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簷下風燈照耀處掛著幾串肉,遠看似是臘肉,想來是晾在簷下等它風幹。
獨孤維唯處理郊外的豬時,就是將其做成臘肉。那時她腦中跳出“金華火腿”四字,隱約似乎是豬腿的一種炮製方法,但苦於不知做法,沒辦法做幾條嚐嚐。
此刻見這屋簷下的臘肉就欲去打聽一番,問問製作臘肉之人有沒有製作火腿的配方。
剛往前走了幾步,便聽見屋內傳來說話的聲音。
一個頗顯蒼老的聲音道:“……生了嗎?生了嗎?怎麽還不生……”
“姑婆,這片菜葉都黃了,不能吃了。”另一個年輕的聲音道。
“明明都好好的,大皇子好好的,二皇子好好的,公主也好好的,沒道理這胎就難產了……”
“姑婆,這片葉子上有幾個蟲眼,也不能要了。驛丞交代了,今天有貴人,吃食上不能出錯。”
獨孤維唯聽著裏麵兩道各自自說自話的聲音,不由停下了腳步。
那蒼老的聲音又道:“好多血,流了好多血,這麽流下去可是會要人命的!快去叫太醫,有人去叫太醫了嗎?”
不等人迴答,她自己又道:“哦,真是糊塗了,皇後娘娘已經薨了……”
“姑婆,您老可別再說了,宮裏的事不能亂說,叫人聽見了惹禍。”那年輕的女子道。
“哦,對、對對,宮裏的事可不能亂說。”
獨孤維唯聽裏麵蒼老聲音的主人說的顛三倒四,估摸她神智怕是不怎麽清醒。
“可是不應該呀?太醫說了胎位是正的,怎麽會難產呢?怎麽會難產呢……”
“姑婆,您放錯了,這邊才是擇好的菜。”
“會不會是宮裏的那些狐媚子?”
“不會!皇上又不是先帝,會寵著虞貴妃冷落自己的妻子。阿英,你知不知道,虞貴妃還曾經派人把寧王打暈扔到枯井裏,太子殿下把皇宮翻了個遍才找到寧王殿下。都餓了三天三夜了,還受著傷,差點沒熬過去。”
蕭恪幼年的這段經曆,獨孤維唯曾在都督府花宴日偷聽別人說過,當時因為沒見過蕭恪還沒什麽感受,如今見過這個人了,再聽起來,心裏難免便生出些憐惜之情。
“姑婆,菜洗好了,我給劉娘子送過去,您老坐著別動啊。”
“小公主生下來臉都是黑的,在肚裏憋太久了,早沒氣了……”
顛三倒四的嘮叨中,獨孤維唯聽到腳步聲向門口處走來,急忙扭身藏在一顆樹後。
剩下三人都是會功夫的,上樹的上樹,上房的上房,轉眼就沒了人影。
迴到房裏,獨孤維唯把聽到的一番七零八亂的話梳理一遍,大致猜想到了當時發生的事。
估計這位姑婆原先是宮裏皇後娘娘身邊伺候的老宮人,皇後娘娘於皇上登基不足兩個月便難產而亡。
當時皇後娘娘的亡故令許多人扼腕歎息。
韋皇後娘家護國公府滿門忠烈,從當初隨魏國公驅逐韃虜,到如今為平定四方而征戰,韋氏父子兄弟戰死殆盡,隻剩滿門婦孺和唯一的一個十來歲的男丁。
百姓深深敬佩護國公府為大魏的建立所做的犧牲,更為這位皇後的去世深感痛惜。
百姓尚且如此,更別提她身邊伺候的人了。
獨孤維唯料想這位老宮人應該是皇後身邊的親信,主子亡故出宮養老。因為難以接受皇後的薨逝,便覺得皇後的難產是一場陰謀,胡亂猜測是不是後宮哪位妃子陷害了皇後娘娘。
這想法折磨得她神智昏聵,漸漸腦子不好使了,所以沒事便整日神神道道。
一個微不足道的老宮人罷了,獨孤維唯感歎兩句韋後的命運便丟開手。
到了夜晚,果然下雪了,不過細細碎碎,零零星星的飄了不多會功夫,天亮一看,路麵僅僅打濕了表麵薄薄一層,完全不影響行路。
