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天終於敲下最後一個字,說實話,對我來說真挺不容易的,這本書開寫是去年的這個時候,完善到發書用了好幾個月,到今天一年多過去了,終於敲下大結局三個字,心裏一塊石頭也落了地。
本身16年上半年,我就非常忙,不一定能有時間寫,加上前段時間因為書的成績不好,我真是經常冒出隨時想完本的念頭,但最後還是覺得不能辜負每一個讀者,尤其是當大家花錢來看的時候,我覺得再不濟,也要交一個完整的答卷,隨意的太監和完本,將來誰還來看我的書呢?畢竟入坑以後說不準就看不到結局了,還不如不看,那種痛苦我深有體會。
其實寫,我一直覺得是大神的專利,寫得好的,讀者多的,最後落一個,看起來特瀟灑舒服,像我這種撲街,寫不寫,看得人也不多。
但是我個人又特別喜歡寫,不是因為什麽,就是因為我覺得很多東西在書裏寫不出來的,想要通過發揮出來,書裏的很多內容都是不能隨意變幻的,但不同,可以很自由的寫你想寫的東西,所以我還是厚顏無恥的寫了。
說老實話,《幽冥詭道》是我寫的三本天書的故事的最後一本,這三本書的最初是看完了崔走召崔大的命運三部曲,而心癢難耐寫的,當然和崔大比起來,我的還是很不足的。
前麵兩部是《陰陽道上的術士》主要講的是江楚和楚淩頂的故事,《養道》講的是朱塵的故事,本身第三部我打算寫江楚他師父在古代的故事,也是天書的開端,但是後來恰巧崔大的三途誌出了,想法暗合了。
所以最後我沒有寫這樣的第三部,一者會讓人覺得我有抄襲創意的嫌疑,另一個就是在磨鐵,寫古代的書缺少代入感,編輯也不願意我寫,所以最後我寫了這一本。
碰巧的是,我在三四月份開始寫的最初的內容,大概是六七八月的時候,給編輯看的這本書的開頭,當時就是寫的地鐵的故事,結果因為我一直拖到十月份發書,而黑岩正好有一本書叫《地鐵詭事》在我之前發了書。
於是我被不少讀者問過,也被不少作者朋友問我,是不是看到了那位大神的創意,甚至我自己的編輯都以為我跳槽了,其實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去看過那位大神的書,隻是知道那位大神寫了這麽一本,而且遠比我的火。
說了這麽多,其實都沒說到重點,真正我想說說的,還是書裏的一些東西,之前看江南大大的隨筆《龍與少年遊》的時候,裏麵江南大說,一個好的作者是不該在其他地方來解讀自己的書的,因為那樣有點自吹自擂的嫌疑。
好比一個武林高手,揮出一劍後,要停下來跟看官說,大家好,你們看我這招精妙啊,為啥精妙?大家可能沒看懂,我給大家解說下。這樣子總覺得怪怪的。
但我還是厚顏無恥的來寫了,因為我覺得有些東西在書裏真的表現不出來,大概也是我自己筆力不行,有些東西就想場外來說,不吐不快的那種感覺。
在《養道》的中,我大概介紹了下江楚和朱塵,在這裏我還真不想介紹楚寒玉···
一位讀者說,我硬是把靈異小說寫出了武俠的感覺,不為什麽,就因為主角的名字,實在是和懸疑風不搭,其實我都不知道我是怎麽寫出這個名字的,大概是當時我正在玩劍網三,然後就萌生了寫武俠的念頭,但是又不能寫武俠,於是就那啥了。
整篇文寫下來,最讓我動容的大約有兩個地方,一個是風清婷和她父親離世的時候,在某一個瞬間,我走迴到書房,寫最後風清婷化解怨氣離去的時候,我在書房裏看到了那個場景,一個安靜的女孩坐在書桌前,安靜的看著文藝的書,安寧祥和,沒有一絲雜質。
在最後我寫在了書中,不知道各位看得人有沒有體會到那種感覺,但在我來說,我覺得那是一個很美的瞬間,也讓我很不願意寫到風清婷的離開,但是故事需要起伏,人生也不可能毫無波瀾,所以才有了那個我不希望的結局。
另一個讓我動容的地方,就是錢歸易離世的時候,錢歸易就好像一個嬰兒,奮盡全力睜開雙眼,開始打量這個世界,剛開始覺得有趣的時候,卻要永久的離開這個世界,說實話,我真是邊寫邊哭,當然我覺得可能也就感動了我自己,各位讀者倒好像是沒啥感覺。
本來錢歸易應該徹底消失的,不會再有希望出現在世上,他就是一本書,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但最後我覺得還是過不去自己這關,所以給他留了一個生機,將來有一天他還會開靈,就像給自己留一個希望那樣吧。
本來還應該有一個讓我動容的地方,就是王翊妻子和孩子被殺的時候,曾經在開始寫的時候,我無數次想過那個場景,我在想王翊這樣一個儒雅超然的男人會怎麽麵對這種打擊,會癲狂?還是會入魔?
