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第 61 章
女配沉迷事業(快穿) 作者:漫漫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歌聲清麗婉轉, 雖然比不得前世她所聽的那些名家唱的,但比之自己這個五音不全的人, 明薇的聲音算得上是還可以了。
但也僅僅隻是還可以,再往上的評價就沒有了。不過這個時代從未有過這樣清雅的小調,聽起來很是新穎, 特別是曲調的清新,詞作的清麗新穎,極大地彌補了明薇自身的不足, 將大家的目光都吸引了過來。
顧晗看著對麵的男子, 諸如她之前見過的第一才子這些人, 早已是目不轉睛。至於一旁的三皇子晉王,眼中也卻有欣賞之意, 而一旁的淮南王世子眼中也有驚豔。
比起那些真心愛慕明薇的第一才子, 英國公世子等人, 三皇子和淮南王世子更多的是一種興趣, 將明薇當成了一種逗趣的存在, 一種可以利用的存在。
而在上位者眼中, 特別是在平寧帝眼中,什麽樣的歌舞沒有見過,明薇唱功不算好,隻是一種新的花樣罷了,特別是在剛經曆過淮南王世子進獻的壽禮後, 平寧帝更是興致缺缺。
至於旁邊的貴族女眷, 看明薇的目光則是不屑。貴女身份尊貴, 除了選妃的時候,便是帝王皇後也不會讓這些貴女當眾獻藝,把人當成歌女舞女一般。雖說為帝王皇後獻藝是榮耀,但是上趕著就會被人看低了。
特別是像明薇這樣打斷皇後的話,主動要求出風頭的人,更是惹人不喜,讓人看輕。還有這幾年以來,明薇處處出風頭,各種詩詞一出,讓她們原本還有的才女名頭全都壓下去了。若是有才學還是個知禮的人,她們隻會佩服。
但是明薇做事傲慢無禮,十分看不起她們,她們也不屑與此人為伍。所以,隱隱的,明薇成了全京中名門閨秀的公敵。
一曲唱完,明薇昂著頭,享受著眾人驚豔的目光,她敢肯定一會兒便會有人將她誇得天上僅有,她的名氣會更上一層。
不過,正當她自得的時候,上首的平寧帝隻是道“賞”隨後便對著身邊的人擺擺手,示意讓人帶明薇下去。
明薇心中的憤懣立時寫在了臉上,平寧帝當她當作什麽賣唱的人嗎她廢了這麽大的力氣唱的,平寧帝點評都不點評一下,就這麽將她打發了她就像是獻藝博人一笑的歌女一般,將她和那樣身份卑賤的人相提並論,她怎能不恨
旁人隻以為天子因為淮南王世子進獻的壽禮,心情不好。隻有旁邊的顧晗知道,平寧帝現在才沒有心情搭理明薇這樣的小角色,可以說近日平寧帝的心情都不好。主要是因為三皇子晉王勾結淮南王世子的事。
雖然此事幾年前就已經知道,平寧帝還不至於為此事不高興。平寧帝心情不好的原因是因為三皇子和淮南王世子密謀造反,意圖推翻他,立自己為新君的事情。這還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三皇子許諾自己登基後,永不削藩,還會加賜淮南王九錫,來封賞淮南王對自己繼位的功勳。
公羊傳莊公元年“錫者何賜也;命者何加我服也。”九錫原本是帝王賜給諸侯的最高禮遇,但是隨著王莽加賜九錫篡漢以來,九錫便成為權臣篡朝的標致。
顧晗也不知道這位三表兄是怎麽想的,是為了讓淮南王幫他而使出的權宜之計,還是真的腦子抽掉了,真的願意加賜淮南王九錫。
