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過早膳,沈氏打發春葳過來問小姐收拾好了沒,收拾好了就要去給老夫人請安,然後出發去沈家拜望。
沈氏跟獨孤紹棠帶著子女們去給老夫人請安時,老夫人尚未起身。她年齡大了,晚上睡不好,早上一般都在辰時中才起身。
因這個緣故,早免了家裏晚輩晨起的請安。這些年習慣了,冷不丁今天早起還不習慣。等長子一家請安完畢,就說以後的晨定都要免了。
獨孤維唯頂著兩個黑眼圈爬上馬車,因沒睡好,腦子昏昏沉沉,精神萎靡不振,也不像平時話多。
沈氏心裏思念父母,頗有些近鄉情怯之感,所以也有點心不在焉。
獨孤維唯給馬車顛了幾下,就徹底醒了過來。到底年紀尚小,精力充沛,等下了車被人迎進沈府就已經神采奕奕了。
當年天下大亂東胡入侵時,沈府和長安城中的世家高門一樣,紛紛舉家外出避禍,待魏國公趕走東胡才重新歸來。雖損失了些錢財,但好在沒有人傷亡,合家平安。
沈氏的父親因此極感念在跟東胡大戰時身隕的獨孤仲直,才將自己的嫡長女嫁給了獨孤仲直的嫡長孫。就是沈氏和獨孤紹棠了。
沈家書香傳家,是世居長安的家族,祖上多有人出仕的。沈太傅曾在前朝任文學館學士,前朝滅亡新朝建立,先帝因聞其名而聘請其為幾個兒子講學。因此,今上和幾個兄弟都是沈太傅的學生。
沈老夫人站在門口,見到她們一行過來快步迎上前。沈氏立刻叫了一聲:“娘------”快步上前跪在沈老夫人麵前,母女二人抱頭痛哭。
一群人趕緊相勸,把人讓進屋裏。
母女二人哭過後,沈氏和獨孤紹棠才正式給沈太傅和沈老夫人磕頭見禮。
沈氏把獨孤維唯推到前麵,道:“爹,娘,這就是您老的外孫女維唯。”
獨孤維澤和獨孤維濯是早過來外租家拜見過了的,這時就沒有特意提起他們。
沈太傅白麵白須花白頭發,偏偏還隨意穿一件白色道袍,臉上沒什麽皺紋,看起來仙風道骨的樣子。
獨孤維唯磕完頭起身,衝口道:“外祖父跟太白金星似得!”
“噗嗤”,不知誰忍不住笑出聲來。
獨孤維唯順著發聲處看去,隻見左手第四張椅上坐著名二十來歲的青年,身穿寶藍圓領袍,束著寬寬的腰封,頭頂戴著玉冠,簪了根同品質玉簪。麵目溫潤,看著就是脾氣好的。
獨孤維唯聽沈氏說過外祖家諸人,對照年齡,猜想應該是大舅家的大表哥沈鳴。
她衝人瞪眼做鬼臉,青年笑得就更歡了。
沈氏捂臉,訓斥道:“一張口就胡說八道,沒半點正形!”
“娘難道覺得外祖父不像神仙,我覺得挺像的呀?”
太白金星可不就是神仙。
沈氏:“......”
沈老夫人打趣女兒道:“你難道不覺得你父親像神仙?我也覺得挺像的。”
“娘,您老可真是......”沈氏窘道。
沈太傅見女兒被祖孫二人問得張口結舌的樣子,忍不住笑了,招手讓獨孤維唯上前,伸手摸摸她的腦袋,從身上摸出個東西遞過去,道:“拿去玩吧。”
獨孤維唯雙手接過,見是一枚翠玉小印,玉質通透,水靈瑩澈,頂端雕刻著一個栩栩如生的兔子,細看似有玉髓流動。獨孤維唯這幾年被沈氏訓練的頗有幾分眼力,知道是好東西。翻過印麵,上麵是古篆體鐫刻的“思思”二字。
獨孤維唯略一思索,抬頭問道:“這是外祖父給維唯取的小字嗎?唯者,應之速而無疑也。外祖父是讓我善言敏思的同時,行事三思而後行?”
