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顧浪就帶著我,一邊乞討一邊走,終於來到了桃源村的浪馨福利院……”
“譚老師便收留了我們……”
“顧浪隻記得自己姓顧,譚老師便給他取名叫顧浪……”
“而我被拐的時候太小,早忘記了自己原來的名字,於是,譚老師便讓我跟了她姓,給我取了名字叫譚馨雅……”
“我和顧浪到浪馨福利院不久,譚爺爺就得病去世了……”
“沒有了譚爺爺的退役工資,福利院一下子就艱難起來了……”
“譚老師兩口子,當年辭掉了大城市裏的工作,就沒有了收入,他們雖然辦了村小學教書,可從來沒有問村裏的孩子們,收過一分錢的學費……”
“於是,譚老師兩口子,便到處募捐,支撐著浪馨福利院的開銷……”
“好在,譚爺爺當年撫養長大的那些孩子,還都念著譚爺爺的養育之恩,對桃源村也有感情,便紛紛資助,浪馨福利院才勉強撐了下來……”
“可惜,桃源村裏的人心,卻壞掉了……”
譚馨雅長歎一聲,頓了頓繼續說道:
“譚爺爺一死
,村裏的人,就把他名下的田地,收走了……”
“他們說,譚老師雖然是譚爺爺的養女,可是她去大城市教書的時候,早就把戶口遷走了,已經不算是桃源村的人,所以,譚爺爺的田地不能繼續給她……”
“村子裏的人還說,允許譚老師繼續住在浪馨福利院裏,都是看在譚爺爺的份上,不然就要把我們全都趕走……”
“譚老師拿出了相關政策法規,上麵說,農村的宅基地,子女有權繼承,村子裏的人,這才不說什麽了……”
“就這樣相安無事的過了好多年,浪馨福利院的孩子們越來越多,可資助浪馨福利院的人,卻越來越少……”
“那些譚爺爺撫養長大的戰友的孩子,大多也都老了退休了,沒有能力再繼續資助浪馨福利院了……”
“而他們的子女,對桃源村沒有一點點的感情,當然不願意再資助……”
“於是,譚老師兩口子為了支撐浪馨福利院,便停辦了桃源村的小學,去天都市裏打工賺錢……”
“他們兩口子,雖然有教師資格證,可是歲數太大了
,沒有學校願意聘用他們!”
“再加上,他們還要照顧浪馨福利院的孩子們,沒有辦法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工作上!”
“譚老師兩口子,隻好找了好多家培訓機構打零工,每天白天都要上很多很多的課……”
“晚上迴到家,他們照顧孩子們吃完睡下,還要備課到深夜……”
“終於,他們倆都累到了……”
“他們的子女,一直都不理解譚老師兩口子,覺得他們放棄了大城市裏的鐵飯碗,也不照顧自己的子女,卻來窮鄉僻壤的桃源村,照顧一幫流落街頭的野孩子……”
“所以,譚老師的子女,很少來桃源村看他們……”
“直到譚老師兩口子都病倒了,他們的子女,才來把他們接走了……”
“據說,譚老師兩口子沒過幾個月,就相繼去世了,我們這些孩子……再沒有任何他們的消息,連最後一麵都沒有見著……”
譚馨雅說著譚老師的往事,淚水不禁“撲簌簌”的,滾落了她的碎花衣襟……
“……”
杜遠誌和大家,也都停下了筷子,低頭唏噓不已……
他們全都被譚馨雅說的這個譚爺爺和譚老師,感動不已!
譚爺爺高風亮節,撫育戰友的遺孤也就罷了,居然還修建了浪馨福利院,傾盡所有,來保護這些流落街頭的孩子……
而譚老師兩口子就更令人欽佩了!
他們為了繼承譚爺爺的遺誌,照顧浪馨福利院的孩子們,不惜放棄了大城市裏優越的工作和生活,迴到了桃源村,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守護浪馨福利院的這些孩子……
為此,他們兩口子,還讓自己的子女怨恨……
“你們浪馨福利院,沒有了譚老師兩口子,怎麽……撐到了今天?”杜遠誌問道。
“譚老師去的時候,顧浪十八歲,我十六歲,浪馨福利院裏,就數我們倆最大……”
“於是,譚老師便把浪馨福利院,暫時交給了我們倆,她說,等她治好病,就迴來……”
“沒想到,他們兩口子被子女接走後,就再也沒有迴來……”
“於是,顧浪就帶著我們,白天去城市裏乞討,晚上就住在浪馨福利院……”
“可是,村子裏的人,說我們是乞丐,不許
我們住在浪馨福利院裏,馬勃當時已經是村裏的負責人了,他就要趕我們走……”
譚馨雅喟然長歎道。
“你……不應該算是譚老師的女兒嗎?你應該有權力繼承譚爺爺的宅基地啊!”杜遠誌皺著眉頭問道,“他們沒有權力趕你們走啊!”
