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確實很奇怪,但是這一切隨著穆老大的死,都沉寂了下來,根本就無從下手,而且很多機密的東西都在公安局那裏,我們根本就接觸不到。而那些能接觸的警察吧,又不會去查,所以這事隻能就這麽擱淺下來了。
馬無道掐滅了煙頭,又點了一根,說:“失蹤案這件事,沒有完,至少已經把火引到了你們三個人的身上。說白了,你們現在想逃,都不可能了,隻能跟這個神秘的雇主鬥下去”
原以為失蹤案那個事已經結束,結果聽馬無道這麽一說,竟然還引來了這麽大的麻煩,雖然他的話很大程度是推理,但是很大程度上說得很有道理。失蹤案本來就有好幾個未解的謎團,裏邊的秘密始終沒有完全解開,現在看來,該來的始終會來的,想躲是躲不掉了。
我問馬無道,那現在怎麽辦?怎麽去查那個神秘的雇主,他根本就不露頭,要不弄個鬼頭來嚇唬人,要不糊個紙人來害人,反正就是在背後用陰招,始終不出來。
馬無道思索了一會兒後說:“確實是這樣,現在咱們太被動,僅僅能做的就是坐在這裏等,等他什麽時候來害咱們了,然後再去應付他,這肯定不行,遲早要死在他手裏。對了,你不是說那個小女孩的事嗎?你把具體的情況再跟我說一下,我們就從那個小女孩的身上找突破口。”
我馬上把和小女孩見麵的情況跟他,從頭到尾的說了一遍,期間還不乏我對這個小女孩的看法,當然,這些都是我個人很不專業的分析,也沒啥大的用處。
聽完後,馬無道皺著眉頭說:“這個女孩果然很有問題,可以從她身上找圖片口,等下次她再來的時候,你就喊我,我來看看她到底是什麽鬼?”
“那現在咱們幹什麽?就這麽幹等?”我問道。
“臨時就這麽等著吧,不過這次來嶺北,我得去拜見一個老朋友,好多年沒有見了,正好趁著這個機會去看看他,也不知道死了沒有。”馬無道淡然的說。
我好奇的問:“啥朋友?”
馬無道說:“就是一個同行,好幾年前打過幾次交道,後來因為天各一方就沒有再聯係,算不上很交好,也算是朋友吧。”
走親戚看朋友是很正常的事,於是我也就沒有多想,隻是說你去吧,我在家裏看店。
馬無道忽然一笑說:“你還是跟我一起去吧,我正需要一個你這樣的綠葉。”
我愣了一下,也笑了,“你真會開玩笑,我啥時候成綠葉了,最多就是一把枯草。”
“不不不,我真是這麽想的,隻有你去了,看你這番蠢樣,才能彰顯我的機智。咋樣?幫我這個忙唄?”看馬無道的樣子,他似乎沒有在跟我開玩笑。
我那個擦這人原來是這麽個脾氣,喜歡裝大頭耍威風啊以前雖然接觸過一次,但隻是一麵之緣,一點都不了解他的性格,沒想到他竟然還有這種低俗的愛好。
不過為了我能在未來的日子裏,抱緊這根大腿,我決定還是忍了,就當一次綠葉,反正也不是一次了。
看我答應的如此爽快,馬無道很高興,說等從那裏迴來請我吃大餐,好好的補償我一下。
上午十一點多的時候,馬無道說出發,該去拜友了。我說這個點去不合適吧,馬上要吃飯了,感覺就像蹭飯的一樣,讓人看著多不好。
馬無道眼珠轉了一下,說:“找的就是這個點,否則我還不去呢。”
我徹底被征服了,頭一次見到馬無道的時候,從外麵上看他,應該是一個特別正直五好青年,正人君子不好說,最起碼是個直男吧。現在看來,這人“直”的有點問題,內心和外表不太一樣,真是應了那句話,狗不可貌相,桶裏的水不可鬥量啊
我們要去拜訪的這個人叫李水壺,人稱外號李大仙,住在一個叫戴戈莊的村莊裏。有人肯定會問,你寫個小說名字怎麽亂起,怎麽還有人叫李水壺這麽難聽的名字,完全不靠譜。
其實,李水壺這個人是真實存在的,還有就是,以前的時候,特別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那個時候家住農村的人都知道,家裏的老人基本都是文盲,不識字,很多很多人在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就是用“桌子凳子椅子”這種名稱來起名字。看到這裏有人肯定會問,那有沒有叫“馬紮”的?那我可以告訴你,這個真沒有,因為在我們這個地方“馬紮”不叫“馬紮”,叫“絞紮子”,哈哈字可能不對,音是這麽讀的。