我想過很多種可能,王翊是一個外柔內剛的人,對誰都是彬彬有禮,做事也是一絲不苟,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君子,但是他對自己的家人感情很深,他很在意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擁有力量,但是在家裏從不顯露,遷就和妥協自己的家人,家就是他的全部。
王翊和墨窮薪正好相反,一冷一熱,但是都是心中有大義的人,所謂大義,就是做正確的事,舍去自己的利益而全大家的利益,這種大義是中國古代所描述的一個很重要的東西。
古代和現代不同,現代提倡自由和人格,每個人都有自己人生選擇的權利,我出國的時候,這種自掃門前雪的情形很常見,每個人都做好自己,遵守規則。
但在中國古代,人與人之間,是需要有仁義存在的,光宗耀祖的最高境界,就是青史留名,為蒼生怎麽樣怎麽樣,這是一種和現代的價值觀稍微有些不同,但又是古人某些魅力之所在。
而在我的書裏,王翊和墨窮薪都是胸懷大義的存在,他們可以為了眾生,而犧牲小我,尤其是王翊,當他在知道自己家裏可能麵對的情況的時候,他的價值觀和他的希求產生了衝突,所以在那一天,他矛盾和難過,借酒而醉,忘卻煩惱。
但是他心裏矛盾和不好過,卻從來沒有想過私利這一塊,他最後還是選擇了去完成自己該做的事,這是我能想到的一個君子所應該做的選擇,隻不過現在的時代逐漸不再需要這種君子,要真有也會被人罵傻,但我覺得這是一種古典文化的魅力,俠義的追求吧。
整本書裏寫的東西,其實無外乎圍繞著幾個東西在走,大概也是古典文化的價值觀與現代社會的價值觀相對立衝突的部分吧,正如書裏的科學和鬼神之對一樣,好像兩個世界,但又有著奇妙的玄同。
每一個作者寫的書,其實都是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世界,以及自己心的感悟,其實我很向往楚寒玉,有一個有錢大方的土豪兄弟,有一個溫和儒雅翩翩君子的大哥,還有一個一直跟在自己身邊保護和幫助自己的哥哥,還獲得了長生不死能得道成仙的機會。
這是我對生活的向往,那種大義和善良也是我所追求的境界,隻是我很清楚我還做不到這一切,但是不影響我在書裏可以寫出來。
最後一個貫穿全書的就是因果了,有因才有果,善惡若無報,天地必有私,我們大部分人都是無權無勢的普通人,活在這世上就要遵循人類社會的規則,在這規則之中會有很多不平事的出現,當我們無力去改變的時候,就寄希望有因果報應,有輪迴的存在。
其實是否有鬼神,是否有輪迴,我想我證明不了,但是科學同樣證明不了沒有鬼神,沒有輪迴,這是一個不可證偽的問題,但是我基於人對美好和公正的向往,我願意相信有輪迴和鬼神存在。
寫到這先告一段落了,如果有興趣和我聊聊這些的可以加群201358836慢慢來討論。也可以在評論區發表評論,如果寫的好的,我會給一些磨鐵幣做獎勵,還請大家踴躍發言,對我的新書也是很大的幫助。
最後感謝大家陪伴我一路走來,願大家福壽康寧,家宅安穩,一切鬼神災禍不能為障,常得種種上妙吉祥,福生無量天尊。
本身16年上半年,我就非常忙,不一定能有時間寫,加上前段時間因為書的成績不好,我真是經常冒出隨時想完本的念頭,但最後還是覺得不能辜負每一個讀者,尤其是當大家花錢來看的時候,我覺得再不濟,也要交一個完整的答卷,隨意的太監和完本,將來誰還來看我的書呢?畢竟入坑以後說不準就看不到結局了,還不如不看,那種痛苦我深有體會。
其實寫,我一直覺得是大神的專利,寫得好的,讀者多的,最後落一個,看起來特瀟灑舒服,像我這種撲街,寫不寫,看得人也不多。