如今的朝堂可以說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平寧帝和淮南王之間究竟會怎麽開始怎麽結束沒有人知道。
而顧晗卻知道,平寧帝心情是真的不好,但是之所以在這個時候展示出自己的怒氣來,並不是平寧帝養氣功夫不夠,而是刻意為之。平寧帝這是在告知朝臣,是淮南王先不尊帝王,不尊大魏,這是為大魏討伐淮南王奠定出兵的由頭,讓這場戰事更名正言順一些。
至於剛剛獻了一首美妙歌聲的明薇,原本大家還對這樣清麗婉約的詩詞歌聲有些興趣,但是這些詩詞一旦在攸關生死的國事麵前,就顯得極為微不足道了。
明薇原本還想要說些話,但是看著過來帶自己下去的內侍不容置疑的眼神,特別是那眼神中的陰寒,讓明薇情不自禁地打了個寒戰,老老實實地跟著內侍下台了。
明薇下去後,緊接著皇後便拍了拍手,便有一群舞女出來獻舞,樂器清雅,舞蹈優美,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但是眾人都知,這種平靜之下,是真正的波濤暗湧。
正當眾人以為這樣的表麵上的平靜還要持續一段時間時,令人沒有想到的一幕出現了,淮南王世子突然暴斃,淮南王世子暴斃當天,淮南王大兵壓境梁州,稱要為世子報仇。
京城到淮南這麽遠的距離,要傳送消息最快也要三天的時間,而淮南王當日便大兵壓境,是個人都知道淮南王世子之死是陰謀,是給淮南王出兵尋的理由。
而平寧帝的反應也極快,以淮南王世子詐死出京迴淮南一事公之於眾,淮南王世子私自離京,實為重罪,淮南王亦有包庇之罪,淮南王大兵壓境,狼子野心,不尊大魏,意欲謀反,命梁州與淮南王開戰。
勤政殿中,顧晗為忙碌一天的平寧帝遞上一杯熱茶,勸道“就算是國事繁忙,皇舅舅也是要注意身體。”
“朕無礙。”平寧帝揉了揉眉頭,與淮南王一戰比他預料的要好太多,他有阿晗給他建製的燧發槍軍隊,這一軍實乃是國之利器,淮南王的一些精銳很多喪生在他們手下。再加上阿晗為他改進的鋼刀火炮,特別是火炮,也是一大利器,打得淮南王毫無還手之力。
淮南王的軍隊都是虎狼之師,若是沒有阿晗,他這一仗根本沒有勝算的把握,這也是這些年來他一直沒有與淮南王開戰的原因。如今他有了火炮燧發槍鋼刀這些利器,淮南王將不再是他的對手。
“朕現在擔心的是錦州。”平寧帝道,“淮南王世子詐死離京後邊逃到了錦州,淮南王在梁州不敵,已經派了手中精銳繞過梁州朝錦州而來。”
“錦州有都督洪亮,洪大人驍勇善戰。”顧晗卻是不怎麽擔心,笑道“四表哥不也已經趕赴錦州了嗎有四表哥在,皇舅舅無需太過擔心。”
“對你四表哥這麽有信心”平寧帝打趣道。
“四表哥穩重,善謀略,再加上洪大人,相信一定不會誤了皇舅舅心中的大計的。”顧晗仿佛沒有看出平寧帝的打趣,神色認真的答道。
平寧帝也知道外甥女和自家老四從小就關係好,也不多說什麽,老四穩重,心思機敏,確實不錯。
晉王府
晉王對著自己的舅父襄陽侯道“舅父,本王已與淮南王世子約定好,十日後,他便會帶著人馬趕到京都,到時候舅父隻需讓人將京城的城門打開,放淮南王世子和其軍隊進來就好。”
襄陽侯點頭,但是到這個地步,襄陽侯還是再三問道“殿下,你真的決定與淮南王聯手了嗎殿下還年輕,陛下年紀也越大,再熬幾年未嚐不能得到位置啊”
“父皇春秋鼎盛,若是不用這個機會,等本王上位還早著呢。”三皇子搖了搖頭道“父皇看著是疼愛本王,但是一樣也偏愛大皇兄,對四皇弟也一樣信任,接著還有五皇弟等人,父皇的兒子太多了,本王非嫡非長,他也不一定會選本王,還不如現在博一把”