言歸正傳,我們繼續說這個李大仙。李大仙這個人今年應該差不多八十歲,職業就是咱們通常說的神漢子,但他並不是專業的那種,既沒有拜過哪位神仙當師父,也沒有臣服於哪隻黃鼠狼腳下當奴仆。相傳他能給看命驅邪這個本事,是有一天晚上睡了一覺,第二天早上醒來,突然就會了這項技能,聽起來有點玄乎,但是很多卻這麽相傳,不過具體的情況就不太清楚了,因為但凡有人問他這件事情,李大仙就會不說話,隻是搖頭迴答這是天機,不可泄露。
李大仙和馬無道的交際呢,起源於七年前。有一次李大仙受人之托去濟北辦事,辦事的內容就是去幫人算上一卦。他到了濟北以後,被人接到了顧客的家裏,在那裏給那個人算了一卦。算出的結果就是,這個人在三十六周歲的時候,會有家破之災,也就是說婚姻危機,但是這個結打的很死,可能破不掉,有可能注定要離婚。
當時這家人的長者就求李大仙給他的兒子破解,說多少錢都行,隻要給破了就行。
李大仙剛開始執意不幹,說這種事幹和不幹也沒啥區別,還不如順其自然,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不可逆順,如果強製那樣,反而會不好。
不過後來他實在被一家人求的沒有辦法,就答應下來,說盡量想想辦法,不過需要幾天讓他考慮一下。
就這樣,李大仙被安排在了一家賓館裏,而這家賓館呢,正就在馬瞎子合作社的對麵,剛開始的時候他還沒有注意合作社,但是有一次他從門口經過,發現這家根本就不是以前的那種合作市,而是一個掛著羊頭賣狗肉的店麵。這讓他來了興趣,於是走進去想瞅瞅到底是什麽鬼。
七年前,馬瞎子合作社規模還很小,隻是最頭的那一小間店鋪,也沒有其他員工,常年駐守在這裏的就是馬無道一個人。李大仙走進去,接待自然就是馬無道,他剛進去,馬無道就開口說“本店不歡迎通道中人,為了不發生教派的衝突,希望李大仙出去。”
李大仙頓時來了興趣,想到馬無道還有兩把刷子,隻看了一眼,就知道他也是幹這一行的。
年齡大有年齡大的胸懷,李大仙看麵前說話有點衝的是一個年輕人,於是也就沒有喝馬無道計較,隻是笑嗬嗬的坐下,說隻是路過,看著好奇就進來瞅瞅,並不是在砸場子搶生意的。
不過說到這裏,必須要提及一點,就是馬無道說的教派衝突。很多人都知道,凡是信奉佛教的,就不會去基督教徒;信奉道教的就不可能去清真寺,這就是教派的衝突。不知道這能不能用“同行是冤家”來解釋,但每個教派的最終意圖都是好的,都是為了讓世人向善,擺脫疾苦。
他這麽一說,馬無道也不好說什麽,畢竟人家是一個看起來六七十歲的老人,總不能往外哄吧,隻能冷眼的問他有什麽事?
李大仙忽然靈機一動,就把剛剛接的那個活說了出來,說自己現在沒有辦法,能不能請道友幫個小忙?
馬無道看眼前的這個老頭似乎沒有什麽惡意,於是就坐下來開始耐心的和李大仙探討起來,也指出這個命局不好破,弄不好就會物極必反,把事情搞大。
最後馬無道出了個點子,就說讓這個人改名字,但是必須說話,改名字是可以,但是成效不一定能有,隻能試一試。
李大仙說改名字根本起不了大的作用,最多也就是圖個心理安慰,這樣跟人家說的話,似乎有點坑人的節奏。
當時馬無道才二十來歲,年輕頭腦靈活,不像李大仙這般年齡的,思想都比較守舊和固執。聽了李大仙的話,馬無道依舊堅持自己的說法,說這種命中注定的東西,幾乎是改變不了的,如果強製修改命理,畢竟會得到命運的責罰,會在其他方麵失去一些東西,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去管,順其自然,這樣才能保的一生平安。
李大仙感覺他說得也很有道理,於是最後就采納了馬無道的建議,迴去跟那家人說了這番話,然後就坐車迴到了嶺北,不過從那次以後,李大仙也陸續給馬無道打過幾個電話,探討一些東西,有時候也交流一下思想。在李大仙看來,和這些年輕人一起共事,總能學到很多時代潮流的東西,人應該就是這樣,必須要與時共進,才能適應這個朝代。
...
