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詩情畫意
[紅樓]有仇不報枉為人子 作者:歸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楚元昭換好衣裳, 出了裏間,外間的廳桌上已擺好熱氣騰騰的飯菜。
黛玉臉色微微有些泛紅,假裝不經意的看了他兩眼, 抿嘴一笑。
楚元昭施施然落座,讚道:“妹妹手藝愈發精湛了, 稱體裁衣的功夫也省了,衣袍倒像是比著我作的, 不大不小,正好。”
屋內雖無人, 隻晴雯紫鵑在屏風候著聽喚,黛玉臉上微紅, 耳根火辣辣的, 伸手狠狠扭了他一記。
小姑娘力道有限, 扭在身上,酥酥麻麻的癢意,楚元昭笑著求饒道:“好妹妹,是我混說的。”
黛玉“哼”了一聲, 不理他,收迴手,盛了一盅三鮮湯擱在楚元昭麵前。
楚元昭一笑,慢慢將湯喝了, 喝畢,誇道:“這湯味好,冬筍鮮美, 菌菇香醇,雞崽子肉滑嫩爽口。”
黛玉抿嘴笑道:“冬筍是榮府大舅母送來的,菌菇說是祖上傳來的方子,自家莊子上產的。”
楚元昭想了想,道:“杜家的長女,近來風頭盛得很。”
黛玉歪頭一笑,反綰髻上的花絲鑲嵌的珠釵,流光溢彩,襯得她精致的小臉,愈發嬌俏。
楚元昭忍不住伸手掐了一下她的小臉,換來黛玉滿是怨念的怒目而視。
黛玉拿帕子擦了擦臉,數落道:“說話就說話,一定要動手動腳的,吃個飯也不消停,哥哥,你一點也不穩重。”
楚元昭忍不住大笑出聲,含笑道:“背後議論我的人,不知幾何,這還是頭一遭有人說我不穩重,妹妹的見解,向來獨特,與眾不同。”
黛玉沉下臉,怒道:“難道我說的不對,你平日見了姑娘,也去掐她們的臉不成?”
楚元昭忍俊不禁,笑道:“吃醋也該有個度,我和無關之人,連話都不會說一句,男的女的都是如此,這也值得你惱。”
黛玉賭氣道:“不過是你見的人少罷了,等你見的人多了,指不定多輕狂呢?”
楚元昭的笑意斂了些,淡淡的看著黛玉,直看得黛玉背過身去,無奈一歎,站起身來,拿帕子浸了熱水,走到黛玉麵前,小丫頭固執的低著頭,死活不肯抬頭。
楚元昭俯下身,黛玉盈盈美目,淚眼汪汪,可憐巴巴的。
楚元昭心下驀地軟了,方才的氣惱早不知何時散了,暗悔自個性子不好,嚇到了小姑娘。
輕柔的為黛玉擦拭了一番小臉,軟言細語的哄道:“不過是樁小事,好好的又惱了,你要和我置氣不成?”
黛玉淚珠滾燙,直直打在楚元昭的手背,燙的他心頭一陣酸澀。
楚元昭半攬著黛玉,柔聲道:“都是我不好,我不該惹你生氣,大概是我們分開太久,我還當你是以前那個樂嗬嗬的小姑娘,卻不想,一兩句頑笑,你就惱了,從哪學得小性子?”
黛玉推他半天,推不開,抽抽噎噎的抱怨道:“都怪你,和你學的,你見天欺負我,我討厭你,最討厭你了。”
說著,又勾起火來,冷笑道:“你自個說話不留神,惹我生氣,還要怪我小性,你走,你去找那溫柔如水,哄著你的人去,我就是小性,就是無理取鬧。”越說越惱,黛玉使勁的推搡楚元昭,要攆他走。
楚元昭哭笑不得,捋著她的背為她順氣,好聲好氣的說:“好,好,好,全怪我好不好,都多大了,還像小時候那樣愛撒嬌。”
黛玉小臉漲紅,憤怒的抬起頭,哭也顧不得哭了,美目中燃著惱羞的怒火,嗓門也提了上來:“你才撒嬌,我都多大了,你怎麽能這麽說我!”
楚元昭無言以對,兩手一攤,束手無策,心中嘀咕道,小祖宗今天怎麽火氣這麽大,這麽難哄?這是怎麽著了?累的他也跟著吃掛落。
黛玉的憤慨,並非一朝一夕,亦不是對楚元昭打趣的惱怒,惱怒來源於對楚元昭的擔憂,和掛念,以及自身無力的頹敗。
在未長大以前,黛玉那樣依賴、喜歡、仰慕她的妙遠小哥哥,可她從來不知道,她的妙遠小哥哥有著那樣尊貴的出生,那樣曲折離奇的身世,自古奪嫡無不是血雨腥風,九死一存,未至塵埃落定之時,大位就是一顆令人心馳神往的寶物,諸皇子誰不想占有,君臨天下?
