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轉過身來對著魯西華行了一禮,“老衲見過施主,施主為何而來?”
納衣是拾取別人棄之不顧的布頭碎片,縫納為外衣,因之與糞掃均為賤物,所以又叫糞掃衣。魯西華看著眼前的老和尚身穿納衣,上有補丁百十,實為破舊。身子瘦弱,寒風中凍得哆嗦,心下有些不忍,開口說道,“我從江邊路過,欲尋一荒山平地烤魚,於薄霧之中聽到貴寺鍾聲,特來一借柴火、灶頭。”
老和尚額上白眉微微挑動,低聲問道:“敢問施主,施主所說江邊可是那萬裏長江邊上?”
“正是,你這寺院離那江邊不過十來裏地,你還來問我?”魯西華感到老和尚實在奇怪。
老和尚上下打量了魯西華一番,合什說道,“善哉,善哉,一切皆是緣法。施主,我見你手提鱖魚一條,老衲身寒體冷,可願將魚頭熬湯一鍋,與我等眾人分食?”
魯西華將手中鱖魚提到眼前,雖說鮭魚肥美,但是心下奇怪,問道,“老師父,你是出家人,也能吃魚?”
老和尚笑道,“施主能吃,我等自然能吃。”
魯西華奇怪,這是哪般道理?卻也不再言語,提魚準備往後院做魚。
走得幾步,就聽到老和尚在後麵說道,“施主,老衲這寺院後院柴房無柴、水缸無水,還請施主幫忙添滿。”
魯西華聽到老和尚這話,腳步一頓,就繼續前行,心下想道,老子還想來你這寺院借點柴火,沒想到你這寺院卻是將主意打到老子頭上來了。
魯西華來到後院,隻見後院隻有一間小小居室開著門,裏麵空蕩蕩的,地上一張草編的蒲團,上麵清晰的顯出個盤腿端坐的形狀,想必是老和尚日常休息之所,心下佩服,自己可是喜歡睡床。
一間柴房孤零零的在旁邊,裏麵更是幹淨,地上就留有一兩根枯枝和一把生鏽的斧頭。在旁邊便是廚房,沒有牆門,一口冷灶,也不知幾天沒起火了,裏麵隻有點餘燼留在灶裏。水缸裏空著,米缸上著蓋,打開一看,隻有淺淺一點糙米,孤零零的一麵牆壁上掛著兩隻挑桶,看來是打水用的。
魯西華心下一歎,看來這件孤寺香火不旺,隻有老和尚一個人,連個幹活的沙彌都沒有,自己身強力壯,就幫老和尚做點事吧。
當下,魯西華便把鱖魚高高掛在房梁之上,本想空手去砍柴,轉念一想又怕老和尚起疑,就拿起了斧頭,準備出了山門,尋片林子伐木作柴。路過院子,見到老和尚盤坐在地上,微笑著看著自己,心下也就釋然了,老人家嘛,自當尊重一些。
老和尚看到魯西華提斧準備出門砍柴,笑著說道,“施主,還請前往山門外,沿寺門前的小路兩裏處,那有一片鬆林,內有枯木,用作柴火,無論是燒湯還是烤肉,味道都是極佳的。”
魯西華聽了一愣,這老貨,沒想到還是吃個貨,當下答應道,“我知道了!”邁步沿著山路,急行幾步就看到了鬆林。有些主幹已經枯萎,魯西華就選那些枯了的,準備開砍。
欲行其工必先利其器,魯西華隨手一抹斧頭,斧頭上的鐵鏽就紛紛化作粉末落下,但是鐵質之間,依然還是有些鏽跡花紋,斧刃之間卻是閃著寒光,也算是勉強可以用了。
魯西華一斧落下,枯木就斷掉,幾個斧花,就變做整齊的柴火。魯西華等柴火多了,就挑迴去,速度極快,數量也多,老和尚坐在院中微笑地望著魯西華幹活,也不說話。
魯西華心中默念,自己是尊老愛幼,不和他計較。
一時半刻柴房就滿了,需要挑水,魯西華擔著擔子往外走,老和尚又說話了,“施主,還請前往山後小路上山,那有一處碧潭,水質清澈,可做熬湯之用。”
活幹的多了,魯西華也就不嫌棄了,說了聲,“好咧!”就出門轉後,往山上行去。
此山不知為何,山間霧大,也不知太陽有沒有出來,白茫茫的,四周有雀鳥歡叫,也是一番山趣。魯西華的步子邁得也輕快起來,未及片刻,便聽見山路左邊有清泉流水之聲,便往聲音之處尋去,走的幾十步,便看到一汪數丈水潭立於崖邊,一道清泉從山石間流下,注入潭內,濺起點點水花。潭中白沙鋪底,百十顆五彩卵石躺在其中,十分可愛。
魯西華放下水桶,雙手捧起潭水,雖說是冬日,但是也有些溫暖,不算冰涼,喝到嘴裏,異常甜美。魯西華不由得打了個嗝兒,拍拍肚子,舒服異常,腹中越發的饑餓起來,果然是好泉水!當下用挑桶裝水,來往寺院和水潭之間,幾次就將水缸填滿,準備燒魚,做湯。
魯西華再次來到老和尚麵前問道,“老師父,你真的能喝魚湯?”
