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水患
清穿之影帝重生帝王家 作者:三千大夢敘平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阿瑪沒跟二哥多待會兒?”
胤祺詫異地問了一句,卻見梁九功立時諱莫如深地深深埋下了頭,也隻好叫貪狼跟廉貞把這些個拖家帶口的獵物運迴去,自個兒跟著梁九功先行趕迴了帳子。
剛一進帳篷,就見康熙正靠在椅子裏頭把玩著一架弩機,還不待請安,腦袋上就挨了不輕不重的一巴掌:“今兒怎麽沒完沒了的躲著朕,朕還能吃了你不成?”
“皇阿瑪——”胤祺下意識便是一縮脖子,抿了抿嘴,終於還是欲哭無淚地別過了頭去,“兒子,兒子不好意思……”
這麽大人了,哭的鼻涕一把淚一把的,還都蹭在了人家的領子上——就算這人是自個兒的親阿瑪,死要麵子的前任影帝也仍然對昨晚的事兒產生了極大的心理陰影。
康熙倒是半點兒都不覺著意外,故作嚴肅的表情下已隱隱現出了些笑意,卻還是虎著臉一把將這個兒子拽了過來,按在膝上照著屁股就是一巴掌:“現在呢,還不好意思嗎?”
屁股上可還帶著剛磨出來的傷呢,這麽一巴掌可實在是有夠受的。胤祺伸長了脖子勉強把慘叫聲咽迴去,卻還是疼得不住抽氣,苦著臉毫無骨氣地低聲道:“好意思了……”
“這不就結了——不大個孩子,成天裝著一肚子的心思。朕是你的阿瑪,跟朕哭有什麽丟人的?”
康熙笑了一句,這才把他放下來,隻覺著一日的鬱氣仿佛都瞬間煙消雲散,整個人都神清氣爽了不少:“還不快去洗洗這一手一臉的土——明兒就要迴程了,朕特意叫他們做了一桌子的野味兒,今兒就給你好好的嚐嚐鮮。”
“好嘞!”胤祺滿臉的痛苦瞬間消散,歡聲應了便快步去角落裏淨手。梁九功極有眼力見兒地捧了帕子在邊上守著,胤祺用帕子沾水抹了把臉,終於還是忍不住試探著道:“皇阿瑪,兒子覺著其實——其實您還是該去二哥那兒看看……”
若是這次的驚馬隻是個意外,他卻也不至於真對這事兒這般上心,熊孩子總得給點教訓才能真長記性。可如今卻已有八成拿得準跟明珠脫不了幹係——雖然他對太子跟明珠哪個都沒什麽好感,可是居然能對一個半大的孩子這麽下死手加害,他還是無疑要更厭惡明珠一些。
梁九功麵色一滯,拚命地朝胤祺打著手勢。康熙的麵色卻已略略沉了下來。迎上這個兒子依然清澈誠懇的目光,眼底的冷硬終於還是一點點兒的軟化了下來,沉默良久才輕歎了一聲:“既然他用不著朕多管……朕便遂了他的意,不再多管他就是了。”
“可若是——有人要害他呢?”
胤祺微蹙了眉緩聲開口,一雙眼睛裏滿是不容置疑的認真跟執拗。他同樣不喜歡太子,也知道太子將來注定是要把自個兒給活活作死的,可眼下卻還不是時候——這一次康熙的遇險已經給他提了個醒兒,往後的任何事都可能被此前某一個細微的改變所影響,太子未必就能當上三十年再被廢,明珠也未必真就鬥不倒太子。而太子一旦垮了,這些個兄弟們還沒長成就要麵臨奪嫡的險境,局麵無疑隻會更混亂,更不可控。
在一切浮出水麵塵埃落定之前,他四哥可還得安安生生地蟄伏在太子的陰影下頭,等著各黨派的朝臣鬥個兩敗俱傷再嶄露頭角呢。這麽大的一尊□□,可不能現在就莫名其妙的被明珠給冒冒失失的戳漏了。
“你說什麽?”康熙畢竟還是緊張自個兒這個嫡長子的,聞言目光忽而一凜,竟是不由得按著桌子站了起來,“是誰要害他?”