可是,妙遠小哥哥又背負著那些刻骨銘心的仇恨,黛玉心疼而惶惑,無時無刻都記掛妙遠小哥哥的安危,在她看來,什麽事都沒有妙遠小哥哥的安危來得重要。
如果有可能,黛玉很想勸楚元昭放棄皇位,但她說不出口,不僅僅是因為說出口也是徒勞,而是因為韓皇後的遭遇,連她這個外人,知曉時也覺得心如刀割,忍不住落淚感傷,那妙遠小哥哥這個當事人呢?他心中的痛楚,決非世人可以想象。
黛玉不能說,也不會說,擔憂和悲戚令她的心中壓了一塊巨石,日積月累,壓得她喘不過氣來。
這樣沉重壓抑的憂思,黛玉同樣不能說,說出來又能怎樣呢?隻會令楚元昭徒增自責。
今日陡然爆發,黛玉才覺那些心頭晦澀複雜難言的情緒,已成了心結。
黛玉拭淨了淚,強顏笑道:“是我不好,我遷怒哥哥,白日有些不順當的煩心事。”
楚元昭對黛玉的情緒略能猜到兩分,刮了刮黛玉的小鼻子,慢慢握住她的手,笑道:“小祖宗,隻要你不惱我就是天大的好事,是我言語無狀,冒犯了妹妹,妹妹是知道我的,我對哄女孩子的甜言蜜語極不擅長,等迴頭,我讓小太監去買幾本風月的話本子,汲取下心得,省得妹妹嫌我拙嘴笨腮的。”
黛玉眸中晶瑩,如秋波縈轉,似笑似笑的看著楚元昭,道:“等哥哥買迴來了,別忘了給我送幾本來,也讓妹妹參祥參祥,知曉下何為風月?”
楚元昭摩挲著黛玉的小手背,壓根不接這話,顧左右而言他道:“白日有什麽煩心事,可是有人冒犯了妹妹?”
提及此事,黛玉眉目不自覺的蹙起,欲言又止,沉吟著說道:“也算不得什麽大事,我外祖母家,有兩個舅舅,二舅父家有位表兄,似是有些來曆。”
“嗯”,楚元昭想了想道:“是那位賈存周的次子,含玉而誕。”
“正是,”黛玉的眼睛中滿是不解,緩緩說道:“小時,我說話直率,許是得罪了那位表兄,哥哥,還記得我們看的那些神奇誌異的話本吧,我看我那位表兄,倒像是那書上寫的曆劫之人,說話古古怪怪,荒誕不經的罵天下讀書作官之人為祿蠹,又一味喜好親近女孩子,厭煩男人,頑劣憨癡,外祖母因他出生不凡,極為疼愛他,我那時年齡尚小,不知委婉,倚仗外祖父寵愛,直言向外祖父應對那位表兄多加管教。”
楚元昭笑了笑,道:“聽起來,倒和那些話本上的人物行事一模一樣,隻是,他是外男,好好的怎麽惹你生氣了。”
黛玉皺了皺眉道:“那位表兄今日冒冒失來我家,說了些奇奇怪怪的話,若說他是有意衝撞,度其神色,倒是一派天真懵懂,隻是,這話若傳到外頭去,委實不像話,母親大怒,厲言斥責了他一番,他哭天抹淚的走了,若被人看見了,倒像是我們府待親戚刻薄了是的。”
楚元昭一哂,見黛玉板著臉,還有些氣不過的小模樣,打趣道:“這麽一樁小事,也值得你不高興,你那大舅母是個厲害人,姨母視你為眼珠子,放心罷,最遲不過明日,定會給你個交代的。”
黛玉道:“我怎麽會不知道,我隻是覺得有些委屈,我和那位表兄說過的話,屈指可數,他跑來忽然說些有的沒的,好沒道理,莫名其妙的,礙著親戚情麵,我既不能生氣,又不能發作,心裏悶得慌。”
倒了一通苦水,心裏許是好過了些,黛玉叮囑楚元昭道:“哥哥,你不許私下做什麽,否則,日後我什麽事也不告訴你了。”
楚元昭笑得無辜又純良,替自個抱屈道:“我在妹妹心裏竟成了,不擇手段的小人了,大丈夫衝冠一怒為紅顏,我最疼妹妹,再舍不得妹妹平白背上個禍水的名頭。”
黛玉咬了咬牙,怒瞪著楚元昭,咬牙切齒的說:“哥哥,我最悔的事,就是生在書香之家,未能生在將門之家,但凡我精通三分拳腳功夫,早把你抽成豬頭了。”
