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1章 新聞采訪
我,單人獨享百億補貼 作者:天天可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事情一結束,陳浩就迴到了白河市,先去自家公司看一看。
自從把浩然旗下公司的業務都甩給曹蕊管理後,他就很少到公司了,他這次第一個來到位於周氏國際大廈內的浩然貿易公司,這還是他開的第一家公司,具有紀念意義。
不過當他從車上下來的時候,立刻就被一群記者給圍住了。
陳浩皺眉不已,緋聞的事情不都解決了嗎?這群記者怎麽還來,他第一次覺得記者很煩,當然,朱敏除外。
然而這些記者一開口,陳浩就知道他想錯了,並不是來問緋聞的。
“陳總你好,我是‘一路看車網’的記者,請問你說過要進軍國產豪車領域,是真的嗎?”
“陳浩先生,能說說所造的豪車是什麽價位嗎?是新能源,還是傳統的內燃機?”
原來這些記者是為了造車新聞來的,那陳浩還有興趣迴答一二。
陳浩道:“進軍豪車行業是真的,我確有這個打算,不過具體車輛數據,還沒有定論,以後有消息,會第一時間公布。”
接下來的記者,言辭就比較犀利了:“也就是說,您和其他新勢力車企差不多,也處於ppt造車階段?”
這種用犀利言辭挑動受采訪者神經,然後引爆情緒從而獲得新聞看點的套路,陳浩很熟悉,可不會被他一兩句話就挑撥得失態。
“你說得不對。”陳浩說道。
那記者緊接著說:“我猜您也是這樣迴答。”
陳浩隨即說:“我還不如他們,他們至少還有ppt,而我的車企一個員工,一份文件都沒有,我隻有一個想法而已,我這屬於空氣造車。”
陳浩這略帶自嘲的話,引來記者一陣哄笑,不僅迴懟了記者,還給大家留下了幽默的好印象。
那記者的小伎倆失效,不甘心的問:“這不就是忽悠大家嗎?”
“這怎麽能是忽悠?”陳浩嚴肅地說,“古人就說,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雖然我稱不上君子那麽高的品德,但也知道一個唾沫一個釘的道理,我說過的話就會實現,你以為我是不敢迴國的賈某人呢?”
這又引發了幾人的笑聲,有記者就複核:“陳總的信譽那是杠杠滴,國內車床工業的脊梁,他有這樣的實力和胸襟,是不會忽悠網友的,對他這樣的公眾人物沒有好處,畢竟陳總旗下也就一家上市公司,不用考慮股價問題。”
“你說在理!”
陳浩手指向那個記者,“跟我進去,我給你10分鍾單獨采訪時間。”
那個二十來歲的男實習記者臉上難掩驚喜之色,沒想到他帶有個人色彩的發言,居然獲得了陳浩的青睞,於是帶上手機和話筒,就擠了進去。
他本來鬥不過其他同行,連設備也是粗陋的,不過陳浩就看中他沒有老油條記者那種油滑,報道還能實事求是一些。
陳浩帶著他到了周氏國際的會客廳,盡管是借用自家女友的地盤,不過在值班的職員見到陳浩都是點頭問好,然後為他獻上了茶水飲料。
“坐吧,不用拘束。”陳浩大方的坐在沙發上,接受他的采訪。
這個年輕記者還是有些拘謹,他把三腳架給支好,就開始準備采訪,不過在開始前,他看了看另一部工作手機,上麵有公司同事在支招。
等準備結束,這個男記者就問道:“陳總,我想問幾個關鍵性問題,您這家新車企,是打算獨資嗎?”
“獨資。”陳浩說道,“我資金充裕,不需要融資,免得還要聽資本的話。”
男記者心中欽佩,陳浩那雲淡風輕的姿態,實在是年輕人的楷模,都差不多的歲數,他剛好是一個步入職場的新丁,每個月領幾千塊的薪水,然而陳浩已經成為若幹家大企業的老板,財富不可估量,這差距真的大,隻能說明陳浩比旁人優秀太多。
“那麽,這個新車企的名字有沒有確定?”男記者又問。
陳浩道:“還沒有,所以我想借著這個機會,公開宣布,現在我的新車企麵向全社會征集商標與logo,中標者,將重獎一千萬,我可比小米大方多了,他們改個logo要兩百萬,我直接給1000萬,所以大家要用心設計啊,起碼要說服廣大網友,說服我,不能讓別人以為我被騙錢了。”
陳浩帶有調侃語氣的話,把男記者逗笑了,他突然意識到采訪的時候他不能笑,這很業餘,於是趕緊憋住,但是異常難受,臉紅得不行。
陳浩被他逗笑了,說道:“別緊張,就是普通聊天,你就把我當成你上鋪的哥們,不要有壓力。”
“嗯嗯!”
