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悔不當初
[紅樓]有仇不報枉為人子 作者:歸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四皇子的暴斃, 和七皇子的癡傻,均疑點重重,撲朔迷離。
但帝王似乎無暇顧及, 迅雷不及掩耳發落了數位進諫的大臣後,太子冊封典禮被擱置。
內閣並禮部接到聖諭後, 均是腦中一嗡,眼前一黑, 暫且不說各部的準備勞碌,單就藩王入京, 邦國來賀,就是一筆極大的開支。
況朝廷大員迴京觀禮, 舟車勞頓, 公務擱置, 如此大費周章,國之大事,竟可當成兒戲不成?
冊封太子的典禮取消了,如何對天下臣公與百姓們交待?
帝王行事輕率, 朝臣焉能善罷甘休?禦史台並諸大臣們一同跪在正德殿外。
數九寒冬,雪虐風饕,一幫年老體邁的大臣們,足足跪了數個時辰, 水米不牙,有身子弱的,捱不住, 暈了過去。
楚元昭一襲明黃挑金線的鶴氅,不快不慢渡步而來時,對襟的五爪團龍,映著明亮的日光,華冠金服,恍人心神。
大臣們仿佛找到了主心骨,爭先恐後,請楚元昭勸諫殿下,並請殿下稍緩辭色,千萬不要和陛下起爭執。
楚元昭看了眼沉默不語的寧首輔,淡淡道:“首輔大人起來吧,諸位也不必在這裏候著了,陛下是不會迴轉心意的。”
大臣們無動於衷,甚而有義憤填膺者,慷慨激昂的說:“我等就是跪死,也不起身,陛下之意,何其武斷,眼下國庫空虛,東南海匪為患,正是用錢用糧之計,況建立儲嗣,崇嚴國本,殿下無錯無過,四皇子暴斃之事,尚未查明,怎能因小廢大。”
楚元昭神色不變,漫不經心的說:“喜歡跪就跪著吧,但孤的話說到前頭,爾等就是跪死,也掙不上忠諫的名頭,諸位是要徒勞無功作死諫的愚人,還是要報效朝廷,諸位自個想吧。”
寧首輔忽然起身,拱手對楚元昭道:“老臣想問殿下兩句話,不知可否?”
楚元昭神色極淡,平淡的麵容中透著一種厭煩的倦怠,他並沒有看寧首輔,而是微微抬頭注視著正德殿碧瓦朱甍的屋脊,輕聲道:“不必了,我知道首輔大人想問什麽?我不屑於用下作的手段,行詭秘之舉,我若有此意,柳家和章家活不到今時。”
寧首輔躬身一禮,沉聲道:“殿下的意思,老臣明白了。”
楚元昭寡淡的眉目,無悲無喜,嗓音帶著似有似無的虛無飄渺:“首輔大人,背後之人的行事,不過是離間罷了,人心生亂,則多變,陛下登上大位,已近三十載,這樣的淺薄心計,難道會不清楚嗎?恰是因為明白,才會怒不可遏,不受控的變故,意味著權柄的流失,換作是諸位大人,尚不會甘心,何況帝王!”
楚元昭撫著劍身,環視眾人:“我不會任人掌控,更不會任人驅使與利用,我如此,諸位亦當如此,一個太子大典立與否,又有何糾結的意義呢?我想幕後之人,離間後,會逐一擊破,假以時日,朝堂變會一團散沙,到那時,想做什麽做不得?”
