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ianhuatang.info無彈窗廣告)[.imianhuatang.info超多好看小說]桃園三結義:《三國誌》上沒有關於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結義的記載,隻是說他們恩若兄弟.
青龍偃月刀:關羽的兵刃是長矛,其實呂布的兵刃也是長矛,張飛的兵刃並非丈八蛇矛,而是一般的矛.
三英戰呂布:公孫瓚沒有參加討董聯盟,所以劉關張三人也未曾參加,也就不會有虎牢關三英戰呂布.
溫酒斬華雄:此乃江東猛虎孫堅所為.
徐州誅車胄:此乃劉備所為.
斬顏良,誅文醜:斬顏良卻有其事,誅文醜的卻是曹操.
土山關公約三事:關羽是戰敗被擒,並非“土山約三事”如此堂皇.
過五關,斬六將:關羽離開曹操後,直接從許昌南下往汝南投奔了劉備,並未發生過過五關,斬六將之事
古城斬蔡陽:此亦乃劉備所為.
華容道放曹:在華容道攔截曹操的是劉備,但是他去晚了,所以被曹操跑掉了.
關羽戰長沙:劉備南征荊南四郡,四郡守望風而逃,黃忠便隨長沙太守韓玄同降,並未發生戰鬥.
單刀赴會:本末倒置,實乃魯肅單刀會關羽.
水淹七軍:此乃天災人禍,非人謀.
刮骨療傷:此時華佗已經死了兩年了,因此並非華佗所為,似乎隻是一般的軍醫所為.
麥城凜然拒降:孫權使人勸降,關羽詐降,在城頭虛插旌旗,從別門撤退,被呂蒙算到,半路截殺之.
關公月下斬貂蟬:關於貂蟬,正史上沒有記載.《三國演義》在呂布死後,也未對貂蟬作交待.關公月下斬貂蟬,大多史學家認為是虛構.
關羽的兒子:關平是關羽的親生長子;關興是文官,年輕的時候就死了;關索乃虛構人物;關羽還有一女,相傳叫銀屏,嫁與李恢之子.另外,張飛之子張苞未成年就夭折了.
赤兔馬和周倉:赤兔馬卻為呂布所騎,但呂布死後就不知去向.周倉在《三國誌》中沒有記載,而且也有
很多和《三國演義》記載不相符的野史,很可能是虛構人物;至於追命呂蒙,玉泉顯聖等,也是子虛烏有.綜觀《三國演義》關羽之壯舉,也就斬顏糧是史實,其他的均為移花接木或虛構.
諸葛亮用兵如神:曆史上諸葛亮善於內政治理,用兵並非其專長.
火燒播望坡:此乃劉備所為,發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諸葛亮才出山.
草船借箭:此乃孫堅,孫權父子所為,分別發生在跨江擊劉表和濡須之戰.
諸葛亮借東風:冬至時日,多有東南風,此乃曹操之天災,非人為.
三氣周瑜:從赤壁之戰結束到周瑜病逝的兩年間,諸葛亮正在零陵一帶搞後勤工作,根本沒有和周瑜見過麵.至於周瑜病逝後,蜀國吊唁的代表是龐統,而不是諸葛亮.
赤壁之戰:隻有智激孫權是史實,其他諸如舌戰群儒,智激周瑜,群英會,苦肉計,連環計等均為虛構.
諸葛亮征漢中:征漢中時的前線總指揮是劉備,諸葛亮留守成都搞後勤工作.
七擒孟獲:曆史上確有諸葛亮南征之事,也確有孟獲其人.但七擒孟獲《三國誌》上沒有記載,隻是在裴鬆之引注《漢晉春秋》時說了一句“七擒七縱”,但具體過程沒有記載.孟獲後來在蜀國任禦史中丞,是文官.
六出岐山:諸葛亮伐魏五次,隻有第一次和第四次到了岐山.
空城計:當時諸葛亮駐今陝西安康縣,司馬懿屯今河南南陽,如此之遙遠,何談空城計?