這個男記者反而被陳浩在安慰,完全喪失了采訪的主動,才被陳浩輕而易舉的利用他免費打了廣告。
這也是陳浩找他上來的原因,省心省力,他可以掌控全局。
等男記者調整好了,接著詢問:“那您這個車企,打算投資多少?”
這個迴答就要小心了,如果說少了,會被人指責異想天開,如果說多了,又會被認為吹牛皮,而且將來投資不到預期的數,還會落口舌,所以陳浩就決定,說出一個保險的數字。
“雷總造車說要投資1000億,我雖然不如雷總,不過這個數也是能拿出來的,將來保守估計會投資1000億以上。”
男記者聽得兩眼放光,趕緊把這個數字給記下來,他純粹以消費者的領域,就覺得以後國內車企,要迎頭趕上了,就像很多行業一樣,彎道超車,不再受國外企業的製約。
隨後記者又問了一些細節,最終采訪時間延長到了15分鍾。
陳浩想讓記者替自己傳達的事情講完,采訪也就可以結束了,他起身和這男記者握手,讓一旁的女職員,給男記者拿一份價值千元的紀念品,畢竟替他做了宣傳,陳浩可不會吝嗇。
“但我最後還想問個問題。”男記者略顯靦腆地說。
陳浩笑了:“你說,隻要我能講的,一定知無不言。”
他說話很圓滑,能講的才講,這個男記者就沒聽出來,完全不是陳浩的對手。
男記者問:“就是您前幾天那些緋聞的事,我想請問,您真的打算起訴相關責任人嗎?”
“這個問題問得好,”陳浩說道,“我看到對方已經有書麵道歉了,有這個覺悟很好,希望他們能吸取教訓,既然他們已經道歉,我就暫時原諒他們,下不為例。”
既然都知道滂湃新聞和記者張輝的下場,陳浩也就說得漂亮一點,可以增加自己大度的形象。
“好的,非常感謝您的迴答!”男記者美滋滋的提著禮物下樓而去,這次采訪很順利,估計他以後,逢人就會訴說陳浩的好。
自從把浩然旗下公司的業務都甩給曹蕊管理後,他就很少到公司了,他這次第一個來到位於周氏國際大廈內的浩然貿易公司,這還是他開的第一家公司,具有紀念意義。
不過當他從車上下來的時候,立刻就被一群記者給圍住了。
陳浩皺眉不已,緋聞的事情不都解決了嗎?這群記者怎麽還來,他第一次覺得記者很煩,當然,朱敏除外。
然而這些記者一開口,陳浩就知道他想錯了,並不是來問緋聞的。
“陳總你好,我是‘一路看車網’的記者,請問你說過要進軍國產豪車領域,是真的嗎?”
“陳浩先生,能說說所造的豪車是什麽價位嗎?是新能源,還是傳統的內燃機?”
原來這些記者是為了造車新聞來的,那陳浩還有興趣迴答一二。
陳浩道:“進軍豪車行業是真的,我確有這個打算,不過具體車輛數據,還沒有定論,以後有消息,會第一時間公布。”
接下來的記者,言辭就比較犀利了:“也就是說,您和其他新勢力車企差不多,也處於ppt造車階段?”
這種用犀利言辭挑動受采訪者神經,然後引爆情緒從而獲得新聞看點的套路,陳浩很熟悉,可不會被他一兩句話就挑撥得失態。
“你說得不對。”陳浩說道。
那記者緊接著說:“我猜您也是這樣迴答。”
陳浩隨即說:“我還不如他們,他們至少還有ppt,而我的車企一個員工,一份文件都沒有,我隻有一個想法而已,我這屬於空氣造車。”
陳浩這略帶自嘲的話,引來記者一陣哄笑,不僅迴懟了記者,還給大家留下了幽默的好印象。
那記者的小伎倆失效,不甘心的問:“這不就是忽悠大家嗎?”
“這怎麽能是忽悠?”陳浩嚴肅地說,“古人就說,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雖然我稱不上君子那麽高的品德,但也知道一個唾沫一個釘的道理,我說過的話就會實現,你以為我是不敢迴國的賈某人呢?”
