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黛玉爭寵
[紅樓]有仇不報枉為人子 作者:歸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待眾人見禮過後,賈母便打發眾人散了,因賈敬之妻有孕在身,不便久留,張氏並賈敏送了出去,待到賈母院外,張氏的丫鬟來報,大爺二爺並三位少爺到了。
張氏道:“請爺們到老爺院裏去,我和敏妹妹這就過去。”
丫鬟福身一禮,自去了。
賈敏搖了搖頭,眼中滿是不讚同之色,道:“府裏又不比外處,大嫂迴去歇著吧,我帶玉兒去,再者有嬤嬤丫鬟領著,自個家,還能迷了路不成。”
張氏笑道:“也隻是今兒罷了,遠道迴府,趕後兒明兒,你想我敬你也不成了!再者,老爺需要靜養,搬到東北邊上的梨香院去住了,我過會子迴東院,也便宜些!”
賈敏拗不過張氏,隻得罷了,迴過賈母,偕黛玉同張氏到梨香院來。
得知要去見外祖父,黛玉興奮極了,搖晃著張氏的手,巴巴的問:“大舅母,外祖父規矩嚴不嚴,會不會訓孩子,有沒有提起過玉兒。”
張氏失笑,劃了劃黛玉的小臉,溫聲叮囑道:“玉兒,離我遠些,我有舊疾,仔細過了你。”
黛玉毫不在意,自豪的說:“大舅母,我不怕,我的身子骨可好了,母親說,我出生的那一年,把一輩子吃的藥吃完了,故而,府裏總有人逢冬入夏要病一病,我和她們不同,連個噴嚏也不曾打一個。”
張氏被黛玉的童言稚語逗笑了,眼中掠過一抹極快的黯淡,自個坐得離黛玉遠了些,笑道:“傻丫頭,哪還有人像你這樣,還往自個身上攬病的,日後不可說此話,要知謙遜為重,身子骨好是上天賜給你的福分,尋常人求還求不來呢,承天之佑,須懷有敬畏之心。”
黛玉張了張小嘴巴,似乎有話要說,卻看到張氏一手捂著胸口,眉心深深蹙了起來,機靈的咽下了要說的話。
賈敏將張氏半攬在懷中,另一隻手為她順氣,低聲道:“大嫂,你的病根皆因憂思太重,這麽多年,你都不能釋懷嗎?”
張氏眸中淚珠盈盈,反問道:“那四妹妹呢?”
賈敏清眸微垂,道:“我和大嫂不同,我即使不甘心,也會活下去,再苦再難,也會熬下去,為了經曆過的一切,為了鮮衣怒馬的恣意,為了家族,為了我的孩子,為了我的承諾。”
賈敏抬起頭,麵無表情的看著張氏,一字一句的說:“大嫂,你有大哥,你有瑚兒,有璉兒,大哥愛慕你至誠,迎兒的生母,不是大哥心甘情願要納的吧!”
張氏的眼角有淚墜落,別過臉,輕聲道:“我不能生養,太太提及多子多孫之事,我不好忤逆,隻能委屈他了。”
賈敏微怒,抓住張氏的手,咬牙切齒的說:“你知道大哥的心裏隻有你?”
張氏眸中滿是揮之不去的疲倦,她的眼中很複雜,卻唯獨沒有悔意,很輕的聲音,低不可聞:“四妹妹,我的身子骨能撐幾年,我自己都不知道,聖醫妙手尚無把握,你讓我怎麽做呢?這一天遲早會來的,我太累了。”
賈敏眼前一片模糊,蘊含的水汽,讓她看不清張氏的神色,她隻看到纖瘦的那抹雪白,白得刺眼,瘦得令人心悸。
她握住張氏骨瘦如柴的手,麻木的重複道:“大嫂,一定會有辦法的,我不會眼睜睜看著你死的,一定會有辦法,你的病並不嚴重,隻是當年的病根未愈,你放寬心,一定會痊愈的。”
張氏輕歎,溫柔的理了理賈敏的鬢發,遲疑片刻,方道:“小六在江南過得好嗎?”
