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林祁揚名
[紅樓]有仇不報枉為人子 作者:歸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京城的事情已了, 楚嫣然留在宮中多有不便,辭別帝王時,卻聽聞帝王歇在沈嬪處。
內監傳話後, 李福這位禦前總管不多時便急步出來,態度十分恭謹的說:“陛下近來夜間不寐, 才服了藥,特吩咐小的前來相送公主。”
楚嫣然意味深長的看了他一眼, 芳唇輕啟,淡淡道:“公公的好意, 我知曉了,我出門遠行, 不能在父皇身邊照料, 一切就托付公公了。”
李福欲言又止, 似有話要說,最後化為一聲歎息。
楚嫣然轉身離去,大紅裙擺曳地閃光著灼目的明媚。
京郊,楚嫣然的儀仗浩浩蕩蕩, 在城門等候,楚元昭坐在亭中飲茶,楚嫣然坐在他對麵,靜靜打量他, 心頭劃過一抹傷感。
不遠處,傳來喧囂之聲,衙役捆著數十個衣衫襤褸的犯人, 鞭打、嗬斥著向北而去,楚嫣然隨意一掃,漫不經心的說:“章家的人都流放到北關了,宮中那位娘娘倒還活著,沒被人磋磨死,也算是本事了。”
見楚元昭無動於衷,楚嫣然沒好聲氣的說:“你倒是好性子,還留著她的命。”
楚元昭神色極淡,反看了眼外頭凍得哆哆嗦嗦的孟重樓,眯了眯眼。
楚嫣然隨著他的目光看過去,勾了勾唇,輕笑道:“都要離京了,還一個字不說,我看他還打著兩頭下注的主意,不可理喻,被人編了幾場夢,就當真了。”
“皇姐,你又怎麽能確定,現在發生的一切不是夢呢?”楚元昭低聲問。
楚嫣然吃了一驚,不太相信這句話是從楚元昭口中說出來,打量了一會兒,楚元昭始終維持淡漠如水的神情,沒有一絲一毫的變化。
楚嫣然搖了搖頭,茶水潑在地上,亭內鋪著純白的地毯,褐色的水跡很快就洇透了厚重的毯子,潑灑之處,殘留絲絲水跡。
“真實與夢幻,區別在於,每個人的感知,即便在最初的世界,最開始的地方,我也不能確定那是真實發生過,還是一場夢,我是莊周?還是蝴蝶?世人沒有人知道,但我想,活著,大概就是真真切切的經曆,這就是活著,而活著就等於真實,無論是夢還是虛幻,都要好好活著,因為我們別無選擇。”
楚嫣然想了一會,認真的說,事實上比起這個問題,她更關心的是楚元昭怎麽會問出一個這樣的問題,在她看來,楚元昭不應該,不可能會有這樣的顧慮,與疑問,許多人活著,都有諸多疑問,那樣的人,多半緣於對現實的不滿,或心滿意足後的啟思,一個人吃不飽穿不暖的時候,是沒有這樣多的問題的,倘饑寒交迫,人的生理本能,可以超越一切,哪有心力東想西想的。
但也有一部分人,格外的腳踏實地,他們生來就明白自已的追求,在同齡人還在困惑、迷惘的時候,他們就已經開始為自已的追求而奮鬥了。
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楚嫣然見過太多這樣的人,楚元昭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雖然他是不得已,但他的心智之堅,實屬罕見,這樣一個擁有目標,並且在為之努力的人,怎麽會問出一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
難道在她不知道的時候,這位五皇弟有什麽奇遇?被穿越了?被奪舍了?楚嫣然眉心一跳,卻在接觸到楚元昭幽深的眸光時,心忽然安了下來,瞎操心,自個被奪舍,五皇弟都不可能被奪舍,先不說他背後那位大師,誰敢奪舍他,敢奪舍他的人,估計也會被他幹掉。
聽到楚嫣然的迴答,楚元昭不置可否,天色不早,楚元昭起身道:“我願皇姐此去事事順遂。”
楚嫣然笑道:“願我歸來時,大楚長治久安。”姐弟二人在此作別,楚嫣然離京。
*
林府,黛玉聽楚元昭講完孟重樓的布置,沉思片刻,抬起頭說;“我總覺得不太對,但又說不出哪裏不對?”
黛玉擰著眉,楚元昭一笑,溫柔的撫著黛玉的眉心,笑眯眯的說:“果然妹妹冰雪聰明,一聽就察覺出不對勁來。”
楚元昭唇畔含笑,臉上既真摯又誠懇,黛玉打他一記,不自覺嘟起小嘴,咕噥道:“好好說話,又逗我。”
楚元昭滿臉無辜,兩手一攤:“妹妹又冤枉我。”
黛玉冷笑,諷刺道:“我要是冤了你,太陽都要打西邊出來!”
楚元昭歎了聲,惆悵的說:“可見我是辯不過妹妹的,尋常事不能講,說點罕聞,又說我故意逗妹妹,我也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黛玉眸光流轉,淩虛鬢上的步搖流蘇上的蝴蝶栩栩如生,和耳畔的紅翡翠交相輝映,愈發襯得她容貌絕美,楚楚動人,楚元昭不由看呆了,迴過神時,黛玉惱怒的推他一記,窗外隱隱傳來丫鬟低笑聲。
楚元昭不自然的咳了聲,移開了目光,又轉了迴來,卻不好意思看黛玉,怕黛玉害羞,也怕自已像方才那樣沒出息,忽然看到黛玉的發釵別致,伸手去摘。
黛玉打他一記,罵道:“又作死了,好好說話,不要動手動腳的。”最後一句,說的很小聲,微不可聞,話還未說完,自個的小臉反先紅透了,紅撲撲了,挺好看的,楚元昭心想,竭力控製住上手捏兩把的衝動。
兩人對坐著出神,黛玉忽然小聲問:“你要看什麽,我取下來給你看!”