“兒子拿不準,但兒子懷疑明珠。”
胤祺拿帕子擦了擦手,繞迴了康熙麵前,迎上他的目光坦然道:“那日兒子提起獵場防務時,曾見著明珠的神色不對。兒子本以為他是吃了熊心豹子膽,竟敢打皇阿瑪的主意,所以那一日才特意去巡查防務——可不料這事兒沒出在皇阿瑪這邊兒,倒是出到二哥的身上了。”
“你是說驚了的那匹馬——不對,是太子的馬鞭被人動過手腳?”
康熙畢竟是在這深宮的血雨腥風裏頭闖過來的,隻聽他說到這裏便已猜出了始末,麵色驟然泛上一片森寒:“好,好——朕還沒老呐,一個個兒的就這麽著急的打起太子的主意了……怪不得太子竟會委屈成那個樣子,朕還當他是過慣了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日子,受了幾天的針對就挨不住了——卻原來這些個人竟已囂張到了這個地步!”
——不不,太子可能確實是過慣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日子,所以才受了這幾天的針對就挨不住了。胤祺在心裏頭無聲地腹誹了一句,又微抿了唇緩聲道:“可這也隻是兒子的推測。兒子今兒叫手下的人去偷二哥那根馬鞭,卻已被人提前給扔了。沒有證據,到底也什麽都指認不了……”
“欲蓋彌彰罷了——除了明珠,又有誰會對著太子下手?”
康熙冷哼了一聲,來迴踱了兩步發泄著胸中的怒氣。不知為何,胤祺這般直白卻又毫無根據地懷疑朝中的大臣,竟是半點兒都不曾引起他的懷疑——或許這也正是這個孩子的特殊之處罷,無論帶著何等的情緒,喜歡或是不喜歡一個人,真到辦正事兒的時候,他都能輕易地拋開一切情緒就事論事,把兩者分得一清二楚,絕不會有半點兒的夾帶。
他喜歡這孩子的脾氣,卻更看重這樣一份公正持重的心性——而這一份難得的心性,卻也正是他挑中了這個兒子去管織造府的真正原因所在。
“其實要論下手,我也挺想揍二哥一頓的……”胤祺卻是忽然低聲嘟囔了一句,抿了嘴一屁股坐在桌邊,低下頭把玩著手裏的筷子,“那天兒子也是真躥火兒了——二哥他憑什麽都不問我一聲就動手啊,平日裏也都是一塊兒打打鬧鬧的,二哥怎麽就不肯信我不會害他呢?”
康熙心裏頭也始終梗著這麽一個結,如今見這個孩子總算自個兒說了出來,竟也是在心底不知不覺的鬆了口氣,輕輕揉了揉他的腦袋,也跟著坐下輕歎了一聲:“都是朕把他給寵壞了……朕替太子跟你陪著一次的不是,你莫要怪你二哥,將來還多耐著性子陪陪他——好麽?”
“皇阿瑪又沒錯兒,怎麽能賠不是呢?”胤祺連忙搖頭,又夾了一塊燉肉放在康熙麵前的碗裏,輕笑著溫聲道:“畢竟也是兄弟——皇阿瑪放心,兒子也就是寸勁兒上有點兒著惱,完事兒了也就過去了。哪怕是為了叫皇阿瑪能多笑笑,別老整日皺著眉頭操心這操心那的,兒子也會幫皇阿瑪一塊兒看著二哥的……”
“朕知道,不然你今兒也就不會特意跟朕說有人害太子的事兒了。”
康熙忍不住輕笑起來,寵溺地揉了揉這個兒子的腦袋,又拿筷子點了點桌子上的菜:“罷了,不說那些個煩心的事兒了,菜都快涼了——趕緊動筷子,咱爺倆兒也安安生生的吃上一頓飯。”
也不知是不是好的不靈壞的靈,就在康熙這一句話的尾音兒還沒落下的時候,帳子外頭就忽然傳來了一聲急促的喊聲:“稟萬歲爺——北直、河南、山東、江南急報!”
