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在軍營裏隻有集體操練,可以私下練功的隻有那些軍官,一般士兵不能找個空地擺弄兵器,所以幾人要去隻能去訓練場。


    本來三人是不會有同那些普通士兵一起操練的想法,可是現在真不想待在狹小的帳篷裏什麽都不做,所以簡單商量就答應了大牛兄弟的提議。


    在大牛兄弟帶領下,三人很快加入一個明顯少人的方隊。手中還拿著長矛,一種步兵通用的兵器。和騎兵對抗的時候,長兵器的作用很大。


    長矛是用鐵棍和敲打成形的矛頭組成,其重量對於武修來說可以忽略不計,拿在手中不能說合手,但沒有任何別扭的感覺。


    在大牛兄弟交代下,三人走進隊列後誰都沒有說話,同其他人一起聆聽方陣前那位軍官的教誨。隊伍後方發現幾人到來的那些什長隻是冷眼看看來遲的幾人,並沒有說什麽。


    “在戰場上,千軍萬馬之間,形勢千變萬化,一切都講究一個字快’,稍有不慎便會死於亂刀亂槍之下,”停頓一下,那軍官又繼續說道:“若論單打獨鬥,平日你們私下練的那些招式或許還有些作用,可戰場上你們或許連完成一個招式的機會都沒有。”


    “在緊張的對局之中,所有人都要提高搏殺或是防守的效率,所以戰場上拚的是速度、是眼力、是氣勢,不是你們那些花花招式。”


    “不要以為現在的訓練方式簡單,看起來沒有什麽攻擊效果,可在戰場上,簡單動作會是你殺敵的唯一方式。”前麵的軍官言詞精辟,氣勢如虹,不斷地向訓練場的士兵傳輸真正的戰鬥理念。


    那名軍官說的理念與尋常武修練習武技的理念完全相反,可聽那軍官的意思,其所說的內容都是士兵們上陣殺敵的關鍵。


    迴想以前擊殺那些強盜的場景,林玄仲深有體會,當時除了身法外,一切動作實實在在,簡簡單單,根本不用講究招式,隻需要對準敵人的要害出手即可,可以說整個過程完全不需要考慮。


    按照前麵軍官的說法,的確是一切都講究一個“快”字,而且林玄仲的身法正是以快為主要特點。簡而言之,林玄仲本身能理解這位軍官的說法,當然第一次接受這樣的理念,還是有一定的衝擊。


    其實有所了解和真正認識是兩個概念,一前一後,而林玄仲此時正是完成了兩個階段之間的跨越。


    “軍隊講究的團隊合作,切不可孤軍深入,否則一旦落於險境,必定難逃一死。”不僅提到個人的作戰方式,那位軍官還在教導所有士兵上陣殺敵與對抗的方法。


    對於沒當過兵的三人來說,那是一種新的知識。接著,在那軍官把該說的都說完後,然後就是士兵正是操練。長矛的使用方法很簡單,刺、揮兩種方式,現在練兵更多的是練步伐。


    在戰場上要求大軍的步伐一致,一起向前推進或是後撤,要始終保持共同進退的陣型,一般訓練有素的軍隊都是如此。


    一個時辰後,林玄仲已經學會軍隊特有的那種步伐,以及使用長矛的方法。光從兵器本身來說,長度足夠,麵對騎兵時能削減幾分對騎兵畏懼,麵對同樣的步兵那就需要廝殺到底。


    在戰場上兵器是士兵唯一的依靠,一旦折斷會影響士兵的所有進攻意念,還有可能讓士兵陷入困境,所以一般的步兵還佩帶短劍。在長矛斷後,他們還可以使用短劍。


    其實在戰爭達到白熱化的時候,兵器已經不是主要,最重要的是如何才能方便殺人。現在一個時辰過去,林玄仲額頭已經有汗水滴落,今天的訓練本來是以作戰方法為主,可林玄仲因為好久沒有練武。


    在操練的時候非常賣力,所以不知不覺就有些累。在過去的很長時間裏,前麵的軍官讓眾人休息多次,現在又到休息時間,五人坐在一起討論著平常訓練。


    在大牛的解釋下,幾人才漸漸知道他們平常的訓練要比現在難幾倍,目前的訓練很輕鬆。因為敵軍隨時都有可能來犯,所以軍隊不能進行強度高的訓練,不然一旦敵軍打來,他們都沒有力氣抵抗。


    在林玄仲他們繼續說著有關軍隊的事時,在趙旭的營帳裏麵,全軍上下職位高的將領都在裏麵,但那些人中明顯有一人並未穿著戎裝,一看就不像是軍隊裏麵的人。


    “文將軍,皇室真的要攻打雪國?”趙旭拿著手上的一張文書,神色總是不能確定。


    “當真無疑,昨夜大將軍與皇室來使會麵之後,已經對吾等一幹部下明言夜國皇室與其他六國皇室聯合起來,要進攻周邊等國。不日大軍即會抵達城關,所以大將軍特意命我過來把消息帶給將軍。”在趙旭的詢問下,那個被稱為文將軍的人當即把情況簡單說明一下。


