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敢不走嗎?”我心裏既冒火,又無奈,還夾雜著些許的不安,說到底,莫天晴都是西邊的人,和七門的人水火不相容,一時半會或許沒什麽,時間長了,總是對我不利。
“六哥,你別走,我有什麽事瞞了你,是我不好。”莫天晴現在總算知道,她今晚的一舉一動,我已經全部看到了,再瞞下去也沒有什麽意義,她抓著我的一隻衣袖,輕輕搖著:“六哥,你就不要跟我計較了,好麽……”
“別說了。”我去意已決,硬把莫天晴的手拿開,繼續朝前走去:“各自珍重。”
我一邊走,莫天晴就一邊跟著,跟我解釋,我一言不發,自顧自的走著,就這麽走了至少二裏地,莫天晴突然就推了我一把,聲音驟然拔高了許多。
“六哥!我知道你今天起疑心了,怕我以後會坑你,會害你,是不是!?”莫天晴的脾氣本來就不怎麽好,低三下四的解釋了許久,又得不到迴應,這會兒顯然是急了:“六哥,你是不是這麽想的?”
“是不是,難道你不知道,還要來問我?”
“六哥!!!”莫天晴的眼珠子似乎都紅了,把手裏的鏽棍丟到地上,一把從我的腰裏拔出刀,硬塞到我手中,她握著我的手腕,把刀尖拖到自己胸口:“六哥,你劃開我的心口,看看我的心,到底會不會害你,到底會不會!!!”
這幾句話,好像刺到了我的心。我腦子裏驟然想起自己墜崖昏迷時,莫天晴幾天幾夜不合眼,守在我身邊的事。
我的心很軟,一想到這些,腳步仿佛頓時沉重了,再也朝前走不出一步。
然而,所有的念頭最後依然消散掉了,即便有些不願,我還是要走。
此刻的我,尚且年輕,我隻是覺得如此走了,心裏會有難過。很多年之後,我才真正知道,人這一輩子,就是許許多多的難過交織而成,誰也逃不過,誰也免不了。
“我還有自己的事,早一些,遲一些,總是要走的。”我轉過身,不再看莫天晴的臉:“你多……多保重……”
“六哥,你要是疑我,我什麽都告訴你。”莫天晴還是抓著我不放,急切的說道:“我把什麽都告訴你……”
莫天晴鐵了心要拖著我,一邊拖著我,一邊跟我講述。
她的確是西邊的人,不過,她和金不敵不一樣。從很早以前開始,每隔若幹年,就會有一些西邊的人來到大河灘,這些西邊的人到大河灘的目的幾乎沒有區別,不外乎就是控製三十六旁門,圍剿七門。
據說,西邊是極其苦寒的地方,就連荒僻的大河灘也比西邊強上百倍,所以從西邊來的人一旦到了這兒,多半就不想走了,隱居下來。他們在河灘繁衍的後代,可能從來沒有去過西邊,不過卻有西邊人的血脈道統。
莫天晴就是這樣的“西邊的人”,而金不敵則是土生土長的“西邊的人”。
“六哥,我是瞞了你,我認得這根鏽棍。”莫天晴彎腰把地上的鏽棍給撿了起來,這根鏽棍隻有三尺來長,可至少好幾十斤重,莫天晴一隻手拿著有些吃力。
莫天晴雖然從來沒有去過西邊,但畢竟是血脈純正的後裔,從家族老輩人嘴裏,聽到過不少關於西邊的事情。
“這根鏽棍,是苗祖銅棍……”莫天晴一邊說著話,一邊就暗中觀察我的神色:“說到這些,話就長了……”
莫天晴聽家裏的老輩人說過,他們從極西之處來,但很久很久之前,他們的祖先並不在極西,而在南方。在一個誰也說不清楚的年月裏,他們的祖先,才從南方遷徙到了極西。
那時候,他們的祖先被稱作三苗,也有叫九黎的。所以,他們的始祖,就是苗祖。
“三苗,九黎?”我楞了楞,依稀想起了從前跟人閑聊時,聽一些上了歲數的人講過類似的事情。
按道理說,大河灘在中原腹地,離南方還非常遠,但不知道為什麽,大河灘一直流傳著一些關於三苗九黎的傳說。不過,那些傳說都太久遠了,流傳到今天,隻是被人拿來當成故事講述,是真是假,已經無從分辨。
我自己想了一會兒,終於迴想起了當時聽到的那些傳說。莫天晴所說的苗祖,其實還有另一個廣為人知的名字。
蚩尤。
第二百三十七章 岸邊見聞
莫天晴的話,我當真是頭一次聽說,我暫且還不知道她說的究竟是真是假,不過,要是按她講述的,苗祖是蚩尤,那麽這根鏽跡斑斑的棍子,多半就是苗祖當年的兵器了。
苗祖在曆來的傳說裏,都被奉為上古的兵神,是一個能跟黃帝一爭高下的不世人物。我仔細迴想了一下,難怪這根鏽跡斑斑的銅棍會勃發出仿佛毀天滅地一般的力量,原來,它竟然有如此不凡的來曆。
“我們這樣的人,都是苗祖的後裔……”莫天晴看著我不說話,猜測我或許還不太相信她的講述,她趕忙就接著說道:“我知道的,全是家族裏老人告訴我的,六哥,我沒有騙你……”
我隻是奇怪,苗祖當年所在的地方,是在南方,至少是在長江以南,這根苗祖銅棍,怎麽會出現於黃河呢?
