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亦稱壽棺,老房,四塊半,壽方,是盛載遺體的空匣子,通常在葬禮中使用。裝著遺體的棺材稱為靈柩。棺材可以由不同的物料製造,最常見的以木製造。亦有以銅、石等製造的棺材。


    通常,一般的因受經濟條件的限製,大眾化的棺材用鬆木、柏木加工而成;上好的,特別講究的棺材就用很名貴的楠木、紅木或天然水晶石等精創而成。而它的外型也是非常奇特的,前端大,後端小,呈梯形狀。在它的身上,所用的每一塊板材的斜麵對靠,呈形後的每一部分也要體現出前大後小的斜麵。正所謂棺材的材料又叫斜貨材料,兩個側旁和蓋卻又斜中帶弧,從材頭正麵看,整個棺材好像是一根半邊圓木。


    在農村裏一副最頂級的棺材材料是七棟木,又稱為七合木,由兩頭一大一小的迴(前後)、蓋心(頂蓋)、牆(兩邊)與底(底部)組成。蓋心一般長2.5米,牆與底外長2.2米,內空長2米,兩塊一大一小的迴,直徑分別是80厘米與60厘米,而迴更是需要單獨的兩塊完整木料所製,至於確切的體積也會根據男大女小的比例來製作。


    而農村裏的風俗一般都是在家裏老人過了花甲之年後,便會請掌墨的師傅來家裏為其打造一口好一點的棺材。因為農村裏的老人都以死後能得到一副量身定做的棺材為一大幸事,所以這個風俗也一直延續至今,而一般有道行的掌墨師傅也會在割木時能夠看出這副棺材最後的主人到底事誰。以至於在農村打造一口棺材也是一件很腦神費心的事情,從割木、下料、刷漆到最後的合攏都是非常嚴肅的事情,非掌墨師傅不可為。


    對於這些龍貴生幾兄弟雖然是後輩,但也是了解的,如今聽到李老神棍說了一個‘鏨龍九角棺’出來,心裏都是非常不解,心想這棺材不都是八角、十角、與十二角的嗎?什麽時候蹦出來個九角了,這點讓他們幾個不約而同地問道:“老師傅,你港的這鏨龍九角棺是莫個意思?”


    李老神棍指了下棺材旁邊的蓋心:“你們自己看下,這蓋心是不是與平常的蓋心有區別?”


    我隨著李老神棍所指的方向望去,果不其然,這棺材蓋比之平常的棺材居然好端端的多出了一個角,我心裏想到這龍開雲也真是個人才,弄口棺材都還能弄出花樣來。


    由於這口棺材是龍開雲自己為自己做的,包括割木到最後的合攏,全部都親力親為,等棺材做好之後,便放進了自家的偏屋,所以龍貴生幾兄弟倒也沒有仔細觀看過,如今看到那棺材確實多出一個角來,龍貴生皺了皺眉頭,問:“這有什麽講究嗎?”


    李老神棍歎了一口氣,緩緩迴道:“鏨龍九角棺的製作方法是從鏨龍陣的布置上剝離而來,而鏨龍陣,起初是眾閣教的葬地陣法,其中混雜了眾閣、茅山兩教的精髓,是一種以山河之靈捍衛墓葬的陣法,在漢代,眾閣教潛研修基之術,至隋唐,已經積累了相當的學術基礎,由於唐代始興的開山為墓之風,故眾閣教的某位能者便發明了這個“鏨龍陣”,便是專門利用山河之靈守護古墓的方法,但這“鏨龍陣”僅為方法,並非一個固定陣法。到了後來盜墓風行,盜墓者裏也是能人輩出,這讓設計墓葬的人不得不將“鏨龍陣”進行改良,以至於“鏨龍陣”有了“九台”(分別是“鑒臨台”、“定落台”、“星吮台”、“坤殂台”、“真仙台”、“合仗台”、“空榻台”、“空虡台”和“燧門台”,這九座台僅是九座法台,並無關鍵作用,關鍵的作用點在於九種器物,名曰“鎮台”,但這“鎮台”究竟為何物概無定論,大體上以各類玉石、煞刃為主,“鎮台”厲害,威力就大,“鎮台”一般,威力就小,如果按山脈走向正確安鑄“九台”的位置,哪怕放上一個石頭子也會有效,隻不過威力小而已)之說,這九宮的位置依山勢的變化而變化,依“鎮台”的效果的不同而不同。”


    李老神棍的這些話,讓我們大家是聽得一愣一愣的,當說到這裏時,趁著李老神棍換氣的過程中,龍貴生又問道:“這鏨龍陣跟家父的壽木有關係嗎?”


    李老神棍瞥了他一眼,哼道:“這鏨龍九角棺是在鏨龍陣的基礎上創立的,你說有沒有關係?”說著不等龍貴生迴答,他又繼續說:“從古至今一般的棺木都以雙數定角,寓意為吉祥,隻有修習邪道的方士才會以單數定角,而鏨龍九角棺正是旁門之人創立的,以便在入棺後借鏨龍之勢把自身魂魄給定在身體裏,好繼續修煉。而死屍的修煉又是非常折損後人的福因的,故此老話常說棺材九個角,後人活不了,你難道沒聽過嗎?”


