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的時候, 趙君心與暗衛一號、二號來到衡山山腳,他們準備隨便找個道觀或者寺廟,捐一些香火錢留宿一晚。
路上遇見一位的“富商”, 身後跟著兩個十五六歲兒子, 六個精幹魁梧的夥計。他們說是準備去某個很靈的寺廟, 明天早起燒頭柱香, 也勸趙君心三人同行, 並同廟住宿。
趙君心自然很聽勸,一路上聽“富商”吹自己的生意經, 大談未來計劃。
雖然這個商人的身份是扮演的, 但他本人對經商確有見地或者說準備功課做得充足。通過這一番高談闊論, 趙君心對於這個世界的商業有了新的認識。商人吹牛吹得開心, 趙君心也樂意恭維幾句。
不僅商人演得出色,這支隊伍全員演技在線。若不是趙君心早知道地方有人暗中接應,刻意地去找破綻, 他怕也會真信了這是一隊為燒頭柱香冒雪趕夜路的虔誠信徒。
還是那樣,大家看破不說破。
執行任務的人也不容易, 費心又費力,他這個被服務的人也得給人麵子。
你好我好大家好, 豈不愉快
趙君心被安排留宿地地方並不是什麽名聲響亮的大廟大寺,而是位置稍偏很冷清的一家小廟。
廟小得清貧簡樸, 但勝在幹淨、安靜。正殿供奉觀火神祝融,兩側全打造成方便行人留宿的客房。客房內的家具有些年頭,但棉被床單還是嶄新的, 溫暖舒適。房間內縈繞著一股淡雅幽靜的檀香氣息,住宿感覺很棒。
寺廟內有且僅有一位白胡子老和尚打理一切,安頓所有人住宿後,老和尚準備齋飯。
寺廟後院有廚房卻不見炊煙,但鮮甜可口的素齋在極短的時間內便呈上。
趙君心搖著頭,輕笑一聲。
他一人出行,怕是有不下百人為他在忙碌。
美美地吃了一頓後,趙君心跟兩位暗衛為明日登山做起準備。
衡山並不高,道路算好走,需要的東西也不多。帶釘防滑的皮靴,皮手套,刀具,登山錘,火石,三個睡袋,還有預防險情發生應急用繩索。趙君心決定在山頂歇一夜,幹糧還得準備齊了。
各自的睡袋自己負責,其餘的裝備由暗衛一號背,對他而言這點重量根本就不叫事。
暗衛二號背了幾根燒焦的柳樹枝,和一塊大木板。
“公子,這是幹什麽用的”暗衛二號像個好奇寶寶一般發問。
據說要上去畫畫,但公子並沒有帶墨,那些價格昂貴的顏料也留在房間內,他卻帶了燒成黑炭的柳條枝,這就看不懂了。
“這是炭筆,寫生用的。”趙君心隨手取了一根炭筆,在紙上作畫。
隻見他寥寥幾筆,就將房間內老舊的桌子給化了下來。
暗衛二號看得目瞪口呆,“這也能畫畫”
“炭筆沒有毛筆好用,練了幾個月才掌握好使用方法。”趙君心道“衡山現在的溫度墨研出來立馬就凍上,沒法子畫,隻有炭筆比較方便。”
況且,在山上又不能繪製出完整的畫卷,他隻能用炭筆簡單將各處美景記錄下來,真要畫畫,還得去到大城市租間房,閉關繪製。
第二日天未亮,趙君心就與兩位暗衛上了山。
旭日東升,天色漸亮。
下了那就久的雪,天地間一片潔白純淨。
空中水汽凝華成白色的結晶,掛在青翠的樹枝上,漫山銀裝素裹。
金紅的朝霞從空中灑下,霧凇映射出晶瑩的光澤,縹緲的金色雲霧彌漫,衡山的清晨,如天宮仙境般美麗,空蕩蕩的上路卻又透著幾分寂寥。