《後出師表》:乃後人托偽,並非諸葛亮所作.
木牛流馬:其實,木牛就是獨輪車,流馬是今天很常見的四輪小拉車.一說木牛是四輪車,流馬是一種頭部比較尖的船.
死諸葛嚇跑活仲達:並非諸葛亮遺計,而是司馬懿心虛.
蔣幹中計:曆史上的蔣幹沒有說服周瑜,就迴來了,稱讚周瑜雅量高致,並沒有中計,而且這件事發生在赤壁之戰幾年以前.
七十二疑塚:曹操葬在高陵,沒有七十二疑塚一說.
鞭打郵督:此乃劉備所為,非張飛.
猛張飛:張飛是世家子弟,不但擅長書畫,尤善仕女,而且喜歡結交文士,是文武雙全的帥才.
關於身高:劉備172cm,張飛184cm,關羽203cm,曹操161cm,張鬆110cm,諸葛亮184cm.
氣量狹小的周瑜:劉備評價周瑜“器量廣大,程普評價周瑜說:“與公瑾交,若飲純酒,不覺自醉”,陳壽說周瑜“性度恢郭”,另外洪邁,蘇東坡等古人,在周瑜人品方麵,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張鬆獻地圖:劉備入蜀後,拉攏法正與張鬆,並詢問了蜀中的兵馬錢糧等情況,於是張鬆繪製了《西蜀地形圖》.
關於馬騰:馬騰和董卓是一路人馬,不但沒有參加討董聯盟,而且還幫助董卓鎮守長安.至於馬騰之死,
並非馬騰謀誅曹操被殺,馬超起兵報仇.而是馬超起兵反曹,所以馬騰被殺.
關於劉琮:獻出荊州後,被曹操任命為青州刺史,封列侯,並未被殺.後曹操為了表彰他的功績,遷為諫議大夫.
徐庶進曹營:曹操南征,劉備和諸葛亮,徐庶等南逃,亂軍中,徐母被俘,於是徐庶告別劉備,進曹營.
彝陵之戰:劉備僅帶了四萬多人,而孫權給了陸遜五萬人,陸遜之所以能夠取勝,不僅僅靠的是優良的戰術.
關於曹真:曹真並不像裏麵那樣一無所是,相反,正史的曹真不但戰功彪炳,更讓諸葛亮吃了
不少苦頭,是個相當厲害的人物.關於蔣幹,江北名士,也是很傑出的一位人物,他沒有說服周瑜,就迴來了,根本沒有中計一說,這件事情發生在赤壁大戰之前
關於趙雲:和諸葛亮,關羽一樣,羅貫中神話的人物之一,而且恐怕很讓人失望的是,趙雲也不像小說所言的那樣,是個帥哥,隻能說長的一般,真正長的帥的是呂布,馬超,孫策,周瑜等人.
而且長板坡之戰也不見正史記載,趙雲一生從來沒有真正帶過兵,隻是後期有幾次,他更多的是扮演護衛長類似的角色出現
關羽義釋曹操有假?劉備漏算華容道計謀差於曹操
“諸葛亮智算華容,關雲長義釋曹操”,是世人皆知的一個故事,《三國演義》中的重點篇章.小說寫赤壁戰前,諸葛亮算定曹操必敗走華容,且夜觀天象,曹操不當身亡,考慮到曹操與關羽有恩,於是派關雲長把守華容道,留個人情與關羽做.
小說又寫曹操果然由烏林向華容道敗退,並在途中三次大笑諸葛亮、周瑜智謀不足,未在險要處暗設伏兵.然而,一笑笑出趙子龍,多虧徐晃、張遼二人雙敵趙雲,才使曹操得以逃脫;二笑笑出張翼德,又是張遼、徐晃二將抵擋張飛,使曹操再次脫險;三笑非同小可,笑出了關雲長,且又在有一夫當關之險的華容狹路上,加之曹軍幾經打擊,此時已無力再戰,無奈,曹操隻得親自哀求關羽放行,關羽念舊日恩情,義釋曹操,使曹操得以迴到江陵.