    龍貴生他們三兄弟對於李老神棍對於鏨龍九角棺與鏨龍陣的講解並沒有什麽興趣,他們現在最擔心的是李老神棍最後的那句話,是不是這樣的棺材一旦葬了先人,自己會不會受影響。


    所以龍貴生又說:“老師傅,你港的這些我們這幾個晚輩不懂,你就說說我們能不能夠化解。”


    李老神棍看了看棺材又看了看手裏的奇門盤,不答反問:“你爹的屍體是誰讓抬進棺木裏去的?”


    按照農村裏的風俗習慣,這人死後不會馬上抬進棺材,先是得找塊門板放著,再靈堂搭好之後,然後等待所有有血緣關係的親人到齊,再挑個吉時焚香燒紙才能把死去的人抬進棺材,否則是很不吉利的。


    龍貴生幾人聽到李老神棍這一問,幾人心頭也不由得一驚,他們都知道李老神棍指得是什麽,但龍貴生硬著頭皮迴答道:“這不家父的身體被撞得血肉模糊,不得已...”這龍貴生越說到後麵,聲音越小,仿佛自己做錯了事情一樣。


    前麵由於距離站得比較遠,我一心聽李老神棍講故事去了,所以也沒仔細看這棺材裏躺的人成什麽樣子,被他這麽一說,我好奇心立馬來了,往棺材那邊挪了幾步,這一看,沒把我差點看吐了,好家夥,這龍開雲也不知道被車怎麽撞的,那腦袋都被揭了天靈蓋,白的紅的腦漿夾雜在血水裏,幾乎流了一棺材,雙眼到現在都大睜著,仿佛不相信自己就這麽死了一樣,看到這裏,我倒是挺佩服為龍開雲入殮的那個人了,就這模樣,隨你出多少錢,我都不會願意去做,先不說嚇不嚇人,光這副尊容,也足以讓我幾天吃不下飯了。


    李老神棍本來想說人抬進去的不是時候,但看到事已至此,也隻能歎了一口:“落氣錢燒了沒有?”


    “莫個落氣錢啊?”被李老神棍這突然一問,龍貴生問道。


    李老神棍聽他這迴答,也是一愣,問:“三斤六兩落氣錢啊?緊嘎你不知道?”


    對於李老神棍說的這些,龍貴生兄弟幾個還真是不知道,以前他母親去世的時候,他們幾個還小,小孩子哪裏會懂得這些,而後來長大了,又沒碰見過家裏有至親去世,也就沒經曆過,所以到了他爹去世,自然是不知道了。


    而落氣錢也是有講究的,是在人死後還未進棺木時候燒的,必須得三斤六兩,多一錢不行,少一錢不可,在燒完之後,還得用一個四四方方的布袋把燒完的紙錢灰給裝進去,不能在裝的時候碰碎紙錢灰,否則死去之人在陰間是收不到的,當把紙錢灰裝好之後,要穩穩得放在逝去之人的枕頭邊,這樣這落氣錢才能被帶進陰間。


    而至於為什麽選定三斤六兩也是有說法的,因為人間一天,地府一年,而地府的一年與人間又不同,人間一年乃三百六十五天。


    而中國的農曆又稱為一種陰陽曆,陽曆:一個太陽年是兩個立春之間的時間,約365.2422天。陰曆是按照月球繞地球一周為一個月計算的。陰曆的一年有時是12個月,有時是13個月。有閏月的年份是13個月。


    而地府的一年卻隻有360天,燒落氣錢選中三斤六兩也是寓意其逝去之人,到了地府能夠天天有錢用,不至於身無分文。


    龍貴生搖了搖頭:“沒有聽說過啊,這次還是我們兄弟三人第一次為親人準備後事。”


    隨後當李老神棍從龍貴生的口中了解到了他們幾兄弟的過往後,也隻能長歎一口氣:“去把落氣錢拿來燒了,記住一定要三斤六兩。”


    龍貴生點了點頭,便出去準備了。


    當龍貴生把紙錢拿來時,李老神棍便吩咐他立刻在棺材麵前燒了,可這時突然出現了變故,原本這堂屋裏平平靜靜的,就在那落氣錢被火燒著的時候,這堂屋裏卻刮起一股陰風,眨眼間那落氣錢居然被吹滅了,而堂屋裏的人,除了李老神棍,都不由自主得打了一個寒顫。


    李老神棍看到眼前的落氣錢突然熄滅,眯著眼前看了看棺材裏躺著的龍開雲,然後用很嚴肅的語氣對他幾個兒子說:“現在立馬用馬王釘封棺。”


    龍貴生三兄弟一聽要用馬王釘封棺,頭搖得跟撥浪鼓一樣,異口同聲得說:“絕對不行,怎樣也不能用釘子封棺材,而且還是馬王釘。”


    “不用馬王釘,會出事的。”見幾兄弟不願意,李老神棍連忙一本正色的勸道。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奇門一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柒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柒堺並收藏奇門一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