沈太傅沒料到外孫女思維如此敏捷,對女兒的教導頗滿意,衝沈氏點點頭,捋須笑道:“維唯真聰明。”
沈老夫人笑道:“你外祖父聽說你們要迴來,花了十來天的時間,刻了磨,磨了刻,才親手雕刻出這麽件小印來。”
沈太傅被夫人揭穿,有幾分不自然道:“多年不動手了,都生疏了。”
沈太傅是當朝大儒,又是帝師,年齡越大,身份越尊,這幾年已沒幾個人能讓他親自製印了。
沈氏自然知道,感念老父的同時,吩咐獨孤維唯道:“你可收好了,別毛毛糙糙再磕了碰了。”
獨孤維唯眉花眼笑,謝過外祖父,小心翼翼放到何囊中。
沈老夫人見外歲女喜歡,開心大笑,衝獨孤維唯招招手。
沈氏是沈老夫人的獨女,沈老夫人孫女有幾個,可外孫女就這麽一個,稀罕的不得了。
把人摟在身邊,不知怎麽疼愛才好,上上下下打量一通,開心的說道:“瞧這小模樣,多惹人疼。怎麽你迴迴寫信迴來,把人說得小魔星似得?”
後半句是扭頭問沈氏的。
沈氏還沒迴答,獨孤維唯先不樂意了,“外祖母,還是您老人家慧眼如炬,外孫女可乖了,是娘求全了。不信您可以問問爹爹,爹爹您說女兒說的可對?”
獨孤紹棠坐在左側第一張椅上,身邊沈鶴行在一旁作陪。
他滿臉笑意的答道:“我家維唯一直很乖。”
眾人哈哈大笑,沈氏扶額。
笑過後,沈老夫人給獨孤維唯一一介紹屋裏坐著的人,“你大舅舅見過了,這個是你三舅,.....”
獨孤維唯知道二舅沈雁翎外放,舉家都在任上。
三舅沈璐飛卻是庶出,打理府中庶務。母親沈氏隻有一兄兩弟,家裏人口簡單。
當初沈氏跟她說這個三弟是庶出時,她還非常奇怪,外祖父一代大儒,居然也有妾室這種生物。
沈鶴行給了個羊脂白玉的仕女彈琴擺件,沈璐飛給的是個紅珊瑚珠串。
大舅母王氏是吏部侍郎之女,跟沈氏年齡相仿,圓圓的臉盤,長相親切可親,眼中偶爾閃過的光芒讓她多幾分精明強幹。
三舅母楊氏僅是秘書省校書郎的次女,因娘家父親僅是九品官職,且嫁的又是個沒能耐的庶子,楊氏明顯一副底氣不足的樣子。
大舅母和三舅母各自送了見麵禮。
沈氏跟獨孤紹棠帶著子女們去給老夫人請安時,老夫人尚未起身。她年齡大了,晚上睡不好,早上一般都在辰時中才起身。
因這個緣故,早免了家裏晚輩晨起的請安。這些年習慣了,冷不丁今天早起還不習慣。等長子一家請安完畢,就說以後的晨定都要免了。
獨孤維唯頂著兩個黑眼圈爬上馬車,因沒睡好,腦子昏昏沉沉,精神萎靡不振,也不像平時話多。
沈氏心裏思念父母,頗有些近鄉情怯之感,所以也有點心不在焉。
獨孤維唯給馬車顛了幾下,就徹底醒了過來。到底年紀尚小,精力充沛,等下了車被人迎進沈府就已經神采奕奕了。
當年天下大亂東胡入侵時,沈府和長安城中的世家高門一樣,紛紛舉家外出避禍,待魏國公趕走東胡才重新歸來。雖損失了些錢財,但好在沒有人傷亡,合家平安。
沈氏的父親因此極感念在跟東胡大戰時身隕的獨孤仲直,才將自己的嫡長女嫁給了獨孤仲直的嫡長孫。就是沈氏和獨孤紹棠了。
沈家書香傳家,是世居長安的家族,祖上多有人出仕的。沈太傅曾在前朝任文學館學士,前朝滅亡新朝建立,先帝因聞其名而聘請其為幾個兒子講學。因此,今上和幾個兄弟都是沈太傅的學生。
沈老夫人站在門口,見到她們一行過來快步迎上前。沈氏立刻叫了一聲:“娘------”快步上前跪在沈老夫人麵前,母女二人抱頭痛哭。
一群人趕緊相勸,把人讓進屋裏。
母女二人哭過後,沈氏和獨孤紹棠才正式給沈太傅和沈老夫人磕頭見禮。
沈氏把獨孤維唯推到前麵,道:“爹,娘,這就是您老的外孫女維唯。”
獨孤維澤和獨孤維濯是早過來外租家拜見過了的,這時就沒有特意提起他們。
沈太傅白麵白須花白頭發,偏偏還隨意穿一件白色道袍,臉上沒什麽皺紋,看起來仙風道骨的樣子。
獨孤維唯磕完頭起身,衝口道:“外祖父跟太白金星似得!”