“既然殿下決定了,我也不說什麽。”襄陽侯道。
說完後,想到十日後的布局,襄陽侯又忍不住慶幸道“這還幸虧了京中守備吳慶最近抱病,陛下將這京中守備一職令我暫領,不然這光城門處就要廢好大的功夫。”
聽襄陽侯這麽說,晉王也點頭,心中有些慶幸。
“是啊。”說到這,晉王又想到什麽,對著襄陽侯問道“英國公世子那聯係的如何”
“他已經答應,當日陛下身邊會是他值守。”襄陽侯道“殿下可有什麽要吩咐他辦得嗎”
“他如今是陛下身邊的親衛長,到時候我們裏應外合,絕對會萬無一失。”晉王自信道,這麽想著,他越來越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殿下,您真的要在此事了結後賜淮南王九錫嗎”襄陽侯問道。
“他離本王遠,就是賜他九錫又如何”晉王不在乎道“隻要他老實地呆在自己的淮南享福,不惹事,就是賜他九錫又如何他還能學王莽不成”
在晉王看來,淮南王隻是著眼於眼前的一畝三分地的人,根本沒有大眼光。平寧帝和淮南王的衝突,也主要是平寧帝要撤去淮南王在淮南的勢力。要他說,淮南王那樣的人,何必招惹他讓他呆在淮南,妄自尊大些又如何,反正眼不見心不煩。
隻要淮南王不挑事,沒有當皇帝的想法,對於他來說,都能容得下。
而襄陽侯卻覺得自己這個外甥想得太片麵,依照他看淮南王未必沒有王莽的野心,這人未必沒有篡位的想法。
他隻怕晉王將淮南王的胃口養大了,到時候想再出兵平亂都不行了。
不過,他知道現在也不是說這些事的時候,現在他們和淮南王還是同盟,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以後的事情還是等晉王登上那個位置後再說。
京中這樣的局勢,世家貴女也似乎受到了影響,她們得了家中的囑托,收斂了許多,不再像之前那樣隨意舉辦賞花宴了。
沒有了賞花宴,沒有了詩會,對於明薇來說簡直要了她的命。她因為在宴會上獻了一首歌,不僅沒有被京中追捧,反而因為帝王的態度,受盡了嘲笑。她本來還打算在這幾日的宴會上一雪前恥,卻沒有想到各府原定舉辦宴會的日子都推遲了。
她本想找三皇子等人出去踏青,但也吃了閉門羹。這讓她不禁想起來淮南王世子來,之前的淮南王世子對她可是有求必應,隻可惜淮南王世子不在京都了。
沒錯,淮南王世子是詐死的消息,因為平寧帝的旨意,可謂是無人不知。原本和淮南王世子交好的一些世家公子,都被家中約束起來,生怕受了帝王的遷怒。
至於被淮南王世子揚言要娶作世子妃的明薇,卻沒有那麽多管束,她暗自得意自己女詩仙的名頭,讓臨淄侯府的人不敢對她出手。
正當明薇百無聊賴的時候,正好丫鬟迴稟,“三姑娘,大姑娘和二姑娘迴府探親了,夫人正叫姑娘們過去呢。”
“她們兩個怎麽一塊過來了”明薇隨意問道。
“三姑娘許是忘了,今日是世子夫人的生辰,大姑娘和二姑娘自是為了世子夫人的生辰而來。”因上麵還有臨淄侯夫人,世子夫人年紀又不大的緣故,世子夫人生辰的時候是不擺宴席的,但是臨淄侯夫人還是會讓家中的晚輩為世子夫人賀上一賀的。
比如擺些家宴之類的,出嫁的大姑娘和二姑娘這個時候也會迴府為世子夫人慶生。
“沒有意思,就說我病了,不去。”明薇想都不想地直接拒絕道,她才不會去給那個惡毒嫡母慶生呢。