這又引發了幾人的笑聲,有記者就複核:“陳總的信譽那是杠杠滴,國內車床工業的脊梁,他有這樣的實力和胸襟,是不會忽悠網友的,對他這樣的公眾人物沒有好處,畢竟陳總旗下也就一家上市公司,不用考慮股價問題。”
“你說在理!”
陳浩手指向那個記者,“跟我進去,我給你10分鍾單獨采訪時間。”
那個二十來歲的男實習記者臉上難掩驚喜之色,沒想到他帶有個人色彩的發言,居然獲得了陳浩的青睞,於是帶上手機和話筒,就擠了進去。
他本來鬥不過其他同行,連設備也是粗陋的,不過陳浩就看中他沒有老油條記者那種油滑,報道還能實事求是一些。
陳浩帶著他到了周氏國際的會客廳,盡管是借用自家女友的地盤,不過在值班的職員見到陳浩都是點頭問好,然後為他獻上了茶水飲料。
“坐吧,不用拘束。”陳浩大方的坐在沙發上,接受他的采訪。
這個年輕記者還是有些拘謹,他把三腳架給支好,就開始準備采訪,不過在開始前,他看了看另一部工作手機,上麵有公司同事在支招。
等準備結束,這個男記者就問道:“陳總,我想問幾個關鍵性問題,您這家新車企,是打算獨資嗎?”
“獨資。”陳浩說道,“我資金充裕,不需要融資,免得還要聽資本的話。”
男記者心中欽佩,陳浩那雲淡風輕的姿態,實在是年輕人的楷模,都差不多的歲數,他剛好是一個步入職場的新丁,每個月領幾千塊的薪水,然而陳浩已經成為若幹家大企業的老板,財富不可估量,這差距真的大,隻能說明陳浩比旁人優秀太多。
“那麽,這個新車企的名字有沒有確定?”男記者又問。
陳浩道:“還沒有,所以我想借著這個機會,公開宣布,現在我的新車企麵向全社會征集商標與logo,中標者,將重獎一千萬,我可比小米大方多了,他們改個logo要兩百萬,我直接給1000萬,所以大家要用心設計啊,起碼要說服廣大網友,說服我,不能讓別人以為我被騙錢了。”
陳浩帶有調侃語氣的話,把男記者逗笑了,他突然意識到采訪的時候他不能笑,這很業餘,於是趕緊憋住,但是異常難受,臉紅得不行。
陳浩被他逗笑了,說道:“別緊張,就是普通聊天,你就把我當成你上鋪的哥們,不要有壓力。”
“嗯嗯!”
這個男記者反而被陳浩在安慰,完全喪失了采訪的主動,才被陳浩輕而易舉的利用他免費打了廣告。
這也是陳浩找他上來的原因,省心省力,他可以掌控全局。
等男記者調整好了,接著詢問:“那您這個車企,打算投資多少?”
這個迴答就要小心了,如果說少了,會被人指責異想天開,如果說多了,又會被認為吹牛皮,而且將來投資不到預期的數,還會落口舌,所以陳浩就決定,說出一個保險的數字。
“雷總造車說要投資1000億,我雖然不如雷總,不過這個數也是能拿出來的,將來保守估計會投資1000億以上。”
男記者聽得兩眼放光,趕緊把這個數字給記下來,他純粹以消費者的領域,就覺得以後國內車企,要迎頭趕上了,就像很多行業一樣,彎道超車,不再受國外企業的製約。
隨後記者又問了一些細節,最終采訪時間延長到了15分鍾。
陳浩想讓記者替自己傳達的事情講完,采訪也就可以結束了,他起身和這男記者握手,讓一旁的女職員,給男記者拿一份價值千元的紀念品,畢竟替他做了宣傳,陳浩可不會吝嗇。
“但我最後還想問個問題。”男記者略顯靦腆地說。
陳浩笑了:“你說,隻要我能講的,一定知無不言。”
他說話很圓滑,能講的才講,這個男記者就沒聽出來,完全不是陳浩的對手。
男記者問:“就是您前幾天那些緋聞的事,我想請問,您真的打算起訴相關責任人嗎?”
“這個問題問得好,”陳浩說道,“我看到對方已經有書麵道歉了,有這個覺悟很好,希望他們能吸取教訓,既然他們已經道歉,我就暫時原諒他們,下不為例。”
既然都知道滂湃新聞和記者張輝的下場,陳浩也就說得漂亮一點,可以增加自己大度的形象。
“好的,非常感謝您的迴答!”男記者美滋滋的提著禮物下樓而去,這次采訪很順利,估計他以後,逢人就會訴說陳浩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