這小暴脾氣,楚元昭大笑,巴巴把臉湊過去,十分欠揍的說:“妹妹,你抽吧,我不怕疼,隻怕你累得手疼。”
黛玉被他氣得火冒三丈,立時伸出手來,小手要落到臉頰時,又不忍心了,卻不好顯得太過氣弱,柔軟無骨的小手,在楚元昭右臉上滑了下。
楚元昭陡然睜大了雙眼,似乎沒想到黛玉竟真的動了手。
觸到的肌膚有些粗糙,不如自個的手感好,等等,驟然迴過神來,想到自已此刻的舉動,黛玉慌忙的意欲縮迴手,卻被楚元昭攥住手,動彈不得。
兩人的距離很近,近到似乎從外頭看,好像自個在投懷送抱一樣,委實不成體統,氣息交融,唿吸間滾燙的氣息,落到心頭,黛玉的心砰砰直跳,胸口仿佛裝了一隻小鹿,跳得她心神恍惚。
黛玉扭捏不安,手無足措,小聲央求道:“哥哥,你鬆開我,我知道錯了,再不敢放肆了。”
楚元昭慢慢鬆了手,坐得離黛玉稍遠了些,為自個辯解道:“我怕妹妹心軟慈悲,下不了手。”
幹巴巴的一句話,兩人都有些尷尬,相對無言坐了會子,楚元昭瞧了眼牆上的自鳴鍾,抬起手想要摸一摸黛玉的頭,伸手那一刹那,察覺到小姑娘的緊張,淡定如楚元昭,也有兩分不自在,便笑道:“天不早了,我迴宮了,妹妹好好歇著。”
楚元昭起身,黛玉站起來,默默跟在他身後,楚元昭係上披風,啟唇笑道:“來。”
黛玉磨磨蹭蹭的走過來,雙手仿佛被凍住了,係個披風帶子,好大會子都沒係好,楚元昭低笑,黛玉又不慌了,飛快的係好了帶子,又叮囑他路上小心,話還沒說完,飛快的跑迴裏屋。
楚元昭走過去,自掀了雪中賞梅的簾子,笑道:“妹妹,我走了。”
“知道了”,黛玉聲音悶悶的,楚元昭好笑的想,小姑娘一準把自個悶被子裏,算了,天太晚了,不逗她了。
-----------
楚元昭迴宮後,抬眼望天際的夜色,目之所及之處,仿佛渲染了濃墨,皎皎明月,燦爛星辰,也無法將暮靄濃鬱的黑沉驅除,不知何處,傳來啜泣,在風中若有若無,伴著窸窸窣窣的枯樹搖曳,更添了幾分悲戚。
王全安道:“殿下,忠順王爺和應郡王來了有兩個時辰了。”
“忠順”,楚元昭一聲嗤笑,劃破夜晚的寧靜,驚走了那抹低聲啜泣,再不聞一絲哭聲。
“我不愛聽這樣掩人耳目的封號,更不會見這樣的人。”
王全安低聲應是,從善如流的改口道:“小的這就請六王爺迴去。”
所謂來意,不外乎是說情或試探,笑話,謀逆造反之大罪若能饒恕,那要這世間的律法,又有何用?
王全安去後,不多時引著應郡王來了,應郡王輩份雖高,待楚元昭卻不敢拿大,也不獨他,滿京城的勳貴都是如此,楚元昭的性情從未作過掩飾,眾人謹小慎微,還要擔憂不知何時得罪了他,哪裏還有人敢擺譜。
應郡王微微頷首,他輩份高,皇子們要見了元嫡皇子行禮,宗室長輩除儲君外,隻行家禮足矣。
楚元昭懶怠費口舌,道;“你是來替他們說情的。”
應郡王滿臉苦笑,道:“不瞞殿下,我那外孫女正是淑妃娘娘,七皇子未出宮時,曾由她撫養,淑妃娘娘知道殿下是公正嚴明的秉性,無奈母子一場,迫不得已,煩我來問問殿下。”
“關家,關首輔,關首輔出身微寒,登得首輔之位二十餘載,深得曾祖母信賴,怕是關大人也未想到,後輩子弟不肖至極,他逝後,門麵靠裙闈之光。”楚元昭不鹹不淡的感慨。
應郡王心下一凜,心中倏地升起一股寒意,那股寒意來得急且密,大冷的天,應郡王的額頭竟滲出絲絲冷汗,五殿下這是什麽意思,敲打關家,不,不,是敲打他嗎?