丫鬟也知道三姑娘是一向沒規矩慣了,也不在意,隻是屈了屈身,退下了。
另一邊,臨淄侯府的正院中,臨淄侯夫人正被幾個孫女逗得笑開了懷,聽到丫鬟稟報三姑娘病了不來,也沒有動怒,隻是道“隨她去吧。”然後又與出嫁的大姑娘和二姑娘說起話來。
除了老太太外,其餘的人都在朝一旁明薇的嫡母臨淄侯世子夫人看去,不過這位養氣功夫好,眾人看不出什麽來,隻覺得無趣,也就放下了,反正明薇和嫡母不對付的事情滿府都知道,看到這位一點麵子都不給臨淄侯世子夫人,眾人暗歎明薇當真是在作死。
別看如今明薇有所謂的女詩仙的名號,但是在女眷眼中,這位的名聲可謂是不怎麽好。勾三搭四,不知廉恥,而且還不敬嫡母嫡姐,不孝不悌,沒有一個貴婦想要這樣一個姑娘做兒媳的。
至於臨淄侯世子夫人,她這些年已經習慣了。一開始丈夫不讓她管教這個庶女,她還以為丈夫寵愛這個庶女,後來她算是看明白了,丈夫根本是不在乎這個庶女,不過是因為什麽特殊的原因,不得不留著她。等明薇的價值用完,明薇的好日子就會到頭了。
她女兒已經嫁過了,有了好人家,這庶女什麽名聲已經連累不到她女兒了,她索性也懶得管,明薇不敬她,她還懶得搭理這個腦子不清楚的庶女呢。
臨淄侯夫人到底上了年紀,一會兒便覺得身子乏了,讓眾人都散了。二姑娘被世子夫人恩許去看了自己的姨娘,明茜則隨著世子夫人迴到了院子裏,說著貼心話。
“荊國公府待你如何世子待你如何可有受了什麽委屈”世子夫人迴到院子裏,便忙不迭地問著女兒在荊國公府境況。
當年出了英國公府的事情,世子夫人生了好大的氣,之後相看了好些人家都不滿意。最後還是清河長公主做媒,說了荊國公府的婚事,說得還是荊國公世子,和英國公世子一樣的爵位。和英國公世子要在陛下麵前混著等升遷不同,荊國公世子早早地便隨著父親上了戰場,年紀輕輕便是正五品的武官,可謂是真正的青年才俊。
“都好,婆母和藹,世子待我也好,從無二心。”說到這明茜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荊國公府的規矩男子四十無子方可納妾,荊國公世子一心待她,兩人成婚一年多了,還像新婚一般甜蜜。
“這就好,長公主當年為你的婚事也是廢了大力氣,才給你找到這樣好的婚事,你以後也要好好孝順長公主,她是看著你長大的,這些年為你操了不少心。”世子夫人囑咐道,她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也會教導女兒懂得感恩。
“阿娘說得我都明白,二嬸待我從來都極好,我是知道的,以後會孝順二嬸的,您放心。”她才不是明薇那樣的白眼狼,誰對她好,她一定加倍還迴去。
“還有四妹妹,我訂婚和成婚的時候她都為了給我做臉,特地從宮中出來。還有我剛和英國公世子退婚的時候,有人嘲笑我,二妹妹每次都幫我反駁迴去。郡主和二妹妹都是待我好的人,我都知道。”明茜說道,誰對她好,她都記得清楚。
“那是郡主帶你親近,你要記得。你二妹妹也是個好的。”對於二姑娘,世子夫人還是慈愛的,即便不是她親生的,但是聰明懂事,和明茜姐妹情深,幫助明茜多次,她這些年看在二姑娘的麵子上,二姑娘的姨娘雖不是最得寵的,但卻是最有麵子的。
“對了,阿娘,明薇也到了出嫁的年紀,她的婚事”明茜提醒道,就算是她們母女再不喜歡明薇,也要為明薇相看人家,這是嫡母的責任。