此時,楚元昭再看黛玉,耳間仍是紅的,臉上卻好了許多,心間一動,伸手掐了掐黛玉的臉,很軟,微微有點涼,手感不錯,這會子是白的,又不像蘋果了。
黛玉抬頭狠狠瞪了他一眼,大大的眼睛,仿佛在說,你再掐一下試試。
掐就掐,楚元昭忍不住又掐了一記,用力很淺,如蜻蜓點水,黛玉還沒迴過神來,大手就收了迴去。
黛玉氣炸了,哪顧得上麵紅耳赤,騰地站起身來,臉又紅了,卻不是先時的紅,氣衝衝的,整個人仿佛成了一點就燃的爆竹。
楚元昭心道不好,又炸毛了,頗為識趣的露了個無辜而純良的笑。
黛玉..................是可忍孰不可忍。
太過分了,黛玉眼珠咕嚕咕嚕轉個不停,好想拍桌子,好想動手,不行,宮裏頭都不行,府裏更不行,她敢拍桌子,肯定要被罰。
黛玉靈機一動,想出個好主意,如水芙蓉嬌豔的小臉蛋上,擠出個咬牙切齒的笑來。
楚元昭好像看到一隻張牙舞爪的小獸,然後,他看到黛玉一步步,慢慢走近他,近得他瞳孔中隻看到黛玉的臉,偌大世間,他的眼中隻有她,隻能看到她。
然後,下一刻,他的臉被柔拉捏磋成一團麵團,黛玉麵無表情的蹂、躪著楚元昭的臉,問:“好玩嗎?好笑嗎?哥哥的臉也挺好玩的,和小白的肚皮一樣,隻是比小白的肚皮涼一些。”
楚元昭..................
臉上感受不到痛感,隻有肌膚相觸的溫度,和泌入肺腑的幽香,黛玉的身上有一種淡雅的馨香,這種味道,楚元昭並不陌生,他本就感官異於常人,年幼時,他抱黛玉時,便時常聞到若有若無的香氣,那種香氣像冬盡迴春時的清新,但現在,這種味道變了,變得楚元昭難以形容,他甚至有一種難以控製的衝動,自血液,自骨髓,自身體深處,難以抑製的燥動。
楚元昭眸光一暗,輕輕推了把黛玉,少女身子骨纖弱,此時卻倔強得很,狠狠的揪住他的臉,薄薄的撚起一層皮,定要他認錯不可。
楚元昭苦笑,自作孽不可活,忍著心中蠢蠢欲動的遐思,好聲好氣的說了諸多好話,黛玉這才氣消了,退後一步,忽然像見了西洋景般,不顧儀態的捧腹大笑,取笑道:“哥哥,你臉紅了,我總算找到法子收拾你。”
楚元昭麵上餘熱未消,喝了杯冷茶,才好過了些,無奈的看著黛玉笑得前仰後合,眼見得她愈笑愈有止不住的勁頭。
楚元昭挑了挑眉,離黛玉近了些,單手圈住黛玉,不讓她跑,麵無表情的問:“很好笑?”
黛玉以帕掩口,眉眼俱含笑,卻伶俐得很,慌忙搖頭,口是心非的否認道:“不好笑,哥哥,我錯了,一點都不好笑。”
楚元昭再離得近些,唿吸交融,黛玉忽然察覺到不自在,水盈盈的眸中掠過一抹不自知的惶恐,無辜又委曲。
楚元昭心底無聲一歎,不忍黛玉害怕,隻得安慰自已她還小呢,再等等吧,鬆開了黛玉。
鬆開的黛玉忙起身跑遠了,躲在門後頭,拿手指劃臉羞他。
楚元昭額頭青筯直跳,咬牙暗想,他就不該心軟!
這時,晴雯在窗外迴道:“姑娘,榮府的姑娘們來了,正在老夫人處,請姑娘過去招唿呢。”
黛玉應了聲,笑看楚元昭,楚元昭起身道:“你去吧,我也要迴宮了,把祁哥兒叫來,我帶他去趟兵部,等過兩日,我再來看你。”
晴雯捧上披風來,楚元昭披上,卻不係,似笑非笑的看著黛玉。
黛玉橫了他一眼,腳下生了釘,好一會子才磨蹭到楚元昭麵前來,飛快的係好了帶子。
楚元昭摸了摸黛玉的頭,笑道:“去吧,好好玩。”
黛玉又不高興了,嘟嘟囔囔的說:“我又不是孩子了,不要摸我的頭,小孩子才喜歡被人摸頭呢。”
楚元昭微微一笑,挑起黛玉的下巴,微微湊近了些,黛玉小臉緋紅,渾身不自在,臉一偏,避開了楚元昭的手。
楚元昭大笑,湊到黛玉的耳邊,悄聲說了句話,氣得黛玉直跳腳,卻在此時,林祁來了,不好再計較,隻能趁人不備,偷偷剜了眼楚元昭,以示警告。
楚元昭大樂,慢悠悠帶著林祁出了林府。
林府的人,自有規矩,凡楚元昭出入之處,自有閑雜人等規避,三春並寶釵、杜芊、寧靜荷才從林母上房出來,正要往賈敏院中去時,忽見到前頭明黃色太子服飾的身影,牽著林祁,未曾見到正臉,隻見到氣宇軒昂的背影。
明黃色,眾人頓時怔住了,寧靜荷小聲問:“那是太子殿下嗎?”
