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正在寢宮一漲紫檀嵌名貴白玉雕福壽台邊跟一個老太監下象棋,他好像有些心不在焉,眼睛不安地看這燈光幽暗的窗外。


    “太後,該您走了。”老太監小心的提醒道、慈禧隨手拿起一隻炮,打了對方一卒。


    “太後,您隻顧著吃奴才的卒子,沒留神奴才這隻車把,奴才殺太後的一匹馬!”老太監盯這棋盤,用力將棋壓下去,把對方一隻馬拿起來,得意地在手上玩得啪啪響。


    慈禧本來心情就不好,忽聽老太監要殺要砍的,一下臉色就變了。她一巴掌拍在棋盤上,斥道:“你要殺我的馬?好大的口氣!你殺我的馬,我就殺你全家!來人哪!”


    老太監這才發覺闖了禍,渾身顫抖起來,慌忙跪倒在地磕頭:“太後,奴才說錯話了……太後,您就饒了奴才吧……”


    幾個太監跑來聽旨。


    “給我把他拉下去打死!”慈禧怒道。


    “喳”


    不一會,老太監被拖到外麵,幾跟木棒不停的落下,老太監屁股上血肉翻飛,周圍的雪地上殷紅了一片。很塊就不動了。幾個太監把他拖到宮殿外。


    這時,李蓮英從遠處跑了過來,急促地看這西太後說:“太後,太後……”


    “太後,皇上他……”李蓮英跑進宮殿,跪在地上。


    “什麽?皇帝怎麽了?慈禧盯這他“皇上駕崩了。”


    “皇上”慈禧眼裏頓時流下了眼淚。


    盡管同治在生時,慈禧對他相當嚴厲,但畢竟是自己深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她突然傷感起來了。


    "太後,您、您千萬要節哀,不要太過悲傷!您要為江山社稷考慮,大清還離不開您啊。”李蓮英十分做作的遞上絲帕!


    “小李子,我難過啊……皇上畢竟是我的兒子,我能不心疼他嗎?當年,我隻是一個嬪妃,如果沒有生下他,我怎麽能當上太後!又怎麽能跟東宮齊掌後宮大印?可他太不爭氣了。跑到宮外去胡鬧不說,還跟這外人合夥來算計我。想把我打入冷宮……”慈禧哽咽道。


    晚上,西暖閣內聚著許多人,軍機大臣及近支皇親都接旨火速入宮,恭親王、醇親王、潡親王、惠郡王、徐桐、翁同穌、內務府大臣英桂、崇倫等。他們都在殿外焦急的等待著。恭親王和軍機大臣李鴻藻默默地在一邊等候。


    “兩宮黃太後駕到”


    大臣們立即分成兩排,一排是皇室宗親,一排是朝廷大臣。他們恭恭敬敬地低頭垂手聽旨。


    “恭請兩宮皇太後聖安”眾人齊聲唿喊。


    “都起來吧”慈安說。


    “謝兩宮皇太後”


    大臣們紛紛站起,按次序站好,慈安輕輕理了下雲髻,衝這慈禧點了點頭。


    慈禧沒有穿禮服,她沒有登禦座,隻是站在旁邊,她滿含悲戚地流這淚說:“今兒深更半夜把大家請來,有事要請各位親王大臣定奪,皇上已病多日。危在旦夕,這大清幾百年的基業續統,我們姐倆想請大家拿個主意。”


    慈安默然了一會,拭了一下淚水說:“大家仔細考慮下,然後再作定奪。此事關係大清朝興衰,不可不慎重。”


    這時候,醇親王府裏,小載湉,也就是關緒清正在乳母的懷裏睡覺,忽然一身盜汗驚醒。隱隱約約中感到空氣中緊張的氣氛!對這乳母大叫,“快,快給我換衣服!我要見阿瑪!”


    翠喜也被他嚇了一跳,“小王爺,怎麽了?王爺已經被叫進宮去了。有什麽事,明天再說吧,明天王爺不是答應您讓羅師傅教你騎馬了嘛!”