“她的婚事你父親說了,他會做主,我也懶得操心。”世子夫人不在意地道。
十日後夜間,京中城門打開,一隊軍隊打破了夜裏的寧靜,直奔皇宮而去。
但也僅僅隻是還可以,再往上的評價就沒有了。不過這個時代從未有過這樣清雅的小調,聽起來很是新穎, 特別是曲調的清新,詞作的清麗新穎,極大地彌補了明薇自身的不足, 將大家的目光都吸引了過來。
顧晗看著對麵的男子, 諸如她之前見過的第一才子這些人, 早已是目不轉睛。至於一旁的三皇子晉王,眼中也卻有欣賞之意, 而一旁的淮南王世子眼中也有驚豔。
比起那些真心愛慕明薇的第一才子, 英國公世子等人, 三皇子和淮南王世子更多的是一種興趣, 將明薇當成了一種逗趣的存在, 一種可以利用的存在。
而在上位者眼中, 特別是在平寧帝眼中,什麽樣的歌舞沒有見過,明薇唱功不算好,隻是一種新的花樣罷了,特別是在剛經曆過淮南王世子進獻的壽禮後, 平寧帝更是興致缺缺。
至於旁邊的貴族女眷, 看明薇的目光則是不屑。貴女身份尊貴, 除了選妃的時候,便是帝王皇後也不會讓這些貴女當眾獻藝,把人當成歌女舞女一般。雖說為帝王皇後獻藝是榮耀,但是上趕著就會被人看低了。
特別是像明薇這樣打斷皇後的話,主動要求出風頭的人,更是惹人不喜,讓人看輕。還有這幾年以來,明薇處處出風頭,各種詩詞一出,讓她們原本還有的才女名頭全都壓下去了。若是有才學還是個知禮的人,她們隻會佩服。
但是明薇做事傲慢無禮,十分看不起她們,她們也不屑與此人為伍。所以,隱隱的,明薇成了全京中名門閨秀的公敵。
一曲唱完,明薇昂著頭,享受著眾人驚豔的目光,她敢肯定一會兒便會有人將她誇得天上僅有,她的名氣會更上一層。
不過,正當她自得的時候,上首的平寧帝隻是道“賞”隨後便對著身邊的人擺擺手,示意讓人帶明薇下去。
明薇心中的憤懣立時寫在了臉上,平寧帝當她當作什麽賣唱的人嗎她廢了這麽大的力氣唱的,平寧帝點評都不點評一下,就這麽將她打發了她就像是獻藝博人一笑的歌女一般,將她和那樣身份卑賤的人相提並論,她怎能不恨
旁人隻以為天子因為淮南王世子進獻的壽禮,心情不好。隻有旁邊的顧晗知道,平寧帝現在才沒有心情搭理明薇這樣的小角色,可以說近日平寧帝的心情都不好。主要是因為三皇子晉王勾結淮南王世子的事。
雖然此事幾年前就已經知道,平寧帝還不至於為此事不高興。平寧帝心情不好的原因是因為三皇子和淮南王世子密謀造反,意圖推翻他,立自己為新君的事情。這還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三皇子許諾自己登基後,永不削藩,還會加賜淮南王九錫,來封賞淮南王對自己繼位的功勳。
公羊傳莊公元年“錫者何賜也;命者何加我服也。”九錫原本是帝王賜給諸侯的最高禮遇,但是隨著王莽加賜九錫篡漢以來,九錫便成為權臣篡朝的標致。
顧晗也不知道這位三表兄是怎麽想的,是為了讓淮南王幫他而使出的權宜之計,還是真的腦子抽掉了,真的願意加賜淮南王九錫。
如今的朝堂可以說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平寧帝和淮南王之間究竟會怎麽開始怎麽結束沒有人知道。
而顧晗卻知道,平寧帝心情是真的不好,但是之所以在這個時候展示出自己的怒氣來,並不是平寧帝養氣功夫不夠,而是刻意為之。平寧帝這是在告知朝臣,是淮南王先不尊帝王,不尊大魏,這是為大魏討伐淮南王奠定出兵的由頭,讓這場戰事更名正言順一些。
