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臨安府的路上,陸行空陪著陸錦和陸冠英坐在船艙裏,陸冠英第一次出門,興奮地趴在窗口亂看,恨不得把身子掛在上麵,害得陸行空緊張無比,直怕他摔出去。
陸錦一句“我換了被子睡不著”,就讓人把自己房裏所有被褥搬來墊在船裏小床上,陸乘風本來要嗬斥她,後來想到這個是女兒,不能當兒子一樣磨礪,而且身體不好,怕路上舟車勞累真病了,隻好把話咽在肚子裏,但對這個女兒卻更加不喜了。隻在後來看陸錦帶了許多書上路時,臉色才好看些。
陸錦卻是個不管不顧完全活在自己世界裏的,她帶了許多雜文遊記之類的,雖然比詩詞有趣多了,但同時看得也快多了,等一天後在臨安府下船,她已經看了兩遍了,想想不知要在臨安呆幾天才走,真是痛苦萬分。
到了雲棲寺,枯木和另外一個和尚一起在方丈禪房裏接待他們,看了陸乘風的信,對陸冠英說,“孩子,過來讓我看看你。”
陸冠英看了陸行空一眼,見他點頭,才上前。枯木抓住他手腕,又摸了摸他頸後,問,“你為什麽想要學武?”
這個問題陸行空在來的路上早已囑咐過,陸冠英畢恭畢敬地說,“為了行俠仗義,除暴安良。”
這答案枯木頗為滿意,於是叫陸冠英跪下磕了幾個頭,等過幾天,再讓他給祖師上柱香,這事情就算定下來了。
輪到陸錦,枯木給她把了把脈,麵色沉重,又要旁邊老和尚給她把脈,老和尚說,“若要習武,終身無望。但於身體並無大礙,她筋骨虛弱,大半是因為嬌慣的過了,不常活動,吃飯也太過精細的緣故。”
陸錦把手縮迴來,說,“我對習武也沒什麽興趣,請問大師,我若是一直像現在這樣生活,會早死嗎?”
老和尚見她這樣平靜談論生死,毫無畏怯,不像是因為年紀幼小而懵懂不明,倒像是看破了的樣子,吃了一驚,說,“何至於此,小施主,你過慮了。”
陸錦點點頭,“這就好。身體虛弱些也沒什麽,反正我有家仆侍候,也有餘錢買藥,總不至於病死。”
枯木覺得此女嬌氣,半分不像是江湖兒女,不由皺眉道,“須知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你今日家庭富貴卻未必一生家庭富貴,若是起了變故,到時你怎麽辦?”
陸錦平靜道,“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到時大家一起死了而已。”
這話說得涼薄,陸行空和枯木都大為不喜,陸冠英不明所以,看看這個看看那個,隻有那老和尚拍掌笑道,“不錯不錯,最壞也不過一起死了而已。隻是,你怎麽寧願如此,也不願意自己強身健體?”
陸錦說,“活著無非是為了做自己喜歡的事,如果束手束腳,這也不行那也不敢,連美食都不敢吃,就是活到九十,又有什麽意思?而且我無法習武,如果隻是走動跑跳當做鍛煉,也太無聊了。”
但別人卻不知,陸錦能想得這麽灑脫,完全是因為她對這個世界並不喜歡也完全沒有歸屬感的緣故,甚至心裏還隱隱抱有一線死了就能迴去二十一世紀的希望。
老和尚沉思片刻,說,“那我教你些武功,你可願意?”
陸錦奇道,“你剛才不還說我不能習武?”
老和尚笑道,“你經脈不全,自然無法練習內力,筋骨虛弱,也就沒有力道,隻是給你練著玩的。”
陸錦想了想,說,“多謝你肯為我著想,就算是練著玩的武功也好,你要是不嫌我年紀小脾氣壞,我拜你做師父怎麽樣?”
老和尚大笑,“不妨不妨,我的脾氣也不好。”竟是同意了。
枯木聽得大驚,連忙阻止,“師弟,你學的乃是正宗少林絕技,怎能傳給女子?”
老和尚不以為意,“絕技我自然不會外傳,我不過想教她些入門的羅漢拳韋陀掌之類的,還有些禪宗靜坐養氣的功夫罷了,有什麽關係?”