    “噢”載湉唿了一口氣,心中想著,這時候被叫進宮去,難道皇上已經掛了??看來今天晚上宮裏就會來人接我進宮,去當曆史上那最窩囊的皇帝了。這幾年他一直在心中盤算著該如何除掉慈禧,然後乾坤獨斷,實行變法、新政。改寫中國屈辱的近代史。現在就快進宮了,他怎麽能不激動!“我口渴,給我去倒杯茶來”載湉對著翠喜說道。


    紫禁城內格外的安靜,好像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又好像是暴風雨前暫時的寂靜!!西暖閣內傳出慈禧那尖銳的聲音“各位王宮大人,你們考慮好了沒有。”


    四周靜寂無聲,好一會,孚郡王開腔道:“皇上無子,可在皇上侄輩中選一年長之人作為皇嗣,繼任皇位。如此看來,道光皇帝長子孚郡王奕潓之子溥倫為最佳人選。其相貌堂堂,正當春秋鼎盛,人品、學識都相當出色。重要的是,他是道光皇帝的長房長子長孫!滿足繼位的條件。”


    慈禧瞪著他,訓斥道:"道光皇帝長子孚郡王奕潓無子,先帝不忍長房蕭條,追封這位未見過麵的長兄為郡王,又過繼了乾隆帝十一子永瑆的後人作為他的後代。雖說是長房長子長孫,但是根本不是道光帝的血統,已經是皇室遠支了。如何能繼承大統?”


    慈禧又把目光轉向恭親王,開口直問:“恭親王身為皇室親王,又是輔政大臣,為什麽不說話啊?”


    恭親王心中一愣,忙道:“皇上正值春秋鼎盛,偶有疾病也必能痊愈,立嗣之事可以暫緩。況且,皇後阿魯特已身有龍種,可等皇後分娩後,再做定論。”


    慈禧的臉上布滿悲戚,停了一會說:“恭親王說的極是,隻是……隻是皇上……已經駕崩了。”


    話音剛落,中人頓時亂作一團,齊齊跪在地上大哭起來。


    “眾位大人,現在不是哭泣的時候,立嗣之事,還需快做定論!”慈禧說。


    “皇後離分娩之日已不遠,不如秘不發喪,待皇後分娩之後,如生皇子則立為嗣統。如生公主,再立新君不遲。”恭親王說道。


    慈禧頓了頓,強忍悲痛,環視了眾人後,又說:“大清不可一如無君,再說了,皇後腹中不知是男是女,皇位豈可一直空著?溥字輩中無可立之君,年長者平庸無能,年幼的又太小。本宮認為,醇親王的兒子載湉倒是個合適的人選,雖然年僅四歲,但聰明伶俐,相貌英俊,有帝王之相。”


    醇親王一驚,直冒冷汗。眾王公大臣也一時驚住了,都沒有想到慈禧會作出這樣出乎意料的決定。大家在驚訝之餘全都默然無聲。沒有人敢出言反對,除非他想找死。


    “國家正值多事之秋,立幼主恐對江山社稷不利。”恭親王鬥膽說。


    “選出幼君,總比選年長無能之輩強。有兩宮撫養,載湉定可成為一代明主……姐姐,你說呢?”慈禧把頭轉向慈安。


    “嗯,醇親王之子載湉適合繼承大統。”慈安點點頭。


    “眾位大人,這事就這麽定了。現在就請李鴻藻擬旨。”慈禧太後冷峻的臉上閃過一絲欣慰。


    這時,醇親王跪倒在地上癱作一團。他的心中猛然被突如其來的幸福和無名的恐慌包圍著。


    “七爺,您怎麽了?”慈禧疑惑的問道。


    “迴太後,臣……臣有點不舒服。”醇親王連忙掩飾說。


    “小李子,扶醇親王起來。”


    “喳”


    眾大臣垂手而立。


    天漸漸的亮了,不一會,朝廷的廷寄就發往各省:


    上諭:朕蒙皇考文宗顯皇帝隆恩,衝齡入續承祚,承蒙兩宮皇太後垂簾聽政,勞苦功高,國之太平有加,為中外臣民共睹……現承兩宮皇太後懿旨,立醇親王奕譞之長子載湉,承繼文宗顯皇帝為子,入承大統為嗣皇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迴到清朝當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至並收藏迴到清朝當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