眾人大喜,忙收拾了行李,繼續趕路。
沒兩日已到了京城外十裏長亭。
日頭略微偏西,已到申正時分。
長亭中坐著六七個人,各自裹著大毛皮的氅衣,望見隊伍俱都起身迎上前來。
沈氏撩開簾子探頭看去,不迴頭的說道:“你二叔、三叔、哥哥們都來了,還有一個人……啊,是你大舅舅,胡子蓄長了,都不認識了……”
獨孤維唯聽到她的聲音略微顫抖,料想是心情激蕩的緣故。
到了近處,翠微和翠袖攙扶沈氏跟獨孤維唯下車。
大家正跟當先下馬的獨孤紹棠契闊,當中一人頻頻看向沈氏這邊,見她走過來,也抬步迎上。
獨孤維唯見是位四十多歲的中年,蓄著長髯,麵目儒雅,眉目間依稀跟她娘想象。料來是任中書舍人的大舅舅沈鶴行了。
沈氏叫了聲“大哥”已是淚流滿麵,沈鶴行也是激動的欲語凝噎。
獨孤維唯心道,娘要跟大哥敘舊,自己也有大哥要敘舊。
遠遠望見獨孤維清身姿清逸的站在那裏,衣袂飄飄,恍然若畫。
她歡唿一聲,飛奔而去,大叫道:“大哥,我想死你了。”
獨孤維清年長獨孤維唯九歲,這時已是二十歲的青年了。因年齡增長更添了幾分沉穩,於淸俊中透著端方,讓人沒來由覺得可信。
他雙手扶著妹妹撲過來的身子,在她鼻子上一刮,寵溺道:“維唯長大了,都成大姑娘了。”
長成大姑娘了,就不能像小時候一樣抱在懷裏了。
為此獨孤維清深表遺憾。
獨孤維澤踱過來在獨孤維唯額頭戳了一指,恨恨道:“沒良心的丫頭,虧我還滿京城給你找禮物,隻想著大哥都沒想三哥五哥。”
獨孤維濯也附和道:“是啊,是啊,你這個沒良心的丫頭!”
獨孤維唯忙笑嘻嘻蹭過去,一手拉一個,諂媚道:“哪裏沒念叨三哥五哥了,這不是跟大哥好幾年沒見了麽,難免想的多些。咱們莊子裏養的大肥豬我都料理好了,迴去就給三哥五哥做臘排骨吃啊。”
獨孤兄弟聽聞,這才喜笑顏開。
沈氏跟沈鶴行續完別情,一起過來與眾人見禮。衝獨孤維唯招手,“別耍貧嘴了,還不快來見過你大舅,還有二叔三叔。”
獨孤維唯處理郊外的豬時,就是將其做成臘肉。那時她腦中跳出“金華火腿”四字,隱約似乎是豬腿的一種炮製方法,但苦於不知做法,沒辦法做幾條嚐嚐。
此刻見這屋簷下的臘肉就欲去打聽一番,問問製作臘肉之人有沒有製作火腿的配方。
剛往前走了幾步,便聽見屋內傳來說話的聲音。
一個頗顯蒼老的聲音道:“……生了嗎?生了嗎?怎麽還不生……”
“姑婆,這片菜葉都黃了,不能吃了。”另一個年輕的聲音道。
“明明都好好的,大皇子好好的,二皇子好好的,公主也好好的,沒道理這胎就難產了……”
“姑婆,這片葉子上有幾個蟲眼,也不能要了。驛丞交代了,今天有貴人,吃食上不能出錯。”
獨孤維唯聽著裏麵兩道各自自說自話的聲音,不由停下了腳步。
那蒼老的聲音又道:“好多血,流了好多血,這麽流下去可是會要人命的!快去叫太醫,有人去叫太醫了嗎?”
不等人迴答,她自己又道:“哦,真是糊塗了,皇後娘娘已經薨了……”
“姑婆,您老可別再說了,宮裏的事不能亂說,叫人聽見了惹禍。”那年輕的女子道。
“哦,對、對對,宮裏的事可不能亂說。”
獨孤維唯聽裏麵蒼老聲音的主人說的顛三倒四,估摸她神智怕是不怎麽清醒。
“可是不應該呀?太醫說了胎位是正的,怎麽會難產呢?怎麽會難產呢……”
“姑婆,您放錯了,這邊才是擇好的菜。”
“會不會是宮裏的那些狐媚子?”
