


    他們所用的,是木炭。


    還有英國,他們所鑄的鐵炮性能在那時是最好的,甚至都已接近銅炮的水準了。


    而他們也是用木炭來做的燃料。


    代價是,整個英倫群島的樹木都快被砍禿完了。


    日本雖也用木炭,可他們所煉鋼鐵的數量極少,相當於是用質量換取了數量。


    所以,日本那些大名和將領的鎧甲雖然看上去花裏胡哨,卻也隻能在最重要的部分加點鐵。


    至於那幫足輕啥的,護甲就更是簡陋了。


    日本可以那樣搞,大明則不行。


    畢竟明朝的軍隊數量比日本多太多,打起仗來也不是幾個鄉之間的械鬥。


    還有就是天朝上邦的形象也很重要啊。


    所以明朝除武器外,對鐵甲的需求也大。


    當然,大明士兵更多裝備的是綿甲,可相對日本啥的,鐵甲就多多了。


    火器、兵器和甲胄,都需要鐵,產量自然就得跟上。


    因此想用木炭來獲得更好的鐵,根本不現實。


    這主要還是由於北方中原地帶的森林,在經過幾千年的砍伐後,殘存的已經不多了。


    早在宋朝時,樹木就已經不夠,隻好用煤炭取代木炭來煉鐵。


    朱宸濠自然也不敢再打木炭的主意。


    他也怕再砍下去,20世紀曾發生過的那場所謂的自然災害,會出現在他的這個時代。


    他還記得書上說過,自然災害出現前的那幾年,人們所幹的就是大煉鋼鐵……


    既然不能使用木炭,那麽便隻能給煤炭脫磷脫硫。


    不過這項技術在曆史上的19世紀後半段才得以實現。


    就算朱宸濠懂得一點理論,可要想變現,也得進行反複的實驗才行。


    此外,還有一個可行的方法,那就是煉焦炭。


    隻要有了焦炭,也能生產出優質的鋼鐵。


    真說起來,早在南宋末年,廣東就已經煉出了焦炭。


    比歐洲足足早了500多年。


    隻不過隨著宋朝的滅亡,這項技術也被埋沒了。


    直到現代社會挖出遺址,才發現了焦炭的痕跡。


    另外,曆史上的大明朝,其實也已經開始使用焦炭煉鐵了。


    不過並非官方,而是一些很小的作坊,所以並沒有形成什麽規模和氣候。


    出現這樣的情形,也跟大明奇怪的鐵礦石政策有關。


    在華夏幾千年的曆史中,幾乎所有的封建王朝都是施行的鹽鐵官營。


    因為,這兩樣東西,都能給國家帶來巨大的財政收入。


    可唯獨明朝,對鐵礦石卻是放任不管。


    這當然也是朱重八定下來的規矩。


    他認為,鐵器官營是在與民爭利,所以鐵礦是完全開放,仍由百姓進去采煉的。


    而官方,則隻在有需要時,才組織工匠進行大規模的冶煉。


    等覺得數量夠了,便完全停止。


    這就造成了另一種後果。


    說到這裏,還不得不提一下大明的工匠製度。


    明朝的工匠分為兩種,一種是住坐工匠,另一種則是班匠。


    所謂的住坐工匠,就是一直呆在京師或者附近,不得隨意離開,完全依附於朝廷的工匠。


    這些人隸屬於內府,由太監管理。


    而班匠,就是分散於全國各地,輪流進京做工的工匠。


    他們則由工部來管理。


    班匠中的很少一部分,也會因需要而一直留在地方,叫做存留工匠。


    班匠的數量,要遠多於住坐工匠的數量。


    他們進京做工,是服役,沒有工錢的。


    甚至連路費都不給報銷。


    這也就使得,那些煉鐵的班匠在結束服役後,會到各個鐵礦去繼續工作,以換取收入維持生活。


    於是,各個民間冶鐵作坊就慢慢出現了。


    等到了明朝中後期,民間鐵廠的規模已遠超官方的鐵廠。


    就拿大明最大的官方鐵廠——遵化鐵廠來說吧,人數最多時,也不超過2500人。


    可在當時的冶鐵之都廣東佛山,民營冶鐵廠的工人卻多達兩三萬。


    除廣東外,在其他地方的鐵礦區,聚集六、七千,或者上萬人的也極為普遍。


    既然民間的鑄造力量要遠強於官方,那麽漸漸的,在技術發展上,也就拉開了差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入主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蔫蓮黏鰱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蔫蓮黏鰱臉並收藏入主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