大楚的服飾規章並不嚴苟,唯玄色乃帝王之色,及明黃色世人不可逾越,江南富庶之地,又靠近海沿,受域外小國影響,衣服五花八門的都有,更有甚者,喜穿一種金線織京的黃帛服,遠遠瞧著,和太子服飾相仿,後禦史台不滿,多方參奏,朝廷嚴令禁旨,才沒人更碰此色了。
薛寶釵心下複雜難言,抿了抿唇,那位是當今太子殿下嗎?那樣尊貴的人物,明晃晃的在林家出入,林府下人亦不見惶恐之態,可見是常來的,原來傳言果然是真的,林大妹妹是日後的太子妃,羨慕、嫉妒、自憐、悲戚,薛寶釵竟一時間說不清心中是個什麽滋味,明明早知道的,但即便知道,也沒有親眼所見更來得震撼,林大妹妹的弟弟如今就能和太子殿下出入了,而自家不爭氣的兄長,她和母親隻盼著他別給家裏惹禍就是好事,原來,人和人之間,有這麽大的差別。
寧靜荷見眾人不言,心中已十分確定了,眼中嫉恨之火,幾欲化為實質,哼,她就這麽好命,明明都是榮國府的女兒,嫡庶之差,猶如天譴,她辛苦謀求的,林黛玉視如敝屣,憑什麽?憑什麽?
想到婆子丫鬟們隱隱的嘲笑,背後的閑話,當麵的譏諷,寧靜荷心中更是憤怒,其實她知道為什麽?她隻是不甘心。
三春微怔,一時間也有些沒反映過來,她們沒去想,為什麽貴人迴避的當口,帶她們的丫鬟婆子把她們引到這裏來,若是再早一些,就要和太子殿下走個過麵了,倘一時失禮,衝撞冒犯,豈不是為府裏招來禍事?
杜芊左瞧右瞧,未見到方才那個小丫鬟,嘴角勾了勾,果然,裏頭院中,急匆匆換了兩位仆婦來,引她們拜見過賈敏,再要到黛玉的院中。
黛玉正巧來到賈敏院外,和眾人走了個對麵,姐妹相見,自是歡喜,眾人也都很有眼力見,對方才之事隻字未提,黛玉作為東道主,引姐妹逛了逛林府的園子,不多時,阿翡寫完功課,也趕了來,惜春最是和阿翡投契。
見阿翡來,笑指她道:“二表姐好大的架子,見我們來了,還躲在院裏不出來,枉我天天記掛你,巴巴做了點心,請人給你送來。”
阿翡也愁得很,苦著小臉說:“昨兒到寺裏進香,還以為母親免了我的功課,偷了懶,晚間未寫,卻不想,碰到夫子抽查,差點挨了手板子呢?今兒要寫四十篇大字,累得我手疼。”
惜春也隻是玩笑,聞言忙看她的手,阿翡攤開肉嘟嘟的小手,她如今愈發清減,和先時才迴京時,判若兩人,如今言談舉止間,很有些小姑娘的柔美了,手上的皮膚微有些鬆散,肉掉了,隻留了層皮,年紀雖小,活力好,肌膚倒像是未緩過來是的,林母如今已不大命婆子拘阿翡飲食了,阿翡的脾胃卻也自動減了不少,如今隻吃先時三分飽,就已覺得大飽了,想多用些,卻也不能夠了。
惜春心疼的揉了揉阿翡的手說:“果然紅了,如今天寒,晚間用活血藥多泡泡水腳,不然,明兒要疼得。”
聽了這話,阿翡愈發無精打采了,如今她每日都要泡澡,至少半個時辰,那湯藥還難聞得很,水又滾燙,大夫還囑咐,半個時辰,方見療效,每次泡完澡出來,阿翡摸著自個紅通通的胳膊,都覺得快成半個熟得豬蹄了。
說起豬蹄,阿翡更鬧心了,豬蹄多好吃呐,滿口流油,肉又軟爛,入口即化,偏母親不許她吃,那一日,允她吃了小半個,晚間就吐了個天翻地覆,滿府人不得安寧,母親更有了理由,不許她吃油膩大葷之物。
阿翡扁扁嘴,好想哭,點心不能吃,肉也不能吃,如今每日隻能吃點沒滋沒味的青菜,便是排骨湯,雞湯,也都是撇了油,不見半點葷腥的,看著就令人提不起胃口。
這會子,當著姊妹們,再不好訴苦的,阿翡點了點頭,寧靜荷卻有些誇張的問:“阿翡妹妹,這才幾個月,你瘦得好快,愛美固然要緊,卻也要注意自個身子。”
這話,一刀紮在阿翡傷心處,沒好氣的翻了個白眼,惜春撇了撇嘴,拉阿翡到一旁說話。
寧靜荷眼圈泛紅,咬著嘴唇,心中暗恨,淚眼朦朧的抬頭去看黛玉。
有毛病,又沒吃你家,喝你家的,胖瘦關你什麽事?晴雯在寧靜荷開口時,就想反駁她,但她知道林家的規矩,再沒有主子說話,下人反駁的理,況來者是客,隻心中冷笑了聲,不動聲色的擋住了黛玉,省得姑娘看到了她鬧心。
也不知道這個表姑娘怎麽迴事,每次見了姑娘,都莫名奇妙的,明明是寄居在榮國府的表小姐,架子擺得比正經小姐都大,還時不時說些酸言碎語,要找姑娘的茬?當誰不知道呢,不就是眼紅姑娘招老太太疼嗎?嫉恨同為表姑娘,卻和姑娘待遇不同。
切,也不想想,我們太太是嫡出小姐,你娘隻是個庶出,雖同為榮國府之女,但嫡庶之差,本就不同,況人自重,方得人敬之,以為誰不知道你那點見不得人的小心思呢。
還是寶釵含笑拉著寧靜荷說話,黛玉正和杜芊迎春說話,未曾察覺方才發生的一切。
隻是迎春和探春的態度,略拘謹些,反是杜芊,落落大方,和往日並無不同,黛玉心中納罕,紫鵑得空悄聲將話迴了,黛玉恍然大悟,她就說,無緣無故的,自家姊妹們,怎麽生分了。
眾人說笑會子,興致勃勃賞完各色梅花,管事嬤嬤前來問在何處用飯,眾人商議過後,便在花房下的暖櫳中用了膳。
待用了膳,不多時,迎春便出言相辭,黛玉又留了會子,留不住,方目送眾人上馬車迴府去了。
三春等走後,黛玉倚在窗下看書,鄭嬤嬤來了,黛玉忙讓座,又命人上茶,鄭嬤嬤笑道;“姑娘不必忙,我才用了茶來的,因今兒林同家的突發疾症,小丫鬟又貪玩,方險些衝撞了殿下,才夫人吩咐,已處置了,特來迴姑娘一聲,恐姑娘掛心。”
黛玉微微挑眉,果然有古怪,倒不知道鬧這一出是為什麽?難不成為使喚幾個姑娘家?