應郡王直到此時才恍然警覺,饒是他自詡做好了充足的心理準備,懸著一顆心,謹慎再謹慎,卻還是低估了這個宮外長成的侄兒。
應郡王的倉皇顯而易見,心下作何感想可想而知,頓了頓,方道:“是皇叔多言了,殿下做事,自有分寸,無須他人贅言。”
應郡王退後一步,似乎要說些什麽,遲疑片刻,終是一言未發,轉身離去。
宮中本就沒有所謂的秘密,應君王铩羽而歸的消息,用最快的速度傳遍了京城。
次日一早,上朝時,文武百官待楚元昭的態度,殷勤而熱切,兵部尚書方正委派兵部知事到楚元昭麵前,主動提及兵部貪墨軍餉之事。
楚元昭的神情是亙古不變的淡漠,聽完兵部知事的一席話,一言未發。
楚元昭走到吏部尚書麵前,當著文武百官的麵,毫不避諱的道:“工部缺人使喚,我看舊年的進士朱子敬就極好,把他提到工部來,可合規矩?”
吏部嚴尚書都被問懵了,身邊右侍郞小聲把朱子敬的履曆介紹了一遍,原本就朱子敬那個芝麻大小的官,還是個辭官的,右侍郎不該知道的,誰讓五殿下請了朱太傅做老師呢,這明顯著任人唯親,提拔自個人。
嚴尚書捋了捋稀疏的胡須,道:“調動也可,隻是那朱子敬已上折辭官。”
“哦”,楚元昭道:“先時是因為老師他要歸鄉,如今他留在宮裏教我讀書,不歸鄉了,他家的那兩個兒子,都有功名在身,白白在家閑著浪費糧食,整天閑得沒事,竟惹老師生氣,我看他們不順眼,請尚書大人把他們折子駁了。”
百官側目,這可是開天僻地頭一迴,五殿下頭一遭求人呐,語氣仍是淡漠,卻顯得溫柔了許多,比起以往一句話噎死人的時候,簡直是天籟之聲,令人如沐春風。
天呐,五殿下轉性了,難道這才是五殿下的本性,以往那等刻薄都是對著帝王,或章柳一係的皇子的?
想想也是這麽個理,擱誰,對著仇人,還能笑出來,拭母之仇,不共戴天。
作為第一位受到楚元昭禮遇的嚴尚書,此刻的滋味,頗有些受寵若驚,但,一碼歸一碼,吏部有吏部的規矩,朝廷有朝廷的法度,嚴尚書是不可能因為楚元昭對他態度和軟些,就會諂媚的上趕著奉承。
嚴尚書微微一笑道:“殿下說的合情合理,但吏部有吏部的規章製度,此事,吏部不能開此前例。”
嚴尚書心裏還是有點小忐忑的,五殿下這個渾不吝的,萬一惱了,平白挨頓排揎,還得生受著,誰讓他親爹也拿他沒轍呢。
楚元昭並沒有強人所難的意思,幹脆地說:“既然如此,不好為難嚴尚書,但工部缺人用,煩嚴尚書撥幾個人過來。”
這好辦,嚴尚書笑道:“謝殿下、體諒,待我迴去,和同僚議出人選,即刻就調派人過去。”
兩人相談融洽,看的殿內百官掉了一地眼珠子。
這時,戶部江尚書悠哉悠哉溜達過來,漫無邊際的說了幾句繞圈子的話,楚元昭聽得煩,直截了當的問:“江尚書,您想說什麽,直接說。”
江尚書頗為富態,長得亦是喜慶,搓著手指頭,眼神殷切,笑容真摯的問:“殿下,工部那一百二十萬兩銀子,什麽時候交到戶部?”
楚元昭簡直都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還有人管他要銀子?楚元昭都被氣笑了。
神色不善的盯著江尚書,寒聲道:“江尚書,那是孤查抄的工部虧空,和戶部有什麽關係?”