更重要的是,此刻迴想著手持銅棍的那道淡淡的影子,我依然心有餘悸。那一幕幕情景還在腦海盤旋。那淡淡的影子,握著銅棍,就如同可以毀滅一切,兇威殺機直衝雲霄。若莫天晴說的,都是實話,淡淡的影子,難道就是傳聞中的苗祖的一縷影子?
“我們家裏的老輩人說,很早的時候,苗祖帶著我們的族人,生活在南方,直到有一年,苗祖和黃帝大戰,最後戰敗了……”
這些事情,我倒是知道的,那些河灘上的老人們談古論金,曾經講過上古時候,苗祖和軒轅黃帝逐鹿中原的傳說。苗祖戰敗,黃帝因此一統海內,被奉為華夏民族的始祖。
苗祖戰敗以後,部落分裂,苗祖親自帶著一些部眾,由南方遷徙到了極西之處。那個極西之處,也就是現在經常提及的“西邊”。
至於後來的事情,莫天晴就不知道了,她隻知道,苗祖當年用過的這根銅棍,看似尋常普通,卻是可以劈裂天地的神物。所以,當她看清楚了苗祖銅棍之後,就處心積慮想要弄到手。
“六哥,我說的都是實話……”莫天晴講完之後,還是怕我不信:“你相信我,好不好……”
“我沒有不信你。”我還是不想轉頭看她,她說的這些,我真的沒有不信,可我心裏萌生出了一個念頭,絕不能再和她結伴了,否則,將來必然會給我引來不可預料的大禍:“我信你,卻要走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說完這句話,我拔腳就走,這一次,莫天晴似乎聽出了我話裏的決絕,她呆呆的站在原地,沒有追過來。直到我走出去了至少十幾丈遠,莫天晴才陡然在身後大喊了一聲。
“六哥!!!”
我的心仿佛隨著她的這聲叫喊震顫了一下,我打定主意,絕不再停留,絕不再迴頭,但是此時此刻,不知道為什麽,我的腳步忍不住的慢了。
“六哥!!!你要真的走,我不攔你。”莫天晴還站在原地,用盡全身的力氣,一個字一個字的對我說道:“你若走了,以後莫要後悔!!!”
我也分辨不出,她的話究竟是脅迫,還是什麽,當她說完這些,我再沒有半點留戀,邁著大步離開了。
莫天晴果然沒有追來,我也沒有迴頭去看,一口氣走出去了至少三四裏地,我才放慢了腳步。
我迴過頭,看不到莫天晴,也看不到小白,偌大的河灘,仿佛隻剩下我一個人。心頭百感交集,低著頭想了半天,所有所有的愁緒,最後隻化作了一聲歎息。
從這裏離開之後,我頓時也不知道自己該往哪兒去,該去幹什麽。河鳧子七門的規矩,七門的人如果沒有什麽具體的事務,那麽平時就要巡河。我想著,多在河灘走走,多摸索一些情況,以後再跟龐獨碰麵的時候,沒準會變成有用的線索。所以,我就順著河灘來迴的繞圈子,轉悠了十幾天。
十幾天時間,汛期過去了,天氣也慢慢的轉冷,每年秋天,是大河入冬之前最後一段喧鬧期,漁民,船家,包括那些江湖門派,都想趁著這個機會撈上一筆,然後好好的貓一個冬天。
河灘的人多了,需要嚴密隱藏行蹤,不過同時打探消息也方便了許多。這十幾天時間裏,三十六旁門依然沒有太多的舉動,倒是排教,照樣上躥下跳,跟江南十八水道的人鬥的熱火朝天。
孤身一個人行走河灘,心裏愈發想念龐獨了,但小白一連多少天都不露麵,我也找不到龐獨。約莫又過了七八天的樣子,我到了一個叫做三岔灣的地方。這裏是河灘南北一二百裏之內河道最寬之處,汛期過了,河道又寬,水流緩慢。
到三岔灣的時候,已經臨近黃昏,我走的有點累,心想著能不能在這兒截一條船,往下遊走個二三十裏,再尋找可以落腳的地方。天色有些晚,短程的渡船基本都歇了,等了有兩刻,我就打消了等船的念頭。
“六哥,你別走,我有什麽事瞞了你,是我不好。”莫天晴現在總算知道,她今晚的一舉一動,我已經全部看到了,再瞞下去也沒有什麽意義,她抓著我的一隻衣袖,輕輕搖著:“六哥,你就不要跟我計較了,好麽……”
“別說了。”我去意已決,硬把莫天晴的手拿開,繼續朝前走去:“各自珍重。”
我一邊走,莫天晴就一邊跟著,跟我解釋,我一言不發,自顧自的走著,就這麽走了至少二裏地,莫天晴突然就推了我一把,聲音驟然拔高了許多。
“六哥!我知道你今天起疑心了,怕我以後會坑你,會害你,是不是!?”莫天晴的脾氣本來就不怎麽好,低三下四的解釋了許久,又得不到迴應,這會兒顯然是急了:“六哥,你是不是這麽想的?”
