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些猶豫:“這老頭講明了,我們要在此地等上三天。現在中途離開,萬一廣目天尊生氣了,再也不肯現身,怎麽辦?”
薛倩說道:“老頭讓咱們跪著等,你都已經躺下了。反正已經違規了,還有什麽好怕的?”
我想了想,點頭讚道:“這就叫破罐破摔。我們走吧。”
我們三個人悄悄地離開了小廟,老頭似乎真的睡熟了,我們討論的時候,他不做聲,我們離開的時候,他沒有任何反應。
薛倩在廟門口歎道:“怪不得他能堅持三天三夜。在這裏睡覺罷了,誰不行?”
我說道:“我終於明白他為什麽修煉了幾十年,卻隻能預測一刻未來了。”
薛倩問道:“為什麽?”
我說道:“因為他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啊。”
薛倩和呂先生哈哈大笑,然後我們三個人勾肩搭背,去尋找飯館。
這小廟處在一個小村子的邊緣。與有人的民居隔了兩塊農田。我們沿著鄉間小路,一路走過去,然後在村子裏麵亂轉。
這村子不大,好在槐城雖然不富裕,但是也不貧窮。這小村子裏麵,倒有一兩家飯館。我們走進去了,照單點菜。
等菜的當中,薛倩說道:“咱們要不要合計合計,等見了廣目天尊之後,問他點什麽問題?”
我說道:“你這是記者采訪嗎?還要提前準備問題。”
薛倩說道:“萬一他隻肯逗留片刻,咱們當然要撿著重要的說了。”
呂先生說道:“咱們先問結果,再問過程。先問問能不能活著從陰間出來,再問陰間是什麽樣的。”
我點了點頭:“理應如此。”
我們三個人正在商量,忽然聽到飯店門口有一陣響動。我看見一個中年人,身上穿著一件袍子。這袍子上麵補丁摞補丁,看起來很是簡樸。而他的手裏麵,拿著一隻錫杖,正在飯店門口不住的搖晃。
錫杖上麵的銅環互相撞擊,發出一串串聲響。
我看見中年人一邊搖錫杖,一邊向飯店裏麵東張西望。不由得感覺有些奇怪。我問呂先生:“他這是要幹什麽?”
呂先生說道:“搖晃錫杖,發出聲響。是提醒施主們,該出來布施了。”隨後,他又皺了皺眉頭,說道:“按照道理說,搖晃兩三下,得不到施舍,就該離去才是。怎麽這家夥搖起來沒夠?這麽煩人。”
我們三個人說話的聲音不大,可是那中年人卻聽到了。他向我們合十,說道:“小僧不肯再走,因為餓的狠了,走不動了。”
我說道:“咱們給他叫一份飯算了。看他這樣子,如果吃不到飯,恐怕要一直搖晃下去。吵也吵死了。”
薛倩笑道:“那倒不一定。等他餓的沒有力氣再搖晃的時候,不就清淨下來了嗎?”
我們兩個說話的聲音不大,但是也沒有刻意壓製著聲音。這僧人肯定是聽到了。
他也沒等我們招唿他,就微笑著說道:“既然三位施主要請我吃飯,那是最好沒有了,多謝多謝。”
然後,他拄著錫杖走進來了,倒也不客氣,就坐在了椅子上麵。
這時候我注意到,中年僧人雖然穿的破破爛爛,但是並不肮髒。
薛倩問僧人:“你是葷還是吃素?”
僧人說道:“葷素不忌,有什麽吃什麽。”
我說道:“原來是個酒肉和尚。”
我看見僧人除了一柄錫杖之外,再也沒有什麽能表明他和尚身份的東西了。而且他的頭上生著亂蓬蓬的長發,胡亂的挽成了一個道髻。這樣看來,他不像是僧人,更像是道士。
我問道:“你既然是和尚,為什麽不把頭發剃幹淨?反而要挽成一個道髻呢?”