老和尚點頭,“一會還有四個野和尚前來,也麻煩施主給他們一碗。”
魯西華想到,算了,五個不多,一個不少,老和尚這麽說了,我就做。
當下點點頭,既然和尚來的多,我就做個冬瓜魚頭湯。雖說是魚頭,但是魯西華怕他們不夠。這山間水汽重,風露甚寒,容易生病,魯西華直接用了鱖魚的前半段做湯,後半段自己烤著吃。怕他們生病,還特意加了薑塊。
鱖魚切斷,用少許薑絲,鹽,酒醃製去腥,下鍋炸過,兩麵略焦。冬瓜挖成一寸左右的丸子狀備用,鍋中入水燒開,加入冬瓜、煎黃的魚塊,和一些蝦米,撇去浮沫,換成小火煮大約十五分鍾湯色變奶白色,調入鹽,撒入枸杞即可。
魚湯揭蓋出鍋,空氣之中彌漫著一股香味,魯西華正準備盛碗,就聽到前院傳來一陣哈哈大笑,一個清脆的聲音喊道,“大和尚好不自在,竟然在偷偷做魚吃,被我等抓到了!以後也好調笑你的徒子徒孫,有個不規矩的師傅,自然有不規矩的弟子,哈哈哈哈!”
魯西華用鍋蓋放碗,端著幾碗冬瓜魚頭湯出來,隻見此刻的前院之中,又多了四個和尚。
納衣是拾取別人棄之不顧的布頭碎片,縫納為外衣,因之與糞掃均為賤物,所以又叫糞掃衣。魯西華看著眼前的老和尚身穿納衣,上有補丁百十,實為破舊。身子瘦弱,寒風中凍得哆嗦,心下有些不忍,開口說道,“我從江邊路過,欲尋一荒山平地烤魚,於薄霧之中聽到貴寺鍾聲,特來一借柴火、灶頭。”
老和尚額上白眉微微挑動,低聲問道:“敢問施主,施主所說江邊可是那萬裏長江邊上?”
“正是,你這寺院離那江邊不過十來裏地,你還來問我?”魯西華感到老和尚實在奇怪。
老和尚上下打量了魯西華一番,合什說道,“善哉,善哉,一切皆是緣法。施主,我見你手提鱖魚一條,老衲身寒體冷,可願將魚頭熬湯一鍋,與我等眾人分食?”
魯西華將手中鱖魚提到眼前,雖說鮭魚肥美,但是心下奇怪,問道,“老師父,你是出家人,也能吃魚?”
