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誣陷
清穿之影帝重生帝王家 作者:三千大夢敘平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給太子爺請安。”
這一次用不著太子提醒,胤祺就利索地拍落了袖子,朝著他規規矩矩地單膝跪了下去。
他有興致作弄巴白,是因為他自認並沒有什麽欠這家夥的。這種太把自己當一迴事兒的人,就像是繞著耳朵邊飛來飛去的蚊子一樣,不僅鬧心,還很有可能冷不丁的被咬上一口,雖不致命,卻也又癢又疼得叫人心煩。可對著太子卻不一樣,就像昨兒他跟梁九功痛痛快快保證的——隻要能創造條件繞著走,他根本是半點兒都不願意招惹這一位院長的親兒子的。
隻不過這一次,太子的態度卻很是有些可疑——他不僅快步走到了胤祺麵前,居然還和顏悅色地將他攙扶了起來,淡淡地微笑道:“都是自家兄弟,五弟何必如此生分?”
胤祺在心裏頭無力地翻了個白眼,一時幾乎要懷疑這一位太子是不是傳說中的人格分裂,卻又敏銳地在那個溫和又得體的笑容裏頭,尋到了一絲隱隱帶著得意的輕蔑。
這是又想出什麽新招兒來折騰他了?胤祺口中稱謝,順著他的力道起了身,忍不住暗自揣度著這些個十五歲以下級別的少年宮鬥選手,頂破了天究竟能玩兒出什麽花樣來。
雖然是一派兄友弟恭親睦友善的表象,胤祺卻無疑看得很清楚——太子根本就沒有一點兒要訓斥巴白的意思,或者再說的直接點兒,這個巴白隻怕又是叫太子指使著來碰瓷兒的。隻是不知道這兩個人究竟盤算著什麽主意,又打算怎麽來整治自己?
正納著悶兒,今日的尚書房師傅已緩步走了進來,眾阿哥也是紛紛迴了位子,對著這一位師傅規規矩矩地拱手行禮問好。胤祺跟著兄弟們一起拱手,豎起耳朵留神聽了聽,隻聽著了這個師傅姓劉。他仔仔細細地想了一圈兒,卻也沒想起來康熙朝有什麽姓劉的能人,看來這一位也不過就是個普普通通的講郎罷了。
還沒等他想明白這一位新師傅的來曆出處,那劉師傅已便已將目光投向了他,微蹙了眉淡淡道:“五阿哥這是怎麽了,為何弄得滿桌滿身都是墨汁?”
上來就能叫出自個兒的排序,看來是早就計劃好的。胤祺心裏略沉了沉,一拱手剛要答話,太子邊上侍立著的巴白卻忽然跪在地上,大聲搶話道:“迴師傅的話兒,是昨日學生不懂事兒,衝撞了五阿哥。今日學生正打算從五阿哥身旁過去,五阿哥卻忽然對學生動手,我二人便扭打了幾下,不慎碰翻了筆洗……”
“胡扯!”
胤祺還沒什麽反應,一邊兒的七阿哥胤祐卻已聽不下去了,猛地一拍桌子尖聲道:“你這狗改不了吃屎的奴才!竟敢滿口的胡言——”
“七阿哥!”劉師傅的語氣忽然嚴厲了幾分,不由分說地打斷了胤祐的話,“學堂之上,不得出此汙穢之語!七阿哥的聖賢書,難道一個字兒都沒讀進去嗎?”
胤祺和胤祐的桌子是挨著的,此時卻也是忽然抬手,在桌子下頭按住了這個弟弟,衝著他微微搖了搖頭。他早就知道今兒這劉師傅準是對著他來的,誰摻和進來誰倒黴,犯不著叫胤祐也搭進來,跟著他一塊兒平白的被人折騰。
那劉師傅見胤祐不再起刺兒,便又收迴了目光,輕撫著胡須威嚴道:“巴白,七阿哥既然說你是一派胡言,你可有辯解之語?”
“劉師傅,巴白這話確實是假的。”
太子忽然開口,卻叫這一屋子的阿哥們都險些驚掉了下巴——他們這位從來都恨不得拿著下巴看人的太子,何時起竟也會向著他們這些個兄弟說話了?