僧人笑了笑,說道:“因為我還沒有想好,到底是信佛,還是信道。”
我們聽了這話,都不由得咧了咧嘴:“這和尚說話有點意思啊。”
呂先生看著他,說道:“道友,拜神又不是在市場上買菜,還可以挑挑揀揀,變來變去的嗎?”
僧人聽了這話,哈哈大笑。他的聲音很大,飯店的食客紛紛迴頭。
僧人笑了一陣,說道:“道友,聽你這麽說,難道你見過神仙不成?”
呂先生說道:“我沒有見過。”
僧人說道:“你既然沒有見過。你又怎麽知道,神仙不是市場上的菜呢?你又怎麽知道,拜神不能挑挑揀揀呢?”
呂先生不動聲色的喝了一口茶,說道:“聽道友這意思,你見過神仙了?”
僧人從懷裏麵拿出一隻手帕來。這手帕本來就不大,上麵還補著幾個補丁,當真滑稽的很。
僧人用這手帕擦拭那錫杖,一邊擦,一邊迴答道:“這得看怎麽說了。如果說,你們三位是神仙,那我確實見過了。如果你指的是西天諸佛,道家三清。那我沒有見過。”
他把錫杖放下來,把半個身子貼在桌子上麵,神神秘秘的說道:“我不僅沒有見過,我還可以告訴你們,他們根本就不存在。”
我們三個人一臉震驚的看著他:“你怎麽知道?”
僧人卻沒有迴答我們的話,而是笑眯眯的,自顧說道:“既然他們都不存在,那我信佛信道,有什麽關係?今天讀金剛經覺得厭煩了,我就換成道德經,南華經,太平經,胡說八道經。豈不是好玩得很。”
我們三個人互相對視了一眼,都感覺這僧人說話有些奇怪。如果這小子不是神經病,那就應該是一位得道高人了。
我正要盤問他兩句,我們叫的菜好了。
僧人歡唿一聲,運筷如飛,專門撿著肉吃。隻不過片刻的功夫,桌上的飯菜就下去了一半。我們隻不過一愣神而已,這裏就隻剩下幾盤菜湯了。
僧人抹了抹嘴,向我們合十說道:“多謝三位施主了。小僧告辭。”
隨後,拄著錫杖,就此走了。
薛倩說道:“老頭讓咱們跪著等,你都已經躺下了。反正已經違規了,還有什麽好怕的?”
我想了想,點頭讚道:“這就叫破罐破摔。我們走吧。”
我們三個人悄悄地離開了小廟,老頭似乎真的睡熟了,我們討論的時候,他不做聲,我們離開的時候,他沒有任何反應。
薛倩在廟門口歎道:“怪不得他能堅持三天三夜。在這裏睡覺罷了,誰不行?”
我說道:“我終於明白他為什麽修煉了幾十年,卻隻能預測一刻未來了。”
薛倩問道:“為什麽?”
我說道:“因為他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啊。”
薛倩和呂先生哈哈大笑,然後我們三個人勾肩搭背,去尋找飯館。
這小廟處在一個小村子的邊緣。與有人的民居隔了兩塊農田。我們沿著鄉間小路,一路走過去,然後在村子裏麵亂轉。
這村子不大,好在槐城雖然不富裕,但是也不貧窮。這小村子裏麵,倒有一兩家飯館。我們走進去了,照單點菜。
等菜的當中,薛倩說道:“咱們要不要合計合計,等見了廣目天尊之後,問他點什麽問題?”
我說道:“你這是記者采訪嗎?還要提前準備問題。”
薛倩說道:“萬一他隻肯逗留片刻,咱們當然要撿著重要的說了。”
呂先生說道:“咱們先問結果,再問過程。先問問能不能活著從陰間出來,再問陰間是什麽樣的。”
我點了點頭:“理應如此。”
我們三個人正在商量,忽然聽到飯店門口有一陣響動。我看見一個中年人,身上穿著一件袍子。這袍子上麵補丁摞補丁,看起來很是簡樸。而他的手裏麵,拿著一隻錫杖,正在飯店門口不住的搖晃。
錫杖上麵的銅環互相撞擊,發出一串串聲響。
我看見中年人一邊搖錫杖,一邊向飯店裏麵東張西望。不由得感覺有些奇怪。我問呂先生:“他這是要幹什麽?”