江尚書笑眯眯的道:“殿下,話可不能這麽說,那工部的銀子,不還是戶部撥過去的,如今既然查出了虧空,銀子也找迴來了,那錢自然是歸戶部的。”
楚元昭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天下竟有這般厚顏無恥之人,他今日算是見識了。
重重“哼”了一聲,楚元昭冷笑道:“想要銀子,絕不可能。”
江尚書還要再說,李福來了,百官依次歸位,隻得暫壓下不提。
作者有話要說:補昨天的未更,嘿嘿,差五百。
關於來曆之說是曹公借賈雨村說出口的那段來曆。
黛玉臉色微微有些泛紅,假裝不經意的看了他兩眼, 抿嘴一笑。
楚元昭施施然落座,讚道:“妹妹手藝愈發精湛了, 稱體裁衣的功夫也省了,衣袍倒像是比著我作的, 不大不小,正好。”
屋內雖無人, 隻晴雯紫鵑在屏風候著聽喚,黛玉臉上微紅, 耳根火辣辣的, 伸手狠狠扭了他一記。
小姑娘力道有限, 扭在身上,酥酥麻麻的癢意,楚元昭笑著求饒道:“好妹妹,是我混說的。”
黛玉“哼”了一聲, 不理他,收迴手,盛了一盅三鮮湯擱在楚元昭麵前。
楚元昭一笑,慢慢將湯喝了, 喝畢,誇道:“這湯味好,冬筍鮮美, 菌菇香醇,雞崽子肉滑嫩爽口。”
黛玉抿嘴笑道:“冬筍是榮府大舅母送來的,菌菇說是祖上傳來的方子,自家莊子上產的。”
楚元昭想了想,道:“杜家的長女,近來風頭盛得很。”
黛玉歪頭一笑,反綰髻上的花絲鑲嵌的珠釵,流光溢彩,襯得她精致的小臉,愈發嬌俏。
楚元昭忍不住伸手掐了一下她的小臉,換來黛玉滿是怨念的怒目而視。
黛玉拿帕子擦了擦臉,數落道:“說話就說話,一定要動手動腳的,吃個飯也不消停,哥哥,你一點也不穩重。”
楚元昭忍不住大笑出聲,含笑道:“背後議論我的人,不知幾何,這還是頭一遭有人說我不穩重,妹妹的見解,向來獨特,與眾不同。”
黛玉沉下臉,怒道:“難道我說的不對,你平日見了姑娘,也去掐她們的臉不成?”
楚元昭忍俊不禁,笑道:“吃醋也該有個度,我和無關之人,連話都不會說一句,男的女的都是如此,這也值得你惱。”
黛玉賭氣道:“不過是你見的人少罷了,等你見的人多了,指不定多輕狂呢?”
楚元昭的笑意斂了些,淡淡的看著黛玉,直看得黛玉背過身去,無奈一歎,站起身來,拿帕子浸了熱水,走到黛玉麵前,小丫頭固執的低著頭,死活不肯抬頭。
楚元昭俯下身,黛玉盈盈美目,淚眼汪汪,可憐巴巴的。
楚元昭心下驀地軟了,方才的氣惱早不知何時散了,暗悔自個性子不好,嚇到了小姑娘。
輕柔的為黛玉擦拭了一番小臉,軟言細語的哄道:“不過是樁小事,好好的又惱了,你要和我置氣不成?”
黛玉淚珠滾燙,直直打在楚元昭的手背,燙的他心頭一陣酸澀。
楚元昭半攬著黛玉,柔聲道:“都是我不好,我不該惹你生氣,大概是我們分開太久,我還當你是以前那個樂嗬嗬的小姑娘,卻不想,一兩句頑笑,你就惱了,從哪學得小性子?”
黛玉推他半天,推不開,抽抽噎噎的抱怨道:“都怪你,和你學的,你見天欺負我,我討厭你,最討厭你了。”
說著,又勾起火來,冷笑道:“你自個說話不留神,惹我生氣,還要怪我小性,你走,你去找那溫柔如水,哄著你的人去,我就是小性,就是無理取鬧。”越說越惱,黛玉使勁的推搡楚元昭,要攆他走。
楚元昭哭笑不得,捋著她的背為她順氣,好聲好氣的說:“好,好,好,全怪我好不好,都多大了,還像小時候那樣愛撒嬌。”
黛玉小臉漲紅,憤怒的抬起頭,哭也顧不得哭了,美目中燃著惱羞的怒火,嗓門也提了上來:“你才撒嬌,我都多大了,你怎麽能這麽說我!”
楚元昭無言以對,兩手一攤,束手無策,心中嘀咕道,小祖宗今天怎麽火氣這麽大,這麽難哄?這是怎麽著了?累的他也跟著吃掛落。
黛玉的憤慨,並非一朝一夕,亦不是對楚元昭打趣的惱怒,惱怒來源於對楚元昭的擔憂,和掛念,以及自身無力的頹敗。
在未長大以前,黛玉那樣依賴、喜歡、仰慕她的妙遠小哥哥,可她從來不知道,她的妙遠小哥哥有著那樣尊貴的出生,那樣曲折離奇的身世,自古奪嫡無不是血雨腥風,九死一存,未至塵埃落定之時,大位就是一顆令人心馳神往的寶物,諸皇子誰不想占有,君臨天下?