大臣們心神一凜,他們中有的人,已經猜到這樣的可能了,但所有人都沒有料到楚元昭會在大庭廣眾下,公然宣諸於口,固然,讓臣工們有警惕心是好事,但人多嘴雜,這樣的話傳出來,會動搖人心,一般上位者即便有十分之把握,也不會將其說出口,人心若是散了,再想攏起來就難了。
五殿下,急功求利、目光短淺?不,他們更傾向於五殿下心無所懼,才會輕描淡寫的突發此語。
五殿下和那幾位皇子,還真不是一路貨色,這位殿下的天分之高,無與倫比,其心計城府,行事作風更是讓人無從揣摩。
此時,所有人的心中,不約而同的暗想,果然這個世上,還是有血統這迴事的,皇子和皇子也是不一樣的,不愧為融合了楚家和韓家的血脈的皇子。剩下的皇子們加起來也比不上五殿下的一根手指頭。
隻是這性子嗎?未免太冷情了些,不好相處,在這樣的人手底下當差,壓力如山,有人心存悲戚,倘或懷珺太子在世就好了,先太子可是出了名的好性子,人還聰明,心善於誠,據說朱太傅就沒少受先太子的幫扶。
這是許多人第一次直麵楚元昭的淩厲,心驚者有之,慶幸者有之,內心複雜,百感交集者亦有之,更有心如止水,波瀾不驚的。
寧首輔的情緒最為外露,嘴唇翕動,眼中那抹晦澀沉重,他張了張嘴,試圖說些什麽。
楚元昭擺了擺手,迎著遠處的風輕雲淡,一步步走出了眾人的視線。
所謂漁利,所謂布局,皆有所圖謀,當紗幕一層層揭開,幕後之人的身份,便將不再是絕秘。
許多時候,並沒有所謂的絕秘,至隱至秘之事,是一絲一毫的端倪也不會泄露的。
說來,圖謀,意欲何為?一個人或某個組織,總不會無緣無故的作一些事情,和大楚皇仇的那個女子,屍骨無存了,而這個組織仍然未曾消失,那個女子身具神通之術,也不過是位馬前卒,棋子爾。
那幕後之人謀求的東西,就很值得推敲了,楚元昭眸中閃過一抹譏諷。
縱淡定如嘉安大公主的重活之人,也沒預料到,四皇子會死在這個節骨眼上,楚嫣然雙手平放在膝上,坐在龍榻前,看了眼雙目緊閉的帝王,縱是安眠,帝王的眉心亦是緊緊皺著的。
唉,楚嫣然一聲長歎,她這命格吧,僥幸多活了一世,偏碰到這麽糟心的一家子,老爹比她還悲催,殫精竭慮執掌天下幾十載,又冒出個勢力龐大的幕後黑手來,父子偏偏還勢同水火,想想,便宜爹這一輩子,也真夠不走運的,當皇子時,身份卑微,處心積慮的謀奪皇位,皇位坐了沒幾年,又和發妻翻了臉,那些糟心事就不提了,前腳才死了親娘,後腳這一月之內死了仨兒子,誰能受得住?
皇子皇女生了二三十個,夭折的就一多半,成年的又死了四個,那幾個小的能不能活到成年還是兩說呢。
楚嫣然又歎了一聲,她就沒見過,像便宜爹這麽窩囊又憋屈的人,勢不由人,還沒處說理去。
楚景睜開眼,深邃的眸中,揮之不去的倦意,低聲問:“幾時了?”
楚嫣然滿臉關切:“申時初,您再睡會。”
楚景揮了揮手,李福端上茶,楚嫣然親手遞到楚景麵前。
楚景恍惚了一刻,物是人非的悲涼彌漫到心頭,早年懷珺為眾皇子之首,又是太子,但凡侍疾端茶遞水的活計,都是他小人自個來,後懷珺病逝,他發覺後宮超出掌控,端茶遞藥的活計,再不讓皇子們沾手。
這一打眼,幾十年呐,就這麽過去了,如今,肯在他床前一門心思伺候的,也就是自家這個女兒了,餘下的那幾個,要麽和他不親近,畏懼他,要麽則是與他疏離,親熱不起來。
楚景鬱結在胸,食不下咽,茶水略沾唇,楚嫣然細心寬慰著,用了半盞燕窩粥。
宮人們捧走食盒,楚嫣然揮退李福,溫聲道:“國之大事,本不該女兒過問,但立儲非同小可,況國庫內庫空虛,眼下立儲迫在眉睫,冊封典禮一應事宜,俱已齊備,父皇此舉,不免讓人多思多想,五皇弟本就在民間長大,如今再添此風波。”
楚景搖了搖頭,楚嫣然試探著說:“女兒雖對五皇弟了解有限,但女兒相信母後,母後剛直,五皇弟亦非奸柔之秉性,女兒可為五皇弟作保,四皇弟之事,和五皇弟無關。”
楚景沉聲道:“我知道小四不是元昭下的手,他要小四和小七的命,易如反掌。”
楚嫣然了然,心道便宜爹這不是挺明白的,那怎麽?楚嫣然美目中滿是疑惑不解。
楚景起身,立在窗前,直勾勾的看著那棵斜枝橫逸的梅樹:“小四隻是一個警告,幕後之人,錦衣衛、金吾衛用盡手段,也找不到兇手的半點痕跡,朕不能拿元昭去冒險,這一次是小四,那下一次呢?”