康熙的目光倏而一凜,撂下筷子沉聲道:“叫他進來,報!”
梁九功喳了一聲快步走出去,不多時便領進來了一個周身風塵仆仆的官差。那人已是滿身的泥土,連站都站不穩,還是由梁九功攙著才勉強跌跌撞撞地撲了進來,雙手呈上了一封火漆的折子:“南麵三日暴雨連延肆虐,漢江、漳衛河、淮河已多處決堤,河南、山東、陝甘等地,城垣、公署、佛寺、民窯俱傾,牆屋橋梁已傾記殆盡……黃河總督朱大人叩首急報,如今人力經營已瘁,萬分危急,不得不冒死越級直諫,速請朝中救援!”
“淹成這樣,朕怎麽連個響兒都沒聽見!”
康熙目光驟寒,猛地拍案起身,甚至不叫梁九功動手,親自劈手奪下了那份火漆折子。胤祺在一旁聽著,麵色卻也是不由微變——他是聽說過古代黃河決堤的威力的,卻從不知居然隻要三日的暴雨,便足以叫這災情鬧得這般嚴峻。不隻是朝中沒報上來消息,這三日他一直跟著康熙在圍場,織造府那頭的信兒也沒法送過來,竟是就這麽陰差陽錯的把這事兒給錯了過去。
展開了那份折子一目十行地看下去,康熙的神色卻是越發陰沉,大步走過去厲聲道:“朕問你,這‘差檄四馳而無糧可調,奔走唿告卻無銀可求’是什麽意思?這幾個省也就罷了——莫要告訴朕,緊挨著偌大的一個江南省,布政司的銀庫跟糧倉也已虧空到了這等地步!”
那人本就嚇得心驚膽戰,此時更是支支吾吾的說不出個所以然來。胤祺衝梁九功使了個眼色,自個兒扶著康熙坐迴椅子上,壓低了聲音輕聲勸道:“皇阿瑪,這幾個省份正是前兒出了問題的那幾個,於大人現在就在下頭……不若先叫於大人隨機應變,咱們速速迴京再做打算。”
“是朕一時氣昏了頭了……你先下去罷。九功,給他口吃的,叫他好生歇息一晚。”
康熙揉了揉額角,勉強緩了語氣低聲吩咐了一句。梁九功忙不迭應著聲,將那差役連拖帶拽地扯了出去,胤祺在邊兒上輕輕拿過了那封折子放在一邊,替康熙慢慢揉著額角,思索著低聲道:“皇阿瑪,按著密信上所奏,那幾個省的布政司隻怕確實沒多少庫銀了……可江南那頭畢竟有曹大人坐鎮,銀子本不該少,想來隻是一時騰挪不過來——真正要緊的,怕是糧食跟修堤的物資。若是陸路斷了水路不通,就是插了翅膀也飛不過去……”
“朕就是想不通——年年跟朕說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交的賦稅也沒少過,怎麽竟會鬧到這般虧空的地步?那些少了的銀錢糧米,究竟都到了哪兒去?莫非能憑空插上翅膀飛了!”
康熙寒聲應了一句,卻又忽然意識到自個兒麵前沒有什麽大臣,隻有一個才不大點兒的兒子,忙盡力壓了壓火兒,揉了揉胤祺的腦袋低聲道:“小五兒,今兒這事兒怕是難理得清楚——你自個兒好好地吃飯,朕先去問個清楚。等事了之後,朕一定好好地給你補上一頓……聽話。”
“事在人為,皇阿瑪切莫急壞了身子。”胤祺點了點頭,卻是半句多餘的話也不曾說,起身替康熙打了簾子送他出去。帳外的天色雖已暗淡,卻依然是一片晴朗無雲秋高氣爽,叫人半點兒都想象不到——那千裏之外的黃河沿岸,又究竟該是一片何等悲慘的景象。
“主子……”貪狼快步跟到他身旁,猶豫著低聲喚了一句。胤祺抿了抿唇,目光已迅速歸於一片淩厲沉靜,微負了手淡聲道:“破軍跟祿存查的怎麽樣了,什麽時候能把那些個東西弄到手?”
