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封賞
三天過去,戰場那邊諸多事情都已經處理完畢,那些軍械都已經被集中保護起來,而當晚救出的糧草也都已安置在指定的地點,之所以留在那裏十萬兵力,一方麵看護各種物資,一方麵監管那些俘虜。
幾日來,數萬俘虜能吃的東西是夜軍出於大度扔給他們的殘羹剩飯,能讓他們勉強填飽肚子已是大幸,那些人想吃肉根本不可能。一日不讓他們上戰場,夜軍便一日不讓他們吃飽。說起來,對於那些降卒而言,他們能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休息已經是萬幸,他們又能有什麽不滿的地方。
不過因為爭奪住處以及爭奪食物的關係,幾萬降卒爭鬥不斷,兩天裏,原先的傷者和其中的弱者死傷不少,而且一個個都死的非常悲慘。對於那些人的死,林玄仲是看在眼裏,恨在心裏,如果那些降卒可以互相團結一些,那些人不必死,可惜林玄仲無法決定他們的命運,隻能把所有不好的情緒放在心裏。
與那些普通士兵相比,兩方軍隊高層的處境更加艱難,兩名敵帥和數十名將軍無一例外都是高階武修,要是隨便放了他們,那真與放虎歸山無異,但一直把他們當成是重犯關著,的確讓那些人受盡屈辱。不管怎樣,在不打算殺了那些人的情況下,趙旭已經向飛、揚兩國君主提出條件。
如果兩國君主願意花費巨大代價贖迴那些人,他們可以進行一場交易。如果兩國君主不接受條件,那隻有處死他們的,所以現在施江川與鐵心等人都是重要人質,他們的存在意義是最大可能的為夜軍換取利益。
若是兩人被各自國家拋棄,那他們便不再有存在的意義。不過在目前局勢穩定的情況下,趙旭並不急著讓飛、揚兩國盡快表態,隻是讓下麵妥善關押那些重犯而已。
距離戰事結束已有三天,封賞有功之士是趙旭目前正在處理的事。按照幾位主將的說法最大的功勞在林玄仲身上,隻是林玄仲還犯下了最大的錯誤,因此如何判定林玄仲的功過是非對於趙旭來說始終不是一個小問題。
獸襲計劃的成功讓林玄仲居功至偉,但親臨戰場的冒險行為又讓林玄仲錯的一塌糊塗,好在林玄仲的錯誤並非不能原諒。
往小的說,林玄仲對攔住聯軍突圍的功勞要大於其上陣殺敵的過錯。往大的說,如果林玄仲被聯軍擒住,那戰爭的結局可能會發生反轉,林玄仲的罪過自然不可饒恕。不過好在林玄仲並不是真有意義上的夜軍統帥,而且隻是統領步營與箭營將士,趙旭不想把林玄仲的過錯放大,因為這違背了他們要栽培林玄仲的本意。
想來想去,趙旭最終覺得關鍵之處在於林玄仲當時沒有完全掌控戰局,才導致聯軍有可乘之機。如果林玄仲早把那一萬夜軍帶到戰場附近,之後不會有其親自上陣殺敵的事情發生。
如果單單計較林玄仲指揮能力不足,那便不能削弱林玄仲的功勞,所以還是按照先前的決定,趙旭直接寫書表彰林玄仲的功勞,讓藍策封林玄仲為虎將,地位與軍中的主將平齊。不管藍策何時能批準,當趙旭把其對林玄仲的封賞宣布下去,林玄仲直接成為步營主將,與其他幾位主將地位平齊。
對趙旭的決議,張大膽等人並無異議,因此下麵的將軍更不敢有異議。而林玄仲當上主將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出征揚國,日期定在攻破翼都之後。
現在形勢已經穩定下來,何時出兵翼都要看天氣,暫時夜軍無法踩著厚厚的積雪行軍,所以首先要等的是天晴。而在等待期間,趙旭像當初占領樊城那樣直接發書翼皇。
如果翼皇願意主動歸順,翼國皇室可以降尊保存下來;如果不願歸順,夜軍一到玉石俱焚。趙旭給翼皇的考慮時間不長,天晴之前,翼皇必須要給趙旭一個交代。
彷徨多日後終於等到了決定翼國命運的時刻到來,翼皇並沒有感到太多為難。兩日前,夜軍以計大敗聯軍的消息在翼都傳開後,夜軍的聲勢之強,驚的那些原本欲討好聯軍的翼國人士四處亂竄,現在的翼都已經空虛,翼皇沒有阻擋夜軍的能力。