至於剛剛獻了一首美妙歌聲的明薇,原本大家還對這樣清麗婉約的詩詞歌聲有些興趣,但是這些詩詞一旦在攸關生死的國事麵前,就顯得極為微不足道了。
明薇原本還想要說些話,但是看著過來帶自己下去的內侍不容置疑的眼神,特別是那眼神中的陰寒,讓明薇情不自禁地打了個寒戰,老老實實地跟著內侍下台了。
明薇下去後,緊接著皇後便拍了拍手,便有一群舞女出來獻舞,樂器清雅,舞蹈優美,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但是眾人都知,這種平靜之下,是真正的波濤暗湧。
正當眾人以為這樣的表麵上的平靜還要持續一段時間時,令人沒有想到的一幕出現了,淮南王世子突然暴斃,淮南王世子暴斃當天,淮南王大兵壓境梁州,稱要為世子報仇。
京城到淮南這麽遠的距離,要傳送消息最快也要三天的時間,而淮南王當日便大兵壓境,是個人都知道淮南王世子之死是陰謀,是給淮南王出兵尋的理由。
而平寧帝的反應也極快,以淮南王世子詐死出京迴淮南一事公之於眾,淮南王世子私自離京,實為重罪,淮南王亦有包庇之罪,淮南王大兵壓境,狼子野心,不尊大魏,意欲謀反,命梁州與淮南王開戰。
勤政殿中,顧晗為忙碌一天的平寧帝遞上一杯熱茶,勸道“就算是國事繁忙,皇舅舅也是要注意身體。”
“朕無礙。”平寧帝揉了揉眉頭,與淮南王一戰比他預料的要好太多,他有阿晗給他建製的燧發槍軍隊,這一軍實乃是國之利器,淮南王的一些精銳很多喪生在他們手下。再加上阿晗為他改進的鋼刀火炮,特別是火炮,也是一大利器,打得淮南王毫無還手之力。
淮南王的軍隊都是虎狼之師,若是沒有阿晗,他這一仗根本沒有勝算的把握,這也是這些年來他一直沒有與淮南王開戰的原因。如今他有了火炮燧發槍鋼刀這些利器,淮南王將不再是他的對手。
“朕現在擔心的是錦州。”平寧帝道,“淮南王世子詐死離京後邊逃到了錦州,淮南王在梁州不敵,已經派了手中精銳繞過梁州朝錦州而來。”
“錦州有都督洪亮,洪大人驍勇善戰。”顧晗卻是不怎麽擔心,笑道“四表哥不也已經趕赴錦州了嗎有四表哥在,皇舅舅無需太過擔心。”
“對你四表哥這麽有信心”平寧帝打趣道。
“四表哥穩重,善謀略,再加上洪大人,相信一定不會誤了皇舅舅心中的大計的。”顧晗仿佛沒有看出平寧帝的打趣,神色認真的答道。
平寧帝也知道外甥女和自家老四從小就關係好,也不多說什麽,老四穩重,心思機敏,確實不錯。
晉王府
晉王對著自己的舅父襄陽侯道“舅父,本王已與淮南王世子約定好,十日後,他便會帶著人馬趕到京都,到時候舅父隻需讓人將京城的城門打開,放淮南王世子和其軍隊進來就好。”
襄陽侯點頭,但是到這個地步,襄陽侯還是再三問道“殿下,你真的決定與淮南王聯手了嗎殿下還年輕,陛下年紀也越大,再熬幾年未嚐不能得到位置啊”
“父皇春秋鼎盛,若是不用這個機會,等本王上位還早著呢。”三皇子搖了搖頭道“父皇看著是疼愛本王,但是一樣也偏愛大皇兄,對四皇弟也一樣信任,接著還有五皇弟等人,父皇的兒子太多了,本王非嫡非長,他也不一定會選本王,還不如現在博一把”
“既然殿下決定了,我也不說什麽。”襄陽侯道。
說完後,想到十日後的布局,襄陽侯又忍不住慶幸道“這還幸虧了京中守備吳慶最近抱病,陛下將這京中守備一職令我暫領,不然這光城門處就要廢好大的功夫。”