趙君心走走停停,宣紙放在木板上,用炭筆勾勒、記錄每一處的美景。
他的手凍著了,不能帶著手套畫畫,就隻能讓手暴露在寒冷的空中。
登頂的行動在繼續。
暗衛二號裝備清在前麵鑿開石階上冰塊開路,一號在最後保護。
趙君心一邊觀察環境一邊走路隨手寫寫畫畫,一個不小心腳底打滑,差點摔倒。好在一號身手敏捷,迅速抓住他,將他扶好。
“公子小心。”暗衛一號提醒道。
“多謝,多謝。”趙君心感激。三心二意趕路要不得,差點把自己摔死。
趙君心收了畫板專心趕路,依舊是走走停停,一邊畫一邊走,速度很慢。
黃昏時分,趙君心三人才到達衡山之巔。
山頂上的祝融殿在前朝時期破壞,一直沒有修繕。他們在祝融殿內勉強過夜。
第二日天亮時分後,趙君心站在山頂俯覽大地,用紙筆記錄下秀美的金色天地。
整理好畫稿,三人下山。
上山很慢,下山卻走得很快。
返迴火神廟後,趙君心布施了百兩“香火錢”後,便取了車馬,帶著眾人離去。
火神廟內,一幹錦衣衛王者一百兩銀子口水直流。
“老大,咱們分了吧。”扮演兒子的年輕小夥子道。
“對對對”大家附和。
這趟便衣行動他們也不容易,光是整修一座廟又費錢又費力。
大家是下了功夫扮演,全心全意為趙公子方便,登山前一天,路上的冰也被鑿了一次,力求保證他的安全。
這活還挺累,又有暗衛那群家夥互相監督不能馬虎。
沒想到趙公子這麽仁厚,那一百兩紋銀閃閃發亮,看得每個人心花路放,所有的勞累都值了
“唉不行,這得上報皇上,等皇上賞賜下來,這錢才是我們的。”扮演和尚的錦衣衛決定穩妥行事。
“公子賞下來,本就是給我們的。”領頭的“商人”倒是決定果斷分錢“再說了,沒有必要為一百兩銀子的事情勞煩皇上。”
這些家夥不知道,他卻接到錦衣衛的高級密信,知道便衣行動已經失敗。大家都揣著明白裝糊塗,互相成全互相配合。
貴人有賞,安心拿了就是,這本就是他們的賞錢。
一群錦衣衛開開心心分了錢。別看他們在外麵很威風,但俸祿並不高。分了這些銀子,也夠他們瀟灑好一陣了。
遊覽了南嶽衡山,趙君心在附近城鎮客棧住了五日,完成了一副衡山冬景長繪卷。
畫,他還算滿意,但總覺得有些遺憾,還需要精雕細琢。
可時間有限,來不及多思考,隻能留在後期慢慢修改。
登了一座衡山,趙君心就被現實打臉了。
一開始壯誌雄心想要大半年內畫盡三山五嶽美景,真正提筆後才發覺想要畫好一幅畫,也是挺難的。
結構、用墨、用色、筆法,還有整幅畫的意境,許多的細節得思考。
他有繪畫基礎,原主也有幾分天賦,但顯然,他的天分也沒有高到信手拈來提筆潑墨即成的地步。
然而行程不能等,該走的時候就得走。
不能一味一幅畫難產就耽擱整體行程。
初春,積雪融化的時候,趙君心去了廬山,三月春光無限,桃紅梨白的季節,他去了黃山、雁蕩山。
三山覽畢,趙君心本欲在海邊歇息半月,好好琢磨畫作。但兩名暗衛卻接到了皇帝的消息,開始攛掇他趕路。
“公子,洛陽城牡丹盛放,準備開個牡丹花會,您要不要去看看”
“快馬加鞭四五天的功夫就能到。”
“本次花會名品薈萃,好多珍惜品種。”
一號、二號賣力地勸,趙君心笑問“說說看,都有那些品種”