“迴主子,昨兒晚上破軍曾送過信兒,說東西已拿到了,隻是倉促間送不過來。”
貪狼沉聲應了一句,眼裏也是一片壓抑著的緊張焦急——他們幾個不論生在何處,卻都一塊兒在江南水鄉長大,對那一片地方本就有難舍的留戀關切。如今驟聞□□,自然更是擔憂不已,恨不得立時便插翅飛過去。
“你跟廉貞備兩匹快馬,明兒咱們不跟著大部隊走,趕緊迴北京去。”胤祺蹙緊了眉,深吸口氣唿哨一聲,不多時便見一隻海東青在那已黯淡下來的穹頂之上盤旋了兩圈,收了翅膀朝著他歡喜地直紮下去:“啾!”
“祖宗,沒工夫陪你玩兒了——這是正事兒。”
胤祺撫了撫流風的頭頂,抱著它快步進了帳子。流風像是也感覺到了氣氛的凝重,老老實實地靠在他懷裏仰頭望著他,胤祺尋了一張紙快速地寫下了幾行字,又從懷裏取出了個小小的竹筒,把紙條卷成小卷細細地塞了進去,將竹筒仔細地綁在了流風的爪子上:“迴京城去,老地方,有人會等你。換了東西再迴來——聽懂了嗎?”
“主子——屬下覺得它聽不懂……”
貪狼在一旁看得神色詭異,猶豫半晌才鼓起勇氣小聲說了一句。誰知胤祺卻是無可奈何地搖頭苦笑,輕歎了一聲道:“我也覺著它聽不懂,可是也總不能什麽都不說就把它撒出去罷?那看著也太不靠譜了……”
胤祺詫異地問了一句,卻見梁九功立時諱莫如深地深深埋下了頭,也隻好叫貪狼跟廉貞把這些個拖家帶口的獵物運迴去,自個兒跟著梁九功先行趕迴了帳子。
剛一進帳篷,就見康熙正靠在椅子裏頭把玩著一架弩機,還不待請安,腦袋上就挨了不輕不重的一巴掌:“今兒怎麽沒完沒了的躲著朕,朕還能吃了你不成?”
“皇阿瑪——”胤祺下意識便是一縮脖子,抿了抿嘴,終於還是欲哭無淚地別過了頭去,“兒子,兒子不好意思……”
這麽大人了,哭的鼻涕一把淚一把的,還都蹭在了人家的領子上——就算這人是自個兒的親阿瑪,死要麵子的前任影帝也仍然對昨晚的事兒產生了極大的心理陰影。
康熙倒是半點兒都不覺著意外,故作嚴肅的表情下已隱隱現出了些笑意,卻還是虎著臉一把將這個兒子拽了過來,按在膝上照著屁股就是一巴掌:“現在呢,還不好意思嗎?”
屁股上可還帶著剛磨出來的傷呢,這麽一巴掌可實在是有夠受的。胤祺伸長了脖子勉強把慘叫聲咽迴去,卻還是疼得不住抽氣,苦著臉毫無骨氣地低聲道:“好意思了……”
“這不就結了——不大個孩子,成天裝著一肚子的心思。朕是你的阿瑪,跟朕哭有什麽丟人的?”