不僅翼國如此,失去大半軍力的飛、揚兩國同樣收到趙旭的勸降文書,兩位國主目前對夜軍的忌憚不比翼皇差,所以那夜一戰之後,夜軍已然聲威震天。麵對現在的夜軍,三位國主除了恐慌外,沒有別的情緒。
拋開三國皇室的情況不提,在沒受到任何指責隻獲得上麵的嘉獎的情況下,林玄仲明白了趙旭的良苦用心,所以並不推辭地當上步營主將。當獲得虎將稱號後,軍中一些覺得林玄仲還不能勝任主將一職的將軍現在都沒了話說,在趙旭的支持下,林玄仲的聲威越來越強。
現在三營之中,林玄仲的聲威已經超出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張大膽,一躍成為東部夜軍的五位主將之首。
那日林玄仲上陣殺敵對於上麵的一眾將軍來說算是一種錯誤行為,但對於下麵的士兵而言,此舉卻恰恰彰顯了林玄仲過人的實力。短短一刻鍾不到的時間裏,林玄仲殺了幾百名普通士兵,幾十名聯軍將領,以一人之力攔住一半聯軍,如何戰績放眼整個夜軍無人能及。
那夜趙旭同意林玄仲安置俘虜的建議之後,林玄仲去安置降卒時,一些想殺降卒的將軍不滿另一些將軍對林玄仲的種種稱讚,一個個親自到林玄仲參戰的區域查看,結果地上那些被一劍斃命的屍體證明了林玄仲的功勞。
特別是林玄仲與那些飛軍將領對戰的那處區域,那些高階武修的屍體聚集在一處,通過對他們身上傷口的檢查,那些不相信林玄仲殺了幾十名敵軍將領的將軍再不敢懷疑林玄仲的戰績,而林玄仲的兇名也因此直接在軍中傳開,被許多將士譽為“第一兇將。”
到今日,整個夜軍之中無人不知林玄仲的資質萬中無一,不能以正常的眼光衡量林玄仲的個人實力,而且許多人都說在林玄仲麵前已沒有高階武修與普通武修之分,要殺他們隻需一劍而已,那些人把林玄仲說的神乎其神,更是坐實林玄仲的“第一兇將”之稱。
現在許多夜軍麵對林玄仲時,眼中不再是以往的那種尊敬,而是深深的敬畏,一個個都知道林玄仲可以輕易殺了他們。
拋開林玄仲上陣殺敵的事不提,關於獸襲計劃,前前後後單單林玄仲一人立下的戰功已足以令其獲得虎將之稱,因此當趙旭表明在大勝聯軍方麵林玄仲居功至偉後,可以說在許多士兵眼裏,林玄仲已經是超越張大膽的存在。
與聯軍的一戰讓林玄仲徹底成名,對於現在的林玄仲而言資曆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其已經具有虎將封號之實。總而言之,目前林玄仲在夜軍中的地位可以說是如日中天,隻可惜林玄仲自己卻感受不到那種無上的榮譽,有的隻是對未來的懷疑而已。
戰爭結束的那天早上,林玄仲便收到方青傳來的消息,白燁力戰敵將,不幸身亡,倪友斌應闖敵陣身受重傷生死未卜,青羿身中一劍,身受重傷,淩子莫力挑敵將重傷致死,可以說幾乎各個與林玄仲關係友好的人都出了點狀況,也是在那時林玄仲才意識到當晚夜軍不止五萬將士戰亡,還有一些重傷的人陸續死去。
現在已經過去兩天,林玄仲還是不知該如何平複自己的心情,白燁的死對林玄仲的打擊或許比不上當初明不悔的死,但卻同樣令林玄仲意識到一個問題。隻要戰爭不停,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死在接下來的戰事中,可惜的是戰爭的結束與否不是個人可以決定,所以林玄仲的問題是今後還會有多少朋友離自己而去。
當考慮到戰爭帶來的種種壞處後,林玄仲不出意外的考慮起自己的將來。雖說現在當上步營主將需要負責的事務減少,地位大大提高,但林玄仲感受不到一點輕鬆,隻有疲憊。那種疲憊令林玄仲生出許多負麵情緒,何時離開軍隊又成為林玄仲經常考慮的問題。
可惜關於離開軍隊的問題,林玄仲一直想不清楚,現在因為見不到青羿,連與人說說心裏話的機會都沒有。
趙旭的命令一下,林玄仲便不需要再有什麽副將,因為今後除了李劍然外,隻要是步營的將軍都要聽從林玄仲的指令,因此上麵還將張九天提升為將軍,不僅被封為正將,而且還是個二等狼將,張九天在軍中的地位直接提升幾個檔次,可以說那一戰令張九天達成所願。