“哦?”劉師傅雙眉微微一挑,卻是恭敬地衝著太子拱手道:“請太子賜教。”
“那時孤也在場,恰巧親眼目睹了這一幕,他二人並非是扭打時把筆洗碰翻的。”太子背負了雙手緩緩開口,目光落在胤祺的身上,唇角忽然勾起了個冷漠的弧度,又接著不緊不慢地淡淡道:“是五弟懷恨在心,趁著巴白走過去的時候忽然出手,想要把筆洗推翻在他身上。卻不想出手時不小心碰著了桌子,反倒將那筆洗打翻在了自個兒的桌上……”
胤祺目光微微一跳,唇邊忽然勾起些諷刺的笑意來。卻還不等他開口,胤祐便又忍不住跳了起來:“一派胡言!明明是那巴白懷恨在心——”
“七阿哥!”劉師傅忽然厲喝了一聲,語氣已是十足的嚴厲壓迫,“太子明明已將事實說明,七阿哥卻仍這樣向著五阿哥說話,甚至還敢頂撞太子殿下——看來是想要陪著五阿哥一塊兒受罰了?”
“老七,消停會兒。”
胤祐一梗脖子還要說話,胤祺卻已一巴掌按在他的頭頂,使了些力道迫著他坐了下去。輕歎了一聲站起身,理了理衣服才淡淡拱手道:“胤祺行為無狀,願受責罰。胤祐因與我交好,一時急切,亦是一片赤子之心情有可原——這責罰,就由胤祺一塊兒代受了罷。”
他的語氣是前所未有的清淡,淡得仿佛不帶一絲溫度。在這一刻,他仿佛又迴到了前世那個千夫所指的少年時代——他孤身一人被綁在恥辱柱上,每一個人都在津津樂道著那些子虛烏有的醜事,都在信誓旦旦地傳播著那些捕風捉影的言論。那是他頭一次見識到失去道德約束時語言所具有的可怕力量,無所謂道理,無所謂真相,那些語言可以輕易地摧毀一個人的全部根基,可以徹底將他扭曲成一個連自己都不認識的模樣。而他卻隻能被動地承受著,任何一次掙紮和解釋,都隻會換來更嚴峻的暴風驟雨。
他早已學會了如何在這樣的殘酷人性之下掙紮求存,不然也不會有後來的那個風光無限的影帝。或許是那一次絕地反擊之後他的路越走越順,亦或許是重生以來他總能輕易得到自個兒想要的東西,他早已習慣了這一份由實力和地位所保證的公平,甚至因此而漸漸淡忘了這樣醜陋的手段,漸漸忘記了那些可以輕易將他踩進泥淖裏去的人,如果真想要折騰他,是根本用不著跟他講什麽道理的。
一直覺得這些個人的手段太過幼稚,卻始終沒能意識到——幼稚的人其實該是他才對。這不是他早已混的如魚得水的現代,而是主子奴才等級森嚴的大清朝,沒有人會和他講道理,甚至沒有人在乎事實和真相。隻要他們想要,他們就可以輕鬆地信口雌黃,甚至可以輕易的便叫那所謂的事實,徹底變成他們想要的那個樣子……
“巴白乃是太子伴讀,五阿哥與之衝突,是為對太子不忠,與人結怨而意圖報複,是為對他人不恕。小小年紀出手如此不知情重,是為待臣下不仁,暗中指使七阿哥出頭,是為待兄弟不義。如此不忠不恕不仁不義,必得重罰,以示懲戒。”
胤祐聽得雙目通紅,不住地喘著粗氣,拚命想要站起來反駁。胤祺卻始終死死按著他,微俯了身淡淡笑道:“他剛說了忠恕仁義,你要是再站起來替我說兩句話,信不信他還能把剩下的禮智信給我編出個由頭來?”