但是我個人又特別喜歡寫,不是因為什麽,就是因為我覺得很多東西在書裏寫不出來的,想要通過發揮出來,書裏的很多內容都是不能隨意變幻的,但不同,可以很自由的寫你想寫的東西,所以我還是厚顏無恥的寫了。
說老實話,《幽冥詭道》是我寫的三本天書的故事的最後一本,這三本書的最初是看完了崔走召崔大的命運三部曲,而心癢難耐寫的,當然和崔大比起來,我的還是很不足的。
前麵兩部是《陰陽道上的術士》主要講的是江楚和楚淩頂的故事,《養道》講的是朱塵的故事,本身第三部我打算寫江楚他師父在古代的故事,也是天書的開端,但是後來恰巧崔大的三途誌出了,想法暗合了。
所以最後我沒有寫這樣的第三部,一者會讓人覺得我有抄襲創意的嫌疑,另一個就是在磨鐵,寫古代的書缺少代入感,編輯也不願意我寫,所以最後我寫了這一本。
碰巧的是,我在三四月份開始寫的最初的內容,大概是六七八月的時候,給編輯看的這本書的開頭,當時就是寫的地鐵的故事,結果因為我一直拖到十月份發書,而黑岩正好有一本書叫《地鐵詭事》在我之前發了書。
於是我被不少讀者問過,也被不少作者朋友問我,是不是看到了那位大神的創意,甚至我自己的編輯都以為我跳槽了,其實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去看過那位大神的書,隻是知道那位大神寫了這麽一本,而且遠比我的火。
說了這麽多,其實都沒說到重點,真正我想說說的,還是書裏的一些東西,之前看江南大大的隨筆《龍與少年遊》的時候,裏麵江南大說,一個好的作者是不該在其他地方來解讀自己的書的,因為那樣有點自吹自擂的嫌疑。
好比一個武林高手,揮出一劍後,要停下來跟看官說,大家好,你們看我這招精妙啊,為啥精妙?大家可能沒看懂,我給大家解說下。這樣子總覺得怪怪的。
但我還是厚顏無恥的來寫了,因為我覺得有些東西在書裏真的表現不出來,大概也是我自己筆力不行,有些東西就想場外來說,不吐不快的那種感覺。
在《養道》的中,我大概介紹了下江楚和朱塵,在這裏我還真不想介紹楚寒玉···
一位讀者說,我硬是把靈異小說寫出了武俠的感覺,不為什麽,就因為主角的名字,實在是和懸疑風不搭,其實我都不知道我是怎麽寫出這個名字的,大概是當時我正在玩劍網三,然後就萌生了寫武俠的念頭,但是又不能寫武俠,於是就那啥了。
整篇文寫下來,最讓我動容的大約有兩個地方,一個是風清婷和她父親離世的時候,在某一個瞬間,我走迴到書房,寫最後風清婷化解怨氣離去的時候,我在書房裏看到了那個場景,一個安靜的女孩坐在書桌前,安靜的看著文藝的書,安寧祥和,沒有一絲雜質。
在最後我寫在了書中,不知道各位看得人有沒有體會到那種感覺,但在我來說,我覺得那是一個很美的瞬間,也讓我很不願意寫到風清婷的離開,但是故事需要起伏,人生也不可能毫無波瀾,所以才有了那個我不希望的結局。
另一個讓我動容的地方,就是錢歸易離世的時候,錢歸易就好像一個嬰兒,奮盡全力睜開雙眼,開始打量這個世界,剛開始覺得有趣的時候,卻要永久的離開這個世界,說實話,我真是邊寫邊哭,當然我覺得可能也就感動了我自己,各位讀者倒好像是沒啥感覺。
本來錢歸易應該徹底消失的,不會再有希望出現在世上,他就是一本書,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但最後我覺得還是過不去自己這關,所以給他留了一個生機,將來有一天他還會開靈,就像給自己留一個希望那樣吧。
本來還應該有一個讓我動容的地方,就是王翊妻子和孩子被殺的時候,曾經在開始寫的時候,我無數次想過那個場景,我在想王翊這樣一個儒雅超然的男人會怎麽麵對這種打擊,會癲狂?還是會入魔?
