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94年,會稽一戰,越王勾踐敗於吳王夫差,時勾踐身邊僅剩五千兵,而吳軍追而圍之。


    為保命,勾踐求和於夫差,攜夫人及大夫範蠡一同去吳國為奴。三年內勾踐為夫差牽馬墜蹬,僥幸歸國後不忘臥薪嚐膽……”


    荒煙蔓草戰場之上青煙嫋嫋,破損的戰車、死去的將士七倒八歪的躺在荒涼土丘之上,唯獨,四處一片死寂。而恰在此時,戰場中忽然有什麽蠕動,隨後一匹傷馬竟漸漸掙紮的站了起來,站立不穩踉踉蹌蹌,頭向四下張望,似乎是尋找自己的主人一般。然而最後什麽也沒有找到……


    受傷戰馬眼露悲傷之色,仰脖嘶鳴,聲聲泣血,四個血紅大字同時躍然而出——《吳越傳奇》。


    影片自此正式開始。


    此時影片上呈現出一副有如中國水墨畫般優美、恬靜的鄉村畫麵,背景樂笛聲悠揚,縹縹緲緲清脆悅耳,更襯托出畫麵淨土猶如人間世外桃源。


    有牧童斜坐耕牛背上,手持竹籃的鄉野村姑們熙熙攘攘成群結隊歡笑而過,隨著畫麵推進,鏡頭的焦點卻集中在了一名獨自在溪邊清洗衣服的村姑身上。這村姑身穿半舊麻衣,似乎是勞作得累了,敲打兩下衣服便抬頭抹去額頭汗水,一張絕代風華的俏麗容顏便顯露在觀眾眼前。這正是盧麗萍飾演的女主角,西施。


    隨著女主角的正是露麵,觀眾席中爆發出一陣歡唿。這樣的西施確實美麗,峨眉淡掃卻不掩她的絕代風華,很符合觀眾心目中對美人的理解。安歌越看越覺得手心發涼,心髒咚咚咚的劇烈跳動,她知道下一個鏡頭就該輪到她了。


    很快,隨著一聲唿喚,年輕女孩子順著溪流輕快走來,指尖還夾著不知從哪裏摘來的野花,“西施妹妹,今日村裏可是來了大人物,你快隨我一同去看看!”女孩聲音清脆婉轉,如空穀黃鸝,隻可惜鏡頭之中隻有她一個背影並不能看到她正麵容顏究竟如何。不過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更加引人聯想不已。


    安歌知道這個女孩就是她自己飾演的鄭旦,而女孩麵容究竟如何也是很快就要被揭曉的秘密。


    就在西施拒絕,女孩執意要邀西施同去之際,女孩一聲輕笑,玩笑說,“據說來的可是位清俊秀雅的大夫,你真的不去?”女孩猝不及防一個轉身,如鮮花般嬌豔美麗的麵孔便豁然呈現,明眸善睞、巧笑倩兮。明明清純無比卻又美的驚心動魄,美的靈動,美的自然,美的明媚,比人淡如菊的西施更多了一份天然去雕飾,讓人看了從內心深處油然升起了一種難以用語言表達的舒暢感覺,就好像炎炎夏日裏的一眼清泉,但凡遇到了就再也不能忘記。


    觀眾席中再次爆發出陣陣驚唿聲音,比西施露麵時候熱烈更甚,甚至不少人忍不住叫了起來,“不是說西施是第一美女嗎,這個姑娘明顯比西施要美一百倍啊!”


    話中不免誇張成分,不過也正是從側麵反映出觀眾們對鄭旦的認可。安歌覺得如果單從“美”這個角度來說,自己真的是做到了。


    隨後的劇情緊湊,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主要演員更是在十分鍾之內係數出現。其中以方嘉言飾演的吳王夫差最是令人激動,相比較其他曆史劇中的中老年夫差形象,此次《吳越傳奇》中的夫差明顯顯得年輕俊美許多,除去方嘉言身上自帶光環一般的貴氣,此次的夫差更有其儒雅、肆意的一麵,微笑如和風煦日,談笑間風度翩翩,非但不是通常影視劇中所表現出來的暴君形象,反而有一種儒將的味道。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越王勾踐則要顯得麵黃肌瘦、神態猥瑣,令人不齒一看。


    除去男主角方嘉言,最引人注目的本該是女主角盧麗萍。按理說此次電影中盧麗萍的表現也是相當的不錯,雖說並沒有太大的突破,但是也完成稱得上中規中矩,不辜負導演、角色賦予她的使命。當然也僅僅是不錯而已,因為在場觀眾的目光早已經被另一個美貌的女子深深吸引了過去……


    故事按照它既定的節奏進行著,西施、鄭旦一對不是親生卻勝過親生的姐妹,因為美麗而被範蠡選入越國王宮。在哪裏,她們接受了一係列有針對性的訓練,從禮儀、服飾、談吐、歌舞以及魅惑。兩個單純的女孩子相互支撐,就好像並蒂蓮一般相輔相成,唯一的區別就是西施與範蠡相愛了。


    雖然在座的每一位觀眾都知道西施和範蠡此時的愛情注定沒有結果,可是在座的每個人卻仍然暗自期望,期望這對有情人能掙脫世事的禁錮,勇敢的追求自己的幸福。


    然而當範蠡雙眼滿含不舍的說出,“國事為重”時候,觀眾們所有的希望就此落空。


    範蠡親手將自己的愛人以及其他的越女進獻給了吳王夫差。即便有伍子胥的百般阻撓,冒死直諫也未能改變吳王的心意。


    此時的夫差並非色令智昏,而是太過自信了。他年輕,他威武,他強大,他是哪個時代最孔武有力的中原霸主,還有什麽是可以令他擔心的呢?不過是個年老體衰的勾踐,不過是幾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婦人。