楚景自嘲一笑:“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朕早不是年富力強的年輕君主了,沒有心力再培養下一個繼任之君了,朕希望小五能平平安安的活著。”
“難道五皇弟為保平安,就要畏縮在宮內一輩子不成,父皇,五皇弟的身手,亦
非等閑之輩,我的護衛是武林中一等一高手,尚且看不出五皇弟的深淺,父皇,您如此優柔,有損帝王顏麵。”自從和便宜爹攤牌,楚嫣然壓根不知委婉為何物,直言不諱的說。
楚景並未計較她言語放肆,挑了挑眉,道:“朕不許,你認為小五會聽嗎?”
楚嫣然懵了,迴過神來,內心瘋狂吐槽,便宜爹不會壓力太大,失心瘋了吧,上一句還是父子情深似海呢?下一句就任由五弟去當炮灰?尼瑪,果然,能當上皇帝的就沒個正常人。
楚景這一生見過了大風大浪,承受能力不是一般的強悍,三天前還是獰髯張目的暴君,三天後撥雲見晴,神采奕奕沒事人一般,出現在了朝堂上。
對此,當日在正德殿外死諫的大臣們:嗬嗬,老夫都想給自個兩嘴巴子,往後誰再摻和你們天家事,誰就是吃飽了撐的。
但帝王似乎無暇顧及, 迅雷不及掩耳發落了數位進諫的大臣後,太子冊封典禮被擱置。
內閣並禮部接到聖諭後, 均是腦中一嗡,眼前一黑, 暫且不說各部的準備勞碌,單就藩王入京, 邦國來賀,就是一筆極大的開支。
況朝廷大員迴京觀禮, 舟車勞頓, 公務擱置, 如此大費周章,國之大事,竟可當成兒戲不成?
冊封太子的典禮取消了,如何對天下臣公與百姓們交待?
帝王行事輕率, 朝臣焉能善罷甘休?禦史台並諸大臣們一同跪在正德殿外。
數九寒冬,雪虐風饕,一幫年老體邁的大臣們,足足跪了數個時辰, 水米不牙,有身子弱的,捱不住, 暈了過去。
楚元昭一襲明黃挑金線的鶴氅,不快不慢渡步而來時,對襟的五爪團龍,映著明亮的日光,華冠金服,恍人心神。
大臣們仿佛找到了主心骨,爭先恐後,請楚元昭勸諫殿下,並請殿下稍緩辭色,千萬不要和陛下起爭執。
楚元昭看了眼沉默不語的寧首輔,淡淡道:“首輔大人起來吧,諸位也不必在這裏候著了,陛下是不會迴轉心意的。”
大臣們無動於衷,甚而有義憤填膺者,慷慨激昂的說:“我等就是跪死,也不起身,陛下之意,何其武斷,眼下國庫空虛,東南海匪為患,正是用錢用糧之計,況建立儲嗣,崇嚴國本,殿下無錯無過,四皇子暴斃之事,尚未查明,怎能因小廢大。”
楚元昭神色不變,漫不經心的說:“喜歡跪就跪著吧,但孤的話說到前頭,爾等就是跪死,也掙不上忠諫的名頭,諸位是要徒勞無功作死諫的愚人,還是要報效朝廷,諸位自個想吧。”
寧首輔忽然起身,拱手對楚元昭道:“老臣想問殿下兩句話,不知可否?”