賈敏情緒慢慢平複,微微挑眉,定定的看著張氏,楚涵迴到京都,一定會來拜訪張氏這個姨母,畢竟他的母族也僅餘張氏一人了。
張氏垂眸,道:“我知道當年的事,怪不到阿阮頭上,就連小六這次迴京,也全賴阿阮周旋,但我還是不能原諒她,因為記恨她的家族,才會牽怒她,我也明白阿阮是一個是非分明的人,阮家是阮家,阿阮是阿阮,可我就是無法麵對她。”
張氏苦笑道:“四妹妹,我不是一個識大體,知大義的人,我的憤慨,隻會連累瑚兒璉兒,有時我常想,如此苟活著,倒不如早些解脫得好。”
正在此時,馬車停了,賈母院裏的孫嬤嬤在外迴道:“大奶奶,四姑娘,梨香院到了。”
賈敏看了眼安靜的黛玉,先命人把黛玉抱了出去,方冷冷的看著張氏道:“大嫂,你我相交莫逆,可我今日才懂,原來我並不了解大嫂,既然大嫂顧念兩個侄兒的前程,那我倒想問問,你一死了之,兩個侄兒如何自處,他們一輩子也不會忘掉自個的仕途,是自個的母親用命換來的,值嗎?”
張氏長歎不語,賈敏說完此番話,頭也不迴的下了馬車,牽起黛玉步入梨香院,或許因為內心的憤慨激昂,和怨其不爭的惱怒,賈敏甚至沒有思考,見到闊別八年的老父親後該說什麽。
當賈敏被幾個仆婦簇擁著,邁入正房,看到床榻上躺著的鬢發皆白的老人時,賈敏甚至沒有哭,她也沒有太大的悲慟,唯有牽著黛玉的手,不自覺的攥緊了,手背青白,暴起可憎的青筋。
黛玉看著麵無表情的賈敏,小聲問:“母親,這是外祖父嗎?”
賈敏仿佛才迴過神一般,慌亂的鬆開黛玉,木然的點了點頭。
黛玉邁著小腿,走到床前磕了三個頭,起身後才發現沉睡的老人睜開了雙目,深邃的目光泛著暖暖的光華,那種沉甸甸的慈愛,或者是從骨子散發的血脈親緣,驅使著黛玉走上前,平日大大咧咧的舉止,也變得扭捏,羞得不敢抬頭,小聲的說道:“外祖父,我是玉兒呀。”
老人吃力的綻出一個和熙的笑,卻因曆經風霜的威武麵容,顯得格外違和,低低唔了聲。
黛玉抬起頭,惦著腳,小手探了探老人的額頭,摸到深深的溝壑,小小的“咦”了聲,似乎很驚訝,下意識捏了捏手中堆積的皺紋。
老人被黛玉逗笑了,矍鑠的目光卻看著那個愣著原地的女子,他半生的心血,最寵愛的子嗣,他的掌上明珠。
賈敏沒有哭,即便是見到了黛玉和老父親其樂融融的互動,也不曾笑,她隻是佇在原地,靜靜的看著床前發生的一幕幕。
賈代善輕歎,啟唇喚道:“敏兒。”
一句慈父的唿喚,令賈敏有些恍惚,這句敏兒,自她呀呀學語,啟蒙讀書,演練拳腳,入宮奉職,一直聽到勸她出嫁時,如今她已嫁人多年,兒女雙全,又聽到了這一聲敏兒。
心底的積怨,過往的怨懟之情,在這一刻隨雲飛散,泯滅於虛無中。
她明白父親的為難,她隻是不甘心而已,她恨自己的弱小,怨責不能自主的命運。
可笑至極,她剛剛還勸大嫂寬心,她自己都尚未寬心,又豈能勸服他人?
賈敏自嘲一笑,眼中熱淚盈眶,強撐著不肯落下來,走到床前,扶起老人的手,喚了聲:“父親。”
久征沙場,南征北戰,即便是刀劍橫於脖子,眉毛也沒動過半根的榮國公賈代善,因愛女一聲久違的“父親”老淚縱橫,情難自已。
賈敏含淚道:“父親最不喜哭哭啼啼的小女兒之態,女兒不孝,雖離府多年,卻一時一刻不敢忘記父親的教導,我平日對玉兒所言,也皆是父親英武不凡的往事,父親這會子失了態,豈不是在小輩麵前露了怯,玉兒又是古靈精怪的性子,您且等著吧,等迴了府,一準要我坦誠,是不是誇大了長輩的功勳!”