掌下小小的身體猛地一顫,忽然繃得死緊,又一分一分地慢慢軟下去。胤祺望著身旁不住顫抖著的弟弟,心中忽然有些發酸,卻又迫著自個兒必須要狠下心來,叫這個孩子好好的看清楚這一切,徹底學會在這深宮裏頭生存的規則,就像——他的那幾個哥哥們一樣。
胤祺定了定心神,下意識看向沉默地坐在一旁的胤禛——胤禛竟也正在望著他。他甚至能看清楚那一雙黑沉的眸子裏頭燃燒著的火焰,那雙眼睛裏有歉疚,有不忍,有掙紮,可無論裏頭混雜了多少太過繁複的情緒,胤禛卻始終一動不動地坐在那裏。他的身體僵硬而佝僂,仿佛已被某些太過沉重的負擔所深深壓垮。
——這樣卻也就足夠了。胤祺忽然衝著他微微一笑,眼裏是一片澄澈坦然的柔和。現在任何一個人再站起來,都無疑隻會叫那劉師傅更加的針對他,也會叫太子更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胤禛的選擇無疑是最理智也最正確的,什麽都不做才能真正幫到他,而那一雙眼睛裏的愧疚與掙紮,就已是對他最好的安慰了。
“……按例,當罰戒尺二十。既然五阿哥有心要替七阿哥受罰,便再加十下,共三十下——念在堂上還有阿哥年歲尚幼,還請五阿哥至後堂受罰。”
總算熬到劉師傅把懲罰說完,胤祺心裏頭卻是忽然一鬆,忍不住暗自失笑——到底是受前世那一次的影響太深了,還當是多大的事兒呢,結果就是挨上一頓打。前世他可是長在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這一套理論為經典的一代長輩的淫威之下。老院長雖然關心他們,該揍的時候卻也絕不手軟,學校裏老師打手板踹屁股更是常見,甚至連罰跪頂水盆的都有,尤其是淘氣點兒的男孩子,早就被打得皮實了。這三十下戒尺,咬一咬牙也就過去了。
翻過了心裏的那一道坎兒,胤祺的心態也很快跟著平複了下來。這一次是他對這大清朝的生存規則認識得還不夠充分,一不小心著了那小屁孩的道兒,日後再想用這種幼稚的手段折騰他,可就沒這麽容易了。
隻希望太子這麽折騰他一次,心裏窩的火兒也就散的差不多了——總歸他也是答應了梁九功的,既然惹不起這麽一尊大佛,日後自然是能繞著走就繞著走,不能繞著走創造條件也要繞著走。努力將透明路線貫徹到底,他就不信這小破孩子能記仇記上一輩子去。
這一次用不著太子提醒,胤祺就利索地拍落了袖子,朝著他規規矩矩地單膝跪了下去。
他有興致作弄巴白,是因為他自認並沒有什麽欠這家夥的。這種太把自己當一迴事兒的人,就像是繞著耳朵邊飛來飛去的蚊子一樣,不僅鬧心,還很有可能冷不丁的被咬上一口,雖不致命,卻也又癢又疼得叫人心煩。可對著太子卻不一樣,就像昨兒他跟梁九功痛痛快快保證的——隻要能創造條件繞著走,他根本是半點兒都不願意招惹這一位院長的親兒子的。
隻不過這一次,太子的態度卻很是有些可疑——他不僅快步走到了胤祺麵前,居然還和顏悅色地將他攙扶了起來,淡淡地微笑道:“都是自家兄弟,五弟何必如此生分?”
胤祺在心裏頭無力地翻了個白眼,一時幾乎要懷疑這一位太子是不是傳說中的人格分裂,卻又敏銳地在那個溫和又得體的笑容裏頭,尋到了一絲隱隱帶著得意的輕蔑。
這是又想出什麽新招兒來折騰他了?胤祺口中稱謝,順著他的力道起了身,忍不住暗自揣度著這些個十五歲以下級別的少年宮鬥選手,頂破了天究竟能玩兒出什麽花樣來。
雖然是一派兄友弟恭親睦友善的表象,胤祺卻無疑看得很清楚——太子根本就沒有一點兒要訓斥巴白的意思,或者再說的直接點兒,這個巴白隻怕又是叫太子指使著來碰瓷兒的。隻是不知道這兩個人究竟盤算著什麽主意,又打算怎麽來整治自己?
正納著悶兒,今日的尚書房師傅已緩步走了進來,眾阿哥也是紛紛迴了位子,對著這一位師傅規規矩矩地拱手行禮問好。胤祺跟著兄弟們一起拱手,豎起耳朵留神聽了聽,隻聽著了這個師傅姓劉。他仔仔細細地想了一圈兒,卻也沒想起來康熙朝有什麽姓劉的能人,看來這一位也不過就是個普普通通的講郎罷了。
還沒等他想明白這一位新師傅的來曆出處,那劉師傅已便已將目光投向了他,微蹙了眉淡淡道:“五阿哥這是怎麽了,為何弄得滿桌滿身都是墨汁?”