《三國演義》的上述描寫,並非全是憑空之筆.曹操從赤壁敗退,走的確實是華容道,但並沒有關羽;曹操在途中確曾大笑,但不是三次,而是一次;曹操笑的也不是諸葛亮與周瑜智謀不足,而是笑劉備雖有計謀卻遲緩;曹操笑後確也出現了敵情,但已無驚無險.
據《三國誌》記載,曹操在赤壁中了周瑜的火攻之計,索性又一把火燒掉所剩戰船,率軍經華容向江陵一路敗退.孫劉聯軍則水陸並進,尾隨曹軍,緊追不舍.
其實,當時曹操雖然戰敗,但麵臨的形勢並不十分嚴峻.因為在赤壁交鋒之前,是曹操強大,孫劉弱小,孫權和劉備首先考慮的是如何挫敗曹操的強大攻勢,使曹操不得渡過長江,以保全自己的勢力範圍,或保證自己不被曹操消滅掉,在勝負未卜的情況下,他們沒有也無力抽出部分兵力去在曹操可能敗退的路線上去設伏.所以,曹操在敗退的路上,雖後有追兵,卻前無伏軍.可是,在通向華容的道路上,卻遇到了難以想象的困難.
《三國誌?武帝紀》裴鬆之注引《山陽公載記》說:曹操戰船被燒,率軍從華容道步行而歸.華容道上一片泥濘,根本無法通行,加之那天又刮大風,行走更加艱難.於是曹操下令,命羸弱之兵割草墊路,大軍才得以通過,而羸兵被人馬踐踏,深陷泥中,死亡無數.眼看大軍就要全部通過華容道,曹操不由哈哈大笑.諸將本已狼狽不堪,見曹操大笑,十分不解,問曹操為何發笑.曹操說道:“劉備的才智與我不相上下,但他的計謀總要晚我一步;假使他早派快馬至華容道放火,我等必全軍覆沒了.”曹操話音剛落,接探馬報劉備追兵在後麵開始順風點火.但曹操大軍已通過華容道,奔江陵而去.
青龍偃月刀:關羽的兵刃是長矛,其實呂布的兵刃也是長矛,張飛的兵刃並非丈八蛇矛,而是一般的矛.
三英戰呂布:公孫瓚沒有參加討董聯盟,所以劉關張三人也未曾參加,也就不會有虎牢關三英戰呂布.
溫酒斬華雄:此乃江東猛虎孫堅所為.
徐州誅車胄:此乃劉備所為.
斬顏良,誅文醜:斬顏良卻有其事,誅文醜的卻是曹操.
土山關公約三事:關羽是戰敗被擒,並非“土山約三事”如此堂皇.
過五關,斬六將:關羽離開曹操後,直接從許昌南下往汝南投奔了劉備,並未發生過過五關,斬六將之事
古城斬蔡陽:此亦乃劉備所為.
華容道放曹:在華容道攔截曹操的是劉備,但是他去晚了,所以被曹操跑掉了.
關羽戰長沙:劉備南征荊南四郡,四郡守望風而逃,黃忠便隨長沙太守韓玄同降,並未發生戰鬥.
單刀赴會:本末倒置,實乃魯肅單刀會關羽.
水淹七軍:此乃天災人禍,非人謀.
刮骨療傷:此時華佗已經死了兩年了,因此並非華佗所為,似乎隻是一般的軍醫所為.
麥城凜然拒降:孫權使人勸降,關羽詐降,在城頭虛插旌旗,從別門撤退,被呂蒙算到,半路截殺之.
關公月下斬貂蟬:關於貂蟬,正史上沒有記載.《三國演義》在呂布死後,也未對貂蟬作交待.關公月下斬貂蟬,大多史學家認為是虛構.
關羽的兒子:關平是關羽的親生長子;關興是文官,年輕的時候就死了;關索乃虛構人物;關羽還有一女,相傳叫銀屏,嫁與李恢之子.另外,張飛之子張苞未成年就夭折了.