兩個都啞了,表情傻傻的。他們兩個粗俗武人,根本就不懂花。
“這洛陽牡丹花會,我倒也聽過,是該去一去。”趙君心答應了。
能不答應嗎這兩位接的可是皇帝的命令。
計劃裏並沒有洛陽,不過洛陽距離中嶽嵩山很近。在洛陽看花後,好好琢磨一下畫稿,再遊覽嵩山也錯。
看花之旅,就這麽開始了。
兩名暗衛你看我,我看你,都在思考要不要把甚至後半段稍微透露給趙君心。
此去看花,可不僅僅去看牡丹花,還有比花還要花魁。
皇後在自己宮殿的小花園打理花卉。她不擅養花,養的是賤命好生長的普通花卉。現在花開了,滿院鮮紅,她看著開心。
“娘娘”嬤嬤擔心,最近皇後娘娘一直為公子發愁。
“嬤嬤不用擔心,我很好。”皇後娘娘很平靜。
狗皇帝腦殘了想要美色禍害她孫子,也不管香的醜的都往孩子身上拉。
官妓,歌姬,選花魁
不知羞的老色鬼虧他想得出來這些東西怎麽配得上她孫子
得了花魁傳出風流公子的名號對君心又有什麽好處
皇後歎氣,七皇子死得可真冤枉。皇帝現在,倒是做了七皇子一模一樣的事。都想著用桃色新聞敗壞她孫子的名聲
她不急著讓君心成親,也不直接讓他知曉人事。男人有自製力,將精神頭放在事業上而非下半身這是好事。況且,連自己身份都沒有拿迴來,成什麽親
丞相公子的夫人,與皇太孫的夫人,那選擇條件是一樣的嗎
丞相公子,選的媳婦身份不能過高,而皇太孫的媳婦兒,那是未來母儀天下的國母,當然往最高標準挑
她的孫子當然配得上最好的
皇後認為,皇帝這隻是變著法不讓孫子找個有勢力的嶽家,想更好的掌控他而已。
看她把皇帝的計劃給攪和了
作者有話要說 皇帝和皇後都腦補很多,,,, ,,,,
路上遇見一位的“富商”, 身後跟著兩個十五六歲兒子, 六個精幹魁梧的夥計。他們說是準備去某個很靈的寺廟, 明天早起燒頭柱香, 也勸趙君心三人同行, 並同廟住宿。
趙君心自然很聽勸,一路上聽“富商”吹自己的生意經, 大談未來計劃。
雖然這個商人的身份是扮演的, 但他本人對經商確有見地或者說準備功課做得充足。通過這一番高談闊論, 趙君心對於這個世界的商業有了新的認識。商人吹牛吹得開心, 趙君心也樂意恭維幾句。
不僅商人演得出色,這支隊伍全員演技在線。若不是趙君心早知道地方有人暗中接應,刻意地去找破綻, 他怕也會真信了這是一隊為燒頭柱香冒雪趕夜路的虔誠信徒。
還是那樣,大家看破不說破。
執行任務的人也不容易, 費心又費力,他這個被服務的人也得給人麵子。
你好我好大家好, 豈不愉快
趙君心被安排留宿地地方並不是什麽名聲響亮的大廟大寺,而是位置稍偏很冷清的一家小廟。
廟小得清貧簡樸, 但勝在幹淨、安靜。正殿供奉觀火神祝融,兩側全打造成方便行人留宿的客房。客房內的家具有些年頭,但棉被床單還是嶄新的, 溫暖舒適。房間內縈繞著一股淡雅幽靜的檀香氣息,住宿感覺很棒。
寺廟內有且僅有一位白胡子老和尚打理一切,安頓所有人住宿後,老和尚準備齋飯。
寺廟後院有廚房卻不見炊煙,但鮮甜可口的素齋在極短的時間內便呈上。
趙君心搖著頭,輕笑一聲。
他一人出行,怕是有不下百人為他在忙碌。
美美地吃了一頓後,趙君心跟兩位暗衛為明日登山做起準備。