可是,妙遠小哥哥又背負著那些刻骨銘心的仇恨,黛玉心疼而惶惑,無時無刻都記掛妙遠小哥哥的安危,在她看來,什麽事都沒有妙遠小哥哥的安危來得重要。
如果有可能,黛玉很想勸楚元昭放棄皇位,但她說不出口,不僅僅是因為說出口也是徒勞,而是因為韓皇後的遭遇,連她這個外人,知曉時也覺得心如刀割,忍不住落淚感傷,那妙遠小哥哥這個當事人呢?他心中的痛楚,決非世人可以想象。
黛玉不能說,也不會說,擔憂和悲戚令她的心中壓了一塊巨石,日積月累,壓得她喘不過氣來。
這樣沉重壓抑的憂思,黛玉同樣不能說,說出來又能怎樣呢?隻會令楚元昭徒增自責。
今日陡然爆發,黛玉才覺那些心頭晦澀複雜難言的情緒,已成了心結。
黛玉拭淨了淚,強顏笑道:“是我不好,我遷怒哥哥,白日有些不順當的煩心事。”
楚元昭對黛玉的情緒略能猜到兩分,刮了刮黛玉的小鼻子,慢慢握住她的手,笑道:“小祖宗,隻要你不惱我就是天大的好事,是我言語無狀,冒犯了妹妹,妹妹是知道我的,我對哄女孩子的甜言蜜語極不擅長,等迴頭,我讓小太監去買幾本風月的話本子,汲取下心得,省得妹妹嫌我拙嘴笨腮的。”
黛玉眸中晶瑩,如秋波縈轉,似笑似笑的看著楚元昭,道:“等哥哥買迴來了,別忘了給我送幾本來,也讓妹妹參祥參祥,知曉下何為風月?”
楚元昭摩挲著黛玉的小手背,壓根不接這話,顧左右而言他道:“白日有什麽煩心事,可是有人冒犯了妹妹?”
提及此事,黛玉眉目不自覺的蹙起,欲言又止,沉吟著說道:“也算不得什麽大事,我外祖母家,有兩個舅舅,二舅父家有位表兄,似是有些來曆。”
“嗯”,楚元昭想了想道:“是那位賈存周的次子,含玉而誕。”
“正是,”黛玉的眼睛中滿是不解,緩緩說道:“小時,我說話直率,許是得罪了那位表兄,哥哥,還記得我們看的那些神奇誌異的話本吧,我看我那位表兄,倒像是那書上寫的曆劫之人,說話古古怪怪,荒誕不經的罵天下讀書作官之人為祿蠹,又一味喜好親近女孩子,厭煩男人,頑劣憨癡,外祖母因他出生不凡,極為疼愛他,我那時年齡尚小,不知委婉,倚仗外祖父寵愛,直言向外祖父應對那位表兄多加管教。”
楚元昭笑了笑,道:“聽起來,倒和那些話本上的人物行事一模一樣,隻是,他是外男,好好的怎麽惹你生氣了。”
黛玉皺了皺眉道:“那位表兄今日冒冒失來我家,說了些奇奇怪怪的話,若說他是有意衝撞,度其神色,倒是一派天真懵懂,隻是,這話若傳到外頭去,委實不像話,母親大怒,厲言斥責了他一番,他哭天抹淚的走了,若被人看見了,倒像是我們府待親戚刻薄了是的。”
楚元昭一哂,見黛玉板著臉,還有些氣不過的小模樣,打趣道:“這麽一樁小事,也值得你不高興,你那大舅母是個厲害人,姨母視你為眼珠子,放心罷,最遲不過明日,定會給你個交代的。”
黛玉道:“我怎麽會不知道,我隻是覺得有些委屈,我和那位表兄說過的話,屈指可數,他跑來忽然說些有的沒的,好沒道理,莫名其妙的,礙著親戚情麵,我既不能生氣,又不能發作,心裏悶得慌。”
倒了一通苦水,心裏許是好過了些,黛玉叮囑楚元昭道:“哥哥,你不許私下做什麽,否則,日後我什麽事也不告訴你了。”
楚元昭笑得無辜又純良,替自個抱屈道:“我在妹妹心裏竟成了,不擇手段的小人了,大丈夫衝冠一怒為紅顏,我最疼妹妹,再舍不得妹妹平白背上個禍水的名頭。”
黛玉咬了咬牙,怒瞪著楚元昭,咬牙切齒的說:“哥哥,我最悔的事,就是生在書香之家,未能生在將門之家,但凡我精通三分拳腳功夫,早把你抽成豬頭了。”