赤兔馬和周倉:赤兔馬卻為呂布所騎,但呂布死後就不知去向.周倉在《三國誌》中沒有記載,而且也有
很多和《三國演義》記載不相符的野史,很可能是虛構人物;至於追命呂蒙,玉泉顯聖等,也是子虛烏有.綜觀《三國演義》關羽之壯舉,也就斬顏糧是史實,其他的均為移花接木或虛構.
諸葛亮用兵如神:曆史上諸葛亮善於內政治理,用兵並非其專長.
火燒播望坡:此乃劉備所為,發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諸葛亮才出山.
草船借箭:此乃孫堅,孫權父子所為,分別發生在跨江擊劉表和濡須之戰.
諸葛亮借東風:冬至時日,多有東南風,此乃曹操之天災,非人為.
三氣周瑜:從赤壁之戰結束到周瑜病逝的兩年間,諸葛亮正在零陵一帶搞後勤工作,根本沒有和周瑜見過麵.至於周瑜病逝後,蜀國吊唁的代表是龐統,而不是諸葛亮.
赤壁之戰:隻有智激孫權是史實,其他諸如舌戰群儒,智激周瑜,群英會,苦肉計,連環計等均為虛構.
諸葛亮征漢中:征漢中時的前線總指揮是劉備,諸葛亮留守成都搞後勤工作.
七擒孟獲:曆史上確有諸葛亮南征之事,也確有孟獲其人.但七擒孟獲《三國誌》上沒有記載,隻是在裴鬆之引注《漢晉春秋》時說了一句“七擒七縱”,但具體過程沒有記載.孟獲後來在蜀國任禦史中丞,是文官.
六出岐山:諸葛亮伐魏五次,隻有第一次和第四次到了岐山.
空城計:當時諸葛亮駐今陝西安康縣,司馬懿屯今河南南陽,如此之遙遠,何談空城計?
《後出師表》:乃後人托偽,並非諸葛亮所作.
木牛流馬:其實,木牛就是獨輪車,流馬是今天很常見的四輪小拉車.一說木牛是四輪車,流馬是一種頭部比較尖的船.
死諸葛嚇跑活仲達:並非諸葛亮遺計,而是司馬懿心虛.
蔣幹中計:曆史上的蔣幹沒有說服周瑜,就迴來了,稱讚周瑜雅量高致,並沒有中計,而且這件事發生在赤壁之戰幾年以前.
七十二疑塚:曹操葬在高陵,沒有七十二疑塚一說.
鞭打郵督:此乃劉備所為,非張飛.
猛張飛:張飛是世家子弟,不但擅長書畫,尤善仕女,而且喜歡結交文士,是文武雙全的帥才.
關於身高:劉備172cm,張飛184cm,關羽203cm,曹操161cm,張鬆110cm,諸葛亮184cm.
氣量狹小的周瑜:劉備評價周瑜“器量廣大,程普評價周瑜說:“與公瑾交,若飲純酒,不覺自醉”,陳壽說周瑜“性度恢郭”,另外洪邁,蘇東坡等古人,在周瑜人品方麵,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張鬆獻地圖:劉備入蜀後,拉攏法正與張鬆,並詢問了蜀中的兵馬錢糧等情況,於是張鬆繪製了《西蜀地形圖》.
關於馬騰:馬騰和董卓是一路人馬,不但沒有參加討董聯盟,而且還幫助董卓鎮守長安.至於馬騰之死,
並非馬騰謀誅曹操被殺,馬超起兵報仇.而是馬超起兵反曹,所以馬騰被殺.
關於劉琮:獻出荊州後,被曹操任命為青州刺史,封列侯,並未被殺.後曹操為了表彰他的功績,遷為諫議大夫.
徐庶進曹營:曹操南征,劉備和諸葛亮,徐庶等南逃,亂軍中,徐母被俘,於是徐庶告別劉備,進曹營.
彝陵之戰:劉備僅帶了四萬多人,而孫權給了陸遜五萬人,陸遜之所以能夠取勝,不僅僅靠的是優良的戰術.