待鄭嬤嬤去後,黛玉暗想,姊妹們是沒什麽牽連的,但所做之行,皆有其目的,幕後之人是為了什麽呢?為了讓人見見楚元昭?那也太說不過去了?
等等,她想多了,也有可能就是為了讓人見見楚元昭,不是見,而是落實林家和東宮的親厚,那接下來,她又要做什麽呢?沒錯,是她,黛玉怎麽想,都覺得這是個女人的手筆,但,女人,大舅母不需要這樣做,二舅母手伸不到林府來,那又是誰呢?
黛玉搖了搖頭,一頭霧水,總覺得今日之事透著幾分詭異。
*
兵部,周衡臣才上任時,不太清楚楚元昭的脾性,被楚元昭不留情麵的駁了麵子,大臣們本以為兩人算是失和了,沒少背地裏陰惻惻的看笑話。
但事實上,周衡臣和楚元昭關係不錯,當日聽了楚元昭一番直言,下了朝迴府的周衡臣鐵麵無私,發落了兩位幕僚,將他們趕出了周府,這一件事,該知道的都知道了。
不少大臣背地裏嗤笑,本以為周家有多清貴,也不過如此,得罪了儲君,照樣拿手下人出氣,一點肚量都沒有,履曆上冠冕堂皇,暗地裏也不知花了多少銀兩,才寫出光鮮的履曆表來。
是的,所有人都認為周家幕僚的建議沒錯,那肯定是沒錯,邊關不穩,韓家掌兵數十萬巨,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不調韓家的兵,調誰家的兵?
當然這話也隻是想想,誰也不敢把這話扔到楚元昭臉上去,就連禦史台也不敢,禦史台的大小禦史們,他們不怕罵,更不怕處罰,他們怕的是楚元昭掌握禦史台不知道的案情,再把案情擺到朝堂上來,當眾辱罵他們禦史台無能昏聵。
是的,目前,這就是禦史台的困境,太子殿下不好惹,尚是小事,最大的問題是太子殿下很能幹,這就讓人很尷尬了,因為君主能幹,襯托的就是臣子無能,別的官員還好說,禦史台被人罵無能,那也太丟臉了,丟盡了諫官直臣的臉麵。
本來風骨是禦史台的追求,但眼下,禦史台們發現,風骨並不是最重要的,他們的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把大小事,趕在太子殿下發難之前,先把奏折呈上去,一定要搶在太子殿下前頭,誓必要讓太子殿下,看到他們禦史台的勤勉。
或許所有人都未發現,或許有人發現,卻未敢說,楚元昭不費一兵一卒,不需要安插心腹,便將禦史台掌控於手中,使其成為東宮之刃,一把利劍,橫在天下官吏的之頂。
此時,方有人迴過神來,原來太子殿下的手段,從來都沒有避諱過人,他就是這樣光明正大的收服朝廷各方勢力。
因為楚元昭迴宮迴朝,太過猝不及防,他的報複處置,也太過淩厲,區區數月,太子殿下已各處不在,有人迴顧這一切,最先感到是讚歎,其後方是心驚,也有人試圖推算楚元昭的下一步,大軍在手,收服大臣,下一部,是該逼宮了吧!