聽襄陽侯這麽說,晉王也點頭,心中有些慶幸。
“是啊。”說到這,晉王又想到什麽,對著襄陽侯問道“英國公世子那聯係的如何”
“他已經答應,當日陛下身邊會是他值守。”襄陽侯道“殿下可有什麽要吩咐他辦得嗎”
“他如今是陛下身邊的親衛長,到時候我們裏應外合,絕對會萬無一失。”晉王自信道,這麽想著,他越來越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殿下,您真的要在此事了結後賜淮南王九錫嗎”襄陽侯問道。
“他離本王遠,就是賜他九錫又如何”晉王不在乎道“隻要他老實地呆在自己的淮南享福,不惹事,就是賜他九錫又如何他還能學王莽不成”
在晉王看來,淮南王隻是著眼於眼前的一畝三分地的人,根本沒有大眼光。平寧帝和淮南王的衝突,也主要是平寧帝要撤去淮南王在淮南的勢力。要他說,淮南王那樣的人,何必招惹他讓他呆在淮南,妄自尊大些又如何,反正眼不見心不煩。
隻要淮南王不挑事,沒有當皇帝的想法,對於他來說,都能容得下。
而襄陽侯卻覺得自己這個外甥想得太片麵,依照他看淮南王未必沒有王莽的野心,這人未必沒有篡位的想法。
他隻怕晉王將淮南王的胃口養大了,到時候想再出兵平亂都不行了。
不過,他知道現在也不是說這些事的時候,現在他們和淮南王還是同盟,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以後的事情還是等晉王登上那個位置後再說。
京中這樣的局勢,世家貴女也似乎受到了影響,她們得了家中的囑托,收斂了許多,不再像之前那樣隨意舉辦賞花宴了。
沒有了賞花宴,沒有了詩會,對於明薇來說簡直要了她的命。她因為在宴會上獻了一首歌,不僅沒有被京中追捧,反而因為帝王的態度,受盡了嘲笑。她本來還打算在這幾日的宴會上一雪前恥,卻沒有想到各府原定舉辦宴會的日子都推遲了。
她本想找三皇子等人出去踏青,但也吃了閉門羹。這讓她不禁想起來淮南王世子來,之前的淮南王世子對她可是有求必應,隻可惜淮南王世子不在京都了。
沒錯,淮南王世子是詐死的消息,因為平寧帝的旨意,可謂是無人不知。原本和淮南王世子交好的一些世家公子,都被家中約束起來,生怕受了帝王的遷怒。
至於被淮南王世子揚言要娶作世子妃的明薇,卻沒有那麽多管束,她暗自得意自己女詩仙的名頭,讓臨淄侯府的人不敢對她出手。
正當明薇百無聊賴的時候,正好丫鬟迴稟,“三姑娘,大姑娘和二姑娘迴府探親了,夫人正叫姑娘們過去呢。”
“她們兩個怎麽一塊過來了”明薇隨意問道。
“三姑娘許是忘了,今日是世子夫人的生辰,大姑娘和二姑娘自是為了世子夫人的生辰而來。”因上麵還有臨淄侯夫人,世子夫人年紀又不大的緣故,世子夫人生辰的時候是不擺宴席的,但是臨淄侯夫人還是會讓家中的晚輩為世子夫人賀上一賀的。
比如擺些家宴之類的,出嫁的大姑娘和二姑娘這個時候也會迴府為世子夫人慶生。
“沒有意思,就說我病了,不去。”明薇想都不想地直接拒絕道,她才不會去給那個惡毒嫡母慶生呢。
丫鬟也知道三姑娘是一向沒規矩慣了,也不在意,隻是屈了屈身,退下了。
另一邊,臨淄侯府的正院中,臨淄侯夫人正被幾個孫女逗得笑開了懷,聽到丫鬟稟報三姑娘病了不來,也沒有動怒,隻是道“隨她去吧。”然後又與出嫁的大姑娘和二姑娘說起話來。