老和尚笑道,“施主能吃,我等自然能吃。”
魯西華奇怪,這是哪般道理?卻也不再言語,提魚準備往後院做魚。
走得幾步,就聽到老和尚在後麵說道,“施主,老衲這寺院後院柴房無柴、水缸無水,還請施主幫忙添滿。”
魯西華聽到老和尚這話,腳步一頓,就繼續前行,心下想道,老子還想來你這寺院借點柴火,沒想到你這寺院卻是將主意打到老子頭上來了。
魯西華來到後院,隻見後院隻有一間小小居室開著門,裏麵空蕩蕩的,地上一張草編的蒲團,上麵清晰的顯出個盤腿端坐的形狀,想必是老和尚日常休息之所,心下佩服,自己可是喜歡睡床。
一間柴房孤零零的在旁邊,裏麵更是幹淨,地上就留有一兩根枯枝和一把生鏽的斧頭。在旁邊便是廚房,沒有牆門,一口冷灶,也不知幾天沒起火了,裏麵隻有點餘燼留在灶裏。水缸裏空著,米缸上著蓋,打開一看,隻有淺淺一點糙米,孤零零的一麵牆壁上掛著兩隻挑桶,看來是打水用的。
魯西華心下一歎,看來這件孤寺香火不旺,隻有老和尚一個人,連個幹活的沙彌都沒有,自己身強力壯,就幫老和尚做點事吧。
當下,魯西華便把鱖魚高高掛在房梁之上,本想空手去砍柴,轉念一想又怕老和尚起疑,就拿起了斧頭,準備出了山門,尋片林子伐木作柴。路過院子,見到老和尚盤坐在地上,微笑著看著自己,心下也就釋然了,老人家嘛,自當尊重一些。
老和尚看到魯西華提斧準備出門砍柴,笑著說道,“施主,還請前往山門外,沿寺門前的小路兩裏處,那有一片鬆林,內有枯木,用作柴火,無論是燒湯還是烤肉,味道都是極佳的。”
魯西華聽了一愣,這老貨,沒想到還是吃個貨,當下答應道,“我知道了!”邁步沿著山路,急行幾步就看到了鬆林。有些主幹已經枯萎,魯西華就選那些枯了的,準備開砍。
欲行其工必先利其器,魯西華隨手一抹斧頭,斧頭上的鐵鏽就紛紛化作粉末落下,但是鐵質之間,依然還是有些鏽跡花紋,斧刃之間卻是閃著寒光,也算是勉強可以用了。
魯西華一斧落下,枯木就斷掉,幾個斧花,就變做整齊的柴火。魯西華等柴火多了,就挑迴去,速度極快,數量也多,老和尚坐在院中微笑地望著魯西華幹活,也不說話。
魯西華心中默念,自己是尊老愛幼,不和他計較。
一時半刻柴房就滿了,需要挑水,魯西華擔著擔子往外走,老和尚又說話了,“施主,還請前往山後小路上山,那有一處碧潭,水質清澈,可做熬湯之用。”
活幹的多了,魯西華也就不嫌棄了,說了聲,“好咧!”就出門轉後,往山上行去。
此山不知為何,山間霧大,也不知太陽有沒有出來,白茫茫的,四周有雀鳥歡叫,也是一番山趣。魯西華的步子邁得也輕快起來,未及片刻,便聽見山路左邊有清泉流水之聲,便往聲音之處尋去,走的幾十步,便看到一汪數丈水潭立於崖邊,一道清泉從山石間流下,注入潭內,濺起點點水花。潭中白沙鋪底,百十顆五彩卵石躺在其中,十分可愛。
魯西華放下水桶,雙手捧起潭水,雖說是冬日,但是也有些溫暖,不算冰涼,喝到嘴裏,異常甜美。魯西華不由得打了個嗝兒,拍拍肚子,舒服異常,腹中越發的饑餓起來,果然是好泉水!當下用挑桶裝水,來往寺院和水潭之間,幾次就將水缸填滿,準備燒魚,做湯。
魯西華再次來到老和尚麵前問道,“老師父,你真的能喝魚湯?”
老和尚點頭,“一會還有四個野和尚前來,也麻煩施主給他們一碗。”
魯西華想到,算了,五個不多,一個不少,老和尚這麽說了,我就做。
當下點點頭,既然和尚來的多,我就做個冬瓜魚頭湯。雖說是魚頭,但是魯西華怕他們不夠。這山間水汽重,風露甚寒,容易生病,魯西華直接用了鱖魚的前半段做湯,後半段自己烤著吃。怕他們生病,還特意加了薑塊。
鱖魚切斷,用少許薑絲,鹽,酒醃製去腥,下鍋炸過,兩麵略焦。冬瓜挖成一寸左右的丸子狀備用,鍋中入水燒開,加入冬瓜、煎黃的魚塊,和一些蝦米,撇去浮沫,換成小火煮大約十五分鍾湯色變奶白色,調入鹽,撒入枸杞即可。
魚湯揭蓋出鍋,空氣之中彌漫著一股香味,魯西華正準備盛碗,就聽到前院傳來一陣哈哈大笑,一個清脆的聲音喊道,“大和尚好不自在,竟然在偷偷做魚吃,被我等抓到了!以後也好調笑你的徒子徒孫,有個不規矩的師傅,自然有不規矩的弟子,哈哈哈哈!”
魯西華用鍋蓋放碗,端著幾碗冬瓜魚頭湯出來,隻見此刻的前院之中,又多了四個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