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曾經的我隻是因為好奇而慢慢的走進一個又一個的迷宮,那麽現在我已經不得不順著走下去了,因為我的好奇,我的周圍的人以及我的朋友好像全部都像是蝴蝶效應一樣的被帶入了一個充滿迷幻的漩渦裏麵。而我想要出來隻能自己摸著邊慢慢前進。卻不知道是離迷宮的核心更加的進還是隻是拐了幾個彎路而已。


    有了想法就要趕緊行動,三明治已經一個人開始行動了。我心裏還是有一個小小的盼望,也許我能弄清楚昨晚想要弄清楚的一切事情,三明治就會出現的。曾經落單過的我對那個處境仍然耿耿於懷。以前我並害怕一個人,但自從三明治出現之後,情況好像開始有些改變了。


    牆上有一個和抽屜一樣寬的洞,洞裏麵依然很黑。我想去碰碰運氣,去到桌子旁邊將昨晚那盞燈拍打了一下,然後將電池取下來又裝迴去。拿著等走迴屋子,然後放在拿到洞口。將開關猛地一開,果然不出我所料,電池蓄電會重新使用一段時間,但時間不會太長。我趕緊迎著光線往洞裏看去。


    這個屋裏後麵到底是什麽,為什麽這麽大一個洞都沒有任何要穿透的感覺。裏麵光線照進去之後沒有反射出什麽東西。想打在了虛無上麵,我繃著神經往裏麵瞧去。我本來感覺這個洞可能隻有那半截抽屜一般大小和長短。但稍加考慮其實就可以推翻自己剛才的想法。


    因為不是手電筒,光線無法很好地全部聚攏在一點,所以循著燈光看進去是非常分散的幾個點。正當我還在搜尋的時候,光線暗了一下,然後完全的暗了下去。我把燈重新拆開,按照剛才的方法如法炮製了一番。這迴沒有任何反應了,應該是徹底的沒有電了。


    我放下燈,走出門,轉到屋子的後麵,想看看屋後麵到底是什麽?剛走到一半,我就停下來了,不用走過去了。屋後就是一整座山,屋子是沿著山建造的。第一天和三明治在窗口看見的小溪也是這座山上麵留下來,繞道屋子的一側便可以看見那條小溪流經的脈絡。一條泛著光的銀絲在眼前流淌。


    這個房子建造的依山傍水,真的環境非常好。之前我隻是我注意到了這個小屋的幽雅和舒適,認為房子建造者隻是為了享受這裏的風光,所以因地製宜的建造它。但今天我有了新的想法。也許整個房子才是一個障眼法,為的是掩蓋那個洞。那個洞裏麵有什麽?這個問題隨著我得知了房子的目的之後就一直縈繞在我腦海裏麵越來越不能被分解掉。


    我找了一個竹竿,往屋子後麵走。屋子後麵已經長滿了雜草。因為常年的無人打掃和整理。還沒有走到屋後就已經被一陣陣腐臭的植物味道給熏的將要敗退了。我透過那堆雜草望過去,的確是有一部分和房屋是連成一截的。但我不能夠到,連將竹竿伸過去都顯得非常辛苦。我將雜草和一些已經腐爛的植物用竹竿夠出來。折騰了半天,成效不大,植物大部分是蔓藤式的,整片連在一起,老的新的互相纏繞。抓了一截就會帶出來另一截。這裏的植物長的不是一年兩年了。雲南氣候濕潤,植物自然就是瘋了一般的繁殖。我弄的兩隻胳膊酸疼,手指甲裏麵都是植物的綠汁。也隻是清理出來了大約直徑不到1米的方寸之地。


    換一個戰略方式。我又迴到屋子裏麵,拿著剛才從屋外撿到的竹竿。竹竿約有1米長,而且是新竹子,韌性很好。看不見就看不見吧,我將竹竿一段伸進那個洞口。然後沿著四邊感覺了一下,除了下端是和抽屜平齊的,其他各三麵都感覺不到能有多深。這應該是拽拖的時候聽見的磨石的聲音的由來。確定了內部的情況之後,我就用竹竿靠著最下端呈傘狀波動。這樣能探到的範圍就遠遠大於洞口的那一點。


    竹竿長過埋在牆裏麵的那截抽屜。我小心的輕輕的波動,因為不知道裏麵會是什麽。然直覺告訴我,裏麵一定有什麽東西。我先從左邊開始,那麽我人就是站在洞口的最右邊。什麽東西也沒有的感覺。然後我在小心翼翼的往另一邊撥拉,我已經將竹竿最大限度的深入洞中,杠杆原理造成我這樣的操作辦法是最費力氣,完全是用隻手腕在努力的推動著竹竿的進程。


    竹竿一直由最左被推到最右邊,我一直沒有感覺到碰見什麽異物。正當我覺得自己的出發點錯誤的時候,我的竹竿被什麽東西擋了一下,然後停頓了一下,接著繼續向前動去。然後我聽見從洞裏麵很小聲的發出一聲,哢嚓。聽見這個聲音,我心說壞了,不會是裏麵有什麽機關吧。三明治家難不成有暗器,我當即就停在那裏一動也不動了。人不動彈,眼睛卻沒有閑著,一直在環顧四周看有沒有什麽的地方會突然出現一個小孔投射飛鏢之類的東西。