“噗嗤”,不知誰忍不住笑出聲來。
獨孤維唯順著發聲處看去,隻見左手第四張椅上坐著名二十來歲的青年,身穿寶藍圓領袍,束著寬寬的腰封,頭頂戴著玉冠,簪了根同品質玉簪。麵目溫潤,看著就是脾氣好的。
獨孤維唯聽沈氏說過外祖家諸人,對照年齡,猜想應該是大舅家的大表哥沈鳴。
她衝人瞪眼做鬼臉,青年笑得就更歡了。
沈氏捂臉,訓斥道:“一張口就胡說八道,沒半點正形!”
“娘難道覺得外祖父不像神仙,我覺得挺像的呀?”
太白金星可不就是神仙。
沈氏:“......”
沈老夫人打趣女兒道:“你難道不覺得你父親像神仙?我也覺得挺像的。”
“娘,您老可真是......”沈氏窘道。
沈太傅見女兒被祖孫二人問得張口結舌的樣子,忍不住笑了,招手讓獨孤維唯上前,伸手摸摸她的腦袋,從身上摸出個東西遞過去,道:“拿去玩吧。”
獨孤維唯雙手接過,見是一枚翠玉小印,玉質通透,水靈瑩澈,頂端雕刻著一個栩栩如生的兔子,細看似有玉髓流動。獨孤維唯這幾年被沈氏訓練的頗有幾分眼力,知道是好東西。翻過印麵,上麵是古篆體鐫刻的“思思”二字。
獨孤維唯略一思索,抬頭問道:“這是外祖父給維唯取的小字嗎?唯者,應之速而無疑也。外祖父是讓我善言敏思的同時,行事三思而後行?”
沈太傅沒料到外孫女思維如此敏捷,對女兒的教導頗滿意,衝沈氏點點頭,捋須笑道:“維唯真聰明。”
沈老夫人笑道:“你外祖父聽說你們要迴來,花了十來天的時間,刻了磨,磨了刻,才親手雕刻出這麽件小印來。”
沈太傅被夫人揭穿,有幾分不自然道:“多年不動手了,都生疏了。”
沈太傅是當朝大儒,又是帝師,年齡越大,身份越尊,這幾年已沒幾個人能讓他親自製印了。
沈氏自然知道,感念老父的同時,吩咐獨孤維唯道:“你可收好了,別毛毛糙糙再磕了碰了。”
獨孤維唯眉花眼笑,謝過外祖父,小心翼翼放到何囊中。
沈老夫人見外歲女喜歡,開心大笑,衝獨孤維唯招招手。
沈氏是沈老夫人的獨女,沈老夫人孫女有幾個,可外孫女就這麽一個,稀罕的不得了。
把人摟在身邊,不知怎麽疼愛才好,上上下下打量一通,開心的說道:“瞧這小模樣,多惹人疼。怎麽你迴迴寫信迴來,把人說得小魔星似得?”
後半句是扭頭問沈氏的。
沈氏還沒迴答,獨孤維唯先不樂意了,“外祖母,還是您老人家慧眼如炬,外孫女可乖了,是娘求全了。不信您可以問問爹爹,爹爹您說女兒說的可對?”
獨孤紹棠坐在左側第一張椅上,身邊沈鶴行在一旁作陪。
他滿臉笑意的答道:“我家維唯一直很乖。”
眾人哈哈大笑,沈氏扶額。
笑過後,沈老夫人給獨孤維唯一一介紹屋裏坐著的人,“你大舅舅見過了,這個是你三舅,.....”
獨孤維唯知道二舅沈雁翎外放,舉家都在任上。
三舅沈璐飛卻是庶出,打理府中庶務。母親沈氏隻有一兄兩弟,家裏人口簡單。
當初沈氏跟她說這個三弟是庶出時,她還非常奇怪,外祖父一代大儒,居然也有妾室這種生物。
沈鶴行給了個羊脂白玉的仕女彈琴擺件,沈璐飛給的是個紅珊瑚珠串。
大舅母王氏是吏部侍郎之女,跟沈氏年齡相仿,圓圓的臉盤,長相親切可親,眼中偶爾閃過的光芒讓她多幾分精明強幹。
三舅母楊氏僅是秘書省校書郎的次女,因娘家父親僅是九品官職,且嫁的又是個沒能耐的庶子,楊氏明顯一副底氣不足的樣子。
大舅母和三舅母各自送了見麵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