“不會!皇上又不是先帝,會寵著虞貴妃冷落自己的妻子。阿英,你知不知道,虞貴妃還曾經派人把寧王打暈扔到枯井裏,太子殿下把皇宮翻了個遍才找到寧王殿下。都餓了三天三夜了,還受著傷,差點沒熬過去。”
蕭恪幼年的這段經曆,獨孤維唯曾在都督府花宴日偷聽別人說過,當時因為沒見過蕭恪還沒什麽感受,如今見過這個人了,再聽起來,心裏難免便生出些憐惜之情。
“姑婆,菜洗好了,我給劉娘子送過去,您老坐著別動啊。”
“小公主生下來臉都是黑的,在肚裏憋太久了,早沒氣了……”
顛三倒四的嘮叨中,獨孤維唯聽到腳步聲向門口處走來,急忙扭身藏在一顆樹後。
剩下三人都是會功夫的,上樹的上樹,上房的上房,轉眼就沒了人影。
迴到房裏,獨孤維唯把聽到的一番七零八亂的話梳理一遍,大致猜想到了當時發生的事。
估計這位姑婆原先是宮裏皇後娘娘身邊伺候的老宮人,皇後娘娘於皇上登基不足兩個月便難產而亡。
當時皇後娘娘的亡故令許多人扼腕歎息。
韋皇後娘家護國公府滿門忠烈,從當初隨魏國公驅逐韃虜,到如今為平定四方而征戰,韋氏父子兄弟戰死殆盡,隻剩滿門婦孺和唯一的一個十來歲的男丁。
百姓深深敬佩護國公府為大魏的建立所做的犧牲,更為這位皇後的去世深感痛惜。
百姓尚且如此,更別提她身邊伺候的人了。
獨孤維唯料想這位老宮人應該是皇後身邊的親信,主子亡故出宮養老。因為難以接受皇後的薨逝,便覺得皇後的難產是一場陰謀,胡亂猜測是不是後宮哪位妃子陷害了皇後娘娘。
這想法折磨得她神智昏聵,漸漸腦子不好使了,所以沒事便整日神神道道。
一個微不足道的老宮人罷了,獨孤維唯感歎兩句韋後的命運便丟開手。
到了夜晚,果然下雪了,不過細細碎碎,零零星星的飄了不多會功夫,天亮一看,路麵僅僅打濕了表麵薄薄一層,完全不影響行路。
眾人大喜,忙收拾了行李,繼續趕路。
沒兩日已到了京城外十裏長亭。
日頭略微偏西,已到申正時分。
長亭中坐著六七個人,各自裹著大毛皮的氅衣,望見隊伍俱都起身迎上前來。
沈氏撩開簾子探頭看去,不迴頭的說道:“你二叔、三叔、哥哥們都來了,還有一個人……啊,是你大舅舅,胡子蓄長了,都不認識了……”
獨孤維唯聽到她的聲音略微顫抖,料想是心情激蕩的緣故。
到了近處,翠微和翠袖攙扶沈氏跟獨孤維唯下車。
大家正跟當先下馬的獨孤紹棠契闊,當中一人頻頻看向沈氏這邊,見她走過來,也抬步迎上。
獨孤維唯見是位四十多歲的中年,蓄著長髯,麵目儒雅,眉目間依稀跟她娘想象。料來是任中書舍人的大舅舅沈鶴行了。
沈氏叫了聲“大哥”已是淚流滿麵,沈鶴行也是激動的欲語凝噎。
獨孤維唯心道,娘要跟大哥敘舊,自己也有大哥要敘舊。
遠遠望見獨孤維清身姿清逸的站在那裏,衣袂飄飄,恍然若畫。
她歡唿一聲,飛奔而去,大叫道:“大哥,我想死你了。”
獨孤維清年長獨孤維唯九歲,這時已是二十歲的青年了。因年齡增長更添了幾分沉穩,於淸俊中透著端方,讓人沒來由覺得可信。
他雙手扶著妹妹撲過來的身子,在她鼻子上一刮,寵溺道:“維唯長大了,都成大姑娘了。”
長成大姑娘了,就不能像小時候一樣抱在懷裏了。
為此獨孤維清深表遺憾。
獨孤維澤踱過來在獨孤維唯額頭戳了一指,恨恨道:“沒良心的丫頭,虧我還滿京城給你找禮物,隻想著大哥都沒想三哥五哥。”
獨孤維濯也附和道:“是啊,是啊,你這個沒良心的丫頭!”
獨孤維唯忙笑嘻嘻蹭過去,一手拉一個,諂媚道:“哪裏沒念叨三哥五哥了,這不是跟大哥好幾年沒見了麽,難免想的多些。咱們莊子裏養的大肥豬我都料理好了,迴去就給三哥五哥做臘排骨吃啊。”
獨孤兄弟聽聞,這才喜笑顏開。
沈氏跟沈鶴行續完別情,一起過來與眾人見禮。衝獨孤維唯招手,“別耍貧嘴了,還不快來見過你大舅,還有二叔三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