就在大夥殷勤的期盼之時,楚元昭什麽都沒有做,他一如既往的沉默寡言,一如既往的參與朝堂事務,帝王還是當今天子。
有人誠服,自然會有人不忿,對於楚元昭的一路順遂,有太多人咬牙切齒了,他們等待著,盼望著,太子殿下狠狠栽個大跟頭,年輕人麽,難免年輕氣盛,等他吃了苦頭,就知道老臣的重要性了,治國,特別是一國江山,從來都不是想不當然的。
本來,他們是把這個期望打到江尚書頭上,但是讓他們失望的是,太子殿下對江尚書格外的有耐心,在對待江尚書時,才能看到太子殿下這位年輕人的謙遜,這憑啥?簡直是沒天理?姓江的老頭,一輩子猥瑣,掉到錢眼裏,薅都薅不出來,有什麽資格,讓冷心冷情的太子殿下,對他青眼相待?憑什麽,寧首輔都沒這個待遇。
此事,曾當選武宗十大未解之謎,被後人琢磨研究出無數版本,有說韓家和江家有舊的,有說江家對武宗有恩的,更廣為人知的版本是,太子殿下離宮時,便是在江家長大,但被江家後人當麵辟謠,力證絕無此事。
江尚書是指望不上了,太子殿下明顯偏心眼,心都偏出八裏地去了,兵部方尚書辭官了,正在這時,周衡臣來了,還當眾被楚元昭打了臉,恨楚
內監傳話後, 李福這位禦前總管不多時便急步出來,態度十分恭謹的說:“陛下近來夜間不寐, 才服了藥,特吩咐小的前來相送公主。”
楚嫣然意味深長的看了他一眼, 芳唇輕啟,淡淡道:“公公的好意, 我知曉了,我出門遠行, 不能在父皇身邊照料, 一切就托付公公了。”
李福欲言又止, 似有話要說,最後化為一聲歎息。
楚嫣然轉身離去,大紅裙擺曳地閃光著灼目的明媚。
京郊,楚嫣然的儀仗浩浩蕩蕩, 在城門等候,楚元昭坐在亭中飲茶,楚嫣然坐在他對麵,靜靜打量他, 心頭劃過一抹傷感。
不遠處,傳來喧囂之聲,衙役捆著數十個衣衫襤褸的犯人, 鞭打、嗬斥著向北而去,楚嫣然隨意一掃,漫不經心的說:“章家的人都流放到北關了,宮中那位娘娘倒還活著,沒被人磋磨死,也算是本事了。”
見楚元昭無動於衷,楚嫣然沒好聲氣的說:“你倒是好性子,還留著她的命。”
楚元昭神色極淡,反看了眼外頭凍得哆哆嗦嗦的孟重樓,眯了眯眼。
楚嫣然隨著他的目光看過去,勾了勾唇,輕笑道:“都要離京了,還一個字不說,我看他還打著兩頭下注的主意,不可理喻,被人編了幾場夢,就當真了。”
“皇姐,你又怎麽能確定,現在發生的一切不是夢呢?”楚元昭低聲問。
楚嫣然吃了一驚,不太相信這句話是從楚元昭口中說出來,打量了一會兒,楚元昭始終維持淡漠如水的神情,沒有一絲一毫的變化。
楚嫣然搖了搖頭,茶水潑在地上,亭內鋪著純白的地毯,褐色的水跡很快就洇透了厚重的毯子,潑灑之處,殘留絲絲水跡。
“真實與夢幻,區別在於,每個人的感知,即便在最初的世界,最開始的地方,我也不能確定那是真實發生過,還是一場夢,我是莊周?還是蝴蝶?世人沒有人知道,但我想,活著,大概就是真真切切的經曆,這就是活著,而活著就等於真實,無論是夢還是虛幻,都要好好活著,因為我們別無選擇。”
楚嫣然想了一會,認真的說,事實上比起這個問題,她更關心的是楚元昭怎麽會問出一個這樣的問題,在她看來,楚元昭不應該,不可能會有這樣的顧慮,與疑問,許多人活著,都有諸多疑問,那樣的人,多半緣於對現實的不滿,或心滿意足後的啟思,一個人吃不飽穿不暖的時候,是沒有這樣多的問題的,倘饑寒交迫,人的生理本能,可以超越一切,哪有心力東想西想的。
但也有一部分人,格外的腳踏實地,他們生來就明白自已的追求,在同齡人還在困惑、迷惘的時候,他們就已經開始為自已的追求而奮鬥了。
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楚嫣然見過太多這樣的人,楚元昭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雖然他是不得已,但他的心智之堅,實屬罕見,這樣一個擁有目標,並且在為之努力的人,怎麽會問出一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
難道在她不知道的時候,這位五皇弟有什麽奇遇?被穿越了?被奪舍了?楚嫣然眉心一跳,卻在接觸到楚元昭幽深的眸光時,心忽然安了下來,瞎操心,自個被奪舍,五皇弟都不可能被奪舍,先不說他背後那位大師,誰敢奪舍他,敢奪舍他的人,估計也會被他幹掉。
聽到楚嫣然的迴答,楚元昭不置可否,天色不早,楚元昭起身道:“我願皇姐此去事事順遂。”
楚嫣然笑道:“願我歸來時,大楚長治久安。”姐弟二人在此作別,楚嫣然離京。
*
林府,黛玉聽楚元昭講完孟重樓的布置,沉思片刻,抬起頭說;“我總覺得不太對,但又說不出哪裏不對?”
黛玉擰著眉,楚元昭一笑,溫柔的撫著黛玉的眉心,笑眯眯的說:“果然妹妹冰雪聰明,一聽就察覺出不對勁來。”
楚元昭唇畔含笑,臉上既真摯又誠懇,黛玉打他一記,不自覺嘟起小嘴,咕噥道:“好好說話,又逗我。”
楚元昭滿臉無辜,兩手一攤:“妹妹又冤枉我。”
黛玉冷笑,諷刺道:“我要是冤了你,太陽都要打西邊出來!”
楚元昭歎了聲,惆悵的說:“可見我是辯不過妹妹的,尋常事不能講,說點罕聞,又說我故意逗妹妹,我也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黛玉眸光流轉,淩虛鬢上的步搖流蘇上的蝴蝶栩栩如生,和耳畔的紅翡翠交相輝映,愈發襯得她容貌絕美,楚楚動人,楚元昭不由看呆了,迴過神時,黛玉惱怒的推他一記,窗外隱隱傳來丫鬟低笑聲。
楚元昭不自然的咳了聲,移開了目光,又轉了迴來,卻不好意思看黛玉,怕黛玉害羞,也怕自已像方才那樣沒出息,忽然看到黛玉的發釵別致,伸手去摘。
黛玉打他一記,罵道:“又作死了,好好說話,不要動手動腳的。”最後一句,說的很小聲,微不可聞,話還未說完,自個的小臉反先紅透了,紅撲撲了,挺好看的,楚元昭心想,竭力控製住上手捏兩把的衝動。
兩人對坐著出神,黛玉忽然小聲問:“你要看什麽,我取下來給你看!”