陸錦插嘴,“沒有刀法劍法嗎?我不喜歡拳掌功夫。”
老和尚說,“我倒是會一路韋陀劍,也是少林寺的入門功夫,但練得不如手上的功夫好。”
陸錦大大方方地點頭,“沒關係,學個樣子罷了。”
眼看這一老一少旁若無人自說自話地就把事情定下來,枯木也無可奈何,陸行空也無奈道,“小姐,你拜師的事情還沒請示過莊主。”
陸錦瞪他一眼,“我得遇名師,他知道了高興還來不及,需要什麽請示?”說到這裏她想起來還不知道自己師父叫什麽,扭頭問他,“請問師父法號?”
老和尚說,“老衲虯木。”
陸錦很是隨意的拱手行了個禮,“拜見師父。”並不磕頭。看得枯木直瞪眼,老和尚卻笑嗬嗬。
她跟陸行空說,“管家若是做不得主,不妨迴去問一問,我和弟弟先在雲棲寺住下就是。反正來迴路程不過幾天罷了。”
陸行空遲疑了下,看向枯木,枯木板著一張幹瘦的臉,十分不高興,但也沒有把師弟新收的徒弟趕出去的道理,隻好說,“讓兩個孩子盡管住下就是。”
雖然寺廟不留女客,但陸錦才八歲,又是內門弟子,自然沒有關係。
陸行空這才道,“是。”
陸行空前腳告辭虯木後腳就迫不及待的拉著陸錦到他禪房說要先教個幾招看看資質如何。
虯木拿戒刀削了一長一短兩柄木劍,自己先使了二十七路韋陀劍,問她,“怎麽樣?”
陸錦說,“看不出哪好來。”
虯木歎口氣,“是不好,我當年隻專注在拳掌功夫上,學全了般若禪掌和龍爪擒拿手,便覺得天下英雄不外如是,因此對別的功夫從不上心,基本的劍法還學過些,刀法杖法才是真正一竅不通。”
陸錦奇道,“你說的般若禪掌是少林七十二絕技吧?怎麽不是少林的和尚也可以學嗎?”
虯木說,“我本來是少林寺的俗家弟子,後來在雲棲寺出家,因為仙霞派本是少林旁支,故而方丈叫我一聲師弟。我雖未拜入仙霞派門下,你卻需要當自己是仙霞弟子。”
陸錦這才知道原來枯木確實是仙霞派的,陸冠英的師門並沒有改變。她對自己也加入仙霞派倒是並無意見,點頭答應後開始練習劍法,第一遍隻有前三路是正確的,越往後的越是亂七八糟,虯木一一糾正了,第二遍就對了十二路,糾正後再練,就全對了,隻是有些騰躍下探之類的高難度動作始終做不到而已。
虯木大喜過望,“好徒兒,你居然記得這麽快。”
陸錦說,“忘得也快。我看書隻要看過兩遍的第二天都能默出來大半,第三天就隻剩下小半,第四天就隻記得大概內容,要默卻是一個字也寫不出來了。”她笑嘻嘻的,“如果明天師父發現我又全都忘光了,可不許打我。”
虯木一笑開始給她講解每一路是怎樣的應用,為什麽橫擋為什麽直刺,有什麽樣的後招變化。虯木本身理解不深,隻是照搬他師父當初的講解而已,但陸錦並不是個懵懂老實的學生,不懂的地方有不同意見的地方都會爽爽快快的提出來,而虯木在拳掌功夫上確實造詣驚人,一理通而百理通,一番講解下來,雖然磨磨蹭蹭隻講了四路,但他隻覺得韋陀劍法從沒有如此清晰地呈現在自己腦中。
晚飯前的時間二人開始說閑話,虯木早年行走江湖見識廣博,出家後又精研佛法而並不拘泥於佛法,對於禮節看得極輕,從來不介意徒弟的沒大沒小,陸錦身體幼小但心理成熟,看的雜書又比這個時代任何人都多,平時雖然沉默寡言,一旦侃起大山卻是普通人難以望其項背的。
晚飯過後,虯木又教了陸錦靜坐養氣,其實就是保持心情平靜按照一定頻率和節奏唿吸而已,據說長期堅持可以強身健體。陸錦身為宅女再沒有比靜坐更擅長的事情了,打坐時腦海中天馬行空漫遊那遠去的acg和**的世界,但心中卻一派平靜如同老僧。
對這個結果,雙方都表示極度滿意,連枯木知道了,也隻得讚她有慧根。
當天晚上入睡,雖然是薄被硬床,但陸錦卻忽然覺得重生八年來從未如此刻般平和安樂,毫無怨氣。
陸錦一句“我換了被子睡不著”,就讓人把自己房裏所有被褥搬來墊在船裏小床上,陸乘風本來要嗬斥她,後來想到這個是女兒,不能當兒子一樣磨礪,而且身體不好,怕路上舟車勞累真病了,隻好把話咽在肚子裏,但對這個女兒卻更加不喜了。隻在後來看陸錦帶了許多書上路時,臉色才好看些。
陸錦卻是個不管不顧完全活在自己世界裏的,她帶了許多雜文遊記之類的,雖然比詩詞有趣多了,但同時看得也快多了,等一天後在臨安府下船,她已經看了兩遍了,想想不知要在臨安呆幾天才走,真是痛苦萬分。
到了雲棲寺,枯木和另外一個和尚一起在方丈禪房裏接待他們,看了陸乘風的信,對陸冠英說,“孩子,過來讓我看看你。”
陸冠英看了陸行空一眼,見他點頭,才上前。枯木抓住他手腕,又摸了摸他頸後,問,“你為什麽想要學武?”