賈代善莞爾,抬袖正要擦淚,哪還用得著他老人家親自來,早有小機靈鬼拿著小帕子拭得幹幹淨淨。
賈代善刮了刮黛玉的小鼻子,望著賈敏笑道:“真真是個討喜的丫頭,和你小時候一個樣。”
賈敏尚未言語,黛玉卻不依了,嘟著小嘴巴,認真的說:“外祖父,外祖母和大舅母皆言玉兒最可愛,您再仔細瞧瞧,過會子,您就知道,玉兒的可愛之處遠勝母親。”
賈敏柳眉一豎,狠狠剜了黛玉一個冷眼。
賈代善被小姑娘逗得大笑,忍笑道:“每個父親最喜歡的都是自己女兒,外祖父不擅哄小孩子,在我心裏,自然你母親最好,同理在如海心裏,玉兒也是獨一無二的,任憑是誰,也越不過去的。”
賈敏臉色稍緩,得意的斜了眼黛玉,賈代善無奈道:“你和孩子較什麽真?”
賈敏抱怨道:“父親不知道,這孩子自打迴到府裏,活像變了個樣,對著母親和大嫂那等諂媚,嘖,我都說不出口,在自個府裏也就算了,她要敢對外人這樣,看我迴頭不抽死她。”
賈敏甚至並未察覺,她的語氣神態和黛玉無二,仿佛還是承歡膝下的女兒家。
賈代善聽了親閨女的孩子話,心頭又是高興,又是熨貼,忽看到一旁跺腳的黛玉,忙正色道:“那也不行,玉兒是和長輩親近,才有小兒女之態,哪裏就到了該教訓的地步了,你小時候,我和你母親連半根手指頭也沒動過你。”
賈敏不屑的冷“哼”了聲,賈代善邀功一般看向黛玉。
萬萬沒想到,黛玉的眼睛眨呀眨呀,扁了扁小嘴巴,泫然欲泣,不待人勸,伸出小胳膊,臉不紅心不跳的告狀:“外祖父,那天母親還說我要是再貪玩,或偷看書,就要打我的手心,玉兒嚇得三天都沒睡好覺。”
果然,賈代善的心立刻就偏了,先頭的自家敏兒最可愛,立刻被拋於腦後,一老一少不讚同的眼神嗖嗖的飛向賈敏。
賈敏目瞪口呆的看著粉雕玉琢的親閨女胡說八道,她幻聽了吧,一定是幻聽了!她什麽時候說過?就算說過,這個死丫頭,什麽時候三天沒睡好了,哪天不是馮嬤嬤用半個時辰把她哄下床的?她什麽時候學會撒謊的?
張氏道:“請爺們到老爺院裏去,我和敏妹妹這就過去。”
丫鬟福身一禮,自去了。
賈敏搖了搖頭,眼中滿是不讚同之色,道:“府裏又不比外處,大嫂迴去歇著吧,我帶玉兒去,再者有嬤嬤丫鬟領著,自個家,還能迷了路不成。”
張氏笑道:“也隻是今兒罷了,遠道迴府,趕後兒明兒,你想我敬你也不成了!再者,老爺需要靜養,搬到東北邊上的梨香院去住了,我過會子迴東院,也便宜些!”
賈敏拗不過張氏,隻得罷了,迴過賈母,偕黛玉同張氏到梨香院來。
得知要去見外祖父,黛玉興奮極了,搖晃著張氏的手,巴巴的問:“大舅母,外祖父規矩嚴不嚴,會不會訓孩子,有沒有提起過玉兒。”
張氏失笑,劃了劃黛玉的小臉,溫聲叮囑道:“玉兒,離我遠些,我有舊疾,仔細過了你。”
黛玉毫不在意,自豪的說:“大舅母,我不怕,我的身子骨可好了,母親說,我出生的那一年,把一輩子吃的藥吃完了,故而,府裏總有人逢冬入夏要病一病,我和她們不同,連個噴嚏也不曾打一個。”
張氏被黛玉的童言稚語逗笑了,眼中掠過一抹極快的黯淡,自個坐得離黛玉遠了些,笑道:“傻丫頭,哪還有人像你這樣,還往自個身上攬病的,日後不可說此話,要知謙遜為重,身子骨好是上天賜給你的福分,尋常人求還求不來呢,承天之佑,須懷有敬畏之心。”
黛玉張了張小嘴巴,似乎有話要說,卻看到張氏一手捂著胸口,眉心深深蹙了起來,機靈的咽下了要說的話。
賈敏將張氏半攬在懷中,另一隻手為她順氣,低聲道:“大嫂,你的病根皆因憂思太重,這麽多年,你都不能釋懷嗎?”