馬無道掐滅了煙頭,又點了一根,說:“失蹤案這件事,沒有完,至少已經把火引到了你們三個人的身上。說白了,你們現在想逃,都不可能了,隻能跟這個神秘的雇主鬥下去”
原以為失蹤案那個事已經結束,結果聽馬無道這麽一說,竟然還引來了這麽大的麻煩,雖然他的話很大程度是推理,但是很大程度上說得很有道理。失蹤案本來就有好幾個未解的謎團,裏邊的秘密始終沒有完全解開,現在看來,該來的始終會來的,想躲是躲不掉了。
我問馬無道,那現在怎麽辦?怎麽去查那個神秘的雇主,他根本就不露頭,要不弄個鬼頭來嚇唬人,要不糊個紙人來害人,反正就是在背後用陰招,始終不出來。
馬無道思索了一會兒後說:“確實是這樣,現在咱們太被動,僅僅能做的就是坐在這裏等,等他什麽時候來害咱們了,然後再去應付他,這肯定不行,遲早要死在他手裏。對了,你不是說那個小女孩的事嗎?你把具體的情況再跟我說一下,我們就從那個小女孩的身上找突破口。”
我馬上把和小女孩見麵的情況跟他,從頭到尾的說了一遍,期間還不乏我對這個小女孩的看法,當然,這些都是我個人很不專業的分析,也沒啥大的用處。
聽完後,馬無道皺著眉頭說:“這個女孩果然很有問題,可以從她身上找圖片口,等下次她再來的時候,你就喊我,我來看看她到底是什麽鬼?”
“那現在咱們幹什麽?就這麽幹等?”我問道。
“臨時就這麽等著吧,不過這次來嶺北,我得去拜見一個老朋友,好多年沒有見了,正好趁著這個機會去看看他,也不知道死了沒有。”馬無道淡然的說。
我好奇的問:“啥朋友?”
馬無道說:“就是一個同行,好幾年前打過幾次交道,後來因為天各一方就沒有再聯係,算不上很交好,也算是朋友吧。”
走親戚看朋友是很正常的事,於是我也就沒有多想,隻是說你去吧,我在家裏看店。
馬無道忽然一笑說:“你還是跟我一起去吧,我正需要一個你這樣的綠葉。”
我愣了一下,也笑了,“你真會開玩笑,我啥時候成綠葉了,最多就是一把枯草。”
“不不不,我真是這麽想的,隻有你去了,看你這番蠢樣,才能彰顯我的機智。咋樣?幫我這個忙唄?”看馬無道的樣子,他似乎沒有在跟我開玩笑。
我那個擦這人原來是這麽個脾氣,喜歡裝大頭耍威風啊以前雖然接觸過一次,但隻是一麵之緣,一點都不了解他的性格,沒想到他竟然還有這種低俗的愛好。
不過為了我能在未來的日子裏,抱緊這根大腿,我決定還是忍了,就當一次綠葉,反正也不是一次了。
看我答應的如此爽快,馬無道很高興,說等從那裏迴來請我吃大餐,好好的補償我一下。
上午十一點多的時候,馬無道說出發,該去拜友了。我說這個點去不合適吧,馬上要吃飯了,感覺就像蹭飯的一樣,讓人看著多不好。
馬無道眼珠轉了一下,說:“找的就是這個點,否則我還不去呢。”
我徹底被征服了,頭一次見到馬無道的時候,從外麵上看他,應該是一個特別正直五好青年,正人君子不好說,最起碼是個直男吧。現在看來,這人“直”的有點問題,內心和外表不太一樣,真是應了那句話,狗不可貌相,桶裏的水不可鬥量啊
我們要去拜訪的這個人叫李水壺,人稱外號李大仙,住在一個叫戴戈莊的村莊裏。有人肯定會問,你寫個小說名字怎麽亂起,怎麽還有人叫李水壺這麽難聽的名字,完全不靠譜。
其實,李水壺這個人是真實存在的,還有就是,以前的時候,特別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那個時候家住農村的人都知道,家裏的老人基本都是文盲,不識字,很多很多人在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就是用“桌子凳子椅子”這種名稱來起名字。看到這裏有人肯定會問,那有沒有叫“馬紮”的?那我可以告訴你,這個真沒有,因為在我們這個地方“馬紮”不叫“馬紮”,叫“絞紮子”,哈哈字可能不對,音是這麽讀的。