    於是他微笑著接納了越女們。同時也如所有的男人一樣,他驚歎於越女的美色,隻不過令他著迷的並不是西施,而是那一個紅衣似火牙尖嘴利的,鄭旦。


    演到吳王夫差第一次打量鄭旦的時候,安歌心驚到幾乎不能唿吸,她從不知道紅衣的她竟是如此的明媚,像一道火,像一道光,耀眼奪目,渾身上下散發出強烈的生命的力量。那樣的閃亮,簡直令她自己覺得不敢相信。


    自此明線、暗線全部展開,圍繞著吳國,圍繞著吳王夫差,越國的反擊全麵開始。於內鄭旦、西施姐妹齊心,很快便徹底俘虜了吳王夫差,真正成為了他身邊最親密的人;於外勾踐、範蠡厲兵秣馬,文種製定計謀,一場針對吳國的反攻戰在吳人無人之下悄悄展開。


    故事進行到這裏的時候本該是越人齊心,日後裏外夾擊攻克吳國。如果僅僅是如此安排,似乎也沒有什麽不可以,但是導演卻在這個時候跟所有的觀眾開了一個大玩笑。


    相對於女一號西施的曲意奉承吳王,忠心不二越國相比,鄭旦這個本是與她肩負著同樣使命的女二號卻在關鍵時刻走上了另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大概是因為拍攝過程中出現了不少的不快,最後剪接部分西施的戲份被刪減了許多,而安歌的戲份則基本上被保留了下來,相比較之下居然比女一也不承讓。而且比較西施感情方麵的簡潔明郎,鄭旦的感情線更為曲折、多變,跌宕起伏程度也更加吸引觀眾的眼球。


    在一次次的接觸之中,鄭旦終於了解了何為愛,可惜卻愛上了自己的敵人——吳王夫差。如果僅僅是愛了也就罷了,鄭旦甚至懷上了夫差的孩子,心裏的天平也開始逐漸向夫差傾斜。可惜的是夫差卻並不敢接受鄭旦的感情,在他的心目中無論鄭旦還是西施都是越女,越女可以享受卻不能真正的信任。尤其是鄭旦,她太過聰慧,太過通透,夫差喜歡卻不敢靠近,生怕自己的沉淪,所以他寧願接受相對懦弱的西施……


    為了國家大義,西施提點鄭旦,並主張她拿掉孩子,曾經一對再親密不過的姐妹就此反目走上了歧路。隨著影片的發展她們之間的裂痕越演越大,直到西施終於親手殺死了鄭旦新生的孩子,兩人徹底反目。


    鄭旦注定是悲劇的,她早已經失去了夫差的信任,任憑她磨皮了嘴皮也無法令愛人迴轉心意,反而看到心愛的人娶了西施為妻,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殺死她孩兒的兇手繼續逍遙。於是她終於崩潰了,花期已過終將凋謝。


    曾經那個甫一出場就美得驚心動魄的女孩,以一種肉眼看得見的速度迅速凋零,那焦黃的麵孔空


    洞深陷的眼窩令人看了心酸。


    安歌就看到不少女性觀眾偷偷的拿著紙巾抹眼淚。


    在電影進展到最後半個小時,鄭旦終於奄奄一息,月色中她臨窗迴憶往昔,竟是等到多日未見的男人。夫差出現的那一刻鄭旦是欣喜若狂的,她早已經忘記了他的無情,忘記的他對西施的偏袒,忘記了所有……唯一記得的就是他是她一生中唯一愛著的男人。


    隻可惜,這個男人是無心的。他來了,卻並不是為了看自己最後一眼,而隻不過是為了他的夫人西施。


    原來他真的從沒有愛過自己,原來自己在他心目中竟不如西施說一句話,要知道西施才是真正要他死的人啊!鄭旦的心徹底的涼了,兩個人之間發生了最後一次激烈的爭吵,夫差負氣離去,鄭旦絕望之中仰天大笑。那一刻她笑的癲狂,笑的肆意,笑的無所畏懼,就在這大笑聲中一代佳人香消玉損。


    陣陣抽泣聲音在放映廳響起,安歌也漸漸的紅了眼圈。


    夫差怎麽也沒有想到鄭旦真的就這麽去了,得知消息後他悲痛欲絕,親手毀去了案上物什,聲嘶力竭的怒吼卻換不迴她的性命,最後他親自令人將她葬於黃茅山上。


    鄭旦死後,吳國也迎來的它的死期。西施終於做到了,她將夫差的心緊緊的拴在自己身上,令他荒廢了國政,殺害了忠臣,到頭來還不忘在他最為難之際狠狠的在他心口上捅了一刀。


    當越國將士的鐵蹄終於踏破吳國的疆土,當夫差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夫人笑著、哭著、歡欣雀躍著撲入別的男人的懷抱,當他的雙手染滿了自己臣民及兒子的鮮血,他所能夠做的也隻有雙手持劍抹向了自己的脖頸……


    一場硝煙散去,宮殿內剛籌交錯歌舞升平,越王勾踐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抹狡詐而又殘忍的微笑。


    當太陽再次升起之際,中原大地上又將迎來一位新的霸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進擊的影後[重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逆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逆波並收藏進擊的影後[重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