張氏眸中淚珠盈盈,反問道:“那四妹妹呢?”
賈敏清眸微垂,道:“我和大嫂不同,我即使不甘心,也會活下去,再苦再難,也會熬下去,為了經曆過的一切,為了鮮衣怒馬的恣意,為了家族,為了我的孩子,為了我的承諾。”
賈敏抬起頭,麵無表情的看著張氏,一字一句的說:“大嫂,你有大哥,你有瑚兒,有璉兒,大哥愛慕你至誠,迎兒的生母,不是大哥心甘情願要納的吧!”
張氏的眼角有淚墜落,別過臉,輕聲道:“我不能生養,太太提及多子多孫之事,我不好忤逆,隻能委屈他了。”
賈敏微怒,抓住張氏的手,咬牙切齒的說:“你知道大哥的心裏隻有你?”
張氏眸中滿是揮之不去的疲倦,她的眼中很複雜,卻唯獨沒有悔意,很輕的聲音,低不可聞:“四妹妹,我的身子骨能撐幾年,我自己都不知道,聖醫妙手尚無把握,你讓我怎麽做呢?這一天遲早會來的,我太累了。”
賈敏眼前一片模糊,蘊含的水汽,讓她看不清張氏的神色,她隻看到纖瘦的那抹雪白,白得刺眼,瘦得令人心悸。
她握住張氏骨瘦如柴的手,麻木的重複道:“大嫂,一定會有辦法的,我不會眼睜睜看著你死的,一定會有辦法,你的病並不嚴重,隻是當年的病根未愈,你放寬心,一定會痊愈的。”
張氏輕歎,溫柔的理了理賈敏的鬢發,遲疑片刻,方道:“小六在江南過得好嗎?”
賈敏情緒慢慢平複,微微挑眉,定定的看著張氏,楚涵迴到京都,一定會來拜訪張氏這個姨母,畢竟他的母族也僅餘張氏一人了。
張氏垂眸,道:“我知道當年的事,怪不到阿阮頭上,就連小六這次迴京,也全賴阿阮周旋,但我還是不能原諒她,因為記恨她的家族,才會牽怒她,我也明白阿阮是一個是非分明的人,阮家是阮家,阿阮是阿阮,可我就是無法麵對她。”
張氏苦笑道:“四妹妹,我不是一個識大體,知大義的人,我的憤慨,隻會連累瑚兒璉兒,有時我常想,如此苟活著,倒不如早些解脫得好。”
正在此時,馬車停了,賈母院裏的孫嬤嬤在外迴道:“大奶奶,四姑娘,梨香院到了。”
賈敏看了眼安靜的黛玉,先命人把黛玉抱了出去,方冷冷的看著張氏道:“大嫂,你我相交莫逆,可我今日才懂,原來我並不了解大嫂,既然大嫂顧念兩個侄兒的前程,那我倒想問問,你一死了之,兩個侄兒如何自處,他們一輩子也不會忘掉自個的仕途,是自個的母親用命換來的,值嗎?”
張氏長歎不語,賈敏說完此番話,頭也不迴的下了馬車,牽起黛玉步入梨香院,或許因為內心的憤慨激昂,和怨其不爭的惱怒,賈敏甚至沒有思考,見到闊別八年的老父親後該說什麽。
當賈敏被幾個仆婦簇擁著,邁入正房,看到床榻上躺著的鬢發皆白的老人時,賈敏甚至沒有哭,她也沒有太大的悲慟,唯有牽著黛玉的手,不自覺的攥緊了,手背青白,暴起可憎的青筋。
黛玉看著麵無表情的賈敏,小聲問:“母親,這是外祖父嗎?”