楚元昭神色極淡,平淡的麵容中透著一種厭煩的倦怠,他並沒有看寧首輔,而是微微抬頭注視著正德殿碧瓦朱甍的屋脊,輕聲道:“不必了,我知道首輔大人想問什麽?我不屑於用下作的手段,行詭秘之舉,我若有此意,柳家和章家活不到今時。”
寧首輔躬身一禮,沉聲道:“殿下的意思,老臣明白了。”
楚元昭寡淡的眉目,無悲無喜,嗓音帶著似有似無的虛無飄渺:“首輔大人,背後之人的行事,不過是離間罷了,人心生亂,則多變,陛下登上大位,已近三十載,這樣的淺薄心計,難道會不清楚嗎?恰是因為明白,才會怒不可遏,不受控的變故,意味著權柄的流失,換作是諸位大人,尚不會甘心,何況帝王!”
楚元昭撫著劍身,環視眾人:“我不會任人掌控,更不會任人驅使與利用,我如此,諸位亦當如此,一個太子大典立與否,又有何糾結的意義呢?我想幕後之人,離間後,會逐一擊破,假以時日,朝堂變會一團散沙,到那時,想做什麽做不得?”
大臣們心神一凜,他們中有的人,已經猜到這樣的可能了,但所有人都沒有料到楚元昭會在大庭廣眾下,公然宣諸於口,固然,讓臣工們有警惕心是好事,但人多嘴雜,這樣的話傳出來,會動搖人心,一般上位者即便有十分之把握,也不會將其說出口,人心若是散了,再想攏起來就難了。
五殿下,急功求利、目光短淺?不,他們更傾向於五殿下心無所懼,才會輕描淡寫的突發此語。
五殿下和那幾位皇子,還真不是一路貨色,這位殿下的天分之高,無與倫比,其心計城府,行事作風更是讓人無從揣摩。
此時,所有人的心中,不約而同的暗想,果然這個世上,還是有血統這迴事的,皇子和皇子也是不一樣的,不愧為融合了楚家和韓家的血脈的皇子。剩下的皇子們加起來也比不上五殿下的一根手指頭。
隻是這性子嗎?未免太冷情了些,不好相處,在這樣的人手底下當差,壓力如山,有人心存悲戚,倘或懷珺太子在世就好了,先太子可是出了名的好性子,人還聰明,心善於誠,據說朱太傅就沒少受先太子的幫扶。
這是許多人第一次直麵楚元昭的淩厲,心驚者有之,慶幸者有之,內心複雜,百感交集者亦有之,更有心如止水,波瀾不驚的。
寧首輔的情緒最為外露,嘴唇翕動,眼中那抹晦澀沉重,他張了張嘴,試圖說些什麽。
楚元昭擺了擺手,迎著遠處的風輕雲淡,一步步走出了眾人的視線。
所謂漁利,所謂布局,皆有所圖謀,當紗幕一層層揭開,幕後之人的身份,便將不再是絕秘。
許多時候,並沒有所謂的絕秘,至隱至秘之事,是一絲一毫的端倪也不會泄露的。
說來,圖謀,意欲何為?一個人或某個組織,總不會無緣無故的作一些事情,和大楚皇仇的那個女子,屍骨無存了,而這個組織仍然未曾消失,那個女子身具神通之術,也不過是位馬前卒,棋子爾。
那幕後之人謀求的東西,就很值得推敲了,楚元昭眸中閃過一抹譏諷。
縱淡定如嘉安大公主的重活之人,也沒預料到,四皇子會死在這個節骨眼上,楚嫣然雙手平放在膝上,坐在龍榻前,看了眼雙目緊閉的帝王,縱是安眠,帝王的眉心亦是緊緊皺著的。
唉,楚嫣然一聲長歎,她這命格吧,僥幸多活了一世,偏碰到這麽糟心的一家子,老爹比她還悲催,殫精竭慮執掌天下幾十載,又冒出個勢力龐大的幕後黑手來,父子偏偏還勢同水火,想想,便宜爹這一輩子,也真夠不走運的,當皇子時,身份卑微,處心積慮的謀奪皇位,皇位坐了沒幾年,又和發妻翻了臉,那些糟心事就不提了,前腳才死了親娘,後腳這一月之內死了仨兒子,誰能受得住?