這小暴脾氣,楚元昭大笑,巴巴把臉湊過去,十分欠揍的說:“妹妹,你抽吧,我不怕疼,隻怕你累得手疼。”
黛玉被他氣得火冒三丈,立時伸出手來,小手要落到臉頰時,又不忍心了,卻不好顯得太過氣弱,柔軟無骨的小手,在楚元昭右臉上滑了下。
楚元昭陡然睜大了雙眼,似乎沒想到黛玉竟真的動了手。
觸到的肌膚有些粗糙,不如自個的手感好,等等,驟然迴過神來,想到自已此刻的舉動,黛玉慌忙的意欲縮迴手,卻被楚元昭攥住手,動彈不得。
兩人的距離很近,近到似乎從外頭看,好像自個在投懷送抱一樣,委實不成體統,氣息交融,唿吸間滾燙的氣息,落到心頭,黛玉的心砰砰直跳,胸口仿佛裝了一隻小鹿,跳得她心神恍惚。
黛玉扭捏不安,手無足措,小聲央求道:“哥哥,你鬆開我,我知道錯了,再不敢放肆了。”
楚元昭慢慢鬆了手,坐得離黛玉稍遠了些,為自個辯解道:“我怕妹妹心軟慈悲,下不了手。”
幹巴巴的一句話,兩人都有些尷尬,相對無言坐了會子,楚元昭瞧了眼牆上的自鳴鍾,抬起手想要摸一摸黛玉的頭,伸手那一刹那,察覺到小姑娘的緊張,淡定如楚元昭,也有兩分不自在,便笑道:“天不早了,我迴宮了,妹妹好好歇著。”
楚元昭起身,黛玉站起來,默默跟在他身後,楚元昭係上披風,啟唇笑道:“來。”
黛玉磨磨蹭蹭的走過來,雙手仿佛被凍住了,係個披風帶子,好大會子都沒係好,楚元昭低笑,黛玉又不慌了,飛快的係好了帶子,又叮囑他路上小心,話還沒說完,飛快的跑迴裏屋。
楚元昭走過去,自掀了雪中賞梅的簾子,笑道:“妹妹,我走了。”
“知道了”,黛玉聲音悶悶的,楚元昭好笑的想,小姑娘一準把自個悶被子裏,算了,天太晚了,不逗她了。
-----------
楚元昭迴宮後,抬眼望天際的夜色,目之所及之處,仿佛渲染了濃墨,皎皎明月,燦爛星辰,也無法將暮靄濃鬱的黑沉驅除,不知何處,傳來啜泣,在風中若有若無,伴著窸窸窣窣的枯樹搖曳,更添了幾分悲戚。
王全安道:“殿下,忠順王爺和應郡王來了有兩個時辰了。”
“忠順”,楚元昭一聲嗤笑,劃破夜晚的寧靜,驚走了那抹低聲啜泣,再不聞一絲哭聲。
“我不愛聽這樣掩人耳目的封號,更不會見這樣的人。”
王全安低聲應是,從善如流的改口道:“小的這就請六王爺迴去。”
所謂來意,不外乎是說情或試探,笑話,謀逆造反之大罪若能饒恕,那要這世間的律法,又有何用?
王全安去後,不多時引著應郡王來了,應郡王輩份雖高,待楚元昭卻不敢拿大,也不獨他,滿京城的勳貴都是如此,楚元昭的性情從未作過掩飾,眾人謹小慎微,還要擔憂不知何時得罪了他,哪裏還有人敢擺譜。
應郡王微微頷首,他輩份高,皇子們要見了元嫡皇子行禮,宗室長輩除儲君外,隻行家禮足矣。
楚元昭懶怠費口舌,道;“你是來替他們說情的。”
應郡王滿臉苦笑,道:“不瞞殿下,我那外孫女正是淑妃娘娘,七皇子未出宮時,曾由她撫養,淑妃娘娘知道殿下是公正嚴明的秉性,無奈母子一場,迫不得已,煩我來問問殿下。”
“關家,關首輔,關首輔出身微寒,登得首輔之位二十餘載,深得曾祖母信賴,怕是關大人也未想到,後輩子弟不肖至極,他逝後,門麵靠裙闈之光。”楚元昭不鹹不淡的感慨。
應郡王心下一凜,心中倏地升起一股寒意,那股寒意來得急且密,大冷的天,應郡王的額頭竟滲出絲絲冷汗,五殿下這是什麽意思,敲打關家,不,不,是敲打他嗎?