我想過很多種可能,王翊是一個外柔內剛的人,對誰都是彬彬有禮,做事也是一絲不苟,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君子,但是他對自己的家人感情很深,他很在意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擁有力量,但是在家裏從不顯露,遷就和妥協自己的家人,家就是他的全部。
王翊和墨窮薪正好相反,一冷一熱,但是都是心中有大義的人,所謂大義,就是做正確的事,舍去自己的利益而全大家的利益,這種大義是中國古代所描述的一個很重要的東西。
古代和現代不同,現代提倡自由和人格,每個人都有自己人生選擇的權利,我出國的時候,這種自掃門前雪的情形很常見,每個人都做好自己,遵守規則。
但在中國古代,人與人之間,是需要有仁義存在的,光宗耀祖的最高境界,就是青史留名,為蒼生怎麽樣怎麽樣,這是一種和現代的價值觀稍微有些不同,但又是古人某些魅力之所在。
而在我的書裏,王翊和墨窮薪都是胸懷大義的存在,他們可以為了眾生,而犧牲小我,尤其是王翊,當他在知道自己家裏可能麵對的情況的時候,他的價值觀和他的希求產生了衝突,所以在那一天,他矛盾和難過,借酒而醉,忘卻煩惱。
但是他心裏矛盾和不好過,卻從來沒有想過私利這一塊,他最後還是選擇了去完成自己該做的事,這是我能想到的一個君子所應該做的選擇,隻不過現在的時代逐漸不再需要這種君子,要真有也會被人罵傻,但我覺得這是一種古典文化的魅力,俠義的追求吧。
整本書裏寫的東西,其實無外乎圍繞著幾個東西在走,大概也是古典文化的價值觀與現代社會的價值觀相對立衝突的部分吧,正如書裏的科學和鬼神之對一樣,好像兩個世界,但又有著奇妙的玄同。
每一個作者寫的書,其實都是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世界,以及自己心的感悟,其實我很向往楚寒玉,有一個有錢大方的土豪兄弟,有一個溫和儒雅翩翩君子的大哥,還有一個一直跟在自己身邊保護和幫助自己的哥哥,還獲得了長生不死能得道成仙的機會。
這是我對生活的向往,那種大義和善良也是我所追求的境界,隻是我很清楚我還做不到這一切,但是不影響我在書裏可以寫出來。
最後一個貫穿全書的就是因果了,有因才有果,善惡若無報,天地必有私,我們大部分人都是無權無勢的普通人,活在這世上就要遵循人類社會的規則,在這規則之中會有很多不平事的出現,當我們無力去改變的時候,就寄希望有因果報應,有輪迴的存在。
其實是否有鬼神,是否有輪迴,我想我證明不了,但是科學同樣證明不了沒有鬼神,沒有輪迴,這是一個不可證偽的問題,但是我基於人對美好和公正的向往,我願意相信有輪迴和鬼神存在。
寫到這先告一段落了,如果有興趣和我聊聊這些的可以加群201358836慢慢來討論。也可以在評論區發表評論,如果寫的好的,我會給一些磨鐵幣做獎勵,還請大家踴躍發言,對我的新書也是很大的幫助。
最後感謝大家陪伴我一路走來,願大家福壽康寧,家宅安穩,一切鬼神災禍不能為障,常得種種上妙吉祥,福生無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