衡山並不高,道路算好走,需要的東西也不多。帶釘防滑的皮靴,皮手套,刀具,登山錘,火石,三個睡袋,還有預防險情發生應急用繩索。趙君心決定在山頂歇一夜,幹糧還得準備齊了。
各自的睡袋自己負責,其餘的裝備由暗衛一號背,對他而言這點重量根本就不叫事。
暗衛二號背了幾根燒焦的柳樹枝,和一塊大木板。
“公子,這是幹什麽用的”暗衛二號像個好奇寶寶一般發問。
據說要上去畫畫,但公子並沒有帶墨,那些價格昂貴的顏料也留在房間內,他卻帶了燒成黑炭的柳條枝,這就看不懂了。
“這是炭筆,寫生用的。”趙君心隨手取了一根炭筆,在紙上作畫。
隻見他寥寥幾筆,就將房間內老舊的桌子給化了下來。
暗衛二號看得目瞪口呆,“這也能畫畫”
“炭筆沒有毛筆好用,練了幾個月才掌握好使用方法。”趙君心道“衡山現在的溫度墨研出來立馬就凍上,沒法子畫,隻有炭筆比較方便。”
況且,在山上又不能繪製出完整的畫卷,他隻能用炭筆簡單將各處美景記錄下來,真要畫畫,還得去到大城市租間房,閉關繪製。
第二日天未亮,趙君心就與兩位暗衛上了山。
旭日東升,天色漸亮。
下了那就久的雪,天地間一片潔白純淨。
空中水汽凝華成白色的結晶,掛在青翠的樹枝上,漫山銀裝素裹。
金紅的朝霞從空中灑下,霧凇映射出晶瑩的光澤,縹緲的金色雲霧彌漫,衡山的清晨,如天宮仙境般美麗,空蕩蕩的上路卻又透著幾分寂寥。
趙君心走走停停,宣紙放在木板上,用炭筆勾勒、記錄每一處的美景。
他的手凍著了,不能帶著手套畫畫,就隻能讓手暴露在寒冷的空中。
登頂的行動在繼續。
暗衛二號裝備清在前麵鑿開石階上冰塊開路,一號在最後保護。
趙君心一邊觀察環境一邊走路隨手寫寫畫畫,一個不小心腳底打滑,差點摔倒。好在一號身手敏捷,迅速抓住他,將他扶好。
“公子小心。”暗衛一號提醒道。
“多謝,多謝。”趙君心感激。三心二意趕路要不得,差點把自己摔死。
趙君心收了畫板專心趕路,依舊是走走停停,一邊畫一邊走,速度很慢。
黃昏時分,趙君心三人才到達衡山之巔。
山頂上的祝融殿在前朝時期破壞,一直沒有修繕。他們在祝融殿內勉強過夜。
第二日天亮時分後,趙君心站在山頂俯覽大地,用紙筆記錄下秀美的金色天地。
整理好畫稿,三人下山。
上山很慢,下山卻走得很快。
返迴火神廟後,趙君心布施了百兩“香火錢”後,便取了車馬,帶著眾人離去。
火神廟內,一幹錦衣衛王者一百兩銀子口水直流。
“老大,咱們分了吧。”扮演兒子的年輕小夥子道。
“對對對”大家附和。
這趟便衣行動他們也不容易,光是整修一座廟又費錢又費力。
大家是下了功夫扮演,全心全意為趙公子方便,登山前一天,路上的冰也被鑿了一次,力求保證他的安全。
這活還挺累,又有暗衛那群家夥互相監督不能馬虎。
沒想到趙公子這麽仁厚,那一百兩紋銀閃閃發亮,看得每個人心花路放,所有的勞累都值了
“唉不行,這得上報皇上,等皇上賞賜下來,這錢才是我們的。”扮演和尚的錦衣衛決定穩妥行事。
“公子賞下來,本就是給我們的。”領頭的“商人”倒是決定果斷分錢“再說了,沒有必要為一百兩銀子的事情勞煩皇上。”