應郡王直到此時才恍然警覺,饒是他自詡做好了充足的心理準備,懸著一顆心,謹慎再謹慎,卻還是低估了這個宮外長成的侄兒。
應郡王的倉皇顯而易見,心下作何感想可想而知,頓了頓,方道:“是皇叔多言了,殿下做事,自有分寸,無須他人贅言。”
應郡王退後一步,似乎要說些什麽,遲疑片刻,終是一言未發,轉身離去。
宮中本就沒有所謂的秘密,應君王铩羽而歸的消息,用最快的速度傳遍了京城。
次日一早,上朝時,文武百官待楚元昭的態度,殷勤而熱切,兵部尚書方正委派兵部知事到楚元昭麵前,主動提及兵部貪墨軍餉之事。
楚元昭的神情是亙古不變的淡漠,聽完兵部知事的一席話,一言未發。
楚元昭走到吏部尚書麵前,當著文武百官的麵,毫不避諱的道:“工部缺人使喚,我看舊年的進士朱子敬就極好,把他提到工部來,可合規矩?”
吏部嚴尚書都被問懵了,身邊右侍郞小聲把朱子敬的履曆介紹了一遍,原本就朱子敬那個芝麻大小的官,還是個辭官的,右侍郎不該知道的,誰讓五殿下請了朱太傅做老師呢,這明顯著任人唯親,提拔自個人。
嚴尚書捋了捋稀疏的胡須,道:“調動也可,隻是那朱子敬已上折辭官。”
“哦”,楚元昭道:“先時是因為老師他要歸鄉,如今他留在宮裏教我讀書,不歸鄉了,他家的那兩個兒子,都有功名在身,白白在家閑著浪費糧食,整天閑得沒事,竟惹老師生氣,我看他們不順眼,請尚書大人把他們折子駁了。”
百官側目,這可是開天僻地頭一迴,五殿下頭一遭求人呐,語氣仍是淡漠,卻顯得溫柔了許多,比起以往一句話噎死人的時候,簡直是天籟之聲,令人如沐春風。
天呐,五殿下轉性了,難道這才是五殿下的本性,以往那等刻薄都是對著帝王,或章柳一係的皇子的?
想想也是這麽個理,擱誰,對著仇人,還能笑出來,拭母之仇,不共戴天。
作為第一位受到楚元昭禮遇的嚴尚書,此刻的滋味,頗有些受寵若驚,但,一碼歸一碼,吏部有吏部的規矩,朝廷有朝廷的法度,嚴尚書是不可能因為楚元昭對他態度和軟些,就會諂媚的上趕著奉承。
嚴尚書微微一笑道:“殿下說的合情合理,但吏部有吏部的規章製度,此事,吏部不能開此前例。”
嚴尚書心裏還是有點小忐忑的,五殿下這個渾不吝的,萬一惱了,平白挨頓排揎,還得生受著,誰讓他親爹也拿他沒轍呢。
楚元昭並沒有強人所難的意思,幹脆地說:“既然如此,不好為難嚴尚書,但工部缺人用,煩嚴尚書撥幾個人過來。”
這好辦,嚴尚書笑道:“謝殿下、體諒,待我迴去,和同僚議出人選,即刻就調派人過去。”
兩人相談融洽,看的殿內百官掉了一地眼珠子。
這時,戶部江尚書悠哉悠哉溜達過來,漫無邊際的說了幾句繞圈子的話,楚元昭聽得煩,直截了當的問:“江尚書,您想說什麽,直接說。”
江尚書頗為富態,長得亦是喜慶,搓著手指頭,眼神殷切,笑容真摯的問:“殿下,工部那一百二十萬兩銀子,什麽時候交到戶部?”
楚元昭簡直都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還有人管他要銀子?楚元昭都被氣笑了。
神色不善的盯著江尚書,寒聲道:“江尚書,那是孤查抄的工部虧空,和戶部有什麽關係?”
江尚書笑眯眯的道:“殿下,話可不能這麽說,那工部的銀子,不還是戶部撥過去的,如今既然查出了虧空,銀子也找迴來了,那錢自然是歸戶部的。”
楚元昭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天下竟有這般厚顏無恥之人,他今日算是見識了。
重重“哼”了一聲,楚元昭冷笑道:“想要銀子,絕不可能。”
江尚書還要再說,李福來了,百官依次歸位,隻得暫壓下不提。
作者有話要說:補昨天的未更,嘿嘿,差五百。
關於來曆之說是曹公借賈雨村說出口的那段來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