“我……雖然跟著譚老師姓了譚,可……一直沒有福氣……給她當女兒!”譚馨雅淒然的笑道。
“這是為什麽啊?”杜遠誌不解的問道。
“譚老師他們兩口子,已經有了兩個孩子,按照政策,他們不能再收養孩子……”
譚馨雅歎道:“所以,他們倆雖然一直把我他們的親閨女,可……我們一直沒有辦法辦理收養手續……”
“而且,譚老師的子女,對譚老師收養我,也十分的反對……譚老師幾次打電話和他們商量,他們都說,譚老師要是收養了我,他們就和譚老師斷絕關係……”
“就這樣,我們和譚老師一點法律上的關係都沒有,不明不白的住在浪馨福利院裏,才讓馬勃他們的欺負,一點辦法也沒有……”
譚馨雅喟然長歎。
(本章完)
“譚老師便收留了我們……”
“顧浪隻記得自己姓顧,譚老師便給他取名叫顧浪……”
“而我被拐的時候太小,早忘記了自己原來的名字,於是,譚老師便讓我跟了她姓,給我取了名字叫譚馨雅……”
“我和顧浪到浪馨福利院不久,譚爺爺就得病去世了……”
“沒有了譚爺爺的退役工資,福利院一下子就艱難起來了……”
“譚老師兩口子,當年辭掉了大城市裏的工作,就沒有了收入,他們雖然辦了村小學教書,可從來沒有問村裏的孩子們,收過一分錢的學費……”
“於是,譚老師兩口子,便到處募捐,支撐著浪馨福利院的開銷……”
“好在,譚爺爺當年撫養長大的那些孩子,還都念著譚爺爺的養育之恩,對桃源村也有感情,便紛紛資助,浪馨福利院才勉強撐了下來……”
“可惜,桃源村裏的人心,卻壞掉了……”
譚馨雅長歎一聲,頓了頓繼續說道:
“譚爺爺一死
,村裏的人,就把他名下的田地,收走了……”
“他們說,譚老師雖然是譚爺爺的養女,可是她去大城市教書的時候,早就把戶口遷走了,已經不算是桃源村的人,所以,譚爺爺的田地不能繼續給她……”
“村子裏的人還說,允許譚老師繼續住在浪馨福利院裏,都是看在譚爺爺的份上,不然就要把我們全都趕走……”
“譚老師拿出了相關政策法規,上麵說,農村的宅基地,子女有權繼承,村子裏的人,這才不說什麽了……”
“就這樣相安無事的過了好多年,浪馨福利院的孩子們越來越多,可資助浪馨福利院的人,卻越來越少……”
“那些譚爺爺撫養長大的戰友的孩子,大多也都老了退休了,沒有能力再繼續資助浪馨福利院了……”
“而他們的子女,對桃源村沒有一點點的感情,當然不願意再資助……”
“於是,譚老師兩口子為了支撐浪馨福利院,便停辦了桃源村的小學,去天都市裏打工賺錢……”
“他們兩口子,雖然有教師資格證,可是歲數太大了
,沒有學校願意聘用他們!”
“再加上,他們還要照顧浪馨福利院的孩子們,沒有辦法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工作上!”
“譚老師兩口子,隻好找了好多家培訓機構打零工,每天白天都要上很多很多的課……”
“晚上迴到家,他們照顧孩子們吃完睡下,還要備課到深夜……”
“終於,他們倆都累到了……”
“他們的子女,一直都不理解譚老師兩口子,覺得他們放棄了大城市裏的鐵飯碗,也不照顧自己的子女,卻來窮鄉僻壤的桃源村,照顧一幫流落街頭的野孩子……”
“所以,譚老師的子女,很少來桃源村看他們……”
“直到譚老師兩口子都病倒了,他們的子女,才來把他們接走了……”
“據說,譚老師兩口子沒過幾個月,就相繼去世了,我們這些孩子……再沒有任何他們的消息,連最後一麵都沒有見著……”
譚馨雅說著譚老師的往事,淚水不禁“撲簌簌”的,滾落了她的碎花衣襟……
“……”
杜遠誌和大家,也都停下了筷子,低頭唏噓不已……
他們全都被譚馨雅說的這個譚爺爺和譚老師,感動不已!
譚爺爺高風亮節,撫育戰友的遺孤也就罷了,居然還修建了浪馨福利院,傾盡所有,來保護這些流落街頭的孩子……
而譚老師兩口子就更令人欽佩了!
他們為了繼承譚爺爺的遺誌,照顧浪馨福利院的孩子們,不惜放棄了大城市裏優越的工作和生活,迴到了桃源村,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守護浪馨福利院的這些孩子……
為此,他們兩口子,還讓自己的子女怨恨……
“你們浪馨福利院,沒有了譚老師兩口子,怎麽……撐到了今天?”杜遠誌問道。
“譚老師去的時候,顧浪十八歲,我十六歲,浪馨福利院裏,就數我們倆最大……”
“於是,譚老師便把浪馨福利院,暫時交給了我們倆,她說,等她治好病,就迴來……”
“沒想到,他們兩口子被子女接走後,就再也沒有迴來……”
“於是,顧浪就帶著我們,白天去城市裏乞討,晚上就住在浪馨福利院……”
“可是,村子裏的人,說我們是乞丐,不許
我們住在浪馨福利院裏,馬勃當時已經是村裏的負責人了,他就要趕我們走……”
譚馨雅喟然長歎道。
“你……不應該算是譚老師的女兒嗎?你應該有權力繼承譚爺爺的宅基地啊!”杜遠誌皺著眉頭問道,“他們沒有權力趕你們走啊!”
“我……雖然跟著譚老師姓了譚,可……一直沒有福氣……給她當女兒!”譚馨雅淒然的笑道。
“這是為什麽啊?”杜遠誌不解的問道。
“譚老師他們兩口子,已經有了兩個孩子,按照政策,他們不能再收養孩子……”
譚馨雅歎道:“所以,他們倆雖然一直把我他們的親閨女,可……我們一直沒有辦法辦理收養手續……”
“而且,譚老師的子女,對譚老師收養我,也十分的反對……譚老師幾次打電話和他們商量,他們都說,譚老師要是收養了我,他們就和譚老師斷絕關係……”
“就這樣,我們和譚老師一點法律上的關係都沒有,不明不白的住在浪馨福利院裏,才讓馬勃他們的欺負,一點辦法也沒有……”
譚馨雅喟然長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