除了老太太外,其餘的人都在朝一旁明薇的嫡母臨淄侯世子夫人看去,不過這位養氣功夫好,眾人看不出什麽來,隻覺得無趣,也就放下了,反正明薇和嫡母不對付的事情滿府都知道,看到這位一點麵子都不給臨淄侯世子夫人,眾人暗歎明薇當真是在作死。
別看如今明薇有所謂的女詩仙的名號,但是在女眷眼中,這位的名聲可謂是不怎麽好。勾三搭四,不知廉恥,而且還不敬嫡母嫡姐,不孝不悌,沒有一個貴婦想要這樣一個姑娘做兒媳的。
至於臨淄侯世子夫人,她這些年已經習慣了。一開始丈夫不讓她管教這個庶女,她還以為丈夫寵愛這個庶女,後來她算是看明白了,丈夫根本是不在乎這個庶女,不過是因為什麽特殊的原因,不得不留著她。等明薇的價值用完,明薇的好日子就會到頭了。
她女兒已經嫁過了,有了好人家,這庶女什麽名聲已經連累不到她女兒了,她索性也懶得管,明薇不敬她,她還懶得搭理這個腦子不清楚的庶女呢。
臨淄侯夫人到底上了年紀,一會兒便覺得身子乏了,讓眾人都散了。二姑娘被世子夫人恩許去看了自己的姨娘,明茜則隨著世子夫人迴到了院子裏,說著貼心話。
“荊國公府待你如何世子待你如何可有受了什麽委屈”世子夫人迴到院子裏,便忙不迭地問著女兒在荊國公府境況。
當年出了英國公府的事情,世子夫人生了好大的氣,之後相看了好些人家都不滿意。最後還是清河長公主做媒,說了荊國公府的婚事,說得還是荊國公世子,和英國公世子一樣的爵位。和英國公世子要在陛下麵前混著等升遷不同,荊國公世子早早地便隨著父親上了戰場,年紀輕輕便是正五品的武官,可謂是真正的青年才俊。
“都好,婆母和藹,世子待我也好,從無二心。”說到這明茜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荊國公府的規矩男子四十無子方可納妾,荊國公世子一心待她,兩人成婚一年多了,還像新婚一般甜蜜。
“這就好,長公主當年為你的婚事也是廢了大力氣,才給你找到這樣好的婚事,你以後也要好好孝順長公主,她是看著你長大的,這些年為你操了不少心。”世子夫人囑咐道,她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也會教導女兒懂得感恩。
“阿娘說得我都明白,二嬸待我從來都極好,我是知道的,以後會孝順二嬸的,您放心。”她才不是明薇那樣的白眼狼,誰對她好,她一定加倍還迴去。
“還有四妹妹,我訂婚和成婚的時候她都為了給我做臉,特地從宮中出來。還有我剛和英國公世子退婚的時候,有人嘲笑我,二妹妹每次都幫我反駁迴去。郡主和二妹妹都是待我好的人,我都知道。”明茜說道,誰對她好,她都記得清楚。
“那是郡主帶你親近,你要記得。你二妹妹也是個好的。”對於二姑娘,世子夫人還是慈愛的,即便不是她親生的,但是聰明懂事,和明茜姐妹情深,幫助明茜多次,她這些年看在二姑娘的麵子上,二姑娘的姨娘雖不是最得寵的,但卻是最有麵子的。
“對了,阿娘,明薇也到了出嫁的年紀,她的婚事”明茜提醒道,就算是她們母女再不喜歡明薇,也要為明薇相看人家,這是嫡母的責任。
“她的婚事你父親說了,他會做主,我也懶得操心。”世子夫人不在意地道。
十日後夜間,京中城門打開,一隊軍隊打破了夜裏的寧靜,直奔皇宮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