這個問題陸行空在來的路上早已囑咐過,陸冠英畢恭畢敬地說,“為了行俠仗義,除暴安良。”
這答案枯木頗為滿意,於是叫陸冠英跪下磕了幾個頭,等過幾天,再讓他給祖師上柱香,這事情就算定下來了。
輪到陸錦,枯木給她把了把脈,麵色沉重,又要旁邊老和尚給她把脈,老和尚說,“若要習武,終身無望。但於身體並無大礙,她筋骨虛弱,大半是因為嬌慣的過了,不常活動,吃飯也太過精細的緣故。”
陸錦把手縮迴來,說,“我對習武也沒什麽興趣,請問大師,我若是一直像現在這樣生活,會早死嗎?”
老和尚見她這樣平靜談論生死,毫無畏怯,不像是因為年紀幼小而懵懂不明,倒像是看破了的樣子,吃了一驚,說,“何至於此,小施主,你過慮了。”
陸錦點點頭,“這就好。身體虛弱些也沒什麽,反正我有家仆侍候,也有餘錢買藥,總不至於病死。”
枯木覺得此女嬌氣,半分不像是江湖兒女,不由皺眉道,“須知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你今日家庭富貴卻未必一生家庭富貴,若是起了變故,到時你怎麽辦?”
陸錦平靜道,“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到時大家一起死了而已。”
這話說得涼薄,陸行空和枯木都大為不喜,陸冠英不明所以,看看這個看看那個,隻有那老和尚拍掌笑道,“不錯不錯,最壞也不過一起死了而已。隻是,你怎麽寧願如此,也不願意自己強身健體?”
陸錦說,“活著無非是為了做自己喜歡的事,如果束手束腳,這也不行那也不敢,連美食都不敢吃,就是活到九十,又有什麽意思?而且我無法習武,如果隻是走動跑跳當做鍛煉,也太無聊了。”
但別人卻不知,陸錦能想得這麽灑脫,完全是因為她對這個世界並不喜歡也完全沒有歸屬感的緣故,甚至心裏還隱隱抱有一線死了就能迴去二十一世紀的希望。
老和尚沉思片刻,說,“那我教你些武功,你可願意?”
陸錦奇道,“你剛才不還說我不能習武?”
老和尚笑道,“你經脈不全,自然無法練習內力,筋骨虛弱,也就沒有力道,隻是給你練著玩的。”
陸錦想了想,說,“多謝你肯為我著想,就算是練著玩的武功也好,你要是不嫌我年紀小脾氣壞,我拜你做師父怎麽樣?”
老和尚大笑,“不妨不妨,我的脾氣也不好。”竟是同意了。
枯木聽得大驚,連忙阻止,“師弟,你學的乃是正宗少林絕技,怎能傳給女子?”
老和尚不以為意,“絕技我自然不會外傳,我不過想教她些入門的羅漢拳韋陀掌之類的,還有些禪宗靜坐養氣的功夫罷了,有什麽關係?”