三天過去,戰場那邊諸多事情都已經處理完畢,那些軍械都已經被集中保護起來,而當晚救出的糧草也都已安置在指定的地點,之所以留在那裏十萬兵力,一方麵看護各種物資,一方麵監管那些俘虜。
幾日來,數萬俘虜能吃的東西是夜軍出於大度扔給他們的殘羹剩飯,能讓他們勉強填飽肚子已是大幸,那些人想吃肉根本不可能。一日不讓他們上戰場,夜軍便一日不讓他們吃飽。說起來,對於那些降卒而言,他們能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休息已經是萬幸,他們又能有什麽不滿的地方。
不過因為爭奪住處以及爭奪食物的關係,幾萬降卒爭鬥不斷,兩天裏,原先的傷者和其中的弱者死傷不少,而且一個個都死的非常悲慘。對於那些人的死,林玄仲是看在眼裏,恨在心裏,如果那些降卒可以互相團結一些,那些人不必死,可惜林玄仲無法決定他們的命運,隻能把所有不好的情緒放在心裏。
與那些普通士兵相比,兩方軍隊高層的處境更加艱難,兩名敵帥和數十名將軍無一例外都是高階武修,要是隨便放了他們,那真與放虎歸山無異,但一直把他們當成是重犯關著,的確讓那些人受盡屈辱。不管怎樣,在不打算殺了那些人的情況下,趙旭已經向飛、揚兩國君主提出條件。
如果兩國君主願意花費巨大代價贖迴那些人,他們可以進行一場交易。如果兩國君主不接受條件,那隻有處死他們的,所以現在施江川與鐵心等人都是重要人質,他們的存在意義是最大可能的為夜軍換取利益。
若是兩人被各自國家拋棄,那他們便不再有存在的意義。不過在目前局勢穩定的情況下,趙旭並不急著讓飛、揚兩國盡快表態,隻是讓下麵妥善關押那些重犯而已。
距離戰事結束已有三天,封賞有功之士是趙旭目前正在處理的事。按照幾位主將的說法最大的功勞在林玄仲身上,隻是林玄仲還犯下了最大的錯誤,因此如何判定林玄仲的功過是非對於趙旭來說始終不是一個小問題。
獸襲計劃的成功讓林玄仲居功至偉,但親臨戰場的冒險行為又讓林玄仲錯的一塌糊塗,好在林玄仲的錯誤並非不能原諒。
往小的說,林玄仲對攔住聯軍突圍的功勞要大於其上陣殺敵的過錯。往大的說,如果林玄仲被聯軍擒住,那戰爭的結局可能會發生反轉,林玄仲的罪過自然不可饒恕。不過好在林玄仲並不是真有意義上的夜軍統帥,而且隻是統領步營與箭營將士,趙旭不想把林玄仲的過錯放大,因為這違背了他們要栽培林玄仲的本意。
想來想去,趙旭最終覺得關鍵之處在於林玄仲當時沒有完全掌控戰局,才導致聯軍有可乘之機。如果林玄仲早把那一萬夜軍帶到戰場附近,之後不會有其親自上陣殺敵的事情發生。
如果單單計較林玄仲指揮能力不足,那便不能削弱林玄仲的功勞,所以還是按照先前的決定,趙旭直接寫書表彰林玄仲的功勞,讓藍策封林玄仲為虎將,地位與軍中的主將平齊。不管藍策何時能批準,當趙旭把其對林玄仲的封賞宣布下去,林玄仲直接成為步營主將,與其他幾位主將地位平齊。
對趙旭的決議,張大膽等人並無異議,因此下麵的將軍更不敢有異議。而林玄仲當上主將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出征揚國,日期定在攻破翼都之後。
現在形勢已經穩定下來,何時出兵翼都要看天氣,暫時夜軍無法踩著厚厚的積雪行軍,所以首先要等的是天晴。而在等待期間,趙旭像當初占領樊城那樣直接發書翼皇。
如果翼皇願意主動歸順,翼國皇室可以降尊保存下來;如果不願歸順,夜軍一到玉石俱焚。趙旭給翼皇的考慮時間不長,天晴之前,翼皇必須要給趙旭一個交代。
彷徨多日後終於等到了決定翼國命運的時刻到來,翼皇並沒有感到太多為難。兩日前,夜軍以計大敗聯軍的消息在翼都傳開後,夜軍的聲勢之強,驚的那些原本欲討好聯軍的翼國人士四處亂竄,現在的翼都已經空虛,翼皇沒有阻擋夜軍的能力。
不僅翼國如此,失去大半軍力的飛、揚兩國同樣收到趙旭的勸降文書,兩位國主目前對夜軍的忌憚不比翼皇差,所以那夜一戰之後,夜軍已然聲威震天。麵對現在的夜軍,三位國主除了恐慌外,沒有別的情緒。