康熙笑了一句,這才把他放下來,隻覺著一日的鬱氣仿佛都瞬間煙消雲散,整個人都神清氣爽了不少:“還不快去洗洗這一手一臉的土——明兒就要迴程了,朕特意叫他們做了一桌子的野味兒,今兒就給你好好的嚐嚐鮮。”
“好嘞!”胤祺滿臉的痛苦瞬間消散,歡聲應了便快步去角落裏淨手。梁九功極有眼力見兒地捧了帕子在邊上守著,胤祺用帕子沾水抹了把臉,終於還是忍不住試探著道:“皇阿瑪,兒子覺著其實——其實您還是該去二哥那兒看看……”
若是這次的驚馬隻是個意外,他卻也不至於真對這事兒這般上心,熊孩子總得給點教訓才能真長記性。可如今卻已有八成拿得準跟明珠脫不了幹係——雖然他對太子跟明珠哪個都沒什麽好感,可是居然能對一個半大的孩子這麽下死手加害,他還是無疑要更厭惡明珠一些。
梁九功麵色一滯,拚命地朝胤祺打著手勢。康熙的麵色卻已略略沉了下來。迎上這個兒子依然清澈誠懇的目光,眼底的冷硬終於還是一點點兒的軟化了下來,沉默良久才輕歎了一聲:“既然他用不著朕多管……朕便遂了他的意,不再多管他就是了。”
“可若是——有人要害他呢?”
胤祺微蹙了眉緩聲開口,一雙眼睛裏滿是不容置疑的認真跟執拗。他同樣不喜歡太子,也知道太子將來注定是要把自個兒給活活作死的,可眼下卻還不是時候——這一次康熙的遇險已經給他提了個醒兒,往後的任何事都可能被此前某一個細微的改變所影響,太子未必就能當上三十年再被廢,明珠也未必真就鬥不倒太子。而太子一旦垮了,這些個兄弟們還沒長成就要麵臨奪嫡的險境,局麵無疑隻會更混亂,更不可控。
在一切浮出水麵塵埃落定之前,他四哥可還得安安生生地蟄伏在太子的陰影下頭,等著各黨派的朝臣鬥個兩敗俱傷再嶄露頭角呢。這麽大的一尊□□,可不能現在就莫名其妙的被明珠給冒冒失失的戳漏了。
“你說什麽?”康熙畢竟還是緊張自個兒這個嫡長子的,聞言目光忽而一凜,竟是不由得按著桌子站了起來,“是誰要害他?”
“兒子拿不準,但兒子懷疑明珠。”
胤祺拿帕子擦了擦手,繞迴了康熙麵前,迎上他的目光坦然道:“那日兒子提起獵場防務時,曾見著明珠的神色不對。兒子本以為他是吃了熊心豹子膽,竟敢打皇阿瑪的主意,所以那一日才特意去巡查防務——可不料這事兒沒出在皇阿瑪這邊兒,倒是出到二哥的身上了。”
“你是說驚了的那匹馬——不對,是太子的馬鞭被人動過手腳?”
康熙畢竟是在這深宮的血雨腥風裏頭闖過來的,隻聽他說到這裏便已猜出了始末,麵色驟然泛上一片森寒:“好,好——朕還沒老呐,一個個兒的就這麽著急的打起太子的主意了……怪不得太子竟會委屈成那個樣子,朕還當他是過慣了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日子,受了幾天的針對就挨不住了——卻原來這些個人竟已囂張到了這個地步!”
——不不,太子可能確實是過慣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日子,所以才受了這幾天的針對就挨不住了。胤祺在心裏頭無聲地腹誹了一句,又微抿了唇緩聲道:“可這也隻是兒子的推測。兒子今兒叫手下的人去偷二哥那根馬鞭,卻已被人提前給扔了。沒有證據,到底也什麽都指認不了……”
“欲蓋彌彰罷了——除了明珠,又有誰會對著太子下手?”