此時,楚元昭再看黛玉,耳間仍是紅的,臉上卻好了許多,心間一動,伸手掐了掐黛玉的臉,很軟,微微有點涼,手感不錯,這會子是白的,又不像蘋果了。
黛玉抬頭狠狠瞪了他一眼,大大的眼睛,仿佛在說,你再掐一下試試。
掐就掐,楚元昭忍不住又掐了一記,用力很淺,如蜻蜓點水,黛玉還沒迴過神來,大手就收了迴去。
黛玉氣炸了,哪顧得上麵紅耳赤,騰地站起身來,臉又紅了,卻不是先時的紅,氣衝衝的,整個人仿佛成了一點就燃的爆竹。
楚元昭心道不好,又炸毛了,頗為識趣的露了個無辜而純良的笑。
黛玉..................是可忍孰不可忍。
太過分了,黛玉眼珠咕嚕咕嚕轉個不停,好想拍桌子,好想動手,不行,宮裏頭都不行,府裏更不行,她敢拍桌子,肯定要被罰。
黛玉靈機一動,想出個好主意,如水芙蓉嬌豔的小臉蛋上,擠出個咬牙切齒的笑來。
楚元昭好像看到一隻張牙舞爪的小獸,然後,他看到黛玉一步步,慢慢走近他,近得他瞳孔中隻看到黛玉的臉,偌大世間,他的眼中隻有她,隻能看到她。
然後,下一刻,他的臉被柔拉捏磋成一團麵團,黛玉麵無表情的蹂、躪著楚元昭的臉,問:“好玩嗎?好笑嗎?哥哥的臉也挺好玩的,和小白的肚皮一樣,隻是比小白的肚皮涼一些。”
楚元昭..................
臉上感受不到痛感,隻有肌膚相觸的溫度,和泌入肺腑的幽香,黛玉的身上有一種淡雅的馨香,這種味道,楚元昭並不陌生,他本就感官異於常人,年幼時,他抱黛玉時,便時常聞到若有若無的香氣,那種香氣像冬盡迴春時的清新,但現在,這種味道變了,變得楚元昭難以形容,他甚至有一種難以控製的衝動,自血液,自骨髓,自身體深處,難以抑製的燥動。
楚元昭眸光一暗,輕輕推了把黛玉,少女身子骨纖弱,此時卻倔強得很,狠狠的揪住他的臉,薄薄的撚起一層皮,定要他認錯不可。
楚元昭苦笑,自作孽不可活,忍著心中蠢蠢欲動的遐思,好聲好氣的說了諸多好話,黛玉這才氣消了,退後一步,忽然像見了西洋景般,不顧儀態的捧腹大笑,取笑道:“哥哥,你臉紅了,我總算找到法子收拾你。”
楚元昭麵上餘熱未消,喝了杯冷茶,才好過了些,無奈的看著黛玉笑得前仰後合,眼見得她愈笑愈有止不住的勁頭。
楚元昭挑了挑眉,離黛玉近了些,單手圈住黛玉,不讓她跑,麵無表情的問:“很好笑?”
黛玉以帕掩口,眉眼俱含笑,卻伶俐得很,慌忙搖頭,口是心非的否認道:“不好笑,哥哥,我錯了,一點都不好笑。”
楚元昭再離得近些,唿吸交融,黛玉忽然察覺到不自在,水盈盈的眸中掠過一抹不自知的惶恐,無辜又委曲。
楚元昭心底無聲一歎,不忍黛玉害怕,隻得安慰自已她還小呢,再等等吧,鬆開了黛玉。
鬆開的黛玉忙起身跑遠了,躲在門後頭,拿手指劃臉羞他。
楚元昭額頭青筯直跳,咬牙暗想,他就不該心軟!
這時,晴雯在窗外迴道:“姑娘,榮府的姑娘們來了,正在老夫人處,請姑娘過去招唿呢。”
黛玉應了聲,笑看楚元昭,楚元昭起身道:“你去吧,我也要迴宮了,把祁哥兒叫來,我帶他去趟兵部,等過兩日,我再來看你。”
晴雯捧上披風來,楚元昭披上,卻不係,似笑非笑的看著黛玉。
黛玉橫了他一眼,腳下生了釘,好一會子才磨蹭到楚元昭麵前來,飛快的係好了帶子。
楚元昭摸了摸黛玉的頭,笑道:“去吧,好好玩。”
黛玉又不高興了,嘟嘟囔囔的說:“我又不是孩子了,不要摸我的頭,小孩子才喜歡被人摸頭呢。”
楚元昭微微一笑,挑起黛玉的下巴,微微湊近了些,黛玉小臉緋紅,渾身不自在,臉一偏,避開了楚元昭的手。
楚元昭大笑,湊到黛玉的耳邊,悄聲說了句話,氣得黛玉直跳腳,卻在此時,林祁來了,不好再計較,隻能趁人不備,偷偷剜了眼楚元昭,以示警告。
楚元昭大樂,慢悠悠帶著林祁出了林府。
林府的人,自有規矩,凡楚元昭出入之處,自有閑雜人等規避,三春並寶釵、杜芊、寧靜荷才從林母上房出來,正要往賈敏院中去時,忽見到前頭明黃色太子服飾的身影,牽著林祁,未曾見到正臉,隻見到氣宇軒昂的背影。
明黃色,眾人頓時怔住了,寧靜荷小聲問:“那是太子殿下嗎?”