    過了半響,周圍還是寂靜一片。我才把注意力又投放迴洞口。我憑著剛才手上對竹竿碰見東西的觸感,找到聲音發出的地方,然後輕輕的往出口撥弄裏麵的東西。我這麽做也是本能反應,如果不是什麽機關的開關,也許就是可以給我解迷的東西,我想試著撥拉出來。


    一次一次的嚐試,讓我發現裏麵那個東西其實很小,而且是個圓的東西。我壓低了身體,就快變成打桌球的姿勢了,過了有30多分鍾,裏麵的東西沒有半點要被弄出來的意思,我的腰背已經酸痛的不行了。索性就去屋外又找了一根更長的竹竿,重新伸進洞內,在剛開始找到東西的位置,蹲下來又一陣猛撥。我終於感覺到裏麵的東西有一些往外移動了,因為竹條無法彎曲,不然我就勾出來。我隻能拿著竹條用最前沿的位置去觸碰裏麵那個物體,當它動了動之後,我有換上短的那根。


    弄得我滿頭是汗,那個東西已經到了約莫是我手臂長的位置了,我迫不及待的將手伸進去。手一入那個洞口,我感覺到一陣濕氣。我很驚訝如果潮濕的洞內,那個櫃子如果常年不腐爛的。還沒來得及考慮清楚這個問題,我的手就探進去,碰見那個物體。接著我感覺到手指被什麽東西劃了一道。很痛,我迅速縮了迴來,之間中指已經開始流血了,原來裏麵是個鋒利的東西,我將血液擠掉,然後用衣服將手指先保住,讓其暫時止血。接著換了一隻手更加小心的往裏探去。


    有了上次的教訓,這次我的動作更加慢。終於我好像摸到了一個東西,光滑,冰涼,而且不規則。我盡量手掌長大的抓住了那個東西,然後拿了出來。


    我驚呆了,那個東西半塊不完整的瓷片。什麽東西打碎了之後留下來的。手指上已經止血了,隻是不敢用力氣,不然剛剛凝結的血橋板又會裂開。這片瓷器之所以讓我驚呆了的原因是太薄了。我那在手上,完全感覺不到重量。而且我可以看見那截斷瓷旁邊的血痕,應該就是我剛才弄得,所以瓷器鋒利成什麽樣子。


    難道剛才的哢嚓一聲,是我將它打碎的聲音。不會這麽寸吧。這個地方怎麽會有瓷器,我有點想不透了,而且紅疙瘩真的就是要這個東西麽?不過可以把東西放在這麽隱蔽的地方也說明這東西的寶貴了。於是我仔細端詳起來這片瓷器是上麵是什麽。


    瓷器從橫截麵看起來是兩邊都掛了釉,但因為本身胎質就很薄,所以釉也是淡淡的一層。我將那片碎瓷放在眼前,不需要對光的同時就完全可以看見對麵,像薄紗一般。這已經足夠讓我驚豔的了,無論是那個窯口,我都沒有聽說過有這樣的東西,這種東西更本就是存在於曆史的故事裏麵。瓷片上還有花紋,花紋的工藝看起來用的釉裏紅的裝飾。


    釉裏紅是瓷器上裝飾的一種,通常是在瓷片的釉麵內著色,所以一定是屬於釉下彩。花紋色調呈紅色,紅色的形成是因為在顏料中摻有少量的銅,顏料塗在瓷器表麵之後塗抹上透明的釉色加以1300度的高溫開始燒至,銅在高溫中會呈現出紅色。所以稱之為釉裏紅。這個技術發源於元代。一直到現代很多杯子,碗的還會有這樣的顏色。製作精美的釉裏紅根據所繪花紋的不同,可以體現出不同的感覺。


    時而婉約,時而貴氣,時而質樸,它也常常作為配色和純青花的東西放在一起。也就是說一個杯子上也許隻有一點點的釉裏紅的裝飾。那種萬藍叢中一點紅的感覺也讓人覺得愛不釋手。但釉裏紅的燒製技術非常複雜,所以有時候在釉裏紅的瓷片上會看見點點黑斑,甚至直接變成釉裏黑的情況也是會見到的,特別是在明朝時期,皇家開始欣賞這種技術,所以大規模的開始生產,一旦什麽東西成規模了,這個東西的質量或多或少的就會有所下降。


    因為銅離子的極端敏感,所以在爐膛溫度不夠的時候,紅色便會呈現黑色或者灰色。而溫度一旦過高,圖案便會出現飛花,或者整個整個圖案完全失敗了。


    我手上的這片瓷片,其實不完全是釉裏紅,大部分都是青花的圖案,我之所以說是釉裏紅,隻是因為我看見在瓷器的角落上,有一點點的紅色花紋,但一定不是我的血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霧裏尋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lu子小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lu子小姐並收藏霧裏尋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