關於曹真:曹真並不像裏麵那樣一無所是,相反,正史的曹真不但戰功彪炳,更讓諸葛亮吃了
不少苦頭,是個相當厲害的人物.關於蔣幹,江北名士,也是很傑出的一位人物,他沒有說服周瑜,就迴來了,根本沒有中計一說,這件事情發生在赤壁大戰之前
關於趙雲:和諸葛亮,關羽一樣,羅貫中神話的人物之一,而且恐怕很讓人失望的是,趙雲也不像小說所言的那樣,是個帥哥,隻能說長的一般,真正長的帥的是呂布,馬超,孫策,周瑜等人.
而且長板坡之戰也不見正史記載,趙雲一生從來沒有真正帶過兵,隻是後期有幾次,他更多的是扮演護衛長類似的角色出現
關羽義釋曹操有假?劉備漏算華容道計謀差於曹操
“諸葛亮智算華容,關雲長義釋曹操”,是世人皆知的一個故事,《三國演義》中的重點篇章.小說寫赤壁戰前,諸葛亮算定曹操必敗走華容,且夜觀天象,曹操不當身亡,考慮到曹操與關羽有恩,於是派關雲長把守華容道,留個人情與關羽做.
小說又寫曹操果然由烏林向華容道敗退,並在途中三次大笑諸葛亮、周瑜智謀不足,未在險要處暗設伏兵.然而,一笑笑出趙子龍,多虧徐晃、張遼二人雙敵趙雲,才使曹操得以逃脫;二笑笑出張翼德,又是張遼、徐晃二將抵擋張飛,使曹操再次脫險;三笑非同小可,笑出了關雲長,且又在有一夫當關之險的華容狹路上,加之曹軍幾經打擊,此時已無力再戰,無奈,曹操隻得親自哀求關羽放行,關羽念舊日恩情,義釋曹操,使曹操得以迴到江陵.
《三國演義》的上述描寫,並非全是憑空之筆.曹操從赤壁敗退,走的確實是華容道,但並沒有關羽;曹操在途中確曾大笑,但不是三次,而是一次;曹操笑的也不是諸葛亮與周瑜智謀不足,而是笑劉備雖有計謀卻遲緩;曹操笑後確也出現了敵情,但已無驚無險.
據《三國誌》記載,曹操在赤壁中了周瑜的火攻之計,索性又一把火燒掉所剩戰船,率軍經華容向江陵一路敗退.孫劉聯軍則水陸並進,尾隨曹軍,緊追不舍.
其實,當時曹操雖然戰敗,但麵臨的形勢並不十分嚴峻.因為在赤壁交鋒之前,是曹操強大,孫劉弱小,孫權和劉備首先考慮的是如何挫敗曹操的強大攻勢,使曹操不得渡過長江,以保全自己的勢力範圍,或保證自己不被曹操消滅掉,在勝負未卜的情況下,他們沒有也無力抽出部分兵力去在曹操可能敗退的路線上去設伏.所以,曹操在敗退的路上,雖後有追兵,卻前無伏軍.可是,在通向華容的道路上,卻遇到了難以想象的困難.
《三國誌?武帝紀》裴鬆之注引《山陽公載記》說:曹操戰船被燒,率軍從華容道步行而歸.華容道上一片泥濘,根本無法通行,加之那天又刮大風,行走更加艱難.於是曹操下令,命羸弱之兵割草墊路,大軍才得以通過,而羸兵被人馬踐踏,深陷泥中,死亡無數.眼看大軍就要全部通過華容道,曹操不由哈哈大笑.諸將本已狼狽不堪,見曹操大笑,十分不解,問曹操為何發笑.曹操說道:“劉備的才智與我不相上下,但他的計謀總要晚我一步;假使他早派快馬至華容道放火,我等必全軍覆沒了.”曹操話音剛落,接探馬報劉備追兵在後麵開始順風點火.但曹操大軍已通過華容道,奔江陵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