上來就能叫出自個兒的排序,看來是早就計劃好的。胤祺心裏略沉了沉,一拱手剛要答話,太子邊上侍立著的巴白卻忽然跪在地上,大聲搶話道:“迴師傅的話兒,是昨日學生不懂事兒,衝撞了五阿哥。今日學生正打算從五阿哥身旁過去,五阿哥卻忽然對學生動手,我二人便扭打了幾下,不慎碰翻了筆洗……”
“胡扯!”
胤祺還沒什麽反應,一邊兒的七阿哥胤祐卻已聽不下去了,猛地一拍桌子尖聲道:“你這狗改不了吃屎的奴才!竟敢滿口的胡言——”
“七阿哥!”劉師傅的語氣忽然嚴厲了幾分,不由分說地打斷了胤祐的話,“學堂之上,不得出此汙穢之語!七阿哥的聖賢書,難道一個字兒都沒讀進去嗎?”
胤祺和胤祐的桌子是挨著的,此時卻也是忽然抬手,在桌子下頭按住了這個弟弟,衝著他微微搖了搖頭。他早就知道今兒這劉師傅準是對著他來的,誰摻和進來誰倒黴,犯不著叫胤祐也搭進來,跟著他一塊兒平白的被人折騰。
那劉師傅見胤祐不再起刺兒,便又收迴了目光,輕撫著胡須威嚴道:“巴白,七阿哥既然說你是一派胡言,你可有辯解之語?”
“劉師傅,巴白這話確實是假的。”
太子忽然開口,卻叫這一屋子的阿哥們都險些驚掉了下巴——他們這位從來都恨不得拿著下巴看人的太子,何時起竟也會向著他們這些個兄弟說話了?
“哦?”劉師傅雙眉微微一挑,卻是恭敬地衝著太子拱手道:“請太子賜教。”
“那時孤也在場,恰巧親眼目睹了這一幕,他二人並非是扭打時把筆洗碰翻的。”太子背負了雙手緩緩開口,目光落在胤祺的身上,唇角忽然勾起了個冷漠的弧度,又接著不緊不慢地淡淡道:“是五弟懷恨在心,趁著巴白走過去的時候忽然出手,想要把筆洗推翻在他身上。卻不想出手時不小心碰著了桌子,反倒將那筆洗打翻在了自個兒的桌上……”
胤祺目光微微一跳,唇邊忽然勾起些諷刺的笑意來。卻還不等他開口,胤祐便又忍不住跳了起來:“一派胡言!明明是那巴白懷恨在心——”
“七阿哥!”劉師傅忽然厲喝了一聲,語氣已是十足的嚴厲壓迫,“太子明明已將事實說明,七阿哥卻仍這樣向著五阿哥說話,甚至還敢頂撞太子殿下——看來是想要陪著五阿哥一塊兒受罰了?”