拋開三國皇室的情況不提,在沒受到任何指責隻獲得上麵的嘉獎的情況下,林玄仲明白了趙旭的良苦用心,所以並不推辭地當上步營主將。當獲得虎將稱號後,軍中一些覺得林玄仲還不能勝任主將一職的將軍現在都沒了話說,在趙旭的支持下,林玄仲的聲威越來越強。
現在三營之中,林玄仲的聲威已經超出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張大膽,一躍成為東部夜軍的五位主將之首。
那日林玄仲上陣殺敵對於上麵的一眾將軍來說算是一種錯誤行為,但對於下麵的士兵而言,此舉卻恰恰彰顯了林玄仲過人的實力。短短一刻鍾不到的時間裏,林玄仲殺了幾百名普通士兵,幾十名聯軍將領,以一人之力攔住一半聯軍,如何戰績放眼整個夜軍無人能及。
那夜趙旭同意林玄仲安置俘虜的建議之後,林玄仲去安置降卒時,一些想殺降卒的將軍不滿另一些將軍對林玄仲的種種稱讚,一個個親自到林玄仲參戰的區域查看,結果地上那些被一劍斃命的屍體證明了林玄仲的功勞。
特別是林玄仲與那些飛軍將領對戰的那處區域,那些高階武修的屍體聚集在一處,通過對他們身上傷口的檢查,那些不相信林玄仲殺了幾十名敵軍將領的將軍再不敢懷疑林玄仲的戰績,而林玄仲的兇名也因此直接在軍中傳開,被許多將士譽為“第一兇將。”
到今日,整個夜軍之中無人不知林玄仲的資質萬中無一,不能以正常的眼光衡量林玄仲的個人實力,而且許多人都說在林玄仲麵前已沒有高階武修與普通武修之分,要殺他們隻需一劍而已,那些人把林玄仲說的神乎其神,更是坐實林玄仲的“第一兇將”之稱。
現在許多夜軍麵對林玄仲時,眼中不再是以往的那種尊敬,而是深深的敬畏,一個個都知道林玄仲可以輕易殺了他們。
拋開林玄仲上陣殺敵的事不提,關於獸襲計劃,前前後後單單林玄仲一人立下的戰功已足以令其獲得虎將之稱,因此當趙旭表明在大勝聯軍方麵林玄仲居功至偉後,可以說在許多士兵眼裏,林玄仲已經是超越張大膽的存在。
與聯軍的一戰讓林玄仲徹底成名,對於現在的林玄仲而言資曆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其已經具有虎將封號之實。總而言之,目前林玄仲在夜軍中的地位可以說是如日中天,隻可惜林玄仲自己卻感受不到那種無上的榮譽,有的隻是對未來的懷疑而已。
戰爭結束的那天早上,林玄仲便收到方青傳來的消息,白燁力戰敵將,不幸身亡,倪友斌應闖敵陣身受重傷生死未卜,青羿身中一劍,身受重傷,淩子莫力挑敵將重傷致死,可以說幾乎各個與林玄仲關係友好的人都出了點狀況,也是在那時林玄仲才意識到當晚夜軍不止五萬將士戰亡,還有一些重傷的人陸續死去。
現在已經過去兩天,林玄仲還是不知該如何平複自己的心情,白燁的死對林玄仲的打擊或許比不上當初明不悔的死,但卻同樣令林玄仲意識到一個問題。隻要戰爭不停,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死在接下來的戰事中,可惜的是戰爭的結束與否不是個人可以決定,所以林玄仲的問題是今後還會有多少朋友離自己而去。
當考慮到戰爭帶來的種種壞處後,林玄仲不出意外的考慮起自己的將來。雖說現在當上步營主將需要負責的事務減少,地位大大提高,但林玄仲感受不到一點輕鬆,隻有疲憊。那種疲憊令林玄仲生出許多負麵情緒,何時離開軍隊又成為林玄仲經常考慮的問題。
可惜關於離開軍隊的問題,林玄仲一直想不清楚,現在因為見不到青羿,連與人說說心裏話的機會都沒有。
趙旭的命令一下,林玄仲便不需要再有什麽副將,因為今後除了李劍然外,隻要是步營的將軍都要聽從林玄仲的指令,因此上麵還將張九天提升為將軍,不僅被封為正將,而且還是個二等狼將,張九天在軍中的地位直接提升幾個檔次,可以說那一戰令張九天達成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