“是不是,難道你不知道,還要來問我?”
“六哥!!!”莫天晴的眼珠子似乎都紅了,把手裏的鏽棍丟到地上,一把從我的腰裏拔出刀,硬塞到我手中,她握著我的手腕,把刀尖拖到自己胸口:“六哥,你劃開我的心口,看看我的心,到底會不會害你,到底會不會!!!”
這幾句話,好像刺到了我的心。我腦子裏驟然想起自己墜崖昏迷時,莫天晴幾天幾夜不合眼,守在我身邊的事。
我的心很軟,一想到這些,腳步仿佛頓時沉重了,再也朝前走不出一步。
然而,所有的念頭最後依然消散掉了,即便有些不願,我還是要走。
此刻的我,尚且年輕,我隻是覺得如此走了,心裏會有難過。很多年之後,我才真正知道,人這一輩子,就是許許多多的難過交織而成,誰也逃不過,誰也免不了。
“我還有自己的事,早一些,遲一些,總是要走的。”我轉過身,不再看莫天晴的臉:“你多……多保重……”
“六哥,你要是疑我,我什麽都告訴你。”莫天晴還是抓著我不放,急切的說道:“我把什麽都告訴你……”
莫天晴鐵了心要拖著我,一邊拖著我,一邊跟我講述。
她的確是西邊的人,不過,她和金不敵不一樣。從很早以前開始,每隔若幹年,就會有一些西邊的人來到大河灘,這些西邊的人到大河灘的目的幾乎沒有區別,不外乎就是控製三十六旁門,圍剿七門。
據說,西邊是極其苦寒的地方,就連荒僻的大河灘也比西邊強上百倍,所以從西邊來的人一旦到了這兒,多半就不想走了,隱居下來。他們在河灘繁衍的後代,可能從來沒有去過西邊,不過卻有西邊人的血脈道統。
莫天晴就是這樣的“西邊的人”,而金不敵則是土生土長的“西邊的人”。
“六哥,我是瞞了你,我認得這根鏽棍。”莫天晴彎腰把地上的鏽棍給撿了起來,這根鏽棍隻有三尺來長,可至少好幾十斤重,莫天晴一隻手拿著有些吃力。
莫天晴雖然從來沒有去過西邊,但畢竟是血脈純正的後裔,從家族老輩人嘴裏,聽到過不少關於西邊的事情。
“這根鏽棍,是苗祖銅棍……”莫天晴一邊說著話,一邊就暗中觀察我的神色:“說到這些,話就長了……”
莫天晴聽家裏的老輩人說過,他們從極西之處來,但很久很久之前,他們的祖先並不在極西,而在南方。在一個誰也說不清楚的年月裏,他們的祖先,才從南方遷徙到了極西。
那時候,他們的祖先被稱作三苗,也有叫九黎的。所以,他們的始祖,就是苗祖。
“三苗,九黎?”我楞了楞,依稀想起了從前跟人閑聊時,聽一些上了歲數的人講過類似的事情。
按道理說,大河灘在中原腹地,離南方還非常遠,但不知道為什麽,大河灘一直流傳著一些關於三苗九黎的傳說。不過,那些傳說都太久遠了,流傳到今天,隻是被人拿來當成故事講述,是真是假,已經無從分辨。
我自己想了一會兒,終於迴想起了當時聽到的那些傳說。莫天晴所說的苗祖,其實還有另一個廣為人知的名字。
蚩尤。
第二百三十七章 岸邊見聞
莫天晴的話,我當真是頭一次聽說,我暫且還不知道她說的究竟是真是假,不過,要是按她講述的,苗祖是蚩尤,那麽這根鏽跡斑斑的棍子,多半就是苗祖當年的兵器了。
苗祖在曆來的傳說裏,都被奉為上古的兵神,是一個能跟黃帝一爭高下的不世人物。我仔細迴想了一下,難怪這根鏽跡斑斑的銅棍會勃發出仿佛毀天滅地一般的力量,原來,它竟然有如此不凡的來曆。
“我們這樣的人,都是苗祖的後裔……”莫天晴看著我不說話,猜測我或許還不太相信她的講述,她趕忙就接著說道:“我知道的,全是家族裏老人告訴我的,六哥,我沒有騙你……”
我隻是奇怪,苗祖當年所在的地方,是在南方,至少是在長江以南,這根苗祖銅棍,怎麽會出現於黃河呢?