“老七,消停會兒。”
胤祐一梗脖子還要說話,胤祺卻已一巴掌按在他的頭頂,使了些力道迫著他坐了下去。輕歎了一聲站起身,理了理衣服才淡淡拱手道:“胤祺行為無狀,願受責罰。胤祐因與我交好,一時急切,亦是一片赤子之心情有可原——這責罰,就由胤祺一塊兒代受了罷。”
他的語氣是前所未有的清淡,淡得仿佛不帶一絲溫度。在這一刻,他仿佛又迴到了前世那個千夫所指的少年時代——他孤身一人被綁在恥辱柱上,每一個人都在津津樂道著那些子虛烏有的醜事,都在信誓旦旦地傳播著那些捕風捉影的言論。那是他頭一次見識到失去道德約束時語言所具有的可怕力量,無所謂道理,無所謂真相,那些語言可以輕易地摧毀一個人的全部根基,可以徹底將他扭曲成一個連自己都不認識的模樣。而他卻隻能被動地承受著,任何一次掙紮和解釋,都隻會換來更嚴峻的暴風驟雨。
他早已學會了如何在這樣的殘酷人性之下掙紮求存,不然也不會有後來的那個風光無限的影帝。或許是那一次絕地反擊之後他的路越走越順,亦或許是重生以來他總能輕易得到自個兒想要的東西,他早已習慣了這一份由實力和地位所保證的公平,甚至因此而漸漸淡忘了這樣醜陋的手段,漸漸忘記了那些可以輕易將他踩進泥淖裏去的人,如果真想要折騰他,是根本用不著跟他講什麽道理的。
一直覺得這些個人的手段太過幼稚,卻始終沒能意識到——幼稚的人其實該是他才對。這不是他早已混的如魚得水的現代,而是主子奴才等級森嚴的大清朝,沒有人會和他講道理,甚至沒有人在乎事實和真相。隻要他們想要,他們就可以輕鬆地信口雌黃,甚至可以輕易的便叫那所謂的事實,徹底變成他們想要的那個樣子……
“巴白乃是太子伴讀,五阿哥與之衝突,是為對太子不忠,與人結怨而意圖報複,是為對他人不恕。小小年紀出手如此不知情重,是為待臣下不仁,暗中指使七阿哥出頭,是為待兄弟不義。如此不忠不恕不仁不義,必得重罰,以示懲戒。”
胤祐聽得雙目通紅,不住地喘著粗氣,拚命想要站起來反駁。胤祺卻始終死死按著他,微俯了身淡淡笑道:“他剛說了忠恕仁義,你要是再站起來替我說兩句話,信不信他還能把剩下的禮智信給我編出個由頭來?”
掌下小小的身體猛地一顫,忽然繃得死緊,又一分一分地慢慢軟下去。胤祺望著身旁不住顫抖著的弟弟,心中忽然有些發酸,卻又迫著自個兒必須要狠下心來,叫這個孩子好好的看清楚這一切,徹底學會在這深宮裏頭生存的規則,就像——他的那幾個哥哥們一樣。
胤祺定了定心神,下意識看向沉默地坐在一旁的胤禛——胤禛竟也正在望著他。他甚至能看清楚那一雙黑沉的眸子裏頭燃燒著的火焰,那雙眼睛裏有歉疚,有不忍,有掙紮,可無論裏頭混雜了多少太過繁複的情緒,胤禛卻始終一動不動地坐在那裏。他的身體僵硬而佝僂,仿佛已被某些太過沉重的負擔所深深壓垮。
——這樣卻也就足夠了。胤祺忽然衝著他微微一笑,眼裏是一片澄澈坦然的柔和。現在任何一個人再站起來,都無疑隻會叫那劉師傅更加的針對他,也會叫太子更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胤禛的選擇無疑是最理智也最正確的,什麽都不做才能真正幫到他,而那一雙眼睛裏的愧疚與掙紮,就已是對他最好的安慰了。
“……按例,當罰戒尺二十。既然五阿哥有心要替七阿哥受罰,便再加十下,共三十下——念在堂上還有阿哥年歲尚幼,還請五阿哥至後堂受罰。”
總算熬到劉師傅把懲罰說完,胤祺心裏頭卻是忽然一鬆,忍不住暗自失笑——到底是受前世那一次的影響太深了,還當是多大的事兒呢,結果就是挨上一頓打。前世他可是長在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這一套理論為經典的一代長輩的淫威之下。老院長雖然關心他們,該揍的時候卻也絕不手軟,學校裏老師打手板踹屁股更是常見,甚至連罰跪頂水盆的都有,尤其是淘氣點兒的男孩子,早就被打得皮實了。這三十下戒尺,咬一咬牙也就過去了。
翻過了心裏的那一道坎兒,胤祺的心態也很快跟著平複了下來。這一次是他對這大清朝的生存規則認識得還不夠充分,一不小心著了那小屁孩的道兒,日後再想用這種幼稚的手段折騰他,可就沒這麽容易了。
隻希望太子這麽折騰他一次,心裏窩的火兒也就散的差不多了——總歸他也是答應了梁九功的,既然惹不起這麽一尊大佛,日後自然是能繞著走就繞著走,不能繞著走創造條件也要繞著走。努力將透明路線貫徹到底,他就不信這小破孩子能記仇記上一輩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