陸錦插嘴,“沒有刀法劍法嗎?我不喜歡拳掌功夫。”
老和尚說,“我倒是會一路韋陀劍,也是少林寺的入門功夫,但練得不如手上的功夫好。”
陸錦大大方方地點頭,“沒關係,學個樣子罷了。”
眼看這一老一少旁若無人自說自話地就把事情定下來,枯木也無可奈何,陸行空也無奈道,“小姐,你拜師的事情還沒請示過莊主。”
陸錦瞪他一眼,“我得遇名師,他知道了高興還來不及,需要什麽請示?”說到這裏她想起來還不知道自己師父叫什麽,扭頭問他,“請問師父法號?”
老和尚說,“老衲虯木。”
陸錦很是隨意的拱手行了個禮,“拜見師父。”並不磕頭。看得枯木直瞪眼,老和尚卻笑嗬嗬。
她跟陸行空說,“管家若是做不得主,不妨迴去問一問,我和弟弟先在雲棲寺住下就是。反正來迴路程不過幾天罷了。”
陸行空遲疑了下,看向枯木,枯木板著一張幹瘦的臉,十分不高興,但也沒有把師弟新收的徒弟趕出去的道理,隻好說,“讓兩個孩子盡管住下就是。”
雖然寺廟不留女客,但陸錦才八歲,又是內門弟子,自然沒有關係。
陸行空這才道,“是。”
陸行空前腳告辭虯木後腳就迫不及待的拉著陸錦到他禪房說要先教個幾招看看資質如何。
虯木拿戒刀削了一長一短兩柄木劍,自己先使了二十七路韋陀劍,問她,“怎麽樣?”
陸錦說,“看不出哪好來。”
虯木歎口氣,“是不好,我當年隻專注在拳掌功夫上,學全了般若禪掌和龍爪擒拿手,便覺得天下英雄不外如是,因此對別的功夫從不上心,基本的劍法還學過些,刀法杖法才是真正一竅不通。”
陸錦奇道,“你說的般若禪掌是少林七十二絕技吧?怎麽不是少林的和尚也可以學嗎?”
虯木說,“我本來是少林寺的俗家弟子,後來在雲棲寺出家,因為仙霞派本是少林旁支,故而方丈叫我一聲師弟。我雖未拜入仙霞派門下,你卻需要當自己是仙霞弟子。”
陸錦這才知道原來枯木確實是仙霞派的,陸冠英的師門並沒有改變。她對自己也加入仙霞派倒是並無意見,點頭答應後開始練習劍法,第一遍隻有前三路是正確的,越往後的越是亂七八糟,虯木一一糾正了,第二遍就對了十二路,糾正後再練,就全對了,隻是有些騰躍下探之類的高難度動作始終做不到而已。
虯木大喜過望,“好徒兒,你居然記得這麽快。”
陸錦說,“忘得也快。我看書隻要看過兩遍的第二天都能默出來大半,第三天就隻剩下小半,第四天就隻記得大概內容,要默卻是一個字也寫不出來了。”她笑嘻嘻的,“如果明天師父發現我又全都忘光了,可不許打我。”
虯木一笑開始給她講解每一路是怎樣的應用,為什麽橫擋為什麽直刺,有什麽樣的後招變化。虯木本身理解不深,隻是照搬他師父當初的講解而已,但陸錦並不是個懵懂老實的學生,不懂的地方有不同意見的地方都會爽爽快快的提出來,而虯木在拳掌功夫上確實造詣驚人,一理通而百理通,一番講解下來,雖然磨磨蹭蹭隻講了四路,但他隻覺得韋陀劍法從沒有如此清晰地呈現在自己腦中。
晚飯前的時間二人開始說閑話,虯木早年行走江湖見識廣博,出家後又精研佛法而並不拘泥於佛法,對於禮節看得極輕,從來不介意徒弟的沒大沒小,陸錦身體幼小但心理成熟,看的雜書又比這個時代任何人都多,平時雖然沉默寡言,一旦侃起大山卻是普通人難以望其項背的。
晚飯過後,虯木又教了陸錦靜坐養氣,其實就是保持心情平靜按照一定頻率和節奏唿吸而已,據說長期堅持可以強身健體。陸錦身為宅女再沒有比靜坐更擅長的事情了,打坐時腦海中天馬行空漫遊那遠去的acg和**的世界,但心中卻一派平靜如同老僧。
對這個結果,雙方都表示極度滿意,連枯木知道了,也隻得讚她有慧根。
當天晚上入睡,雖然是薄被硬床,但陸錦卻忽然覺得重生八年來從未如此刻般平和安樂,毫無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