呂先生說道:“搖晃錫杖,發出聲響。是提醒施主們,該出來布施了。”隨後,他又皺了皺眉頭,說道:“按照道理說,搖晃兩三下,得不到施舍,就該離去才是。怎麽這家夥搖起來沒夠?這麽煩人。”
我們三個人說話的聲音不大,可是那中年人卻聽到了。他向我們合十,說道:“小僧不肯再走,因為餓的狠了,走不動了。”
我說道:“咱們給他叫一份飯算了。看他這樣子,如果吃不到飯,恐怕要一直搖晃下去。吵也吵死了。”
薛倩笑道:“那倒不一定。等他餓的沒有力氣再搖晃的時候,不就清淨下來了嗎?”
我們兩個說話的聲音不大,但是也沒有刻意壓製著聲音。這僧人肯定是聽到了。
他也沒等我們招唿他,就微笑著說道:“既然三位施主要請我吃飯,那是最好沒有了,多謝多謝。”
然後,他拄著錫杖走進來了,倒也不客氣,就坐在了椅子上麵。
這時候我注意到,中年僧人雖然穿的破破爛爛,但是並不肮髒。
薛倩問僧人:“你是葷還是吃素?”
僧人說道:“葷素不忌,有什麽吃什麽。”
我說道:“原來是個酒肉和尚。”
我看見僧人除了一柄錫杖之外,再也沒有什麽能表明他和尚身份的東西了。而且他的頭上生著亂蓬蓬的長發,胡亂的挽成了一個道髻。這樣看來,他不像是僧人,更像是道士。
我問道:“你既然是和尚,為什麽不把頭發剃幹淨?反而要挽成一個道髻呢?”
僧人笑了笑,說道:“因為我還沒有想好,到底是信佛,還是信道。”
我們聽了這話,都不由得咧了咧嘴:“這和尚說話有點意思啊。”
呂先生看著他,說道:“道友,拜神又不是在市場上買菜,還可以挑挑揀揀,變來變去的嗎?”
僧人聽了這話,哈哈大笑。他的聲音很大,飯店的食客紛紛迴頭。
僧人笑了一陣,說道:“道友,聽你這麽說,難道你見過神仙不成?”
呂先生說道:“我沒有見過。”
僧人說道:“你既然沒有見過。你又怎麽知道,神仙不是市場上的菜呢?你又怎麽知道,拜神不能挑挑揀揀呢?”
呂先生不動聲色的喝了一口茶,說道:“聽道友這意思,你見過神仙了?”
僧人從懷裏麵拿出一隻手帕來。這手帕本來就不大,上麵還補著幾個補丁,當真滑稽的很。
僧人用這手帕擦拭那錫杖,一邊擦,一邊迴答道:“這得看怎麽說了。如果說,你們三位是神仙,那我確實見過了。如果你指的是西天諸佛,道家三清。那我沒有見過。”
他把錫杖放下來,把半個身子貼在桌子上麵,神神秘秘的說道:“我不僅沒有見過,我還可以告訴你們,他們根本就不存在。”
我們三個人一臉震驚的看著他:“你怎麽知道?”
僧人卻沒有迴答我們的話,而是笑眯眯的,自顧說道:“既然他們都不存在,那我信佛信道,有什麽關係?今天讀金剛經覺得厭煩了,我就換成道德經,南華經,太平經,胡說八道經。豈不是好玩得很。”
我們三個人互相對視了一眼,都感覺這僧人說話有些奇怪。如果這小子不是神經病,那就應該是一位得道高人了。
我正要盤問他兩句,我們叫的菜好了。
僧人歡唿一聲,運筷如飛,專門撿著肉吃。隻不過片刻的功夫,桌上的飯菜就下去了一半。我們隻不過一愣神而已,這裏就隻剩下幾盤菜湯了。
僧人抹了抹嘴,向我們合十說道:“多謝三位施主了。小僧告辭。”
隨後,拄著錫杖,就此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