言歸正傳,我們繼續說這個李大仙。李大仙這個人今年應該差不多八十歲,職業就是咱們通常說的神漢子,但他並不是專業的那種,既沒有拜過哪位神仙當師父,也沒有臣服於哪隻黃鼠狼腳下當奴仆。相傳他能給看命驅邪這個本事,是有一天晚上睡了一覺,第二天早上醒來,突然就會了這項技能,聽起來有點玄乎,但是很多卻這麽相傳,不過具體的情況就不太清楚了,因為但凡有人問他這件事情,李大仙就會不說話,隻是搖頭迴答這是天機,不可泄露。
李大仙和馬無道的交際呢,起源於七年前。有一次李大仙受人之托去濟北辦事,辦事的內容就是去幫人算上一卦。他到了濟北以後,被人接到了顧客的家裏,在那裏給那個人算了一卦。算出的結果就是,這個人在三十六周歲的時候,會有家破之災,也就是說婚姻危機,但是這個結打的很死,可能破不掉,有可能注定要離婚。
當時這家人的長者就求李大仙給他的兒子破解,說多少錢都行,隻要給破了就行。
李大仙剛開始執意不幹,說這種事幹和不幹也沒啥區別,還不如順其自然,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不可逆順,如果強製那樣,反而會不好。
不過後來他實在被一家人求的沒有辦法,就答應下來,說盡量想想辦法,不過需要幾天讓他考慮一下。
就這樣,李大仙被安排在了一家賓館裏,而這家賓館呢,正就在馬瞎子合作社的對麵,剛開始的時候他還沒有注意合作社,但是有一次他從門口經過,發現這家根本就不是以前的那種合作市,而是一個掛著羊頭賣狗肉的店麵。這讓他來了興趣,於是走進去想瞅瞅到底是什麽鬼。
七年前,馬瞎子合作社規模還很小,隻是最頭的那一小間店鋪,也沒有其他員工,常年駐守在這裏的就是馬無道一個人。李大仙走進去,接待自然就是馬無道,他剛進去,馬無道就開口說“本店不歡迎通道中人,為了不發生教派的衝突,希望李大仙出去。”
李大仙頓時來了興趣,想到馬無道還有兩把刷子,隻看了一眼,就知道他也是幹這一行的。
年齡大有年齡大的胸懷,李大仙看麵前說話有點衝的是一個年輕人,於是也就沒有喝馬無道計較,隻是笑嗬嗬的坐下,說隻是路過,看著好奇就進來瞅瞅,並不是在砸場子搶生意的。
不過說到這裏,必須要提及一點,就是馬無道說的教派衝突。很多人都知道,凡是信奉佛教的,就不會去基督教徒;信奉道教的就不可能去清真寺,這就是教派的衝突。不知道這能不能用“同行是冤家”來解釋,但每個教派的最終意圖都是好的,都是為了讓世人向善,擺脫疾苦。
他這麽一說,馬無道也不好說什麽,畢竟人家是一個看起來六七十歲的老人,總不能往外哄吧,隻能冷眼的問他有什麽事?
李大仙忽然靈機一動,就把剛剛接的那個活說了出來,說自己現在沒有辦法,能不能請道友幫個小忙?
馬無道看眼前的這個老頭似乎沒有什麽惡意,於是就坐下來開始耐心的和李大仙探討起來,也指出這個命局不好破,弄不好就會物極必反,把事情搞大。
最後馬無道出了個點子,就說讓這個人改名字,但是必須說話,改名字是可以,但是成效不一定能有,隻能試一試。
李大仙說改名字根本起不了大的作用,最多也就是圖個心理安慰,這樣跟人家說的話,似乎有點坑人的節奏。
當時馬無道才二十來歲,年輕頭腦靈活,不像李大仙這般年齡的,思想都比較守舊和固執。聽了李大仙的話,馬無道依舊堅持自己的說法,說這種命中注定的東西,幾乎是改變不了的,如果強製修改命理,畢竟會得到命運的責罰,會在其他方麵失去一些東西,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去管,順其自然,這樣才能保的一生平安。
李大仙感覺他說得也很有道理,於是最後就采納了馬無道的建議,迴去跟那家人說了這番話,然後就坐車迴到了嶺北,不過從那次以後,李大仙也陸續給馬無道打過幾個電話,探討一些東西,有時候也交流一下思想。在李大仙看來,和這些年輕人一起共事,總能學到很多時代潮流的東西,人應該就是這樣,必須要與時共進,才能適應這個朝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