更重要的是,此刻迴想著手持銅棍的那道淡淡的影子,我依然心有餘悸。那一幕幕情景還在腦海盤旋。那淡淡的影子,握著銅棍,就如同可以毀滅一切,兇威殺機直衝雲霄。若莫天晴說的,都是實話,淡淡的影子,難道就是傳聞中的苗祖的一縷影子?
“我們家裏的老輩人說,很早的時候,苗祖帶著我們的族人,生活在南方,直到有一年,苗祖和黃帝大戰,最後戰敗了……”
這些事情,我倒是知道的,那些河灘上的老人們談古論金,曾經講過上古時候,苗祖和軒轅黃帝逐鹿中原的傳說。苗祖戰敗,黃帝因此一統海內,被奉為華夏民族的始祖。
苗祖戰敗以後,部落分裂,苗祖親自帶著一些部眾,由南方遷徙到了極西之處。那個極西之處,也就是現在經常提及的“西邊”。
至於後來的事情,莫天晴就不知道了,她隻知道,苗祖當年用過的這根銅棍,看似尋常普通,卻是可以劈裂天地的神物。所以,當她看清楚了苗祖銅棍之後,就處心積慮想要弄到手。
“六哥,我說的都是實話……”莫天晴講完之後,還是怕我不信:“你相信我,好不好……”
“我沒有不信你。”我還是不想轉頭看她,她說的這些,我真的沒有不信,可我心裏萌生出了一個念頭,絕不能再和她結伴了,否則,將來必然會給我引來不可預料的大禍:“我信你,卻要走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說完這句話,我拔腳就走,這一次,莫天晴似乎聽出了我話裏的決絕,她呆呆的站在原地,沒有追過來。直到我走出去了至少十幾丈遠,莫天晴才陡然在身後大喊了一聲。
“六哥!!!”
我的心仿佛隨著她的這聲叫喊震顫了一下,我打定主意,絕不再停留,絕不再迴頭,但是此時此刻,不知道為什麽,我的腳步忍不住的慢了。
“六哥!!!你要真的走,我不攔你。”莫天晴還站在原地,用盡全身的力氣,一個字一個字的對我說道:“你若走了,以後莫要後悔!!!”
我也分辨不出,她的話究竟是脅迫,還是什麽,當她說完這些,我再沒有半點留戀,邁著大步離開了。
莫天晴果然沒有追來,我也沒有迴頭去看,一口氣走出去了至少三四裏地,我才放慢了腳步。
我迴過頭,看不到莫天晴,也看不到小白,偌大的河灘,仿佛隻剩下我一個人。心頭百感交集,低著頭想了半天,所有所有的愁緒,最後隻化作了一聲歎息。
從這裏離開之後,我頓時也不知道自己該往哪兒去,該去幹什麽。河鳧子七門的規矩,七門的人如果沒有什麽具體的事務,那麽平時就要巡河。我想著,多在河灘走走,多摸索一些情況,以後再跟龐獨碰麵的時候,沒準會變成有用的線索。所以,我就順著河灘來迴的繞圈子,轉悠了十幾天。
十幾天時間,汛期過去了,天氣也慢慢的轉冷,每年秋天,是大河入冬之前最後一段喧鬧期,漁民,船家,包括那些江湖門派,都想趁著這個機會撈上一筆,然後好好的貓一個冬天。
河灘的人多了,需要嚴密隱藏行蹤,不過同時打探消息也方便了許多。這十幾天時間裏,三十六旁門依然沒有太多的舉動,倒是排教,照樣上躥下跳,跟江南十八水道的人鬥的熱火朝天。
孤身一個人行走河灘,心裏愈發想念龐獨了,但小白一連多少天都不露麵,我也找不到龐獨。約莫又過了七八天的樣子,我到了一個叫做三岔灣的地方。這裏是河灘南北一二百裏之內河道最寬之處,汛期過了,河道又寬,水流緩慢。
到三岔灣的時候,已經臨近黃昏,我走的有點累,心想著能不能在這兒截一條船,往下遊走個二三十裏,再尋找可以落腳的地方。天色有些晚,短程的渡船基本都歇了,等了有兩刻,我就打消了等船的念頭。