大楚的服飾規章並不嚴苟,唯玄色乃帝王之色,及明黃色世人不可逾越,江南富庶之地,又靠近海沿,受域外小國影響,衣服五花八門的都有,更有甚者,喜穿一種金線織京的黃帛服,遠遠瞧著,和太子服飾相仿,後禦史台不滿,多方參奏,朝廷嚴令禁旨,才沒人更碰此色了。
薛寶釵心下複雜難言,抿了抿唇,那位是當今太子殿下嗎?那樣尊貴的人物,明晃晃的在林家出入,林府下人亦不見惶恐之態,可見是常來的,原來傳言果然是真的,林大妹妹是日後的太子妃,羨慕、嫉妒、自憐、悲戚,薛寶釵竟一時間說不清心中是個什麽滋味,明明早知道的,但即便知道,也沒有親眼所見更來得震撼,林大妹妹的弟弟如今就能和太子殿下出入了,而自家不爭氣的兄長,她和母親隻盼著他別給家裏惹禍就是好事,原來,人和人之間,有這麽大的差別。
寧靜荷見眾人不言,心中已十分確定了,眼中嫉恨之火,幾欲化為實質,哼,她就這麽好命,明明都是榮國府的女兒,嫡庶之差,猶如天譴,她辛苦謀求的,林黛玉視如敝屣,憑什麽?憑什麽?
想到婆子丫鬟們隱隱的嘲笑,背後的閑話,當麵的譏諷,寧靜荷心中更是憤怒,其實她知道為什麽?她隻是不甘心。
三春微怔,一時間也有些沒反映過來,她們沒去想,為什麽貴人迴避的當口,帶她們的丫鬟婆子把她們引到這裏來,若是再早一些,就要和太子殿下走個過麵了,倘一時失禮,衝撞冒犯,豈不是為府裏招來禍事?
杜芊左瞧右瞧,未見到方才那個小丫鬟,嘴角勾了勾,果然,裏頭院中,急匆匆換了兩位仆婦來,引她們拜見過賈敏,再要到黛玉的院中。
黛玉正巧來到賈敏院外,和眾人走了個對麵,姐妹相見,自是歡喜,眾人也都很有眼力見,對方才之事隻字未提,黛玉作為東道主,引姐妹逛了逛林府的園子,不多時,阿翡寫完功課,也趕了來,惜春最是和阿翡投契。
見阿翡來,笑指她道:“二表姐好大的架子,見我們來了,還躲在院裏不出來,枉我天天記掛你,巴巴做了點心,請人給你送來。”
阿翡也愁得很,苦著小臉說:“昨兒到寺裏進香,還以為母親免了我的功課,偷了懶,晚間未寫,卻不想,碰到夫子抽查,差點挨了手板子呢?今兒要寫四十篇大字,累得我手疼。”
惜春也隻是玩笑,聞言忙看她的手,阿翡攤開肉嘟嘟的小手,她如今愈發清減,和先時才迴京時,判若兩人,如今言談舉止間,很有些小姑娘的柔美了,手上的皮膚微有些鬆散,肉掉了,隻留了層皮,年紀雖小,活力好,肌膚倒像是未緩過來是的,林母如今已不大命婆子拘阿翡飲食了,阿翡的脾胃卻也自動減了不少,如今隻吃先時三分飽,就已覺得大飽了,想多用些,卻也不能夠了。
惜春心疼的揉了揉阿翡的手說:“果然紅了,如今天寒,晚間用活血藥多泡泡水腳,不然,明兒要疼得。”
聽了這話,阿翡愈發無精打采了,如今她每日都要泡澡,至少半個時辰,那湯藥還難聞得很,水又滾燙,大夫還囑咐,半個時辰,方見療效,每次泡完澡出來,阿翡摸著自個紅通通的胳膊,都覺得快成半個熟得豬蹄了。
說起豬蹄,阿翡更鬧心了,豬蹄多好吃呐,滿口流油,肉又軟爛,入口即化,偏母親不許她吃,那一日,允她吃了小半個,晚間就吐了個天翻地覆,滿府人不得安寧,母親更有了理由,不許她吃油膩大葷之物。
阿翡扁扁嘴,好想哭,點心不能吃,肉也不能吃,如今每日隻能吃點沒滋沒味的青菜,便是排骨湯,雞湯,也都是撇了油,不見半點葷腥的,看著就令人提不起胃口。
這會子,當著姊妹們,再不好訴苦的,阿翡點了點頭,寧靜荷卻有些誇張的問:“阿翡妹妹,這才幾個月,你瘦得好快,愛美固然要緊,卻也要注意自個身子。”
這話,一刀紮在阿翡傷心處,沒好氣的翻了個白眼,惜春撇了撇嘴,拉阿翡到一旁說話。
寧靜荷眼圈泛紅,咬著嘴唇,心中暗恨,淚眼朦朧的抬頭去看黛玉。
有毛病,又沒吃你家,喝你家的,胖瘦關你什麽事?晴雯在寧靜荷開口時,就想反駁她,但她知道林家的規矩,再沒有主子說話,下人反駁的理,況來者是客,隻心中冷笑了聲,不動聲色的擋住了黛玉,省得姑娘看到了她鬧心。
也不知道這個表姑娘怎麽迴事,每次見了姑娘,都莫名奇妙的,明明是寄居在榮國府的表小姐,架子擺得比正經小姐都大,還時不時說些酸言碎語,要找姑娘的茬?當誰不知道呢,不就是眼紅姑娘招老太太疼嗎?嫉恨同為表姑娘,卻和姑娘待遇不同。
切,也不想想,我們太太是嫡出小姐,你娘隻是個庶出,雖同為榮國府之女,但嫡庶之差,本就不同,況人自重,方得人敬之,以為誰不知道你那點見不得人的小心思呢。
還是寶釵含笑拉著寧靜荷說話,黛玉正和杜芊迎春說話,未曾察覺方才發生的一切。
隻是迎春和探春的態度,略拘謹些,反是杜芊,落落大方,和往日並無不同,黛玉心中納罕,紫鵑得空悄聲將話迴了,黛玉恍然大悟,她就說,無緣無故的,自家姊妹們,怎麽生分了。
眾人說笑會子,興致勃勃賞完各色梅花,管事嬤嬤前來問在何處用飯,眾人商議過後,便在花房下的暖櫳中用了膳。
待用了膳,不多時,迎春便出言相辭,黛玉又留了會子,留不住,方目送眾人上馬車迴府去了。
三春等走後,黛玉倚在窗下看書,鄭嬤嬤來了,黛玉忙讓座,又命人上茶,鄭嬤嬤笑道;“姑娘不必忙,我才用了茶來的,因今兒林同家的突發疾症,小丫鬟又貪玩,方險些衝撞了殿下,才夫人吩咐,已處置了,特來迴姑娘一聲,恐姑娘掛心。”
黛玉微微挑眉,果然有古怪,倒不知道鬧這一出是為什麽?難不成為使喚幾個姑娘家?