    而此人並不是皇室來使,而是城關大將的部下,與趙旭之間有過來往,雙方自然認識。


    “文將軍,大將軍有沒有明言何時撤兵?”在確認休息的準確性後,趙旭接著問道。


    “大將軍說一切全由將軍自己決定。”


    文將軍此言一出,趙旭麵色一緊,不知道城關的大將軍是什麽意思,不由得沉默下來。


    “將軍,既然如此,我們何不盡快退守城關,”在趙旭思索問題時,一名將軍聽明白是怎麽迴事,當即給出建議。


    “恩,”趙旭若有所思的點點道:“此事我自有主張。”


    “將軍,難道你還不打算即刻撤兵?”見趙旭並未明言撤兵時間,一名將軍麵帶疑惑問道。


    “大軍撤退一事要有條不紊的進行,營地離城關還有幾十裏路,要是敵軍得知消息可能會全力追來,到時我軍會遇到麻煩。”趙旭自然知道越快撤兵越好,可雪軍那邊不得不防。


    “傳令下去,三軍繼續操練,其他人員負責裝載糧草兵器,秘密做好一切撤離準備,今夜正式撤兵。”在認真考慮後,趙旭隻能下達這樣的軍令。


    現在趙旭總算說出撤兵的具體時間,早就想退守城關的眾人都無異議。接下來,在許多將軍離開營帳去負責撤兵的事宜時,趙旭又同那文將軍私下交流一番。


    沒有援兵,趙旭得到的結果是撤兵途中全都要靠他們自己,算是守城大將對他們邊軍的一次考驗。在漸漸領會守城大將的意思後,趙旭已經知道接下來該怎麽做,而那文將軍已經把消息帶給趙旭,現在正要迴去複命。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文將軍離開沒多久,雪國大軍已經抵達他們先鋒部隊駐紮的地方。十幾萬大軍風塵仆仆,還帶著許多攻城猛獸以及攻城器械。


    那些刺甲獸自古以來就是通用的攻城兇獸,用它們來撞開城門最好不過,帶著刺甲獸和攻城器械來完全顯示了雪國大軍的決心。


    與先鋒部隊匯合後,雪國此次攻打夜國東部要塞一共調來十五萬大軍,是雪國的四分之一兵力。為青元大國效力,雪國的確賣力。


    同大軍主帥一起來的還有青元大國派來的監軍,一來負責觀察雪國大軍的動向,二來輔佐大軍拿下夜國的各個城池。十五萬大軍齊齊地站在一處荒原上,隊形一個接著一個,人影密密麻麻,光是這陣勢就已經無比驚人。


    大軍一到,主帥和眾多將領都被洪將軍請到早就備好的大帳之中。元帥和監軍位於上位,其他將領在江邊圍著之前那有夜國地形圖的案幾。


    在洪將軍詳細稟報初戰的情況後,三軍主帥和那監軍謙讓一番,然後就由監軍來說:“即刻派使節去招降,如若不降,明日午後大軍壓境。”


    勸降是兩國交戰的慣用手段,如果覺得對方會降,那就先派使節遊說。如果兩方矛盾太深,那就直接開戰。還有就是把戰書帶著去勸降,如果對方不願意投降,那就直接下戰書。現在監軍要用的正是第三種方式。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這是自古以來的規矩,雪國的使節很容易進入營地主帳和趙旭及一幹將領對話。無非是把歸降的好處和不降的壞處說給一幹人聽,好處通常比壞處多。


    之前已經接到撤軍的命令,在夜國大軍還沒趕來之前,趙旭他們是要退守城關,不管雪國來多少人,他們都不會降於對方,不過暫時還不能激怒對方,所以趙旭以正常的談判方式迴應來使。


    明日一早給於答複,好把來使給送迴去。


    如若不降,兩軍即刻開戰。趙將軍的答複不讓雪國來使太滿意,但雪國來使已經達成此次前來的目的。


    “將軍,雪國的大軍已經抵達駐地,今晚我們的撤退不會出問題吧?”送走雪國來使,迴到營帳中的一幹將領又開始議論起來。


    關於撤軍一事,趙旭曾考慮過多次。如果被雪軍先發現他們的動向,雪軍派人來追,那麽他們攜帶的輜重都可以扔掉不要,大軍盡快趕到城關最好。但仔細想想不確定的因素太多,趙旭並沒有萬無一失的辦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霸者何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飄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飄逸並收藏霸者何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