康熙冷哼了一聲,來迴踱了兩步發泄著胸中的怒氣。不知為何,胤祺這般直白卻又毫無根據地懷疑朝中的大臣,竟是半點兒都不曾引起他的懷疑——或許這也正是這個孩子的特殊之處罷,無論帶著何等的情緒,喜歡或是不喜歡一個人,真到辦正事兒的時候,他都能輕易地拋開一切情緒就事論事,把兩者分得一清二楚,絕不會有半點兒的夾帶。
他喜歡這孩子的脾氣,卻更看重這樣一份公正持重的心性——而這一份難得的心性,卻也正是他挑中了這個兒子去管織造府的真正原因所在。
“其實要論下手,我也挺想揍二哥一頓的……”胤祺卻是忽然低聲嘟囔了一句,抿了嘴一屁股坐在桌邊,低下頭把玩著手裏的筷子,“那天兒子也是真躥火兒了——二哥他憑什麽都不問我一聲就動手啊,平日裏也都是一塊兒打打鬧鬧的,二哥怎麽就不肯信我不會害他呢?”
康熙心裏頭也始終梗著這麽一個結,如今見這個孩子總算自個兒說了出來,竟也是在心底不知不覺的鬆了口氣,輕輕揉了揉他的腦袋,也跟著坐下輕歎了一聲:“都是朕把他給寵壞了……朕替太子跟你陪著一次的不是,你莫要怪你二哥,將來還多耐著性子陪陪他——好麽?”
“皇阿瑪又沒錯兒,怎麽能賠不是呢?”胤祺連忙搖頭,又夾了一塊燉肉放在康熙麵前的碗裏,輕笑著溫聲道:“畢竟也是兄弟——皇阿瑪放心,兒子也就是寸勁兒上有點兒著惱,完事兒了也就過去了。哪怕是為了叫皇阿瑪能多笑笑,別老整日皺著眉頭操心這操心那的,兒子也會幫皇阿瑪一塊兒看著二哥的……”
“朕知道,不然你今兒也就不會特意跟朕說有人害太子的事兒了。”
康熙忍不住輕笑起來,寵溺地揉了揉這個兒子的腦袋,又拿筷子點了點桌子上的菜:“罷了,不說那些個煩心的事兒了,菜都快涼了——趕緊動筷子,咱爺倆兒也安安生生的吃上一頓飯。”
也不知是不是好的不靈壞的靈,就在康熙這一句話的尾音兒還沒落下的時候,帳子外頭就忽然傳來了一聲急促的喊聲:“稟萬歲爺——北直、河南、山東、江南急報!”
康熙的目光倏而一凜,撂下筷子沉聲道:“叫他進來,報!”
梁九功喳了一聲快步走出去,不多時便領進來了一個周身風塵仆仆的官差。那人已是滿身的泥土,連站都站不穩,還是由梁九功攙著才勉強跌跌撞撞地撲了進來,雙手呈上了一封火漆的折子:“南麵三日暴雨連延肆虐,漢江、漳衛河、淮河已多處決堤,河南、山東、陝甘等地,城垣、公署、佛寺、民窯俱傾,牆屋橋梁已傾記殆盡……黃河總督朱大人叩首急報,如今人力經營已瘁,萬分危急,不得不冒死越級直諫,速請朝中救援!”
“淹成這樣,朕怎麽連個響兒都沒聽見!”
康熙目光驟寒,猛地拍案起身,甚至不叫梁九功動手,親自劈手奪下了那份火漆折子。胤祺在一旁聽著,麵色卻也是不由微變——他是聽說過古代黃河決堤的威力的,卻從不知居然隻要三日的暴雨,便足以叫這災情鬧得這般嚴峻。不隻是朝中沒報上來消息,這三日他一直跟著康熙在圍場,織造府那頭的信兒也沒法送過來,竟是就這麽陰差陽錯的把這事兒給錯了過去。
展開了那份折子一目十行地看下去,康熙的神色卻是越發陰沉,大步走過去厲聲道:“朕問你,這‘差檄四馳而無糧可調,奔走唿告卻無銀可求’是什麽意思?這幾個省也就罷了——莫要告訴朕,緊挨著偌大的一個江南省,布政司的銀庫跟糧倉也已虧空到了這等地步!”