待鄭嬤嬤去後,黛玉暗想,姊妹們是沒什麽牽連的,但所做之行,皆有其目的,幕後之人是為了什麽呢?為了讓人見見楚元昭?那也太說不過去了?
等等,她想多了,也有可能就是為了讓人見見楚元昭,不是見,而是落實林家和東宮的親厚,那接下來,她又要做什麽呢?沒錯,是她,黛玉怎麽想,都覺得這是個女人的手筆,但,女人,大舅母不需要這樣做,二舅母手伸不到林府來,那又是誰呢?
黛玉搖了搖頭,一頭霧水,總覺得今日之事透著幾分詭異。
*
兵部,周衡臣才上任時,不太清楚楚元昭的脾性,被楚元昭不留情麵的駁了麵子,大臣們本以為兩人算是失和了,沒少背地裏陰惻惻的看笑話。
但事實上,周衡臣和楚元昭關係不錯,當日聽了楚元昭一番直言,下了朝迴府的周衡臣鐵麵無私,發落了兩位幕僚,將他們趕出了周府,這一件事,該知道的都知道了。
不少大臣背地裏嗤笑,本以為周家有多清貴,也不過如此,得罪了儲君,照樣拿手下人出氣,一點肚量都沒有,履曆上冠冕堂皇,暗地裏也不知花了多少銀兩,才寫出光鮮的履曆表來。
是的,所有人都認為周家幕僚的建議沒錯,那肯定是沒錯,邊關不穩,韓家掌兵數十萬巨,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不調韓家的兵,調誰家的兵?
當然這話也隻是想想,誰也不敢把這話扔到楚元昭臉上去,就連禦史台也不敢,禦史台的大小禦史們,他們不怕罵,更不怕處罰,他們怕的是楚元昭掌握禦史台不知道的案情,再把案情擺到朝堂上來,當眾辱罵他們禦史台無能昏聵。
是的,目前,這就是禦史台的困境,太子殿下不好惹,尚是小事,最大的問題是太子殿下很能幹,這就讓人很尷尬了,因為君主能幹,襯托的就是臣子無能,別的官員還好說,禦史台被人罵無能,那也太丟臉了,丟盡了諫官直臣的臉麵。
本來風骨是禦史台的追求,但眼下,禦史台們發現,風骨並不是最重要的,他們的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把大小事,趕在太子殿下發難之前,先把奏折呈上去,一定要搶在太子殿下前頭,誓必要讓太子殿下,看到他們禦史台的勤勉。
或許所有人都未發現,或許有人發現,卻未敢說,楚元昭不費一兵一卒,不需要安插心腹,便將禦史台掌控於手中,使其成為東宮之刃,一把利劍,橫在天下官吏的之頂。
此時,方有人迴過神來,原來太子殿下的手段,從來都沒有避諱過人,他就是這樣光明正大的收服朝廷各方勢力。
因為楚元昭迴宮迴朝,太過猝不及防,他的報複處置,也太過淩厲,區區數月,太子殿下已各處不在,有人迴顧這一切,最先感到是讚歎,其後方是心驚,也有人試圖推算楚元昭的下一步,大軍在手,收服大臣,下一部,是該逼宮了吧!
就在大夥殷勤的期盼之時,楚元昭什麽都沒有做,他一如既往的沉默寡言,一如既往的參與朝堂事務,帝王還是當今天子。
有人誠服,自然會有人不忿,對於楚元昭的一路順遂,有太多人咬牙切齒了,他們等待著,盼望著,太子殿下狠狠栽個大跟頭,年輕人麽,難免年輕氣盛,等他吃了苦頭,就知道老臣的重要性了,治國,特別是一國江山,從來都不是想不當然的。
本來,他們是把這個期望打到江尚書頭上,但是讓他們失望的是,太子殿下對江尚書格外的有耐心,在對待江尚書時,才能看到太子殿下這位年輕人的謙遜,這憑啥?簡直是沒天理?姓江的老頭,一輩子猥瑣,掉到錢眼裏,薅都薅不出來,有什麽資格,讓冷心冷情的太子殿下,對他青眼相待?憑什麽,寧首輔都沒這個待遇。
此事,曾當選武宗十大未解之謎,被後人琢磨研究出無數版本,有說韓家和江家有舊的,有說江家對武宗有恩的,更廣為人知的版本是,太子殿下離宮時,便是在江家長大,但被江家後人當麵辟謠,力證絕無此事。
江尚書是指望不上了,太子殿下明顯偏心眼,心都偏出八裏地去了,兵部方尚書辭官了,正在這時,周衡臣來了,還當眾被楚元昭打了臉,恨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