皇子皇女生了二三十個,夭折的就一多半,成年的又死了四個,那幾個小的能不能活到成年還是兩說呢。
楚嫣然又歎了一聲,她就沒見過,像便宜爹這麽窩囊又憋屈的人,勢不由人,還沒處說理去。
楚景睜開眼,深邃的眸中,揮之不去的倦意,低聲問:“幾時了?”
楚嫣然滿臉關切:“申時初,您再睡會。”
楚景揮了揮手,李福端上茶,楚嫣然親手遞到楚景麵前。
楚景恍惚了一刻,物是人非的悲涼彌漫到心頭,早年懷珺為眾皇子之首,又是太子,但凡侍疾端茶遞水的活計,都是他小人自個來,後懷珺病逝,他發覺後宮超出掌控,端茶遞藥的活計,再不讓皇子們沾手。
這一打眼,幾十年呐,就這麽過去了,如今,肯在他床前一門心思伺候的,也就是自家這個女兒了,餘下的那幾個,要麽和他不親近,畏懼他,要麽則是與他疏離,親熱不起來。
楚景鬱結在胸,食不下咽,茶水略沾唇,楚嫣然細心寬慰著,用了半盞燕窩粥。
宮人們捧走食盒,楚嫣然揮退李福,溫聲道:“國之大事,本不該女兒過問,但立儲非同小可,況國庫內庫空虛,眼下立儲迫在眉睫,冊封典禮一應事宜,俱已齊備,父皇此舉,不免讓人多思多想,五皇弟本就在民間長大,如今再添此風波。”
楚景搖了搖頭,楚嫣然試探著說:“女兒雖對五皇弟了解有限,但女兒相信母後,母後剛直,五皇弟亦非奸柔之秉性,女兒可為五皇弟作保,四皇弟之事,和五皇弟無關。”
楚景沉聲道:“我知道小四不是元昭下的手,他要小四和小七的命,易如反掌。”
楚嫣然了然,心道便宜爹這不是挺明白的,那怎麽?楚嫣然美目中滿是疑惑不解。
楚景起身,立在窗前,直勾勾的看著那棵斜枝橫逸的梅樹:“小四隻是一個警告,幕後之人,錦衣衛、金吾衛用盡手段,也找不到兇手的半點痕跡,朕不能拿元昭去冒險,這一次是小四,那下一次呢?”
楚景自嘲一笑:“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朕早不是年富力強的年輕君主了,沒有心力再培養下一個繼任之君了,朕希望小五能平平安安的活著。”
“難道五皇弟為保平安,就要畏縮在宮內一輩子不成,父皇,五皇弟的身手,亦
非等閑之輩,我的護衛是武林中一等一高手,尚且看不出五皇弟的深淺,父皇,您如此優柔,有損帝王顏麵。”自從和便宜爹攤牌,楚嫣然壓根不知委婉為何物,直言不諱的說。
楚景並未計較她言語放肆,挑了挑眉,道:“朕不許,你認為小五會聽嗎?”
楚嫣然懵了,迴過神來,內心瘋狂吐槽,便宜爹不會壓力太大,失心瘋了吧,上一句還是父子情深似海呢?下一句就任由五弟去當炮灰?尼瑪,果然,能當上皇帝的就沒個正常人。
楚景這一生見過了大風大浪,承受能力不是一般的強悍,三天前還是獰髯張目的暴君,三天後撥雲見晴,神采奕奕沒事人一般,出現在了朝堂上。
對此,當日在正德殿外死諫的大臣們:嗬嗬,老夫都想給自個兩嘴巴子,往後誰再摻和你們天家事,誰就是吃飽了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