那人本就嚇得心驚膽戰,此時更是支支吾吾的說不出個所以然來。胤祺衝梁九功使了個眼色,自個兒扶著康熙坐迴椅子上,壓低了聲音輕聲勸道:“皇阿瑪,這幾個省份正是前兒出了問題的那幾個,於大人現在就在下頭……不若先叫於大人隨機應變,咱們速速迴京再做打算。”
“是朕一時氣昏了頭了……你先下去罷。九功,給他口吃的,叫他好生歇息一晚。”
康熙揉了揉額角,勉強緩了語氣低聲吩咐了一句。梁九功忙不迭應著聲,將那差役連拖帶拽地扯了出去,胤祺在邊兒上輕輕拿過了那封折子放在一邊,替康熙慢慢揉著額角,思索著低聲道:“皇阿瑪,按著密信上所奏,那幾個省的布政司隻怕確實沒多少庫銀了……可江南那頭畢竟有曹大人坐鎮,銀子本不該少,想來隻是一時騰挪不過來——真正要緊的,怕是糧食跟修堤的物資。若是陸路斷了水路不通,就是插了翅膀也飛不過去……”
“朕就是想不通——年年跟朕說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交的賦稅也沒少過,怎麽竟會鬧到這般虧空的地步?那些少了的銀錢糧米,究竟都到了哪兒去?莫非能憑空插上翅膀飛了!”
康熙寒聲應了一句,卻又忽然意識到自個兒麵前沒有什麽大臣,隻有一個才不大點兒的兒子,忙盡力壓了壓火兒,揉了揉胤祺的腦袋低聲道:“小五兒,今兒這事兒怕是難理得清楚——你自個兒好好地吃飯,朕先去問個清楚。等事了之後,朕一定好好地給你補上一頓……聽話。”
“事在人為,皇阿瑪切莫急壞了身子。”胤祺點了點頭,卻是半句多餘的話也不曾說,起身替康熙打了簾子送他出去。帳外的天色雖已暗淡,卻依然是一片晴朗無雲秋高氣爽,叫人半點兒都想象不到——那千裏之外的黃河沿岸,又究竟該是一片何等悲慘的景象。
“主子……”貪狼快步跟到他身旁,猶豫著低聲喚了一句。胤祺抿了抿唇,目光已迅速歸於一片淩厲沉靜,微負了手淡聲道:“破軍跟祿存查的怎麽樣了,什麽時候能把那些個東西弄到手?”
“迴主子,昨兒晚上破軍曾送過信兒,說東西已拿到了,隻是倉促間送不過來。”
貪狼沉聲應了一句,眼裏也是一片壓抑著的緊張焦急——他們幾個不論生在何處,卻都一塊兒在江南水鄉長大,對那一片地方本就有難舍的留戀關切。如今驟聞□□,自然更是擔憂不已,恨不得立時便插翅飛過去。
“你跟廉貞備兩匹快馬,明兒咱們不跟著大部隊走,趕緊迴北京去。”胤祺蹙緊了眉,深吸口氣唿哨一聲,不多時便見一隻海東青在那已黯淡下來的穹頂之上盤旋了兩圈,收了翅膀朝著他歡喜地直紮下去:“啾!”
“祖宗,沒工夫陪你玩兒了——這是正事兒。”
胤祺撫了撫流風的頭頂,抱著它快步進了帳子。流風像是也感覺到了氣氛的凝重,老老實實地靠在他懷裏仰頭望著他,胤祺尋了一張紙快速地寫下了幾行字,又從懷裏取出了個小小的竹筒,把紙條卷成小卷細細地塞了進去,將竹筒仔細地綁在了流風的爪子上:“迴京城去,老地方,有人會等你。換了東西再迴來——聽懂了嗎?”
“主子——屬下覺得它聽不懂……”
貪狼在一旁看得神色詭異,猶豫半晌才鼓起勇氣小聲說了一句。誰知胤祺卻是無可奈何地搖頭苦笑,輕歎了一聲道:“我也覺著它聽不懂,可是也總不能什麽都不說就把它撒出去罷?那看著也太不靠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