賈敏仿佛才迴過神一般,慌亂的鬆開黛玉,木然的點了點頭。
黛玉邁著小腿,走到床前磕了三個頭,起身後才發現沉睡的老人睜開了雙目,深邃的目光泛著暖暖的光華,那種沉甸甸的慈愛,或者是從骨子散發的血脈親緣,驅使著黛玉走上前,平日大大咧咧的舉止,也變得扭捏,羞得不敢抬頭,小聲的說道:“外祖父,我是玉兒呀。”
老人吃力的綻出一個和熙的笑,卻因曆經風霜的威武麵容,顯得格外違和,低低唔了聲。
黛玉抬起頭,惦著腳,小手探了探老人的額頭,摸到深深的溝壑,小小的“咦”了聲,似乎很驚訝,下意識捏了捏手中堆積的皺紋。
老人被黛玉逗笑了,矍鑠的目光卻看著那個愣著原地的女子,他半生的心血,最寵愛的子嗣,他的掌上明珠。
賈敏沒有哭,即便是見到了黛玉和老父親其樂融融的互動,也不曾笑,她隻是佇在原地,靜靜的看著床前發生的一幕幕。
賈代善輕歎,啟唇喚道:“敏兒。”
一句慈父的唿喚,令賈敏有些恍惚,這句敏兒,自她呀呀學語,啟蒙讀書,演練拳腳,入宮奉職,一直聽到勸她出嫁時,如今她已嫁人多年,兒女雙全,又聽到了這一聲敏兒。
心底的積怨,過往的怨懟之情,在這一刻隨雲飛散,泯滅於虛無中。
她明白父親的為難,她隻是不甘心而已,她恨自己的弱小,怨責不能自主的命運。
可笑至極,她剛剛還勸大嫂寬心,她自己都尚未寬心,又豈能勸服他人?
賈敏自嘲一笑,眼中熱淚盈眶,強撐著不肯落下來,走到床前,扶起老人的手,喚了聲:“父親。”
久征沙場,南征北戰,即便是刀劍橫於脖子,眉毛也沒動過半根的榮國公賈代善,因愛女一聲久違的“父親”老淚縱橫,情難自已。
賈敏含淚道:“父親最不喜哭哭啼啼的小女兒之態,女兒不孝,雖離府多年,卻一時一刻不敢忘記父親的教導,我平日對玉兒所言,也皆是父親英武不凡的往事,父親這會子失了態,豈不是在小輩麵前露了怯,玉兒又是古靈精怪的性子,您且等著吧,等迴了府,一準要我坦誠,是不是誇大了長輩的功勳!”
賈代善莞爾,抬袖正要擦淚,哪還用得著他老人家親自來,早有小機靈鬼拿著小帕子拭得幹幹淨淨。
賈代善刮了刮黛玉的小鼻子,望著賈敏笑道:“真真是個討喜的丫頭,和你小時候一個樣。”
賈敏尚未言語,黛玉卻不依了,嘟著小嘴巴,認真的說:“外祖父,外祖母和大舅母皆言玉兒最可愛,您再仔細瞧瞧,過會子,您就知道,玉兒的可愛之處遠勝母親。”
賈敏柳眉一豎,狠狠剜了黛玉一個冷眼。
賈代善被小姑娘逗得大笑,忍笑道:“每個父親最喜歡的都是自己女兒,外祖父不擅哄小孩子,在我心裏,自然你母親最好,同理在如海心裏,玉兒也是獨一無二的,任憑是誰,也越不過去的。”
賈敏臉色稍緩,得意的斜了眼黛玉,賈代善無奈道:“你和孩子較什麽真?”
賈敏抱怨道:“父親不知道,這孩子自打迴到府裏,活像變了個樣,對著母親和大嫂那等諂媚,嘖,我都說不出口,在自個府裏也就算了,她要敢對外人這樣,看我迴頭不抽死她。”
賈敏甚至並未察覺,她的語氣神態和黛玉無二,仿佛還是承歡膝下的女兒家。
賈代善聽了親閨女的孩子話,心頭又是高興,又是熨貼,忽看到一旁跺腳的黛玉,忙正色道:“那也不行,玉兒是和長輩親近,才有小兒女之態,哪裏就到了該教訓的地步了,你小時候,我和你母親連半根手指頭也沒動過你。”
賈敏不屑的冷“哼”了聲,賈代善邀功一般看向黛玉。
萬萬沒想到,黛玉的眼睛眨呀眨呀,扁了扁小嘴巴,泫然欲泣,不待人勸,伸出小胳膊,臉不紅心不跳的告狀:“外祖父,那天母親還說我要是再貪玩,或偷看書,就要打我的手心,玉兒嚇得三天都沒睡好覺。”
果然,賈代善的心立刻就偏了,先頭的自家敏兒最可愛,立刻被拋於腦後,一老一少不讚同的眼神嗖嗖的飛向賈敏。
賈敏目瞪口呆的看著粉雕玉琢的親閨女胡說八道,她幻聽了吧,一定是幻聽了!她什麽時候說過?就算說過,這個死丫頭,什麽時候三天沒睡好了,哪天不是馮嬤嬤用半個時辰把她哄下床的?她什麽時候學會撒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