這些家夥不知道,他卻接到錦衣衛的高級密信,知道便衣行動已經失敗。大家都揣著明白裝糊塗,互相成全互相配合。
貴人有賞,安心拿了就是,這本就是他們的賞錢。
一群錦衣衛開開心心分了錢。別看他們在外麵很威風,但俸祿並不高。分了這些銀子,也夠他們瀟灑好一陣了。
遊覽了南嶽衡山,趙君心在附近城鎮客棧住了五日,完成了一副衡山冬景長繪卷。
畫,他還算滿意,但總覺得有些遺憾,還需要精雕細琢。
可時間有限,來不及多思考,隻能留在後期慢慢修改。
登了一座衡山,趙君心就被現實打臉了。
一開始壯誌雄心想要大半年內畫盡三山五嶽美景,真正提筆後才發覺想要畫好一幅畫,也是挺難的。
結構、用墨、用色、筆法,還有整幅畫的意境,許多的細節得思考。
他有繪畫基礎,原主也有幾分天賦,但顯然,他的天分也沒有高到信手拈來提筆潑墨即成的地步。
然而行程不能等,該走的時候就得走。
不能一味一幅畫難產就耽擱整體行程。
初春,積雪融化的時候,趙君心去了廬山,三月春光無限,桃紅梨白的季節,他去了黃山、雁蕩山。
三山覽畢,趙君心本欲在海邊歇息半月,好好琢磨畫作。但兩名暗衛卻接到了皇帝的消息,開始攛掇他趕路。
“公子,洛陽城牡丹盛放,準備開個牡丹花會,您要不要去看看”
“快馬加鞭四五天的功夫就能到。”
“本次花會名品薈萃,好多珍惜品種。”
一號、二號賣力地勸,趙君心笑問“說說看,都有那些品種”
兩個都啞了,表情傻傻的。他們兩個粗俗武人,根本就不懂花。
“這洛陽牡丹花會,我倒也聽過,是該去一去。”趙君心答應了。
能不答應嗎這兩位接的可是皇帝的命令。
計劃裏並沒有洛陽,不過洛陽距離中嶽嵩山很近。在洛陽看花後,好好琢磨一下畫稿,再遊覽嵩山也錯。
看花之旅,就這麽開始了。
兩名暗衛你看我,我看你,都在思考要不要把甚至後半段稍微透露給趙君心。
此去看花,可不僅僅去看牡丹花,還有比花還要花魁。
皇後在自己宮殿的小花園打理花卉。她不擅養花,養的是賤命好生長的普通花卉。現在花開了,滿院鮮紅,她看著開心。
“娘娘”嬤嬤擔心,最近皇後娘娘一直為公子發愁。
“嬤嬤不用擔心,我很好。”皇後娘娘很平靜。
狗皇帝腦殘了想要美色禍害她孫子,也不管香的醜的都往孩子身上拉。
官妓,歌姬,選花魁
不知羞的老色鬼虧他想得出來這些東西怎麽配得上她孫子
得了花魁傳出風流公子的名號對君心又有什麽好處
皇後歎氣,七皇子死得可真冤枉。皇帝現在,倒是做了七皇子一模一樣的事。都想著用桃色新聞敗壞她孫子的名聲
她不急著讓君心成親,也不直接讓他知曉人事。男人有自製力,將精神頭放在事業上而非下半身這是好事。況且,連自己身份都沒有拿迴來,成什麽親
丞相公子的夫人,與皇太孫的夫人,那選擇條件是一樣的嗎
丞相公子,選的媳婦身份不能過高,而皇太孫的媳婦兒,那是未來母儀天下的國母,當然往最高標準挑
她的孫子當然配得上最好的
皇後認為,皇帝這隻是變著法不讓孫子找個有勢力的嶽家,想更好的掌控他而已。
看她把皇帝的計劃給攪和了
作者有話要說 皇帝和皇後都腦補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